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永远怀念您吧吧 关注:1,670贴子:105,206
  • 7回复贴,共1

桧仓志愿军烈士陵园修复重建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河南1楼2018-05-25 15:48回复
    朝鲜平安南道的桧仓郡,在中国人民心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意义。也是当年每个入朝参战志愿军心里向往之地。这里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所在地。桧仓像朝鲜的许多山城一样,坐落在一片山坞里。1951年8月,志愿军总部移驻此地,在以后七年的时间里,共建有两处办公地点:一处是志愿军总部洞库指挥所,那洞库原是一个金矿,在美国人撤退时,没有把它炸掉,因为他们认为很快就会回来的。不久,美国人发现回不来了,很快金矿被炸毁停产。总部机关就设在废坑道里。一处是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后在城区另建的志愿军总部。而且还保存有朝鲜境内面积最大的一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IP属地:河南2楼2018-05-25 15:50
    回复
      1951年1月19日毛主席指示:"中国同志必须将朝鲜的事情看做自己的事情一样,教育指挥员战斗员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不拿朝鲜人民的一针一线,如同我们在国内的看法和做法一样,这就是胜利的政治基础。只要我们能够这样做,最后胜利就一定会得到"。所以在朝鲜一切物质都是从国内运去的,这个陵园连一块砖都是从国内运来的。 1955年烈士陵园碑亭落成,志愿军李志民政委(上将)、政治部张南生副主任(中将)为纪念碑揭幕。


      IP属地:河南3楼2018-05-25 15:50
      回复
        桧仓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1957年正式建成的,位于平壤以东约100公里的山区。坐落在平安南道桧仓郡的一个150米高的山腰上,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就曾驻扎在这里。 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桧仓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所在地原本是志愿军的简易墓地。1954年,《朝鲜停战协定》签署一年后,志愿军烈士陵园开始兴建,占地面积9万平方米。   桧仓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依山而建。陵园四周群山起伏,苍松翠柏环绕,山下溪水潺潺。陵园由下至上分三层景观,每一层均以塑像、碑文、浮雕、绘画等艺术形式,展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形象。陵园大门上用中朝两国文字书写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大门至陵园第一层有240级台阶,象征着在抗美援朝战争浴血奋战和参加朝鲜防卫与建设的240万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走过台阶是一个喷水池,是采用辽宁省岫岩县产的岫岩玉砌筑的,由水泵抽水循环喷水;第二层是纪念广场,以志愿军雕塑为主体,后面是隐蔽墙,隐蔽墙用汉白玉砌筑,隐蔽墙两侧是浮雕。第三层是烈士墓地,包括毛岸英在内的134名烈士长眠于此。除4名无名烈士外,每一个坟冢前都立有石碑,所有墓旁都种有一株当年从中国移植的东北黑松。 这是1955年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主体建成的原样


        IP属地:河南4楼2018-05-25 15:51
        回复
            矗立于朝鲜桧仓郡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的志愿军无名英雄像,是新中国第一尊立于国外的纪念性雕塑。雕塑战士双腿分开站立、双手紧握钢枪、面部表情刚毅,这尊高4米重8吨的志愿军无名英雄铜像在沈阳制成。1957年志愿军司令部与当地朝鲜人民举行隆重的铜像揭幕仪式与陵园完成式 。
            


