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肥料吧 关注:975贴子:3,564
  • 0回复贴,共1

施肥前,你全面了解肥料了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春季,又到了作物恢复生长、人们辛勤劳作的季节了,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备肥和施肥。但是,市场上的肥料五花八门,有固体的、液态的,有撒施的、冲施的、喷施的,还有酸性的、碱性的、中性的,也有含钙的、含镁的、含锌的、含氨基酸的、含海藻精的,等等等等。肥料的种类越多,越会让人挑花了眼,不知道该如何选择。那么,我们一起在市场上看看,把这些肥料进行归纳分类,看看到底应该怎样去选择肥料。

首先,按施肥方式来分类。
我们一般进行根施和叶面施肥。其中根施一般又分为穴施/沟施、撒施、冲施和滴灌/喷灌;叶面施肥为喷施,一般和农药混合一起喷施,可进行人工喷施或喷灌喷施。
有机肥,包括农家肥和商用农家肥,一般采用穴施、沟施的方式施入。化肥,一般采用穴施、沟施、撒施的方式施入,少数易容于水的化肥(如尿素)也可以溶于水之后进行冲施。水溶肥,包括氮磷钾大量元素水溶肥、氨基酸/黄腐酸等营养型水溶肥和一些含微量元素的可溶性肥(如硼砂),可以将其溶于水后,进行冲施或滴灌/喷灌。

也可以按施肥时间进行分类。
基肥,在耕地时把大量的肥料撒播田间并耕埋在地内的肥料,一般在秋季采果后大量施入,多选用农家肥、商业有机肥、生物菌肥等,也可配合施入化肥(如尿素、过磷酸钙)或水溶肥(一半多用营养肥促进根系生长)。
种肥,是指下播种同时施下或与种子拌混的肥料。种肥的作用主要是供给幼苗 对养分的需要。因为肥料就在种子附近,幼苗根系很快能吸收到养分。
追肥,在植物生长的不同时期间,特别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为了促进植物的迅速生长,增加植物营养的肥料,多选用化肥、大量元素水溶肥、营养型水溶肥等。追肥也包括根外追肥(叶面肥)。

按肥料酸碱性来分,可分为酸性、碱性和中性。
肥料施入土壤后均产生阴离子和阳离子,当植物吸收阳离子多于阴离子时,使土壤呈现酸性的肥料叫作生理酸性肥料;当植物吸收阴离子多于阳离子时,使土壤呈现碱性的肥料叫作生理碱性肥料;当植物吸收的阴阳离子数量相当时,土壤不会明显残留某些离子,对土壤酸碱度没有影响,就称之为生理中性肥料。
土壤的酸碱度可直接影响土壤中养分的有效性,还可以影响微生物活性,间接影响土壤养分利用和周转。因此,在选择肥料时,需要根据土壤的酸碱性和作物对酸碱度的敏感程度来进行选择。养分通常在中性条件下有效性最高,因此要遵循在碱性土壤施用酸性肥料,酸性土壤施用碱性肥料的规律:
酸性土壤应选用生理碱性肥料,如硝酸钠、硝酸钾、硝基复合肥、草木灰、石灰,同时配合使用有机肥和石灰,减少土壤酸化影响的效果最好;
碱性土壤应选用生理酸性肥料,如如过磷酸钙、硫酸铵、氯化铵等,但是对于盐碱地不宜施用氯化铵和硝酸钠,以避免钠离子和氯离子过多造成的危害。
不同类型的土壤中都可以使用中性肥料,如硝铵、尿素等。

按肥料营养成分来分,可分为无机元素型、有机营养型和生物肥料三大种。
其中无机营养型包括:氮磷钾大量元素型,按不同的比例进行配比;中微量元素型,如促进花芽分化的硼、有利于膨果的钙、促进果实增糖上色的钾,等等。
市场上营养型肥料的种类较多,最常用、使用效果也较好的有氨基酸型、黄腐酸型、黑腐酸型、糖醇型等,如歌普的达雨虹、达雨旺。有机营养性肥料可有效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活化土壤,有利于大量产生新的吸收根,提高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效率。近年来新出的海藻酸,也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生物肥料种类较多,按照制品中特定的微生物种类可分为细菌肥料(如根瘤菌肥、固氮菌肥)、放线菌肥料(如抗生菌肥料)、真菌类肥料(如菌根真菌);按其作用机理分为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自生或联合共生类)、解磷菌类肥料、硅酸盐菌类肥料;按其制品内含分为单一的微生物肥料和复合(或复混)微生物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又有菌、菌复合,也有菌和各种添加剂复合的。生物菌肥是通过微生物生命活动,使农作物得到特定的肥料效应的制品,也被称之为接种剂或菌肥,它本身不含营养元素,不能代替化肥。

按肥效快慢,可以分为速效肥、缓效肥和迟效肥。
速效肥是指施用于植物后,在短期内被植物吸收而能见效的肥料,如硫铵、过磷酸钙等。
缓效肥是施用后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肥料,如人粪尿、饼肥等。
迟效肥是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腐熟分解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肥料,如垃圾、堆肥等。

如何选择肥料?
进行平衡施肥要做到平衡施肥,就要在进行土壤诊断、分析作物需肥规律,掌握土壤供肥和肥料释放相关条件变化特点的基础上,确定施用肥料的种类,配比和用量,科学施用。
植物为了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营养,而不同的作物需要的营养也不同,因此要掌握各种作物的需肥特点和需肥规律,因作物因生长季节合理施肥,做到营养平衡。
土壤是作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化肥施入土壤,一部分被作物吸收,一部分被土壤全保蓄起来,还有一部分随水流流失或变成气体而损失。因此土壤因素是施肥必须考虑的前提,只有在土壤对某一养分供应不足是才需要施肥,而且肥料在施入土壤后发生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肥料的效果。
因此要对土壤进行科学诊断,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因土壤施肥。只有把这几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做到合理施肥。


1楼2018-03-09 11:0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