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直吧 关注:769贴子:8,801

回复:【史料】朝鲜人笔下的汪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成化十五年/成宗 10年11月21日
○上御宣政殿。 都承旨金升卿、右承旨蔡壽、左副承旨邊脩、右副承旨盧公弼啓事訖, 仍啓曰: “中朝求請, 倍於前年, 今若從之, 例以爲常, 國家受弊不貲, 將若之何?”
上曰: “今西征之後, 一路困敝, 上國所知, 奏聞之辭, 不爲無據。 然中國待我國, 恩禮優厚, 賜予稠重, 今又聖節之行, 護送三百餘騎, 是豈非天子之命, 而然歟? 事誠難處, 當議諸政丞。 但角弓之請數至於百, 欲於奏聞使之行, 陳情請免焉。”
升卿曰: “春晩亦有千秋使, 今奏聞使, 以慶事而往, 不可竝奏也。”
蔡壽曰: “其求請物色, 必待陳情回(赧)〔報〕, 然後具備, 不可不早遣也。”
上曰: “奏聞使以喜事往, 若欲奏免, 必於此時。”
升卿曰: “聞見事件內, 金輔饗致禮云: ‘今年宰相飮於我家, 明春我飮於宰相家。’ 其意蓋欲待其捷報出來耳。”
上曰: “若來, 則弊不可勝言。”
公弼曰: “鄭同家人亦曰: “同欲歸本國。”
蔡壽曰: “前者祈順之來, 輔等求來, 而未得。”
上曰: “若朝官來, 則無害矣。”
升卿曰: “天使若來, 則必在三四月之間, 歷夏而還明矣。”
上曰: “豈止此也? 前此亦有種瓜待熟而還。”
升卿曰: “臣等意謂, 汪直新成大功, 寵傾朝廷, 恐請來矣。”
蔡壽曰: “汪直來, 則猶愈於鄭同之來也。”
上曰: “凡事預圖, 太平館尤宜修葺也。”


16楼2019-10-26 13:57
回复
    成化十五年/成宗 10年12月3日
    ○正朝使工曹參判金永濡, 到遼東, 馳啓聞見事件, 其略曰: “天兵征野人, 去十一月十五日, 還軍遼東, 王璜曰: ‘蘇子河等地面搜討後, 登大嶺, 望汝國連境道路, 絶無軍馬之迹。’ 汪太監曰: “朝鮮必不入討矣。’ 且云: ‘曾住毛憐衛, 受汝國職事野人等, 移住建州衛, 今被汪太監搜捕, 竝收汝國除職, 箚付官敎。’ 陳太監示俘獲男婦一百九十四名。”
    上御宣政殿召承旨金升卿、邊脩, 謂曰: “觀察使其通諭事件於政丞否?”
    升卿對曰: “書狀內無通諭之言, 政丞見此, 則必有布置之事, 須謄寫事件, 下諭爲便。”
    上曰: “予亦以爲然, 然恐不及。”
    邊脩啓曰: “若急行, 則江邊可五日而至。”
    升卿曰: “政丞去時, 謂臣曰: ‘初九日越江。’ 若以壯健能騎如金世勣者, 卽日發行, 不分星夜而馳, 則初八日可及至矣。”
    上曰: “然則其速遣之。”


    17楼2019-10-26 13:58
    回复
      成化十六年/成宗 11年 1月 2日
      ○癸未/通事崔有江, 還自遼東復命。 上引見, 有江啓曰: “臣到松站, 聞去年十一月, 野人分道, 寇東八站地面, 多擄人畜而去。”
      上曰: “聞太監汪直, 怒我不出兵, 信乎?”
      對曰: “遼東鎭撫王璜曰: ‘汝國失期, 不出兵, 汪太監怒而還。’ 答曰: ‘殿下承勅, 卽命將入攻, 適江氷未合, 不得渡江留數日, 而更命將入攻, 時未還師。’ 璜不之信。 翼日呈文咨于都司, 大人李英、溥海等又問: ‘汝國何爲不出兵應之?’ 臣對如前, 亦不之信。 又鎭撫吳振語臣曰: ‘汪太監還京時言: 「朝鮮軍馬不至, 是必道阻未及期也。」 仍使撫寧侯留待。’ 臣問曰: ‘王璜云: 「汪太監怒我軍未及期。」 信乎?’ 振曰: ‘璜言妄也。’”
      上曰: “大軍往返, 凡幾日?”
      對曰: “十五日也。”
      上曰: “戰亡之數幾何?”
      對曰: “臣聞北京軍二名, 遼東軍四名而已。”
      上曰: “動大衆出征, 死亡豈止是耶?” (已江)〔有江〕
      又啓曰: “王璜謂臣曰: ‘汪太監云: 「彼人若不順服, 明春將復擧兵入攻, 使不得耕耨。」 乃以軍器、火筒, 藏于南門樓。’ 臣目覩果然。”


