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原吧 关注:9,621贴子:277,502

【思维】Contemt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9-09-06 23:53回复
    献给那些与思维、思想、思考作斗争的日子。
    不要dd,可以留点自己喜欢的句子一类的。
    我是谭斐,很高兴认识你们呀。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9-09-07 00:08
    收起回复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性、规律性、间接性的反映。
      思维该是一个从无到有、从一发散无数,使事物相互联系,又回归具体事物本身的过程。思维即是从事物本身基本属性出发,从而化抽象为形象,再化为具象的过程。宏观事物太过虚空,而思维是一座从虚空到感知的桥梁。
      如水合水一般,山川河流终有一日便会汇聚大海;而想到水,便能想到“上善若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是生命之源”一类的话。于是,我们便不会再想到水是拿来写作业的,水是穿在身上这样的话,这便是思维的概括性,思维的分门别类。
      何又为规律性呢?春夏秋冬、太阳东升西落、大河向东流、水流向的地心引力。思维的规律性,并不是一种“自私”的规律性,而是整个世界公认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的存在,可以帮助人们解决许多的生活问题,譬如什么季节穿什么衣服,同一水平水的压力相同。规律性让人们不再盲目,不再慨叹于为何春天叶绿而长、秋天叶黄而落的自然规律。
      思维的间接性也是潜移默化在每个人的心里存在。看到伞和潮湿的地面,便足以知晓刚才下过雨或者正在下雨,从而知道天气降了几度要多穿一些衣服;看到晚上星空高挂,便知道第二天又是一个艳阳天。思维的间接性若隐若现,却无时无刻不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9-09-07 00:58
      回复
        感觉、知觉只能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思维则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的联系。
        正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我们能知晓娱乐圈很多热搜背后都掩藏着工作室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内心,从而又得知“人设”二字的究极含义。感觉、知觉只能现时了解事物为何,而思维却可以将其内在的本质串联起来,再发散到与其息息相关的其他事物上,形成一个思维体系。从绒毛可以联想到毛衣,想到貂皮,想到动物,再想到环境。其中不乏有思维的调度,于是我们知道,当把思维用好的时候,就可以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9-09-08 22:38
        回复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有许多伟大的成就,例如文学、哲学、科学、法律与政治等,但倘若有人要问在所有人类的这些文明成就之中,第一个诞生的是何者呢?是文学、哲学、科学、法律或者政治吗?
          都不是,是艺术。
          因为早在文明诞生之前,当人类还没有取得文学、哲学、或者科学等方面的成就,也没有国家与城市,还只是一些原始部落之时,人类就有了艺术。
          人们认为最早的艺术可能家是一位巫师,身穿羽毛、兽皮和树叶编织的衣服,在篝火前跳舞祈祷,神秘而庄严。巫师脸上画着奇怪的图形,这是最早的绘画。羽毛、兽皮和树叶是服饰的起源,拍打的声音是最早的音乐,篝火前的跳跃是最早的舞蹈,巫师口中的念念有词是诗歌文学的起源。
          也许会有人问,为什么艺术是最早诞生的人类文明成就?个中的原因相当复杂,在我看来,一个基本的原因就在于绘画不同于文字,它不具有抽象性,是人类对于所见到的自然万物一种最直接的表达。而人类之为人类,与动物的一个基本差别就在于人类有一种“表达欲”,即表达自己对于自然万物的理解,而不仅仅是如一般动物那样简单利用它们。
          在考古学家发现的洞穴里,出现了大量的动物图形,这是人类最早的美术作品,体现了当时人们相信动物、山川、河流都有灵性,表达了人与自然沟通的渴望。
          正因为如此,当我们探讨古代文明时,可以看到一个最直观的现象,就是任何古代文明,都会有艺术,而艺术作品也是几乎所有文明都会流传下来的东西,而且往往是这些民族伟大成就的代表。
          图腾一词源于印第安语,意思是它的亲族,表现原始人相信他们的祖先通过某种神化的方式和动物发生了亲源关系,是一种对生命延续的渴望,体现了萌芽式的智慧,和最早的文化形态。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9-09-09 18:09
          回复
            也许你我终将行踪不明,但是你该知道我曾为你动情。
            ——波德莱尔 《恶之花》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9-09-09 18:36
            收起回复
              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
              ——张爱玲《公寓生活记趣》。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9-10 12:35
              回复
                沈复、字三白,是清朝时候生活在苏州的一个普通读书人。他一生辗转许多地方,只做一些抄录的差事或者做一点小买卖,大部分时间都是穷困潦倒。他的妻子芸娘,也是在绣花之余自学点诗文。虽然他们没有学历文凭。却真的是会读书的人。沈复酷爱读书但不读死书,遇到事情总有自己的审美判断,不人云亦云。也正是因为他读书不求功名,也不把写字当做富贵而像写信那样,服从内心情感,不娇柔不造作,反而写出了情真意切的《浮生六记》。而“情真意切”四个字在金庸大师文章中也出现过:“情真意切,岂在丑俊;千山万水,苦随君行。”
