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吧 关注:174,828贴子:4,285,459
  • 20回复贴,共1

中国的拳术击技一般分为内、外两家,外家遵从达摩祖师(由天竺国万里而来),一般称为少林派(外家拳);内家遵从祖师张三丰先生(系中国国土内部之人),一般称为武当派(内家拳)。这两派所体现的拳术内在东西,不外乎“着”与“劲”的区别。
在技击时把自己的用意表现在外面的,一般称为“着”(现代多称为“招式”),把自己的用意蕴藏在里面的,一般称为“劲”。着,是拳术的外表;劲,是拳术的内气,是在真正实用的东西。只有“气质兼修,体用皆备”的话,然后才可以称为真正的“拳术”。而外家拳术与内家拳术的区别,就是用着与劲来看的。外家拳术精于着,内家拳术对于劲的研究则特别深邃与精到。这就象是汉代的儒生尤其重视训诂学,宋代的儒生特别对于性理的研究精通一样,虽然各自都有独到之处,但其中的关键之处,其实是并行并不背离的。一般人不能够察觉其中的精妙,总是认为外家拳术主攻“刚”,用刚劲技击;而内家拳术主攻“柔”,所以总是用“柔”劲用于技击。其实,他们哪里知道,拳术中的刚、柔是根本不可以偏重任何一方,而且在技击中,也从来就不曾分离过呢!
太极拳又被称为“太极十三式”,是从张三丰时代开始传授下来的。张三丰当然是道家一类的人物,所以他在评论太极拳的时候说:“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还说:“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走也、黏也,皆当于劲中求之,必也感觉灵敏,无有窒碍,而后可谓之懂劲。必也随机因应,一任自然,而后可谓之阶及神明。”
---以上的说法,与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道家的鼻祖老子所说过的话:“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等,正好没有什么区别。
拳术家论劲到了这个境界,也可以说到了至高无上的境界了。只不过,由于它陈述的意义极为高深,说的道理也极为细致,所以,练习太极拳的人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这样的效果。经常看到有人认为练习太极拳的时候,认为只需要“懂劲”就可以,因此就好高骛远,专门在推手上下工夫,而却对于身、手、步法等根本就不注意,结果是练习太极拳几年以后,身体仍然象原来一样的瘦弱,没有什么提高,更不用说与练习其他拳术才几个月的人进行比较了。所有这些,都是被内家主柔的说法所误导,而根本不去追求姿势正确、着法纯熟与否所导致的问题。
许禹生先生专心研究技击之道已经接近三十年了,更能够精通内、外各家拳术,而且精通它们各自的精义所在,因此,我多次期待他能够著书立说,来满足练拳的同志的要求。在内容方面,他详细介绍每招每势的动作,描述它们实战时的应用方法,而且对于太极拳练习者们喜爱的推手方法尤其重视,经过他与朋友们的多次修改、润色才把这本书写完,最终命名为:《太极拳势图解》。各位读者如果能够悉心体会,当然能够豁然贯通:如果招势熟练以后,再通过推手来达到懂劲的话,当然就不难到达神明的境界。即使没有时间练习推手,也可以让十三式太极拳里面的每招每势,都能够任意应用,在技击的时候游刃有余。这,应该也是许禹生先生著作此书的理想所在吧。
现在正当西历1921年(民国十年),天下大乱,豪杰并起,许多有学问的人为了躲避乱世,就象竹林七子一样地,自己把自己隐藏在各类宗教著作中麻醉自己。即使这样,我仍然相信这里面也应该有闻风而起,专门精研哲学寻求救国之道的人吧?如果是那么的话,也许这本书就是帮助人们度过人生险关的桥梁之一吧。
1921年秋天湘潭杨敞(字季子)在北京


1楼2018-10-26 15:08回复
    当初谁知太极拳,
    谭公疗疾始流传。
    公令推行太极拳,
    而今武术莫能先。
    谁知豫北陈家技,
    却赖冀南杨氏传。
    都门太极旧尊杨,
    迟缓柔和擅胜场。
    不意陈君标异帜,
    缠丝劲势特别强。


    2楼2018-10-26 15:18
    收起回复
      认为只需要“懂劲”就可以,因此就好高骛远,专门在推手上下工夫,而却对于身、手、步法等根本就不注意,结果是练习太极拳几年以后,身体仍然象原来一样的瘦弱.都是被内家主柔的说法所误导,而根本不去追求姿势正确0
      都是被内家主柔的说法所误导


      3楼2018-10-28 10:38
      收起回复
        1921年就流行尊张三丰了


        4楼2018-10-28 11:0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