      18楼2019-10-26 13:59
      回复
        成化十六年/成宗 11年3月7日
        ○正朝使金永濡、副使李克基, 回自京師復命, 上御宣政殿引見。
        永濡啓曰: “序班李祥言: ‘皇帝錄東征功, 陞撫寧侯朱庸爲公, 太監汪直爲都太監, 參將周俊?白玉、摠兵官馬儀陞都督, 其餘將士, 竝陞秩有差。”


        19楼2019-10-26 13:59
        回复
          成化十六年/成宗 11年7月16日
          ○通事金渚, 書鄭同之言, 來啓其言曰: “前者太監汪直征建州, 多得朝鮮諭書以獻, 其後本國, 入攻建州之奏, 久而未到, 皇帝謂予曰: ‘是必與野人同心, 不肯出兵矣。’ 予奏曰: ‘安有是理? 必於江上有故矣。 雖或不入征, 必具由回奏矣。’ 厥後奏聞使果至。 然其時朝議紛紜, 予爲本國周旋之力, 殿下何知, 宰相何知? 天獨知之矣。 日者之宴, 予之泣下, 無他意也, 殿下謂予壞了法度故也。 若壞了法度, 則近日本國所奏, 豈皆中法耶? 然則中朝法度, 亦從而壞矣。 且前者請宴日, 贈予獐皮十領、石燈盞一事, 以國王, 而贈遺如此, 予則已矣, 其於頭目所見何? 此必以我, 爲騷擾而然也。 我固騷擾矣, 然昔天使章謹、尹鳳, 年年來索海靑, 其時先王, 何以應之? 殿下向我如此, 所囑弓角收買事, 吾亦不欲盡心也。”
          命召政丞等示之,
          僉啓曰: “同之言, 多不遜, 置而不答, 可也。”
          傳曰: “然。”


          20楼2019-10-26 14:00
          回复
            成化十六年/成宗 11年10月13日
            ○御夕講。 講訖, 都承旨金季昌啓曰: “聞太監汪直, 欲攻建州衛, 領兵二萬, 已發帝都。 若徵兵於我, 則不可不備。”
            上曰: “然。 今野人, 如聞汪直入征, 將自救不暇, 必不爲我患, 且平安道疲敝, 欲減軍官。”
            季昌對曰: “允當。 然備邊之策, 不可不深慮也。”


            21楼2019-10-26 14:01
            回复
              成化十六年/成宗 11年10月24日
              ○御宣政殿。 承旨蔡壽、李拱入啓事。
              蔡壽啓曰: “聞汪直, 領兵東征, 若爾, 則必請兵於我矣。 前年乘虜無備, 幸得捷獲, 鄭同因此而來, 欽賜雖多, 受弊不貲。 在世宗朝, 中朝請兵, 辭以我國年凶, 而且四面受敵, 遂不從之。 臣意, 今雖請兵, 不可從也。”
              上曰: “冬夏不興師, 前年之擧, 固非萬全。 今雖請兵, 其可從乎?”


              22楼2019-10-26 14:01
              回复
                成化十七年/成宗 12年 1月9日
                ○聖節使韓僴, 回自京師, 上御宣政殿引見。
                僴啓曰: “鄭同, 問臣以廢妃之由, 仍語臣曰: ‘世子在, 而以失德奏之, 則書之史冊, 傳之萬世, 甚爲不可, 吾故以疾, 對皇帝。’ 臣答曰: ‘奏不以實, 恐不可也。’ 鄭同又問曰: ‘汝於韓氏處, 別有進獻乎?’ 臣答曰: ‘未也。" 同曰: ‘別獻不可廢也。’ 殿下賜我之物, 亦多有之, 宰相將而獻之?’ 臣不獲已, 而答曰: ‘我將進之。’ 遂進所齎之物, 韓氏賜臣表裏。”
                上問曰: “鄭同不言復來我國耶?”
                僴曰: “欲來之言, 略不出口, 但聞李珍、金興定欲出來。” 上
                曰: “汪太監果將兵東征耶?”
                僴曰: “臣之赴京時, 到遼東, 聞有此事, 至帝所未得聞也。”
                上又問: “見高淸否?”
                對曰: “未也。”
                僴又啓曰: “遼東摠兵官韓斌, 謂臣曰: ‘欲換布以綃付汝, 其傳于殿下?’ 臣答曰: ‘殿下若知此意, 當贈以布, 何必送綃爲也? 我未知殿下之命, 而齎去實難。’ 斌强以綃二十七匹付臣, 不得已齎來。”