                沈复和芸的爱情并非轰轰烈烈,却是一种缠绵悱恻的小情小爱,读过《浮生六记》的人,无一不为之动容。
                用林语堂的话说就是:“让中国文学史上记住芸这个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
                一瞬间的头脑风暴,是90s的主持课回课作业,不然还可以延展好多内容喔!这个题材主题是《人物志》。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9-09-10 16:55
                收起回复
                  思维第一次回课:O+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9-09-11 13:09
                  收起回复
                    形象思维能力,是指对事物形象和表象进行捕捉、记忆,并运用形象和表象进行思考判断的能力。
                    我们叙述形象,是头脑里客观事物形象的外化。什么是客观事物?就是我们眼能所见、耳能所闻的这个世界。像我们认识的朋友、同学一样,他们是动态的,是流动的,外观是可变的,而促使我们去区别他们的有利条件便是,他们内在还是他们自己本身。
                    圆了又缺又圆又缺反复循环的月亮,还是那轮月亮;染了各种样式各种颜色的头发,还是我们的头发;春天和秋天树叶稀疏截然不同的树,还是那棵树。我们对这些事物确切的认知,正是因为我们不仅了解了他们的外观,更是深刻探究了其内在。
                    像这幅《最后的晚餐》,表面看起来只是耶稣和十二个门徒在共进晚餐,但这幅画绝非只是这一句话那样简单。研究过这幅画的人,都能从中知道两个高潮部分:第一个是耶稣得知是有使徒卖了自己,在问大家是谁,而众使徒都悲愤问是不是自己;第二个是耶稣说“这是我的肉体”“这是我的血”。而后时间到了,达芬奇用复杂的颜色来勾画出“也许这是最后一餐”的信号。
                    其实在大多数人眼里来看,这是普普通通一幅画,似乎看过也就过了。但如果某一天有人提起“晚餐”“使徒”“背叛”诸如此类的词的时候,我们会第一时间想起来《最后的晚餐》这幅画。虽然每个人对这副画的形容不同,但当我们把两三个词穿连起来的时候,我们还是会明白,讲的就是《最后的晚餐》。
                    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把思维一个点发散到一个面,一个词联想到一幅画的情况?正是因为,我们了解了这幅画的内在涵义,有了从表象到内在的思考判断。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9-09-12 18:26
                    回复
                      古埃及艺术强调表达的完整性,艺术家们不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东西,更愿意用所知来表达事件,其中最具特点的人像表达方式是正面律。在品这句话的时候,我更能想到一句话:所见亦非所得。在了解古埃及绘画技巧和艺术完整性的时候,我会联想到中国美术手法中的留白现象。
                      正面律是一种写实手法,多用于对人物的绘画中,所透露给观众的是某个人的肖像特征,不过这种肖像性并不是一种流动的特征,而是一种永不变化的稳定表情,因此形象给人以冷漠感。而留白现象是给了观众足够的思考空间,以空间来塑造画面,多用于风景描绘中,可以由一点发散出去进行无尽头的思考。
                      正面律:多即是少;留白:少即是多。在古埃及的正面律艺术中,将人物形象勾画的越满,画面就越具有稳定性,可以让死去的灵魂回来找得到归宿;在中国的留白艺术中,勾画出来的画面越少,就更能用“空白”为载体渲染出美的意境。
                      这是一幅很特别的图案,里面人物身体面貌全是扭曲的:眼睛是正面的,脸却是侧面;腰部以上手和肩膀是正面的,腰部以下的脚和腿却是侧面。甚至连空中的飞鸟和树木都是象剪贴画一样减下来贴上的,根本不象画家从任何视角可以看到的。
                      这是留白的图画,从中看出的是从方寸中勾出图画,在无画处凝眸成妙境,虚实结合。
                      我想如果有一天能有艺术家在一幅画中同时出现留白和正面律两种艺术手法,那应该是人类更为壮观的一个艺术举动。
                      呜呜呜这怎么背的下来……又一不小心就写多了,我对自己也太狠了……!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9-09-15 01:38
                      回复
                        中国古书上,把伏羲、女娲、神农称为“三皇”,伏羲的结绳、女娲的补天造人自不必说,我要讲的正是三皇之一的神农。神农是传说个主掌稼穑的土神。当初人们吃生肉,喝兽血,穿兽皮。神农认为人们这样生活下去,是难以维持的。于是,他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有一本书是《神农本草经》,借用了神农的名字,实际上成书于汉代,是中国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神农本草经》不止进行了药物的搜集工作,还有意识地对所收药物进行了分门别类工作,将365种药物按照上、中、下分为三类,这被称为“三品分类法”。分类的依据主要是药物的性能功效。
                        在药物配伍中,两味或两味以上的药物用在一个方剂中,相互之间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有的药物共同使用能发挥更大的功效,有的两药相遇一方会减小另一方的药性;有的药可以制约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有的两种药品本身均无毒,但如果两药相遇则会产生很大的毒性,不能同用等。《神农本草经》中共总结了七种关系,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等,认为对此“七情”要“合和视之”,这便是“七情和合”的配伍原则。
