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学吧 关注:49,693贴子:157,355
  • 3回复贴,共1

“拖延症”是怎么回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拖延指的是尽管预见到延迟行为会带来不利后果,人们仍然自愿推迟开始或完成某一计划中的任务。拖延在生活中普遍存在,而且会影响到人们的学习、工作、幸福感、身心健康等各个方面。汉斯出版社《心理学进展》期刊有篇文章发现,对任务进行合理的规划以及情绪调节训练有助于减少个体拖延行为,并阐述了人格特质、负性情绪和任务厌恶等因素对拖延行为的影响。


1楼2018-03-09 10:40回复
    研究认为拖延的含义应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① 最初的行为意向与实际行动之间存在差距;②个体心境的变化;③ 不良的行为表现。对拖延进行定义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它是个体内部的活动进程,依赖于个体对时间、任务特性等信息的内部参照标准。尽管如此,对拖延的定义大部分都包含了延迟、不合理性和消极结果这三个主要特征。因此,最被人所接受的拖延定义是“尽管预见到消极结果,仍然自愿推迟既定任务的行为”。
    拖延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两类:客体因素和主体因素。客体因素主要包括影响具体拖延行为的任务环境和任务特性,以及影响个人拖延特质形成的外部成长环境;影响拖延的主体因素则包括人格特质和个人能力两个方面。
    客体因素影响拖延任务特性主要包括奖惩时间、外界诱惑、任务厌恶、任务呈现方式和任务结构。拖延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在其形成过程中会受到家庭教养方式和学校教育的影响。关于影响拖延的主体因素,研究最多的是拖延与大五人格之间的关系。


    2楼2018-03-09 10:40
    回复
      除了大五人格所代表的人格特质之外,恐惧失败、完美主义等特质也会影响个体的拖延行为。个人能力也是影响拖延的重要主体因素。
      由于拖延行为的普遍性和诸多弊端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研究者从行为、认知和情绪的角度提出了许多干预措施。
      拖延的行为干预主要涉及到任务安排、目标明确、任务暴露和外部奖赏等方面。拖延是几种行为之间竞争的结果,因此限制影响个体任务表现的事件的数量,减少个体的决策选项可以降低拖延。
      在认知层面,对拖延行为的干预主要针对的是纠正不合理信念。纠正不合理信念、进行认知重建有利于矫正个体的不合理行为,促使个体对具体任务作出正确反应,比如“按照要求完成任务是必要的”。
      在情绪干预方面,拖延的情绪干预一般先利用理性情绪疗法纠正个体的不合理信念,然后帮助拖延者对抗焦虑:通过放松训练、冥想等方法减少负性情绪,或者通过回忆生活中的愉悦事件来增加积极情绪。


      3楼2018-03-09 10:40
      回复
        先留个记号,回头再来看我现在马上就要睡觉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4-28 00: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