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信玄吧 关注:5,088贴子:51,139
  • 16回复贴,共1

为何明朝版【长筱之战】结局反转:八旗铁骑打败明-朝火枪联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为何明朝版【长筱合战】结局反转:八旗铁骑打败明朝-朝鲜火器联军?
长筱合战中,装备火器的织田-德川联军在防马栅栏的阵地上打败武田骑兵,而萨尔浒之战的富察之战后金骑兵却打败明朝和朝鲜联军
而且富察之战,明朝-朝鲜联军也使用了防马栅栏对抗骑兵冲击。
1973 年,桓仁县农民在治河时,从富察之野战场掘出长 1m,口径 120mm 以上的铁炮 6 门,从长度和
口径看,属于朝军使用的“天字铳”。
万历四十七年(1619)二月,都元帅姜弘立、副元帅金景瑞带领朝军 13,000人渡过鸭绿江,归入明军南路指挥官·辽阳总兵刘綎麾下。这支军队携带大批火器,鸟铳手数目超过 5,000 名,内含精锐京炮手和降倭,并有数目不详的“铁丸铳筒”与“放箭铳筒”随行,由于刘綎系南军宿将,曾两次入朝参战,支持李朝训练新军,麾下亦有降倭鸟铳手,对朝军火器及阵法极其熟悉。这一人事安排显然来自杨镐的深思熟虑。
三月二日,联军与金军小部队于董鄂遭遇,交战中,“贼魁弯弓突出,我军辟易。元帅督令再进,京炮手李成龙放丸中之。”
据《满洲实录》记载,此役,牛录额真“额尔纳、额赫死于阵中”,则上文所提“贼魁”似应为二者中之一人。
三月五日晨,朝军渐次开入富察(fuca)之野。前队军团由左营和明海盖道康应乾率领的明军步兵组成,中、右营依次在其后。此时刘綎所带明军主力已在前方的阿布达里岗全军覆没。八旗四出哨探之游骑已发现朝军位置,大贝勒代善并不急于攻击,命令休憩完毕后再进攻,
而朝军对此竟一无所知。直到明军锋镝余生者“带创流血来投”,朝军前队方知噩耗,一时哗然,匆忙排阵。
大队金军即于此时涌出瓦尔喀什谷地,发动进攻。《栅中日录》载:才数十里至富车地,连闻大炮三声。元帅拨马,驰登路左高阜,回飙突起,烟尘涨天,必是贼兆。即令左营阵前面高峰;中营阵于元帅所登之阜;右营阵南边一阜。中、右营实时排阵,而左营则已阵于平原。元帅令别将朴兰英驰去左营,使之抬移高阜,则贼骑已迫阵前,势难移动……。
前队兵与中营间距离仅千步,左营主将金应河“戒阵勿纳败军”,却未能将明军败讯传达中营。姜弘立在部署阵形时,尚不知刘綎败殁之确讯。朝军各营往来讯息不畅之弊端暴露无遗。相较之下,金军运动坚决快捷,迅速逼近朝军前队。朝军若移营,离开既设阵地向北面山峰运动,必将直面骑兵冲击,阵形很难保持,迫使前队军团接受在平原与金军一战。此时姜弘立亦接到刘綎阵亡,明军 主力被悉数歼灭之确切讯息。虽然大势已去,但朝军将领仍企图作最后努力。姜弘立则命右营往援前队,加强第一线力量。这一举措也意味着除了其本身所在的中营外,再无预备队可投入战场。而当右营赶到前线时,已来不及与前队军合阵,仅仅连营而已。
女真骑兵突入富察之野后,张开两翼,将前队军团包围。观察之后,判定两营结合处为薄弱部位,以数千骑兵“横截两阵间”,割裂其联系。右营仓促赴援,很快溃散。左营则奋力抵抗。起初由于拒马木的阻碍,加之鸟铳、三眼铳的火力,使“虏骑阻而不能突,而屡进屡退”。
但此时“风突转向明兵”,铳手在劲风中无法瞄准,射击无序。金军趁机搬开拒马木,接下来的战斗只
能称之为屠杀。前队军团全军覆没,金应河奋战到最后一刻阵亡,而朝军亦于是役后决定放弃抵抗投降。
后金军如何撤除拒马木,明、朝鲜史料记载不一。朝鲜史料称,后金军是用马群将拒马冲开。明朝史料
则称是女真兵将拒马木搬开,笔者倾向于明朝史书之记载。李肯翊:《燃藜室记述》,422页。
就战斗规模而言,富察之战并不逊于长篠合战或平壤之战,但结果却是拥有火器技术优势的一方败北。如果片面强调风向突变这一因素,不对技术和战术细节作细致考量的话,可能会得出联军覆败是出于偶然的结论。实际上,双
方兵力的巨大差异是失败的首要因素。参战朝军两营兵力合计 6,850 名,鸟铳手数额为 3,000 名以上。加上明军参战步兵,共计 9,000 名左右,《老档》称参战联军兵有 2 万。《满文老档》,80 页。
参战八旗兵数并无确切记载,有两种说法,6万,4万
(1)6万说
陈佳华:《清初四百牛录考释》,《北方文物》1984 年第 3 期,8-12 页。郭成康推算萨尔浒战役时,金之
牛录数为 231 牛录又 995 甲,则可粗略推算出金之兵员数额为 6 万 4 千人左右。《清初牛录的数目》,《清
史研究通讯》1987 年第 1 期,31-35 页。
(2)4万说在三月初二击破杜松、马林两军后,努尔哈齐率 4,000 兵回赫图阿拉镇守,但四大贝勒全部投入南线战场,并无哪一旗分缺席。李民寏称金军击破前队,围困中营时“漫山蔽野者,亡虑数三万骑”,应非虚夸。
若保守估计八旗参战兵数为 4 万,则联军与后金军的兵力对比为 1:4.44。考虑到金军绝大部分是骑兵而联军尽为步卒这一兵种差异,双方的劣势更加明显。
当然萨尔浒之战的八旗主力不可能全部参与富察之战,以上八旗军人数还要打个折。


