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崇瑞吧 关注:0贴子:8
  • 1回复贴,共1

中国妇幼开拓者:杨崇瑞博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医院门面,一位女士的塑像宁静安详的注视着过往的妇幼人员。她的名字叫杨崇瑞,她和这所医院,正是一段伟大在历史的见证者和亲历者。
清末民初,北京的母婴健康比率极低,在今天的皇家玉牒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孩子一出生不久就“夭”了。过去生孩子没有专门医院,大家也不信任医院,而是专请接生的“老娘”。老娘是一门母女相传的职业,并没有什么专业的学习与训练,所以北京的母婴健康率低,全国更差。是杨崇瑞改变了这一切。
杨崇瑞是北京通州一个普通农民的女儿,1891年出生,从小学业优秀,考入贝满女中,后考入协和女子医科大学,获得了医学博士。在家乡,在协和,她接触到了太多的母婴死亡故事,萌生了要改变现实的想法。一毕业,她就奔赴偏远的德州博济医院工作。那一年德州发了大水,淹了医院的两层楼,她每天就驾着小船从三楼窗口爬进爬出,为当地灾后群众派发药品,治疗伤病。三年后合同期满,院长希望她可以继续在医院工作,并说将来会有送她去美国学习的机会。但她想去中国更多的地方,已经与天津医院签约,就奔赴了天津,但院长的这个建议让她燃点起继续深造的愿望,在工作之余,她又开始在南开大学学习英语。三年后,她又离开了天津,回到协和进修。兼职妇产科主任与临床教学等任务。她也意识到了培养医护人员的重要性。
在协和工作期间,她了解到北方很多农村妇女在生孩子后,会得“四六风”而死,经过她的调研,原来是接生环境不卫生,细菌感染造成的产褥热。协和医院选派她到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进修公共卫生,1927年学成回国,她告诉采访的记者:今后她要为祖国的妇幼卫生及助产教育事业奋斗终生。
为了改变中国的公共卫生,尤其是妇幼保健现状,她发起成立助产教育委员会,组织短期培训班,培训接生婆,发给他们接生医药包。她还四处奔走,筹款办学。在她的努力下,1929年,国立第一助产学校成立,她任校长。从蒋介石到宋美龄、李德全等人纷纷捐款相助,虽然国民政府答应会有相关投入,杨崇瑞还是坚持把所有的捐款存进国外银行,妥善保护。后来用这笔钱渡过了医院的难关。
学校的地址,最终确定在了今天的东四妇产医院,建立了一栋三层小楼,杨崇瑞为学校的定了校训:“牺牲精神,造福人类”。这句话就刻写在楼房的基座外墙,今天仍然还在。过去,人们不习惯去医院生孩子,总认为在家里更安全。在学校成立医院接诊的同时,杨崇瑞还要求大家外出定期为社区、外地服务。看到很多人不愿意,杨崇瑞也参加到期中,按照学校主管的排班和学员们一起到居民家里服务。

1948年,她被聘为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妇幼卫生组副组长,赴欧美许多国家研究指导当地妇幼保健工作。1949年,她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立即表示愿意回国服务,冲破了国民党的层层阻挠,躲过香港特工的追杀,毛泽东、周恩来亲自在北京接待了她,她出任新中国卫生部第一任妇幼卫生司司长。杨崇瑞一生为妇幼事业奔走,终身未嫁,也没有孩子。她说,全中国的孩子都是我的孩子。1983年7月杨崇瑞逝世,享年92岁。她为我国的妇幼卫生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楼2019-11-29 13:54回复
    我们永远不要忘记为新中国做出保健事业的突出贡献者


    2楼2019-11-29 14: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