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生态园吧 关注:46贴子:2,735
  • 12回复贴,共1

人文篇·《墨子》书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此信息收录整理于网络。


1楼2019-11-13 16:02回复
    墨家学说现存《墨子》,由墨子和各代门徒逐渐增补而成,是研究墨家学说的基本材料。《墨子》也是墨家子弟根据墨子思想汇编的哲学文本的名字。这个文本最初包括七十一篇,在汉武帝时期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略,因为墨家反对儒家的一些论点,文本《墨子》受到排斥,到宋代,只剩下六十一篇。如今,仅存五十三篇。


    2楼2019-11-13 16:03
    回复
      《墨子》文字质朴无华,不注重文学性修辞,着重于逻辑性,善于运用具体事例进行说理,使说理文章有了很大发展,对后代议论文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3楼2019-11-13 16:04
      回复
        思想
          《墨子》一书思想内容非常丰富,其中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哲学思想、逻辑思想和军事思想都主张鲜明,尤其是它的逻辑思想,是先秦逻辑思想史的奠基作。


        4楼2019-11-13 16:04
        回复
          《墨子》的政治思想,主要反映在《尚贤》、《尚同》、《非攻》、《节用》、《节葬》、《非乐》诸篇中。墨子主张任人唯贤的用人原则,反对任人唯亲,认为做官的不可能永远都是高贵而正确,老百姓也不可能永远都是卑贱而愚笨。主张从天子到下面的各级官吏,都要选择天下的贤人来担当。
          墨子反对统治者发动的侵略战争,声援被侵略的国家,并为此而奔走呼喊,勇敢地主持正义。
          墨子对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极为反感,主张统治者能够节制。
          对死者的葬礼,墨子主张节俭,反对铺张浪费。
          这些客观上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5楼2019-11-13 16:05
          回复
            《墨子》的伦理思想,主要反映在《兼爱》、《亲士》、《修身》等篇中。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人们不分贵贱,都要互爱互利,这样社会上就不会出现“以强凌弱、以贵欺贱、以智诈愚”的现象。国君要爱护有功的贤臣,慈父要爱护孝顺的儿子。人们处在贫困的时候不要怨恨,处在富有的时候要讲究仁义。对活着的人要仁爱,对死去的人要哀痛,这样社会就会走向大同。墨子的伦理思想虽然忽视了阶级性,带有空想的色彩,但它却是广大劳动人民要求平等、反抗压迫、呼唤自由的心声。


            6楼2019-11-13 16:05
            回复
              《墨子》的哲学思想,主要反映在《非命》、《贵义》、《尚同》、《墨经》诸篇中。墨家哲学思想的最大贡献是认识论。墨子主张把知识分为“闻知”、“说知”、“亲知”三类,“闻知”是传授的知识,“说知”是推理的知识,“亲知”是实践经验的知识。这就否定了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为此,墨子在认识论方面提出了著名的“三表法”:
                “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
              三表法的基本构架为:故事·事实·实效。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
              >
                《墨子·非命上》墨子还反对儒家鼓吹的“天命论”,他不相信“天命”的存在,他提倡“尚力”,认为天道酬勤,人应该积极进取。
              >
              在“名”、“实”关系上,墨家认为“名”必须服从“实”,没有“实”作基础,“名”就是虚假的。这些思想都具有唯物主义的性质。


              7楼2019-11-13 16:06
              回复
                《墨子》的逻辑思想,主要反映在《经》上下、《经说》上下、《大取》、《小取》6篇中,这主要是后期墨家的思想。在《墨经》中,后期墨家提出了“辩”、“类”、“故”等一套完备的逻辑概念。在《小取》篇中论述了辩论的作用,即辩论是要分析是非的区别,审查治乱的规律,弄清同异的所在,考察名实的道理,判别利害,解决疑惑。还阐述了辩论的几种方式,对推理的研究也甚为精细。后期墨学建立了相当严谨完整的逻辑理论,在中国逻辑思想发展史上起了开创作用,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直到今天,它仍是人们学习中国逻辑思想史的重要材料,给人以智慧的启迪。


                8楼2019-11-13 16:06
                回复
                  《墨子》的军事思想,主要反映在《备城门》、《备高临》、《备梯》、《备水》等篇中。由于墨家学派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所以它的军事理论主要是积极的防御战术,这虽然不及兵家的军事思想全面深刻,但它却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的愿望。


                  9楼2019-11-13 16:07
                  回复
                    墨子现存篇幅
                    亲士
                    修身
                    所染
                    法仪
                    七患
                    辞过
                    三辩
                    尚贤上
                    尚贤中
                    尚贤下
                    尚同上
                    尚同中
                    尚同下
                    兼爱上
                    兼爱中
                    兼爱下
                    非攻上
                    非攻中
                    非攻下
                    节用上
                    节用中
                    节用下
                    节葬上(佚)
                    节葬中(佚)
                    节葬下
                    天志上
                    天志中
                    天志下
                    明鬼上(佚)
                    明鬼中(佚)
                    明鬼下
                    非乐上
                    非乐中(佚)
                    非乐下(佚)
                    非命上
                    非命中
                    非命下
                    非儒上(佚)
                    非儒下
                    经上
                    经下
                    经说上
                    经说下
                    大取
                    小取
                    耕柱
                    贵义
                    公孟
                    鲁问
                    公输
                    □□(佚)
                    备城门
                    备高临
                    □□(佚)
                    □□(佚)
                    备梯
                    □□(佚)
                    备水
                    □□(佚)
                    □□(佚)
                    备突
                    备穴
                    备蛾傅
                    □□(佚)
                    □□(佚)
                    □□(佚)
                    □□(佚)
                    迎敌祠
                    旗帜
                    号令
                    杂守


                    10楼2019-11-13 16:07
                    回复
                      《墨子》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诉求,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1楼2019-11-13 16:08
                      回复
                        OoO


                        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9-11-14 10:1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