IP属地:江苏1楼2018-05-07 13:36回复
    原因1:八旗铁骑的甲胄坚致,是典型的匠人品质,谁说中国无匠人精神?
    建州的骑兵攻击战术到 17 世纪已发展得十分纯熟。《老档》载:“披长厚甲者,执长矛及长柄大刀战于前,披轻网甲者持弓箭从后射之。所选精兵骑马立于他处观之,见有不胜,相机助战。”
    即以重甲骑兵居前冲阵,着锁子甲的轻骑在后,以箭雨迫使敌军阵脚散乱,之后投入摆牙喇包抄敌阵,追杀溃散之敌。
    锁子甲以其轻便,易穿脱特点受到建州女真青睐,清太祖建业时即披服之。曾“着短甲于服内”,以防刺客;攻翁科洛城时亦披锁子甲进攻。《满洲实录》卷 1,44、51 页。
    由于后金军遂行以重甲骑兵突阵的战术,而朝军以鸟铳迎击。故可将富察之战视为“甲-弹对抗”过程并加以评估。建州制铁,由来已久。1598年,李如梅(李成梁第五子,助兄李如松援朝;射杀倭将小野成幸、十时连久;参与蔚山之战)称建州有披甲精骑 3,000 名。李如梅指出,努尔哈齐有精兵 7,000,其中带甲者 3,000,并称“此贼七千,足当倭奴十万”。这 3,000带甲者,可能就是摆牙喇军。《朝鲜宣祖实录》三十一年二月戊午。
    在统一扈伦后,建州加紧炼铁制甲,披甲数目倍增。制甲材料皆为精铁“不计工本,必极其精铦而后已”。
    看清楚这就是匠人精神!据史料与实物分析,后金骑兵配备之重甲分明、暗两种。北京故宫博物院现存后金暗甲,甲身以钢片层叠缀成,用缎布包覆,护臂、头盔皆系钢制,精致坚固。除暗甲外,尚有甲身全露在外之明甲。其中最精良者称为“水银甲”,即用精钢制成,以鳞石英(主要成分为 Si O2)磨光的铠甲,在日光下折射出银色的光芒,夺人魂魄。除明、暗甲外,明人指出,建州重骑兵尚配备精铁面具,战马亦披甲,不畏铳箭。李民寏亦称金军甲胄“极其坚致,除非强弓,必不能贯穿于百步之外”。
    与之对垒的朝军多服襦衣,戴柳条编成的斗笠。明军盔甲则尽系荒铁、皮革制成。两相比较,不啻天壤。


