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吧 关注:12,112贴子:666,608
  • 24回复贴,共1

谈谈志愿军入朝前人民军的表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志愿军入朝前,人民军的表现到底如何,贴吧有朋友用人民军的表现来类比志愿军作战,得出了相应的结论,但也有不认可的。要说明这个问题,必须将人民军在志愿军入朝前的表现说清楚。
探讨历史问题的各方需对基本史实搞清才可,我所用资料皆为图书馆书籍,但并不充分,欢迎大家补充订正。


IP属地:陕西1楼2018-10-27 11:10回复
    1950年6月人民军的实力:
    齐装满员的步兵师8个,简便步兵师2个,独立团2个,装甲团和装甲旅各一个。坦克150辆(装备T-34中型坦克),火炮600门(122mm榴弹炮),飞机196架(雅克式战斗机)。总兵力13.5万,也有说15的,估计是将警备和治安部队算入。


    IP属地:陕西2楼2018-10-27 11:16
    回复
      我吃个 现成的,韩军的实力如吧友所述,总人数约8.9万余人。明显可以看出,人民军对韩军是占优势的,但韩军也有美海空军支援。初期的战场形势一边倒,3天韩军就丢了汉城。失败的原因可能是缺乏实战和战斗意志薄弱造成的。这种问题至今仍存在,11年朝军炮轰延坪岛,韩军拥有美军的先进装备竟没有及时反应,最终领导辞职了事。
      朝战中韩军似乎越打越多,原因可能是因为击溃战居多。
      眼看韩军撑不住,6月30日,杜鲁门总统授权麦帅使用地面部队。
      美军究竟是怎样增援的?釜山又是怎么回事?
      下面谈:倒霉的美24师。


      IP属地:陕西5楼2018-10-27 16:21
      回复
        3个东野的朝鲜族师发挥出色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10-27 18:24
        收起回复
          运动战时期的志愿军训练问题很大罢了。
          阵地战后期的志愿军一般部队也应该有朝鲜人民军的平均战斗力,只是美韩军从兵源到火力都与1950年夏天大不一样,局部交锋往往有远超1950年火力支持罢了。
          美军基本上1个师有100门榴弹炮支持才能发挥其正常战斗力。


          IP属地:河北8楼2018-10-27 22:38
          收起回复
            6月30日,人民军发起第三次战役,韩军在汉江南岸方向崩溃后,主力收缩至水源、长湖院里、堤川一线。人民军继续南进,7月4日解放水源。7月5日与美军24师先头部队在乌山以北遭遇。
            这支先头部队即是“斯密斯先遣队”,共540人。装备如下:
            4门无后坐力炮和4门迫击炮,12个反坦克火箭组和2个小口径的60毫米迫击炮组。每人配备1支步枪和120发子弹,有两日份额的干粮。人员约三分之一参加过太平洋战争,其余则为新兵。这支部队出发之时掌握的情报很模糊,对朝鲜地形等都不熟悉,以为人民军见了他们就会跑。
            在这次遭遇战中,先遣队150人战死,72人被俘,轻重伤员没有计算在内。
            后续该师又有2000人入朝,即第34步兵团的两个营。企图在平(泽)安(城)一带阻击人民军。第一营在平泽以北不到4公里的地方,第二营在按成以南。
            24师这次仍然以失败告终,阵地被突破。人民军打到三七线。
            这两次人民军击败美军的状况,换做是志愿军估计也不会太差。
            下面谈:又是24师


            IP属地:陕西15楼2018-10-28 09:50
            回复
              人民军继续推进,发起第三次战役。这是沃克的想法是迟滞人民军的进攻,积蓄力量,以便反击。沃克将24师部署在西线,沿锦江南岸于天安、全义、鸟致院、大同一线,以大田为中心。将韩军主力部署于中线。美25展开于侧后,控制要点,守备东海岸与浦项。
              在西线,24师不支,先后撤退。而后采取点式防御,以大田为中心,以公州、鸟致院为要点,展开于锦江南岸。
              韩军在中线与人民军相持,主力展开于小白山各要点。
              人民军投入预备队,主攻西线。最终突破24师防线,以3个师合围大田,美24师不支,突围后师长走迷路被俘。
              中线人民军也翻越小白山山脉,突破了韩军防线。


              IP属地:陕西24楼2018-10-31 09:33
              回复
                怎么不继续更新了


                IP属地:浙江25楼2021-05-19 10: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