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吧 关注:53,364贴子:172,166

《宋史》章惇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章惇传》并不是一篇独立的文章,而是《宋史 奸臣一》中分离出来的一段。既然被归纳于奸臣之列,文章自然对他呈批判态度。
但细看之下却很耐人寻味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2-02 09:00回复
    章惇字子厚,建州浦城人,父俞徙苏州。起家至职方郎中,致仕,用惇贵,累官银青光禄大夫,年八十九卒。
    惇豪俊,美姿容,博学善文。进士登名,耻出侄衡下,委敕而出。再举甲科,调商洛令。与苏轼游南山,抵仙游潭,潭下临绝壁万仞,横木其上,惇揖轼书壁,轼惧不敢书。惇平步过之,垂索挽树,摄衣而下,以漆墨濡笔大书石壁曰:“苏轼、章惇来。”既还,神彩不动,轼拊其背曰:“君他日必能杀人。”惇曰:“何也?”轼曰:“能自判命者,能杀人也。”惇大笑。召试馆职,王陶劾罢之。熙宁初,王安石秉政,悦其才,用为编修三司条例官,加集贤校理、中书检正。时经制南、北江群蛮,命为湖南、北察访使。提点刑狱赵鼎言,峡州群蛮苦其酋剥刻,谋内附,辰州布衣张翘亦言南、北江群蛮归化朝廷,遂以事属惇。惇募流人李资、张竑等往招之,资、竑淫于夷妇,为酋所杀,遂致攻讨,由是两江扇动。神宗疑其扰命,安石戒惇勿轻动,惇竟以三路兵平懿、洽、鼎州。以蛮方据潭之梅山,遂乘势而南。转运副使蔡烨言是役不可亟成,神宗以为然,专委于烨,安石主惇,争之不已。既而烨得蛮地,安石恨烨沮惇,乃薄其赏,进惇修起居注,以是兵久不决。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2-02 09:15
    回复
      哲宗即位,知枢密院事。宣仁后听政,惇与蔡确矫唱定策功。确罢,惇不自安,乃驳司马光所更役 法,累数千言。其略曰:“如保甲、保马一日不罢,有一日害。若役法则熙宁之初遽改免役,后遂有弊。今复为差役,当议论尽善,然后行之,不宜遽改,以贻后悔。”吕公著曰:“惇所论固有可取,然专意求胜,不顾朝廷大体。”光议既行,暴愤恚争辨帘前,其语甚悖。宣仁后怒,刘挚、苏辙、王觌、朱光庭、王岩叟、孙升交章击之,黜知汝州。七八年间,数为言者弹治。哲宗亲政,有复熙宁、元丰之意,首起惇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于是专以“绍述”为国是,凡元祐所革一切复之。引蔡卞、林希、黄履、来之邵、张商英、周秩、翟思、上官均居要地,任言责,协谋朋奸,报复仇怨,小大之臣,无一得免,死者祸及其孥。甚至诋宣仁后,谓元祐之初,老奸擅国。又请发司马光、吕公著冢,斫其棺。哲宗不听,惇意不惬,请编类元祐诸臣章疏,识者知祸之未弭也。遂治刘安世、范祖禹谏禁中雇乳媪事,又以文及甫诬语书导蔡渭,使告刘挚、梁焘有逆谋,起同文馆狱,命蔡京、安惇、蹇序辰穷治,欲覆诸人家。又议遣吕升卿、董必察访岭南,将尽杀流人。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2-02 09:16
      回复
        初,神宗用王安石之言,开熙、河,谋灵、夏,师行十余年不息。迨闻永乐之败,神宗当宁恸哭,循致不豫,故元祐宰辅推本其意,专务怀柔外国。西夏请故地,以非要害城砦还之。惇以为蹙国弃地,罪其帅臣,遂用浅攻挠耕之说,肆开边隙,绝夏人岁赐,进筑汝遮等城,陕西诸道兴役五十余所,败军覆将,复弃青唐,死伤不可计。知天下怨己,欲塞其议,请诏中外察民妄语者论如律。优立赏逻,告讦之风浸盛。民有被酒狂讹者,诏贷其死,惇竟论杀之。用刑愈峻,然不能遏也。
        哲宗崩,皇太后议所立,惇厉声曰:“以礼律言之,母弟简王当立。”皇太后曰:“老身无子,诸王皆是神宗庶子。”惇复曰:“以长则申王当立。”皇太后曰:“申王病,不可立。”惇尚欲言,知枢密院事曾布叱之曰:“章惇,听太后处分。”皇太后决策立端王,是为徽宗,迁惇特进,封申国公。为山陵使,灵轝陷泽中,逾宿而行。言者劾其不恭,罢知越州,寻贬武昌军节度副使、潭州安置。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2-02 09:17