    IP属地:江苏2楼2018-05-07 13:37
    回复
      原因2:明朝-朝鲜联军的火枪性能问题
      但在 15-16 世纪的欧洲,火绳枪手相对身着板甲的骑士而言防护力低下,而火绳枪发射的铅弹,却宣告了骑士时代的终结。在富察原野上,朝军也的确凭借鸟铳暂时抵挡住了骑兵冲击。那么,对朝鲜军队使用的鸟铳性能以及操作
      程序进行分析,就变得很有必要。前文提到,朝鲜鸟铳是按照日本“鉄炮”和明朝鸟铳仿制的,而更接近明朝鸟铳,在形制和构造上属于小型火绳枪而非大型火绳枪,虽然更适合体型较小的东亚人种使用,但无论在射程还是破甲威力上均逊于后者。 然而,即使是小型火绳枪发射的铅弹,在一定距离内仍然能穿透铁甲。但李民寏回忆,在
      战斗中,朝鲜鸟铳发生了多起炸膛事故。如前所述,明朝、李朝鸟铳均无法像“鉄炮”那样连发不止,否则会因过热引发炸膛。解决办法是用水冷却铳管,《西园闻见录》载: 鸟铳……虽三放铳热,不可再放。若每人以布数尺,用水打湿,三放之后,以布湿铳,可以长放不歇。
      金军以骑兵冲阵,来如风雨,铳手很难有时间停火湿铳。
      由于朝鲜鸟铳是贴腮射击,一旦炸膛,对射手伤害很大,还会打击士气,可能引起秩序混乱。


      IP属地:江苏3楼2018-05-07 13:37
      回复
        原因3:临阵指挥和阵形选择问题
        联军采何种阵形发扬火力,迎击骑兵,是决定战斗成败的关键,《老档》载: 汉人步兵皆执竹杆之长枪,穿著木甲和生牛皮甲。朝鲜的步兵皆穿纸短甲。这汉人、朝鲜的两万步兵,在富察南面的郊野,将炮、鸟枪层层排列,不停施放。
        《满洲实录》载有此战战图,综合《老档》记载研判:所谓“竹杆之长枪”指明军普遍装备的狼筅,“纸短甲”实指朝鲜人日常穿用的白色襦衣。联军是将狼筅手与鸟铳手(包括三眼铳手)混编排列。从战图可见,第一层铳手施放时毫无秩序,后面的兵士排列松散,手忙脚乱的清理鸟铳或装药。则联军顶多采取了一人射击,数人清铳装药的射击术,甚至还停留在每人自放的阶段!
        前文已述及,鸟铳操作繁琐,导致连续射速缓慢。为克服这一问题,16 世纪末,在日本和荷兰分别出现了齐射(volley fire)战术,传统的步兵方阵也变为狭长的横列。横列分为前后数排,前排士兵听号令装弹,点火,一齐射击,在瞬间形成集中火力。射击完毕,作后转身行进 (countermarch),第二、三排士兵亦如此类推。这种扬长避短,能有效克制骑兵的战术很快在欧洲普及。“壬辰倭乱”后,李朝虽长期以日本为假想敌,按《纪效新书》编练军队,但却没有引进日本的齐射战术。戚继光以合成兵种应对骑兵的著作《练兵实纪》虽然传入朝鲜,李朝也曾试图仿造火炮,但却在和平环境下无疾而终。实战中,朝鲜鸟铳手既缺乏大型火器如大将军炮、佛郎机铳的火力支持,也没有骑兵巩固侧翼,无法借助战术体系的力量因应后金铁骑的冲击。鸟铳的缺点被无限放大,而在兵力、兵种对比上又全居下风。综上所述,李朝军队在鸟铳种类、质量、战术体系三方面均存在问题,使甲-弹对抗的天平完全向金国一方倾斜。


