动漫吧 关注:7,757,383贴子:231,011,460
  • 1回复贴,共1

【文化】动漫里的清朝民俗(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高跷会、跑旱船、三棒鼓、打莲湘...


1楼2017-08-31 13:18回复
    在上一期【文化】清朝民俗生活考(一)中咱们介绍了清朝的集会及集会中的卖艺活动。
    事实上除了卖艺,古代集会、庙会或是重大节日中还有其他形形色色的热闹活动,这些全民参与欢聚一堂的景象在现代社会已不常见,今天咱们就来一起回顾一番吧。
    一、活动类型
    (一)高跷会

    高跷会
    本素材来自国家动漫公共素材库
    高跷会,又称踩高跷,是中国古代百戏的一种。《列子·说符》篇曾有记载:
    “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
    高跷一般为木制,踩高跷时,人们将腿与高跷绑在一起,熟练之后可以踩着高跷做出多种多样的动作,包括唱歌跳舞或是舞剑劈叉等等。也由此将其分为“文跷”和“武跷”。“文跷”更重唱歌跳舞类的艺术,“武跷”则表演一些武术动作,包括倒立、跳高桌等危险表演。
    高跷会的表演花样颇多,有“麒麟送子”、“拉骆驼”、“苏秦背剑”、“金鸡独立”等等,文跷和武跷相互对扭,优美夸张的舞姿加上各种高难度的动作,营造了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每次有高跷队的出现,家家户户无不来围观叫好,颇有乐趣。
    踩高跷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之前,《山海经》中亦有长股国的记载,传说长股国双腿奇长无比,可达三丈,因而捕鱼十分方便。至今,在我国沿海地区还有人踩着特制的高跷捕鱼。因此学者们认为高跷起源与沿海渔民的捕鱼生活有关。

    长股国
    本素材来自国家动漫公共素材库
    (二)跑旱船

    跑旱船
    本素材来自国家动漫公共素材库
    跑旱船,也叫旱龙船,彩莲船,是一种在陆地上模拟水中行船的舞蹈。其中“旱船”是依照船的形状制成的木架,木架周围一般会围上绘有水纹的棉布,一来是挡住表演者的腿,二来是让人感受到水的波浪之意。
    为了使旱船更好看,往往还会装饰有各种物品,晚上表演,船上还要燃起灯烛,讲究的是一个艳丽热闹,红红火火。跑旱船大多是一整只船队,艄翁在前头引导,多只船共同前进,众多旱船与“船公”默契配合,模仿水上行船时起时伏的样子,十分生动。
    跑旱船起源很早,与节日和祭祀有关。据《湖广志》记载,云梦县因某年端午河水过浅无法进行竞舟活动,于是发明了跑旱船来庆祝节日。
    (三)三棒鼓

    三棒鼓
    本素材来自国家动漫公共素材库
    三棒鼓,是中国湖北的一种曲种,起源于唐代。三棒鼓的道具有鼓、棒、短刀、钢叉等等。
    单人表演时,三个木棒轮流丢到空中,双手一面丢棒接棒,一面敲锣打鼓,还要应着节拍唱词。双人表演时,一人丢棒接棒,打鼓唱歌,一人敲锣并唱歌伴奏。三人表演时一人击鼓唱词,一人锣鼓配乐,一人耍花棒。
    打三棒鼓的锣鼓曲牌不变,但唱词多种多样,除了固定的《十二月花》等唱词外,均为即兴编词随口而唱,唱三棒鼓歌的人,都是脑筋灵活、口才伶俐者。清代末叶三棒鼓与凤阳花鼓合流流传渐广,还随着艺人流传到过英、法等国。
    (四)耍钹

    耍钹
    本素材来自国家动漫公共素材库
    钹,又叫铜钹子,铜盘。唐朝《通典》记载:
    “出西戎及南蛮,其圆数寸,隐起如浮沤,贯之以韦,相击以和乐也。”
    耍钹,既是民间节日的表演技艺,也是佛教、道教及巫祭等宗教活动中的舞蹈品类。
    耍飞钹与佛教渊源已久,北宋元宵灯会的法事活动,就有了飞钹表演。到了元代,飞钹之舞的形象已经到了佛教石窟壁画之中。
    耍钹是老北京七十二行当之一,在殿中焚香完毕后耍手中铜钹,手指飞转的同时双手耍四个铜钹,用一米多长的带子连接而舞动,有节奏的击打。但见铜钹上下翻飞精彩异常,左右翻飞旋转,令人眼花缭乱,堪称是舞蹈与杂技的巧妙结合。
    (五)打太平鼓

