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氏家族吧 关注:22贴子:131
  • 1回复贴,共1

这可能是贡氏最早的序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转自《贡氏家族网》
http://WWW.ZI-GONG.COM

<贡氏最早的谱序>山西榆社 贡凯军
近阅乾隆钦定四库全书《玩斋集拾遗》,看到贡师泰(1298—1362)在元至正二年写的《送宗人贡宜仲归丹阳序》。可能此序是我贡氏家族最早的序,文中说明了为什么天下贡姓是一家,宣城与丹阳是否同出一祖。由于未见宣城和丹阳谱中收录,现转发各地本家,希望了解家史,团结一心,开创未来。
贡师泰生于大德二年,泰定元年中江浙乡试,至正十一年任监察御史,至正十三年任兵部侍郎,至正十五年任礼部尚书,至正十九年任户尚书,至正二十二年从福建以盐换粮归海宁歿于寓所,至正二十三年门生朱遂割地葬于海宁小桃源。明代刘伯温曾路过此地,手书“小桃园”三字,对这位元代历史上“名高一代,文照千古”的显赫人物以示敬意。
他自幼天资颖慧,喜读经典著作,嗜习古诗词。其文学功底深厚,著作颇多。著有《东轩集》、《玩斋集》、《在遇集》、《诗经补注》等
他在元末历任翰林侍制、监察御史、吏部侍郎,迁兵部侍郎、历户部尚书等。《元史》本传说他“以文学知名,而优于政事”。史称:“吏治行为,诸郡第一”。是一个为民着想,廉洁公干的,在封建统治社会中是罕见的官吏。
附原文序
《送宗人贡宜仲归丹阳序》
至正二年春二月,宗人宜仲自凓[1]上执其谱来谒,曰将订吾所自出,而收其未续者。师泰敬受而观之,则先世出于大名满城[2],其南徙曲阿之柳墅[3]。与宣城之南湖其世次行第又甚相契。于是合族之人而叙其故。明日乃谒我始祖武德公之墓,以及我曾大父侍郎府君,大父大监府君,先考集贤府君而祭焉,既毕事请序以别。师泰闻之,凡天下之受姓命氏,未有不本于圣贤之后,而族属之疏且远未有不源于一人之身也。故君子欲订其出,收其续,必知姓而后可考氏,知氏而后可论族。笱戾乎[4],是则宗庶不明,昭穆失次。虽日孜孜以求,其合必如断潢绝港[5],其何由达其流,而究其源哉。然姓与氏族之讹,自姬周之末已不能免,况历世久远。因官、因赐、因邑、因其所能、因其所乘、因字文之省、因声音之近,纷纷错谬。其弊不可胜言乎。焉敢以其近似着,矫之以为同也。唯我贡氏得之黎阳公[6]之字,而汉御史大夫禹[7]尤加著称。千有七百年来,固未尝有若向之所谓错谬者。且柳墅南湖之先由大名而渡江也,于宜仲于师泰皆为七世祖,二祖之行第相契,呜呼。不妄援于已远,而遗于已荒[8]。使人皆有以动其不敢忘祖之念,其庶几乎[9]。宜仲之心重有所取也。
宣城 贡师泰
[注释]
1、凓:常州
2、大名满城:可能后人笔误,应为大名蒲城
3、曲阿之柳墅:柳茹
4、笱戾乎:如违背
5、断潢绝港:错误不能达到目的的道路
6、黎阳公:子贡
7、禹:贡禹
8、不妄援于已远,而遗于已荒:不妄加不明的,不遗漏已详的
9、其庶几乎:差不多


IP属地:浙江1楼2017-10-29 20:24回复
    此贴为何没有掌声


    IP属地:北京2楼2020-06-30 14: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