                        而“七情合和”配伍原则,又能使我想到人间诸事诸人的互相制约,大抵几千年前的神农也不会知道,以他为名发展至今,流传下来的精神和知识绝不只是一本《神农本草经》那样简单。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9-09-16 21:03
                        回复
                          思维第二次回课:○+
                          不够简洁明了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9-09-18 17:48
                          回复
                            当古希腊艺术进入古典时代时,他们相信一切真实都体现出“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
                            古希腊人几乎为每个神都建造了一座神庙,这无一不体现出古希腊在艺术匠思中的天赋。而古希腊人和我们拜神的方式很不一样,我们是在庙里拜神,古希腊人是在庙外,至于神庙内部,一般人是根本进不去的。古希腊后期的建筑多以雄伟富丽为主,在亚历山大港外的灯塔,高百米多,塔上的灯光可照射到40公里以外,被疑为古代世界的七大奇迹之一。
                            古希腊的雕刻艺术也有极高的成就,在世界美术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古希腊的雕刻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独立的人像,主要包括神像,个人肖像和艺术人像。另一种是附属于大型建筑物的装饰性浮雕或雕塑。非常著名的有“掷铁饼者”、“雅典娜神像”等。它们在艺术的表现力上极为生动形象。
                            其次是审美观的追求,古希腊很注重美学,培养完美的心灵和体魄,是希腊人的追求,他们认为肉体和心灵一样重要。所以古希腊小孩从学会走路,便开始接受体育训练,每到节假日还会举行体育竞技比赛。所以大部分青年多半时间都在练习场上训练,为自己夺得荣耀努力着。在古希腊,少女们公开赤身裸体,参加各项运动,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正当的地方。这一切都充满嬉戏之情,没有任何春情或淫荡。
                            古希腊的艺术,借鉴和发展了多种艺术风格,也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时代,为现代艺术的源头和艺术的灵感创造提供了重要的来源。艺术是多变的,可以相互贯通,其实我们早已不必耻于什么。社会发展到如今,人人谈论美,但真正知道美为何物吗?几千年前古希腊就已发展深远的艺术,不应该在现代还羞于启齿。在艺术这条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9-09-27 10:42
                            回复
                              战胜马其顿成为希腊征服者的罗马,在希腊艺术的基础上发展了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早期的古罗马没有古希腊艺术那么浪漫。
                              无论是古希腊还是古罗马艺术,都是最接近人的艺术。希腊艺术的辉煌成就植根于深刻的人本主义精神,没有丝毫扭曲、掩饰、夸张和造作而是真实。
                              作为古希腊艺术的继承者,古罗马艺术也带有相同的人本气息。如它的雕刻,就是表现人的特点。
                              古罗马艺术的对象不是神化,而是真实人物,注重人物内心的刻画与传达,气质简朴、表情深动、富有生命力。
                              罗马艺术没有希腊艺术的浪漫主义色彩和幻想成分,而是具有写实和叙事性的特征;罗马艺术不像希腊艺术那样单纯,除帝国正统艺术外,还存在地方风格;希腊艺术主要用于敬神,带有理性化的色彩;罗马艺术大多数是以给帝王歌功颂德、满足罗马贵族奢侈的生活需要为目的;希腊人创造了古代世界最伟大的雕塑艺术;罗马人在肖像雕刻方面有独特成就。希腊雕刻强调的是共性和民族精神,罗马要求的是个性特征鲜明的肖像,不仅满足于外形的逼真,而且注重人物个性的刻画;罗马人在建筑上取得了独特的成就,希腊主要是神庙和剧院建筑,罗马除此之外还有各种类型的实用性和纪念性建筑,在建筑上注重世俗的个性化,和对宏伟壮丽的追求。
                              经典的影片《罗马假日》的结尾,记者们围着奥黛丽赫本饰演的安妮公主问,这次出访欧洲各国首都,对哪个城市印象最深刻?公主先是很官方地回答说各有千秋,最后终于抑制不住内心的激情,说道:“罗马,当然是罗马。”
                              罗马在西方被誉为永恒之城、不朽之城,因何永恒、因何不朽呢?从古罗马到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再到巴洛克时期、新古典主义时期、近代,各个历史时期最精彩的杰作汇于一堂,所以歌德说过,一个人如果看到了罗马,他就看到了一切。
                              但是,在最后一位皇帝康茂德在被刺身亡后,罗马出现了近百年的混乱时期,各种战争、改革,都使罗马帝国经济萧条,田地荒芜,最终走向灭亡。
                              从古罗马衰亡中得到的教训是:要么遵照根本的原则性行事,但这样可能会惹恼选民让自己失去支持;要么遵循飘忽不定的民意,但这样国家就失去了原则性,朝令夕改会一事无成。做人也是一样的,背弃原则者从来走不长远。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19-09-27 10: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