        IP属地:江苏4楼2018-05-07 13:37
        回复
          原因4:朝鲜的执政者光海君首鼠两端,导致朝鲜军队士气低落,消极抗战,贻误战机。
          萨尔浒战役中,南路联军挺进最远,且是惟一获得小胜的军队。刘綎在阿布达里岗败殁时,距赫图阿拉仅不到 40 华里。理论上讲,联军若趁金军主力被牵制在西线时星速疾进,以精锐直捣牙城,有可能改变战局。稻叶君山即称朝鲜预先通款建州,使军队拖延迟行,错过战机。光海君与后金暗通款曲固是实情,但这一说法忽视了明、鲜两军的兵种差异。明军大部分是骑兵,朝军全是步兵,半数以上是鸟铳手,随带大批药弹,
          因缺少马匹,口粮、弹药均需自行负运,又有气候、地理诸凡不利条件制约,无法紧随明军骑手。(姜弘立曾面见刘綎,告以步兵负重,不能赶上马兵之意。刘綎以师期促迫率军先行,令朝军从容追赶。参《光海君日记》卷 137,十一年二月壬午条,537 页。)
          朝军自渡江后始终拼力追赶,只是在深河因口粮用尽,不得已待粮,拉开了与前军的距离。(朝军随身携带十日口粮,因行装沉重,“未到半路,疲惫已甚,所赍之粮亦已垂尽”,又于深河供应明军前队军粮,被迫休整,留待后方粮车。《光海君日记》卷 137,十一年二月辛巳条,537 页。)这样给八旗铁骑各个击破提供了机会。
          从战斗过程来看,朝军主帅姜弘立在得知明军主力覆没情况下,仍筹划抵抗,以致损兵折将。若其在战前便打定 “投虏”之心,又何必如此。因而将战斗失败全然归咎于朝军拖沓,似不合理。
          就战争结局及日后影响来看,试图在明金之间左右逢源的光海君实在是最大的输家。参战官兵阵亡率达 53%,其余皆被俘虏。由于当时八旗并无鸟铳手编制,兼以对朝鲜人战斗力的蔑视,军官阶层大部被杀,士兵则沦为建州奴仆。数千支鸟铳全部损失。他在战前推动的与后金接触,试图保全参战部队的外交行动宣告破产,而这种对明朝主导的东亚秩序带有反叛性的措施,在朝鲜臣僚中引起广泛不满,最终导致他在四年后被反对派废黜,“放于江华”。此时后金已攻陷辽沈,成为地区强权。无论谁为朝鲜新君,都必须直面选择:是仍旧臣属于明主导的东亚旧秩序,助其恢复全辽;抑或改投金国挑战旧秩序。


          IP属地:江苏5楼2018-05-07 13:38
          回复
            贼秀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5-07 18:52
            收起回复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查看此楼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5-07 21:10
              回复
                大明不成熟的火器部队加战术运用不当,八旗成熟的骑兵部队加合理战术运用。
                火器虽然先进,但战术匹配不上,依然打摆子
                长筱之战,铁炮威力被夸大了,织田主力任然是步兵


                IP属地:湖南8楼2018-05-10 12:41
                收起回复
                  当时的后金军队对付明军原有的火器已有了应对之术。在野战中,明军把火炮安排在阵前,后金则采取战车与步骑相结合的“结阵”方法,即阵前布楯车,车前挡以五、六寸厚的木板,再裹上生牛皮。车装有双轮子,可以前后转动。此车专对付明兵的火器。在楯车后一层是弓箭手,再后一层是一排小车,装载泥土,以填塞沟堑,最后一层是铁骑,人马皆穿重铠,号“铁头子”。战斗开始,骑兵并不出击,往往用楯车抵挡一阵,等明兵发完第一次火器,未及续发第二次,它就突然奔骑而出,如一股狂风刮过来,分开两翼,向明兵猛冲,霎时间,就把明兵冲得七零八落。萨尔浒之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1619年(万历四十七年,天命四年)三月初四日下午,与东路明军协同作战的朝鲜鸟枪兵13000人同满洲八旗兵在富察地方遭遇,据在场的一个朝鲜军官描述:烟尘中敌骑大至,势如风雨,展开两翼,远远围抱而来,夕阳下但见射矢如雨,铁马进退,瞬息之间,两营全遭覆灭,朝鲜军中训练有素的火枪手,在迅疾而至的铁骑冲击下竟丝毫没有发挥威力。


                  IP属地:中国香港9楼2018-05-25 15:13
                  收起回复
                    当时的火器对骑兵并没有压倒性的优势,一直到了一战,骑兵都是一个正式存在的兵种。织田对武田最大的优势是人数。


                    IP属地:北京10楼2018-05-25 16:26
                    收起回复
                      低调低调低调低调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4-01 02:22
                      回复
                        听说当时好像是大雾天,火药受潮用不了了也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9-14 20:5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