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吧 关注:214贴子:807
  • 0回复贴,共1

梓潼王阳明抱负诠释什么是真正的“强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梓潼王阳明抱负诠释什么是真正的“强大”
“格物致知”的本意是:只有在物事上能够按照法则取舍,懂得何时“停止”追求物事,内心才能获得安静,才能静下心来思考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和智慧。此处的“格”为“法则、标准”的意思,格物”就是“遵照法则限止物事”。四川心学洞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格物”一词出自《礼记·大学》,原为“格物致知”。近人胡适借助科学的兴起,将之比喻为科学方法,即作为一种研究真理的方法来看待,同时,他也提到了王阳明格竹子累倒的故事,来说明科学方法的演进。格字本意是什么?宋儒解释为“至”,这是对的。先秦的“至”字常见的意思有两种:一个是“极”,就是极限、大的意思,如孔子所说的“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以及庄子所说的“至人”,都是这个层面上的意思;第二个意思为“至某处”,到某处,如庄子说的“今日适越而昔至”,《管子》里的“物至则应,物过则舍”。阳明先生认为,良知是非善非恶的,因而人性既非善,也非恶,但是在不同的情景下,却有善意善行、恶意恶行。所以,一个所谓的好人,在某个特定的情景下可能会因一念之差做出恶事,同样,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也可能去做好事。
知善知恶是良知:意念有善有恶,良知则像24小时工作的雷达随时侦测意念的动向。阳明先生的良知说,真是石破天惊。对于那些长期被八股理学禁锢的学者,其震撼力远远超过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每个人都具有了与一样的主体精神,依据良知进行价值判断的权力。
为善去恶是格物:
致良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知行合一。阳明先生说:“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教人义。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
可以说,龙场悟道是王阳明此前对成圣的探索是一个量变的逐渐积累的过程,而在被贬贵州龙场的时刻,促进了他的思想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的过程。王阳明的十首诗集:《蔽月山房》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山离我近,月亮离我远,于是觉得山比月大。但是如果一个人的眼界足够宽广,他就会发现,和山相比,其实月亮更庞大。眼睛、耳朵都会欺骗你,要想明白万事万物的道理是很难的。要想不被眼前的事物蒙蔽,就得“眼大如天”,开阔自己的视野,开放自己的思想。站得更高,思想的层次越高,才能不会被眼前的事情蒙蔽。后人将《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称为儒家“八目”,可见儒家认为,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在于格物和致知。
梓潼王阳明抱负诠释什么是真正的“强大”
王阳明也有一句话:见满街都是。
有一天,个性极强的王艮出游归来,王阳明问他:“都见到了什么?”王艮以一副异常惊讶的声调说:“我看到满街都是。”
王艮这句话别有深意,他来拜王阳明为师前就是狂傲不羁的人,拜师后也未改变“傲”的气质。
王阳明多次说:“人人都可以成为。”王艮不相信。他始终认为是遥不可及的,所以他说的“我看满街都是”,是在讥笑王阳明。
王阳明大概是猜透了王艮的心意,于是就借力打力:“你看到满大街都是,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
有深意的就是王阳明的后一句话——“你看满大街都是”,表明你心中有着无限的包容、友爱和善意;而这样的人,谁不愿亲近?谁不会爱戴?自然“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而能做到如此,也确实已经是真正的。
仅仅一句话,既说出了一个人应该具有的修养,也说出了教化世人的好方式——以身作则,感化世人。所以别再怀疑和抱怨了,你只是修养不够深,做得不够好。不是这个世间亏欠你,是你自己亏欠了自己。
当然,“见满街都是”的理解可以存在很多角度。东坡说佛印像粪,佛印说东坡像佛,然后东坡自知理亏。在明朝的心学大师王阳明眼里,“人人皆可为圣”。好一个“见满街都是”,好之者赞誉其看到了“凡圣平等”,贬之者则将此言斥为狂妄不经之言论。其实,“满街都是”与《法华经》中宣扬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如出一辙,甚至说,王阳明的这句话就是《法华经》 那句话的“儒学变体”。从这一点看,难怪有人把心学当成是“儒学与佛学的杂交“——诚哉斯言!人必须在事上磨练,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时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事情是要面对的,人是要在事上磨的,逃避是永远没有出息的。这蒙蔽心灵的,是物欲若无有物欲牵弊,但循著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但在常人多为物欲牵蔽,不能循得良知。如果没有物欲牵累蒙蔽,只靠良知去发挥作用,那么就无时无处不是道。然而,平常人大多被物欲牵累蒙蔽,不能遵从良知。被蒙蔽的心,如蒙蔽二字的含义,是阴暗而糊涂的,就算得到再多,又有什么用?唯有本心呈现,才能清明、放松和自在。格物致知究竟是什么意思? 许多人都以为“格物致知”是王阳明提出的。其实那是个错觉。


1楼2019-05-30 18:2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