                23楼2019-10-26 14:02
                回复
                  成化十七年/成宗 12年3月 11日
                  ○乙酉/正朝使孫舜孝, 齎勅回自京師, 上, 幸慕華館, 率百官迎勅, 至景福宮受勅。 其勅曰:
                  得奏宣差定州牧使許熙, 管領人馬, 護送內官鄭同, 回至開州地面, 被建州三衛賊徒搶去, 人三十餘名, 馬三十餘匹, 幷駄載物件, 欲勅刷還及欲伺便入攻。” 朕覽奏, 此賊逆天悖理, 兇獷已甚, 當卽出師往征其國, 但聞自去歲征勦之後, 賊首止有伏當加等數人, 俱投往海西毛憐居住, 其餘黨散處巢穴, 善惡不一, 若遽加兵, 非惟首惡未得, 抑恐鋒刃之下, 徒殺無辜。 且王秉禮之國, 欲與彼犬羊群醜, 較其勝否, 必須萬全是圖, 庶無悔吝。 朕已令邊將, 選差諳曉夷情通事, 多方挨究, 搶去人畜, 王可鍊兵秣馬, 保境恤民, 俟探前賊, 復回故處。 必欲進攻, 先爲馳奏來聞, 用勅沿邊將士, 倂力截殺。 重念王敬事朝廷, 差人護送朝使, 經此危迫, 其領軍頭目許熙, 特賞綵段二表裏、銀二十兩, 付今來使臣孫舜孝齎回賜給, 以慰勤勞。 其被搶三十人, 王宜優贍其家, 蓋使下之道當然。
                  其(間)〔聞〕見事件: “一, 去十二月十四日, 太監汪直, 令序班李翔來問: ‘我國被擄野人事, 今奏朝廷, 無乃請人馬乎? 若然則我當抄兵馬挾攻。’ 答曰: ‘野人作耗, 非犯我國, 天使護送軍還時, 伺隙搶擄, 兇獷莫甚, 待朝廷處置而已, 小國何敢請兵? 但奏請刷還耳。’ 一, 去正月十四日, 序班李翔來言: ‘達子犯大同、宣府等處, 帝命太監汪直, 領兵一萬五千往禦之, 兵分三運而出。’ 一, 去正月二十八日, 陛辭將出門, 序班李翔, 承勅旨, 率使孫舜孝, 還入奉天西(俠)〔夾〕門待命, 太監懷恩傳奉聖旨曰: ‘汝國(倍)〔陪〕臣許熙賞二表裏銀二十兩, 免謝恩。’ 一, 今二月十二日, 到廣寧, 令通事崔有江, 謁三大人于都府, 太監魏廊云: ‘汝國被虜人馬刷還事, 勅書到此, 將勅意書鈞牒, 授海西達子, 送建州衛, 汝等歸啓殿下。’ 一, 十六日到遼東, 鎭撫吳振云: ‘廣寧大人等, 承勅書, 海西達子回還時, 酋長十餘人拘留, 餘二人授鈞牒入送, 且敎曰: 「建州野人不花禿剌哈等, 因婚居海西, 伏當加亦往留焉, 汝往率右人等, 往建州, 朝鮮被虜人馬, 無遺刷來。 亦令朝貢, 然後放還拘留人。」’”