          IP属地:河南5楼2018-05-25 15:52
          回复
            毛岸英从大榆洞迁坟到桧仓还有个经过:一九五四年下半年,在平安南道桧仓郡西北一百五十多米高的山坡上开始兴建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政治部付主任张南生带着几个战士,准备把毛岸英和高瑞欣的坟墓从大榆洞迁到桧仓志愿军烈士陵园。还没等他们动手挖土,有位阿妈妮朴真真手扯着小龙女和许多身着朝鲜长裙的阿妈妮就赶到了。朴真真听说志愿军要迁坟,挡在坟前说:"志愿军同志,这是我儿子的坟,不能迁走啊!我老了,就由我孙女小龙女看护这座烈士坟;孙女老了就由她的后代看护,我们会一代一代地传下去看好这座烈士坟的!"张南生耐心地向她解释:"阿妈妮,这是志愿军烈士墓,我们是奉命来迁移的,把它安葬到志愿军烈士陵园去……"朴真真打断张南生的话,像普通农家妇女一样捶胸顿足、呼天抢地地大声哭号:"他是为朝鲜人民牺牲的,他永远地埋在我们朝鲜人民的心中。他是我的儿子呀,我要看着他、照顾他一辈子,这坟谁也不能迁!面对朴真真非常坚决的态度,张南生只好实话实说:"阿妈妮,你知道这位志愿军烈士是谁吗?他是中国人民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儿子毛岸英。""啊,毛主席的儿子……"朴真真像被电击了一下僵立着不动,忘记了自己,忘记了周围,忘记了一切,只是泪流满面,嘴唇不停地抽搐。过了片刻,她面向北京方向,深深地施了一礼,又面向毛岸英的坟头施了一礼。突然,她抱住张南生的胳膊泣不成声。……在破土移棺时,大榆洞的乡亲们一直留在现场。朴真真把葫芦里的水洒在棺木上,小龙女一声连一声地喊着"志叔叔"。她们和大家一起把毛岸英的灵柩抬上车,然后望着越走越远的灵车,就像为远行的亲人送别一样久久伫立不动。灵车渐行渐远,朴真真终于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泪如泉涌,又号啕大哭起来。于是,在桧仓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里,便增添了一座普普通通的坟墓,墓前立着一块三尺高的花岗岩石碑,在墓碑正面镌刻着郭沫若题写的"毛岸英同志之墓"七个大字。


            IP属地:河南7楼2018-05-25 17:57
            回复
                矗立于朝鲜桧仓郡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的志愿军无名英雄像,是新中国第一尊立于国外的纪念性雕塑。雕塑战士双腿分开站立、双手紧握钢枪、面部表情刚毅,这尊高4米重8吨的志愿军无名英雄铜像在沈阳制成。1957年志愿军司令部与当地朝鲜人民举行隆重的铜像揭幕仪式与陵园完成式 。
                毛岸英从大榆洞迁坟到桧仓还有个经过:一九五四年下半年,在平安南道桧仓郡西北一百五十多米高的山坡上开始兴建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政治部付主任张南生带着几个战士,准备把毛岸英和高瑞欣的坟墓从大榆洞迁到桧仓志愿军烈士陵园。还没等他们动手挖土,有位阿妈妮朴真真手扯着小龙女和许多身着朝鲜长裙的阿妈妮就赶到了。朴真真听说志愿军要迁坟,挡在坟前说:"志愿军同志,这是我儿子的坟,不能迁走啊!我老了,就由我孙女小龙女看护这座烈士坟;孙女老了就由她的后代看护,我们会一代一代地传下去看好这座烈士坟的!"张南生耐心地向她解释:"阿妈妮,这是志愿军烈士墓,我们是奉命来迁移的,把它安葬到志愿军烈士陵园去……"朴真真打断张南生的话,像普通农家妇女一样捶胸顿足、呼天抢地地大声哭号:"他是为朝鲜人民牺牲的,他永远地埋在我们朝鲜人民的心中。他是我的儿子呀,我要看着他、照顾他一辈子,这坟谁也不能迁!面对朴真真非常坚决的态度,张南生只好实话实说:"阿妈妮,你知道这位志愿军烈士是谁吗?他是中国人民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儿子毛岸英。""啊,毛主席的儿子……"朴真真像被电击了一下僵立着不动,忘记了自己,忘记了周围,忘记了一切,只是泪流满面,嘴唇不停地抽搐。过了片刻,她面向北京方向,深深地施了一礼,又面向毛岸英的坟头施了一礼。突然,她抱住张南生的胳膊泣不成声。……在破土移棺时,大榆洞的乡亲们一直留在现场。朴真真把葫芦里的水洒在棺木上,小龙女一声连一声地喊着"志叔叔"。她们和大家一起把毛岸英的灵柩抬上车,然后望着越走越远的灵车,就像为远行的亲人送别一样久久伫立不动。灵车渐行渐远,朴真真终于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泪如泉涌,又号啕大哭起来。于是,在桧仓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里,便增添了一座普普通通的坟墓,墓前立着一块三尺高的花岗岩石碑,在墓碑正面镌刻着郭沫若题写的"毛岸英同志之墓"七个大字。


              IP属地:河南8楼2018-05-25 17:57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5-27 14: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