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读书大乔会吧 关注:43贴子:230
  • 5回复贴,共1

2岁左右的孩子, 正经历人生中第一个叛逆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前段时间,在一家早教中心,一名小男孩追着女孩,想和她玩,但女孩不太乐意。之后男孩想抢女孩的球,被她用手打了两下,没想到男孩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男孩家长上前安抚儿子,骂了女孩。之后,突然抓住女孩的颈部直接往球池用力一摔。
女孩母亲赶了过来,而男孩母亲说“我打你们家宝宝怎么了,是你们家宝宝先动手的”。
有一位网友评论道:“孩子有孩子的游戏规则,大人不要乱参与,用错误的行为教坏自己的孩子。 ”
还有人说:“把自己在看手机,不管孩子追着别人宝宝的过程全部忽略,事后撒谎不承认错误,嘴硬不负责。每一个行为都是作为家长的错误示范! ”
一个成年人打一个不到2岁的小孩绝不是什么“正当防卫”,而是欺负弱小。大人盲目介入孩子的打闹,觉得自己的行为理所应当,实则毫无道理可言。


1楼2018-12-29 16:36回复
    一方面,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思维意识和肢体发展很快,但语言发展往往跟不上,所以孩子不能很好地用语言来表达,而是常常会用“打”或者“推”表达“不”。 樊登读书|大乔社群
    另一方面,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有自己的主见,进入自我意识敏感期和物权敏感期,甚至把“打人”当做自己独特的交流方式。他们心里,对“打人”的是非观并不是很清晰。
    他们自我边界意识很强,就好像自己有一个领地,别人一旦闯入,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抗拒别人。


    2楼2018-12-29 16:38
    回复
      一个男孩一直追着女孩想和她玩,可是女孩并不乐意。女孩拿着海洋球跑到一旁独自玩耍,但男孩紧跟着追过去。
      女孩不清楚男孩是想抢她手上的球,还是想侵犯她的领地,所以女孩的第一反应是拍了两下男孩的头。女孩用打人,表达自己的不同意。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推”,“打”往往是想表达自己不满或者不同意的情绪,并不是恶意的打人。
      孩子都要度过2岁这个头疼的阶段,善待别人的孩子,就是善待自己的孩子。
      2岁的孩子,在谁眼里都是个宝。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出来,用关心和指引陪伴孩子度过这个阶段。


      3楼2018-12-29 16:38
      回复
        很多时候,是家长把孩子摆在了“受害者”的位置。
        要知道三岁前的孩子心智还未成熟,社交经验不足,在孩子的世界里,你推我一把,你打我一下,实在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孩子并不是天生就会和人相处的,他们需要在与同伴的相处过程中,观察、模仿、思考、然后才开始学习如何互动,一起玩耍。
        孩子被推一下,就算大哭,也是出于当下的不适感。痛了,哭一下,马上就缓过来了。也可能是被吓到了,哭一下,就没事了。
        有句话说得好,叫“小孩打架不记仇”。
        如果孩子没有情绪上的问题,家长无需去干扰。绝大多数的时候,孩子间的冲突并无危险性,基本属于游戏,有争抢也在情理之中,孩子并没有太多“吃亏”和“不吃亏”的概念。
        家长只需尽到监护人的责任,确保孩子们的安全即可。
        当然,如果是一些持续性的冲突甚至是伤害,孩子寻求帮助,家长是要介入的。
        孩子被推、被打,父母难免会心疼孩子,但这是很重要的社交经验,孩子必须都要经历。
        一个群体的结构是长期形成的,每个孩子在群体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孩子们有自己的相处方式。


        4楼2018-12-29 16:38
        回复
          父母习惯性介入,并不能改变孩子在群体中的处境。当下一次发生冲突时,孩子还是不知道如何与同伴相处,只能等着“救兵”。
          女孩打了男孩两下,男孩哭后,女孩并无任何的攻击行为了。
          此时,男孩妈妈当着自己孩子的面,狠狠把女孩往地上一摔,给儿子示范了面对冲突时一个非常错误的做法。
          蔡康永对孩子被欺负的看法是:我们相信反击是有必要的,但相比还击的力量,我们更要培养孩子还击的智慧。在这个智慧当中,如果有理性的和平的解决方案,我们就不需要用还手的方法打回去。
          教孩子打回去,不如教会孩子协商谈判。在以后的人生路上,让孩子学会在冲突中如何协调,远比挥舞拳头更有意义。


          5楼2018-12-29 16:38
          回复


            6楼2019-01-08 13: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