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成君吧 关注:932贴子:38,614
  • 76回复贴,共1

【分析】武帝始终认定卫太子是谋反罪的证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人根据“天子感寤”,说武帝赦免了太子的谋反罪,实际上并没有。
1刘病已在狱中没有获释,刘病已在狱中一直关押到后元二年,武帝临死前,
而刘病已之所以被关押,自然是受巫盅之罪的牵连,但是因为年纪太小,不到坐死的标准,因此为坐收。
根据《汉书·武帝纪》
(征和三年)夏五月,赦天下。
………………
如果武帝同意三老的说法,给卫太子之罪定性如果是“子弄父兵罪当笞”
那么根据敦煌书简:赦天下自殊死以下,非手杀人、盗宗庙服御物及吏盗受赇值金十斤,赦除之
皇曾孙早该在赦除之列,甚至就不该坐收。
正因为皇曾孙因其祖父谋逆大罪而坐收,才不在赦免之列。
2《汉书 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载:侯祿嗣,征和三年,坐舍衞太子所私幸女子,又祝詛上,要斬。
師古曰:「舍謂居止也。」
………………
征和三年,有人因私藏卫太子私下宠幸之女并诅咒武帝而腰斩。
《汉书·淮南厉王传》载:“亡之诸候游宦事人及舍匿者,论皆有法。颜师古曰注,舍匿:谓舍止而藏匿也。
…………
征和三年,三老已经上过书了,如果武帝改变了对刘据的判决,刘据为笞罪,那么这个女子就谈不上坐罪,也没有必要再藏匿,
就算谁收留了她,也不至于算一条罪名。


IP属地:安徽1楼2017-09-27 17:10回复
    最后武帝给卫太子洗清的是他巫蛊诅上的罪名,不是他矫诏谋反的罪名。开始江充污蔑卫太子行巫蛊之事,卫太子确实是冤枉。但卫太子在诛杀江充后未能悬崖勒马,继而发武库兵,攻打相府,又和汉武帝的军队打了4、5天,确实走上了反叛的道路。无论是从维护君臣关系还是维护国家秩序的角度,汉武帝均无可能赦免已经反叛的太子,更不可能为其平反昭雪。不唯武帝,武帝以后的汉朝统治者也不可能为其昭雪。宣帝即位后,也只能为其本生祖父定谥号为“戾”。天子感寤”只是汉武帝的心理活动,外人根本不可能知道。只是班固以己度人而已。


    2楼2017-09-27 17:27
    回复
      其实卫太子当时应该是被废了,可能过程有些含糊所以被宣帝修改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9-27 22:10
      收起回复
        我有个问题,居延出土的丽戎通辑令,是什么回事?这人好复杂,和韩说有关,还和盖长公主有关?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9-29 14:04
        回复
          还有皇太后上官氏,现在都认为汉平陵的西陵是上官墓,只有一条墓道,完全不是皇后礼制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9-29 14:10
          收起回复
            宣帝不承认过继给昭帝根本不可能
            如果他以卫太子孙登基,
            不仅不合律法,更不合礼法,
            因为礼法宗法都是儒家维护的,
            而儒家最大的罪就是不孝,
            卫太子再冤屈,
            起兵反抗父亲就是不孝。
            不孝子的后代哪里来的正统性。
            一旦宣帝尊崇了亲生祖父,
            就相当于对武帝不孝,
            如何来当武帝正统,
            儒没有任何一种理论能绕过他祖父不孝这个事实
            而汉代治国之本就是孝,
            所谓的正统,只存在于卫太子当了三十多年太子,被人陷害好冤枉,
            他的后代应该得到原本他该得到一切这种私下的舆论同情中
            可是一旦卫太子登堂入室,整个国家的道德基础就会动摇
            卫太子在道德上的硬伤决定了他根本没办法成为正统
            所以宣帝想做武帝正统,只能由昭帝继孙这个身份获得。


            IP属地:安徽6楼2017-09-30 08:11
            收起回复
              历史充满残酷和黑暗,然而观众更喜欢圆满故事,汉宣帝上位,已经足够弥补卫太子悲剧。
              还有一种更残忍的说法,汉武帝策划了巫蛊,目的是铲除外戚势力,没想到太子会起兵,死了活该,汉武帝从来就没有真正反悔。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9-30 11:17
              收起回复
                刘据和乾隆继后一样保留名分,实际上身后待遇还不如废太子。霍光选择宣帝是汲取昌邑王有自己班底不好控制的教训,我是怨念昭帝早逝的。卫粉自我代入把刘据当成自己儿子了,很多后妃女粉都这样。西汉多爱子,唐朝多爱女,野猪宠过卫子夫,爱过刘据,前者非真爱,后者不超拔。野猪对昭帝和乾隆对和孝公主是一样的,老来子 /女,类己,平素再理性克制也难免父爱爆棚。野猪偏爱儿子,卫长肯定比两个同母妹妹受待见,她改封当利的前提是寡了,改嫁栾大。