    打太平鼓
    本素材来自国家动漫公共素材库
    太平鼓,因单面蒙皮又称单皮鼓。相传,单皮鼓最早是满族猎民的围猎用具,出猎时边击边围,获猎后击鼓歌舞,也因此在满族统治的清朝太平鼓得以盛行。
    清代李声振《百戏竹枝词》有记载:
    “太平鼓。形圆平。覆以高丽纸,下垂十余铁环, 击之则环声相应,曲名《太平年》,农人元夜之乐也。”
    演奏太平鼓时,左手持柄举鼓,上下左右摇动,右手执鼓鞭敲击鼓面,可击鼓心、鼓边、鼓框或鼓背。
    太平鼓多用于舞蹈伴奏,常配合舞蹈动作敲击,边敲边舞。表演形式有单人、双人和集体等多种,常在农历正月新春或元宵佳节的喜庆活动中表演,是群众性的文娱活动。
    (六)打莲湘

    打莲湘
    本素材来自国家动漫公共素材库
    打莲湘又称霸王鞭或打连厢。是一种汉族民俗舞蹈。相传打莲湘最早起源于乞丐逢年过节到有钱人家的门口又唱又跳讨吉利的活动。
    随着时间渐久,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有钱人家主动请一些人专门到家里唱,赏些红包。后来,人们把短棍改成了竹子,并装上铜钱,敲打时铜钱相互撞击响声大,更热闹,这样就成了现今我们看到的莲湘了。
    (七)蹬梯子

    蹬梯子
    本素材来自国家动漫公共素材库
    蹬梯子,是杂技中的一项技艺。演员仰卧在特制的凳上,双足向上,用脚尖、脚底掌握。所演较多的有蹬缸、蹬板、蹬桶、蹬桌子、蹬人等节目。另有"蹬梯",以长梯竖置在演员脚底,让演员一至数人攀梯表演各种动作。此外还有双人对蹬的"双蹬缸"等。
    (八)耍猴

    耍猴
    本素材来自国家动漫公共素材库
    耍猴,顾名思义就是利用耍弄猴子吸引人来以获得收入的一种民间常见技艺。耍猴者往往会对猴子做出指令,猴子会根据指令做出各种动作或完成各种任务。
    需要注意的是,耍猴往往只是噱头,卖东西才是主业。耍猴人常挑着担子出去,箱子里放着针线,靠耍猴来吸引人群,然后向围观的人兜售针线。在民间,耍猴人多来自河南新野县。
    二、影视动漫相关
    关于踩高跷跑旱船这种热闹的活动,在不少电视剧和电影中都有出现。比如电影《花好月圆》中,最后一次女主和男主就是在一次盛大的节日中相见,女主踩着高跷戴着面具,手捧鲜花出现在男主面前,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

    而在咱们的儿时回忆《还珠格格》里也有跑旱船的出场戏份,旱船都红红绿绿的好不热闹。
    除了电视剧,跑旱船还和动漫结合了起来。比如由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联合中国戏曲学院创排的动漫舞台剧——《跑旱船》,这部舞台剧是国内首部针对农村观众,为农村演出市场所创作的作品,此剧打破了原有舞台的固定性,利用多媒体舞台与传统舞台的双台融合,延伸了舞台剧的空间,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除此之外,咱们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电影《宝莲灯》里也有一段关于耍猴的戏码。沉香和由石头化成的小猴子在救母路上曾遇到一个骗子,骗子的一段顺口溜:“走走走,游游游,不学无术我不发愁。逢人不说真心话,全凭三寸烂舌头。”可以说是很好的概括了人物性格。这个骗子打晕沉香,虏走了小猴子,靠耍猴挣钱,险些要了小猴子的命。小时候看这部动画可是对这个骗子恨得牙痒痒呢。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如果你对文中提到的素材感兴趣的话,欢迎进入国家动漫公共素材库进行下载。我们下期再见。


    2楼2017-08-31 13: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