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国吧 关注:441贴子:1,327
  • 1回复贴,共1

美轮美奂的冰洞与葫芦僧式的解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美轮美奂的冰洞与葫芦僧式的解释
位于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云丘山的冰洞,是即“宁武冰洞”后发现的第二个大型实体冰洞。在外界温度超35℃的炎热夏天里存在如此违反人们认知常识的自然现象,对我们的震撼是无比的。










对于“冰洞”的成因,在“宁武冰洞”发现时就比较多的提及的“地热负异常说”,在“乡宁冰洞”就成了景区里不断重复的唯一说教,虽然同时也强调“冰洞”成因还是个未解之谜。
但,“地热负异常说”的解释,像“冰洞”现象打破了我们的认知常识一样,这一解释打破的我们对客观事物的逻辑认知。
我们发现自然界存在违反我们常识的“冰洞”现象,我们想解释其成因,在我们不能了解事物的全貌前我们也可以提出各种“假设”。但我们的“假设”成立的条件是:我们在“相信假设”的基础上,用现有的知识能对新的事物做出符合逻辑的解释。
不论我们在地球的其他地方是否发现过“地热负异常”现象。在盛夏季节发现了超出我们过去认知常识的“冰洞”现象,我们无法解释“冰洞”形成、存在的原因,提出“地热负异常说”,希望这一解决“冷源”的“假说”能解释我们看到的这个神奇的自然现象。
但,“地热负异常说”却不能符合逻辑的解释“冰洞”的成因。
如果存在“地热负异常”现象。那么相对于“冰洞”洞口的位置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首先假设“地热负异常”区域存在于“冰洞”的上方。这可以解释前几年报道的“乡宁四季冰洞”,和河南林州的“冰冰背”,重庆红池坝的“夏冰洞”等夏季结冰冬季消融的“冰洞”。这种情况下,外界天气越热,山体内部的冷空气相对于外界的热空气密度就越大,越有利于山体内部冷空气的向下流动。当冷空气流出山体时,在狭窄区域如遇不太大的水流时,水会凝结成冰;如外界绝对含水量大的热空气在进入冷空气为主的狭窄区域后,空气达到过饱和状态,会凝华成冰。且,天气越热,内外空气密度相差越大,空气流动的动能也就越大,结冰就越多。随着外界天气变凉,这种流动开始变弱或消失,原来的结冰现象因广泛的地热现象而消失。但“乡宁冰洞”、“宁武冰洞”却都是冬季形成发育,夏天部分消融。假设“地热负异常”区域存在于“冰洞”的上方,显然无法解释这一奇特的自然现象。

再假设“地热负异常”区域在洞口的下方,其实对于地面来说“地热负异常”区域都在其下方。由于水的密度远大于空气,山体内部的流水接近“地热负异常”区域,或者地表水下渗到“地热负异常”区域时,会凝结成冰,同时堵塞“地热负异常”区域与其他区域的气体流通通道。这种情况下,在接近“地热负异常”区域会被厚重的冰体覆盖,而不会是现在这样美轮美奂的“冰洞”。即便是初期在洞体底部由于“地热负异常”区域的存在可以使洞体的温度降到零摄氏度以下(不考虑因为空气为不良导体,冷空气密度大于热空气,洞体内部上下可以温差很大等因素),从上部进入洞体的水流也只能凝结成冰锥状冰体,流到洞底的水流也只能是增加底部冰层的厚度,并不再熔化,直至将洞体填满。这样“假设”在洞体底部的“地热负异常”区域能解决冰体的保存问题,即使勉强解释了冰柱、冰锥、冰瀑、冰笋的形成,也解释不了“冰花”是怎么形成的。



我们看到的“冰洞”冬季开始发育成长时“冰花”从内到外逐渐形成,夏季“冰花”是从外向里开始熔化消失。解释“冰洞”成因,只能是从寻找“冰花”形成的“水源”和“冷源”入手。而不是假设一个有利于冰体保存的“冷源”——不曾发现过的“地热负效应”。

(这里形成的冰花与冰洞里的冰花形成过程有什么不同?)


IP属地:山西1楼2019-06-10 18:06回复
    穿棉袄戴安全帽,游人多了会不会对里面的环境造成影响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9-07-06 13: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