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经十二式吧 关注:136贴子:147
  • 2回复贴,共1

胸有大格局行于细微处---倒曳九牛尾新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五式不容易练,大形是三才齐动,细微处都要连贯起来才有风中摇曳的逍遥自在感。记得第一次参加面授提前回来一天,第二次晚到了半天,学好练好这一式,多花费了很多时间。
练法中的几个要点:下盘弓步仆步转换,圆裆开胯。中盘平转加平移,上盘力的传导。整合到一起,能连贯起来,配合呼吸,就是倒曳九牛尾了。 以前面授班上交流,我一直给大家演示下盘的圆裆开胯,校正上盘的外形,中盘的中正。其实我也只是停留在中盘练松的程度,师父一眼就看出来了,给了一句话:练了个外形,里面没东西。这句话不只是针对易筋经的,有些单式也只练到了外形,所以大家不要看我实战似乎还行,一打三也很猛,其实遇到功力深一点的师兄弟,也不好对付。
下盘的弓扑转换,是易筋经里第一个动态练下盘的招式,这种圆裆开胯,一定要练舒服了,易筋经里无处不开合,这也是个开合,通过对裆部和下肢主要经脉和筋骨的开合,有序的冲击体内的淤积,出租车司机多有男性无法言说的痛苦,久坐的上班族同样也会积劳成疾,若能多练第五式,至少可以快速缓解疾苦,甚至有自我恢复的可能。 我们传承的上盘练法,外界叫鸭子嘴,很多票友表示不理解,也有人认为是加了峨嵋派的练法,不是图上画的拉牛尾巴,古代耕牛是很重要的生产资料,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很重视,用九牛尾来描述整力的重要性,很有时代背景也很容易理解。如果是现代人,估计会用倒曳380,倒曳大货车一类的名字。师父很早就提醒我们,名称里含着这一式的魂。灵魂是内在细节的表现,外形只能很有限的展现。其实前面有三式都在撑手指,上肢经脉起于五指,第五式闭合成勾手,不只是武学技击里的钻拧打法,这是完成了经脉的开合,反复通过开合的引领调节气血的运行,四肢健全者短时间内似乎体会不到其中的奥妙,领导都告诉过我们,锦上添花远不如雪中送炭,职场规则的背后有很现实的意义。身体通过一定周期的积累,由强变更强,并不能给你带来强烈的冲击,相反,原本岌岌可危的身体通过短时间的锻炼,仅仅一个略有好转,都会让你看到生的希望。所以,似乎身弱者更能坚持,更能体会到细微之处的精妙。
五指闭合成勾手,只是一个局部的动作,上盘的旋拧,才是力量传导的基础,力量源于气血,动作到位,自然能强烈感受到气血的前后涌动,气血一动,经脉自开。 口诀里提到了练至小腹空松,像我这种断断续续练功的一般爱好者,两三年可以达到,有师兄一年便有飞跃式的突破,清晰记得,当年那个黑黑瘦瘦的老头,酒桌上一边咳嗽一边说,没有多大的奢求,能让我长几斤肉就行了,没想到短短一年时间,身体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是我亲眼所见能达到后天返先天的真实案例,古人没有夸大功效没有欺骗我们,收效全在于后人的静心修炼,他虽然是象牙塔里众人敬仰的教授,但也摆脱不了世俗的困扰,能在短时间内突破,必然是心胸豁达之人。
记得那天和师父通了三个小时左右的电话,基本没聊武术,师父针对我的现状和困境,提了一些建议,有些事情深陷其中,若无人指点,自己很难看到,古人早就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和当局者迷的说法,芸芸众生凡夫俗子若能有人在关键时刻提醒一二,那是福气。第二天早上,虎翘通背稍息之后开练易筋经,练至第五式,突然有一种躯干外撑的感觉,整个身体撑裹之后似有一种吸力,倒曳的力量瞬间增加,而且随着呼吸一开一合,舒畅无比,此刻恍然明白,下盘的弓扑转换和上盘气血的涌动,与中盘合在一起,三盘齐动,相互磨合到一定程度,自然会往深一层走。当时脑子里飘过一句话:胸有大格局,行于细微处。以此为题,不管合不合适,先分享了,期待后续有更大的收获。
有胸怀有脾气,于细微之处一点点撑大格局,不怕不悔,在人的世界里努力成长。


IP属地:北京1楼2019-07-26 21:37回复
    这一式练对了,再练太极拳,就有意思了,左搂膝拗步等等,但凡涉及弓步的,比较难看到嫩练到三才齐动的


    2楼2019-09-12 16:18
    回复
      初步涉及太极,发现都是松劲,三才齐动确实本质相同啊。


      IP属地:浙江3楼2020-03-13 09: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