                8楼2017-09-30 22:05
                收起回复
                  我始终觉得,霍光没有完全执行汉武帝的理念,他有点偏卫太子,提拔卫太子余党,心腹杜延年等人的儿子,是刘询的同学,卫太子后人的情况,霍光一直知道。
                  汉武直系子嗣少,昭帝也无子,但以霍光之权,继续找个小孩子傀儡也不难,但他选择已成年的刘询继位,三分真心还是有的。粉丝喜欢的圆满结局,不能抹杀霍光的功劳。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10-01 00:00
                  收起回复
                    卫太子只能说时也命也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10-02 19:56
                    回复
                      其实我很好奇这世上存不存在可以让武帝真爱的女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10-03 17:05
                      收起回复
                        司马迁所著的史记部分和班固所著的汉书,均无对刘据提到“废”字,也根本没有记载武帝下过废太子的诏书和命令。
                        褚少孙是成帝时候的人物,并非朝廷的正式史官,他所补记的史记许多地方前后矛盾不实,如果刘据真的被废,那么就无法解释为何他在对刘据和卫子夫的补记中为何从未提过“废”字,而且同时,在他补记的《史记.三王世家》中,他对刘据的死又做了以下的记录:“会武帝年老长,而太子不幸薨,未有所立,而旦使来上书,请身入宿卫於长安。”
                        资治通鉴第八十三卷
                        永康元年(庚申,公元300年)
                        西戎校尉司马阎缵舆棺诣阙上书,以为:“汉戾太子称兵拒命,言者犹曰罪当笞耳。今受罪之日,不敢失道,犹为轻于戾太子。宜重选师傅,先加严诲,若不悛改,弃之未晚也。”书奏,不省。缵,圃之孙也。
                        卷第二百一十 【唐纪二十六】
                        谥故太子重俊曰节愍。太府少卿万年韦凑上书,以为:“赏罚所不加者,则考行立谥以褒贬之。故太子重俊,与李多祚等称兵入宫,中宗登玄武门以避之,太子据鞍督兵自若;及其徒倒戈,多祚等死,太子方逃窜。向使宿卫不守,其为祸也胡可忍言!明日,中宗雨泣,谓供奉官曰:‘几不与卿等相见。’其危如此,今圣朝礼葬,谥为节愍,臣窃惑之。夫臣子之礼,过庙必下,过位必趋。汉成帝之为太子,不敢绝驰道。而重俊称兵宫内,跨马御前,无礼甚矣。若以其诛武三思父子而嘉之,则兴兵以诛奸臣而尊君父可也;今欲自取之,是与三思竞为逆也,又足嘉乎!若以其欲废韦氏而嘉之,则韦氏于时逆状未彰,大义未绝,苟无中宗之命而废之,是胁父废母也,庸可乎!汉戾太子困于江充之谗,发忿杀充,虽兴兵交战,非围逼君父也;兵败而死,及其孙为天子,始得改葬,犹谥曰戾。况重俊可谥之曰节愍乎!臣恐后之乱臣贼子,得引以为比,开悖逆之原,非所以彰善瘅恶也,请改其谥。多祚等从重俊兴兵,不为无罪。陛下今宥之可也,名之为雪,亦所未安。”上甚然其言,而执政以为制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05-25 00:49
                        回复
                          《汉书.武五子传》:“上怒甚,群下忧惧,不知所出。壶关三老茂上书曰:“今皇太子为汉适嗣,承万世之业,体祖宗之重,亲则皇帝之宗子也。江充,布衣之人,闾阎之隶臣耳,陛下显而用之,衔至尊之命以迫蹴皇太子,造饰奸诈,群邪错谬,是以亲戚之路隔塞而不通。太子进则不得上见,退则困于乱臣,独冤结而亡告,不忍忿忿之心,起而杀充,恐惧逋逃,子盗父兵以救难自免耳,臣窃以为无邪心。《诗》曰:‘营营青蝇,止于藩;恺悌君子,无信谗言;谗言罔极,交乱四国。’往者江充谗杀赵太子,天下莫不闻,其罪固宜。陛下不省察,深过太子,发盛怒,举大兵而求之,三公自将,智者不敢言,辩士不敢说,臣窃痛之。臣闻子胥尽忠而忘其号,比干尽仁而遗其身,忠臣竭诚不顾鈇钺之诛以陈其愚,志在匡君安社稷也。《诗》云:‘取彼谮人,投畀豺虎。’唯陛下宽心慰意,少察所亲,毋患太子之非,亟罢甲兵,无令太子久亡。臣不胜惓惓,出一旦之命,待罪建章阙下。”书奏,天子感寤。
                          ……久之,巫蛊事多不信。上知太子惶恐无他意,而车千秋复讼太子冤,上遂擢千秋为丞相,而族灭江充家,焚苏文于横桥上,及泉鸠里加兵刃于太子者,初为北地太守,后族。上怜太子无辜,乃作思子宫,为归来望思之台于湖。天下闻而悲之。”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0-05-25 00: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