                  24楼2019-10-26 14:03
                  回复
                    成化十七年/成宗 12年9月2日
                    ○千秋使書狀官申從濩, 回自京師, 上聞見事件【使洪貴達, 奔母喪先還。】
                    “一, 一日, 會同館大事領役徒, 到玉河館, 親自灑掃庭宇, 又別設幄帳更衣之所, 錦繡交錯, 令通事問之, 答曰: ‘明日上馬宴, 汪太監直, 來押宣矣。’ 因言曰: ‘直年十五, 始管軍, 今年約二十七八。 貌雖不揚, 有將才, 屢立邊功。 皇上言聽計從, 殺活與奪, 皆在其手云。 及輿、馬、僕從塡街, 一有顧眄, 左右皆股栗脅息, 莫敢仰視。’ 一, 自六月望後, 霖雨不止, 洪貴達與臣, 呈文于禮部尙書周洪謨曰: ‘欽惟, 皇明仁覆天下, 薄海內外, 罔不梯航。 我朝鮮述職惟舊, 世篤忠貞, 皇恩之被, 視諸藩有加, 每於朝聘往還, 道途館穀之勤, 愈久不替, 曷勝荷戴? 臣等蒙差千秋節進賀使, 前赴朝廷, 沿路車馬飮食, 無不如意, 兼無雨水阻礙之患, 故行李未嘗少滯, 在途五十日, 得達于京師。 留四十餘日, 又蒙皇恩稠疊, 每飮食安眠, 曾不知覉旅之艱難。 遠臣之未嘗履天子之庭者, 又安知皇恩之至於此哉? 第聞我國前此來朝者, 有曰: 「沿路館驛, 待往還使者, 除一朝夕供給外, 或病患, 或阻雨水留滯者, 雖旬月之久, 斷不饋餉, 使者不勝飢羸, 盡賣衣服, 以救其急, 終至赤身而立。」 是豈朝廷之本意然哉? 意必外吏失於奉行之致耳。 臣等之還, 若如來時, 則善矣, 七八月之間, 恒多霾雨, 脫有此患, 則臣等必復蹈前轍矣, 豈不有違於皇朝柔遠厚往之本意歟? 乞將卑懇聞奏施行。’ 尙書答曰: ‘此非細事, 當立改。 然非禮部所能獨斷, 卽當移文于兵部, 共議便否, 爾等之還, 必無此弊矣。”、


                    25楼2019-10-26 14:04
                    收起回复
                      成化十七年/成宗 12年10月7日
                      ○謝恩副使韓僴, 回自京師。
                      上引見問中朝事。 僴啓曰: “臣回還時, 路逢鄭同, 同語臣等曰: ‘齎皇帝勅旨來乎? 凡進獻之物, 汝國托以無勅旨阻當, 降勅何難?’ 語甚不平。 且臣等到京卽日, 李珍等, 促令進獻。 臣與弼商, 進水綠緜布, 經霾色稍變。 凡進獻物件, 雖重裹, 猶有濕氣, 如紙帒等物, 不可不堅緻也。”
                      上曰: “汪直信威, 震天下乎?”
                      僴曰: “果然矣。 去年臣到京時, 汪直押宴, 常以指揮數十人, 環侍左右, 事多僭擬, 慮有後日之患。”
                      僴又啓曰: “鄭同回去時, 安州人金敦實等, 潛留遼東不還。 請須移咨刷還。


                      26楼2019-10-26 14:04
                      回复
                        成十七年/成宗 12年12月22日
                        上御宣政殿, 引見韓致亨, 問中朝事。 致亨對曰: “鄭同九月二十五日入京, 臣則二十六日到京。 有一校尉來言: ‘皇帝向者使予見宰相來否, 時宰相未到, 故皇帝又使予來見矣。’ 其言似若速令進獻。 臣卽將進獻之物, 由東華門而進。”
                        ……
                        致亨曰: “但該部不知也。”
                        上曰: “此勑, 鄭同必奏皇帝, 而爲之也。” 又問曰: “向聞皇帝崇道家之事, 迨今猶然乎?” 致亨曰: “道家、佛法, 無不崇信。 故朝則必進素膳, 宦官云: ‘本國供進鹿脯, 觀則美矣, 臭惡故不進。 且如布子, 則全不記數, 如香蕈、昆布、全鰒、大口魚嗜進。 故以大口魚、全鰒, 和猪羊肉湯之, 而進焉, 必留置餕餘, 而復進。’”
                        上曰: “此處素饌, 味好故嗜進耳, 其處, 則無味好素饌乎?”
                        致亨曰: “人言以蔬菜進之, 本國所獻戲玩之物, 則皇帝親自披閱封署, 且染色之物亦甚悅焉。”
                        上曰: “聞汪直威振天下, 信乎?”
                        致亨曰: “以(達子)〔?子〕防禦, 領軍出歸。 汪直, 本在南方一萬里之地, 其父能擧千斤, 故名曰千斤, 嘗叛焉, 中朝討平, 而宮汪直, 皇帝甚寵待, 使之摠兵。 然能進退人物, 號曰小皇帝。 人稱直之爲人, 不輕言, 體弱而善射。”


                        27楼2019-10-26 14:07
                        收起回复
                          谢谢楼主分享


                          IP属地:加拿大来自iPhone客户端28楼2019-11-09 01:40
                          回复
                            楼主,文言文+繁体字可太难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19-11-11 13:37
                            收起回复
                              哎?他们记录的汪直是身体比较弱?难怪他很年轻就去世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19-12-28 10:2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