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gdp吧 关注:174,157贴子:13,171,016
  • 31回复贴,共1

教育部小学入学人数水分太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于中国的人口问题,很多人都是从政府各个部门公布的数据看出来的。最典型就是第六次人口普查,六普数据显示1996年及其以后年份出生人口大量下滑。不过以前寄生委坚持声称六普数据不准确,有很多漏报。而关于六普漏报这点,很多网友则从另一个部门的数据加以佐证,那就是教育部每年公布的小学入学人数(招生数)。按六普数据,1996年后出生人数很多年份都是1400万1500万的水平,甚至有些还是1300万水平。而按教育部公布的小学招生数,这些年份的人口基本维持在1600万1700万水平。那真的是六普这些年份漏报人数都高达2、300万吗?我看不见得。
教育部小学入学人数水分太大,尤其是2006年后公布的小学入学人数。
下面看数据


1楼2018-04-08 17:41回复

    这是从教育部官网得到的1996年到2016年小学招生人数和初中招生人数
    网站地址: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


    2楼2018-04-08 17:43
    回复
      中国小学入学年龄一般在6-7岁,基本上还是7岁入学多,然后小学6年学制,那我们把小学入学年份往前推7年,初中入学人数往前推13年,基本可以得到按小学招生的当年出生人口和按初中入学的当年出生人口。
      情况变成了这样:

      结果出现了很奇怪的现象,在2006入学(1999出生)以前的读了6年小学后,和初中入学数基本上是吻合的。但是2006年之后小学入学的部分,读了6年小学后和初中入学人数严重不符合了。教育部这是数据自相矛盾。不可能之前基本吻合,然后之后就严重不吻合了吧。难道2006年后中国小学生的辍学率陡然增加了这么多,接近10%的辍学率吗?不过不相信这么高的小学辍学率,那就是初中入学人数更可信,而小学入学人数在2006年后教育部就是乱报数字了。


      3楼2018-04-08 17:53
      回复
        我们把六普的数据加上去对比

        可以看出初中入学数和小学入学数不吻合的部分,基本上初中入学数和六普数据是吻合的,虽然会高一些,这样最多说明六普有少量漏报,但是不会像按小学入学数来看2、300万的漏报这么离谱。


        4楼2018-04-08 17:59
        回复
          那时候,有的地方小学是六年制,有的还是五年制,而且每个地方都是逐步变成五年制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4-08 18:07
          收起回复
            那为什么教育部不肯公布真实的小学入学数呢?
            可能这就和2001年由教育部正式公布实施的“撤点并校”有关了。“撤点并校”,指的是自90年代末已经存在、2001年正式开始的一场对全国农村中小学重新布局的“教育改革”,具体说来,就是大量撤销农村原有的中小学,使学生集中到小部分城镇学校。从1998年到2016年间,全国小学数量由60.96万所减少到了17.76万所,减少了70%的小树数量。据相关统计报道,减少的农村小学占全国小学总减少量的80%以上。
            “撤点并校”政策实施后,农村的小学适龄儿童大部分只能远离家乡,寄宿求学。有些没有寄宿的只能走更远的路去上学,有些山区小孩甚至要花好几个小时的路程,像最近报道的“冰花男孩”那样的。虽然寄宿求学并非不可以,但孩子的家庭教育、人格教育也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而且寄宿费、交通费等等同时意味着农村孩子更重的教育负担。另一方面,更严重的问题是,并校之后,办学条件极为艰苦,人满为患,并没有提高教育质量。
            而城市的小学撤并,在城镇化过程中让学区房一房难求,进一步推高了城镇房价。
            “撤点并校”在2011年甘肃发生了20几名学生校车车祸事件后被国务院紧急叫停。但是,这股动能却没有减少,此后全国小学数量也还在继续减少中。
            回到主题,撤点并校的政策下,很多地方教育资源越来越少,越来越集中,而感觉他们谎报小学入学人数也可能是想以此获得更多的教育财政。


            6楼2018-04-08 18:16
            收起回复
              人口造假?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4-08 18:17
              收起回复
                我觉得中央很多时候不能做出正确决策,或者改正错误决策的一大原因,就是下面经常乱报数字,欺上瞒下。情报是领导人决策的重要依据,如果情报是错的,或者被人为扭曲,个人觉得这是奸臣乱政,祸国殃民!判几十年都轻了,因为很可能这些错误情报导致的错误决策,影响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走向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8-04-08 18:39
                收起回复
                  初中招的学生并不是和小学同一年的,而是六年之前的学生。。。。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08-15 14:51
                  收起回复
                    IP属地:北京12楼2019-02-27 15:49
                    回复
                      各大城市真实人口数据都瞒报,不奇怪,北京实际3000万左右,上海2800万左右,一个报2170万,一个报2415万,因为上面规划的人口北京不超过2200万,上海不超过2500万。可是实际人口流动可不管你那个什么规划,那里有饭碗就去那里


                      IP属地:福建13楼2019-02-27 19:23
                      回复
                        国力≈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中国很有可能超越美国,不过中国需要竞争的是以美国为首的十亿人西方体系。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8-30 22:28
                        回复
                          学生也能造假?我觉得除了极个别有造假动力,谁闲的没事学生数拿来造假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09-01 10:44
                          回复
                            用初中入学数核对6年前小学入学数的对错,这种方法就是不对的。
                            因为有小学期间辍学率和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两个比例,都会拉低初中入学人数。
                            相对来说,用小学毕业人数来核对6年前小学入学数,准确率还高一些,因为只有一个小学期间辍学率的误差。
                            小学期间辍学率=真实辍学率+进入体制外学校就读比例+出国留学、移民后国外上学的比例,不要想当然的认为这个数很低。在2000年的时候,小学五年巩固率还仅有94.54%。


                            IP属地:北京17楼2021-02-18 11: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