        回复
          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是以下几点:
          多次擅开边衅,耗费国力,给宋朝边疆和财政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以下犯上,对宣仁太后不敬,多次干涉皇家废立之事。
          对百官刻薄,不肯轻易放过和他有恩怨的人。
          一个好大喜功,嚣张跋扈,暴虐的奸臣形象跃然于纸上。可能史官觉得还不够,在文章快要结尾处给他又加了一段:
          惇敏识加人数等,穷凶稔恶,不肯以官爵私所亲,四子连登科,独季子援尝为校书郎,余皆随牒东铨仕州县,讫无显者。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2-02 09:18
          回复
            批判的方式中规中矩,欲抑先扬。先夸章惇有才能,然后再批判他。可仔细一看,这批判的内容好像不太对劲:
            章惇不给他的儿子们走后门,以至于他们都混得不咋地。做人这样无情,真的是穷凶极恶。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2-02 09:19
            回复
              又能得利,又能得名,相信没有人会拒绝。可章惇不愿如此,别说亲戚,连自己的儿子都不行。这在古人看来就是穷凶极恶的表现。一个人连自己的儿子都不爱,还能爱别人么?
              读到这里,突然对章惇有了很大的改观。一个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的人,能坏到哪里去?为此,对他进行了更深入的了解。
              结果发现,除了记仇和以下犯上两点,其他都是被歪曲出来的。比如说擅开边衅这条,真的是令人大开眼界。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2-02 09:19
              回复
                西夏常常进犯北宋,劫掠边疆。旧党一致认为应当遵循司马光旧例,赔款割地以求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章惇认为不行,主动和西夏打消耗战。
                僵持一段时间,西夏扛不住了,开始大举进攻。北宋在初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后,迅速掌控了战局,多次击溃消灭西夏主力,收获了大量的土地、人口。并迫使西夏称臣。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2-02 09:20
                回复
                  哲宗访以边事,对合旨,命知渭州。至即上言城胡芦河川,据形胜以逼夏。乃以三月及熙河、秦风、环庆四路之师,阳缮理他堡壁数十所,自示其怯。或以楶怯,请曰:“此夏必争之地,夏方营石门峡,去我三十里,能夺而有之乎?”楶又阳谢之,阴具板筑守战之备,帅四路师出胡芦河川,筑二城于石门峡江口好水河之阴。二旬有二日成,赐名平夏城、灵平砦。方兴役时,夏以其众来乘,楶迎击败之。既而环庆、鄜延、河东、熙河皆相继筑城,进拓其境,夏人愕视不敢动。夏主遂奉其母合将数十万兵围平夏,疾攻十余日,建高车临城,填堑而进,不能克,一夕遁去。夏统军嵬名阿埋、西寿监军妹勒都逋皆勇悍善战,楶谍其弛备,遣折可适、郭成轻骑夜袭,直入其帐执之,尽俘其家,虏馘三千余、牛羊十万,夏主震骇。哲宗为御紫宸殿受贺,累擢楶枢密直学士、龙图阁端明殿学士,进阶大中大夫。
                  楶在泾原四年,凡创州一、城砦九,荐拔偏裨,不间厮役,至于夏降人折可适、李忠杰、朱智用,咸受其驭。夏自平夏之败,不复能军,屡请命乞和,哲宗亦为之寝兵。楶立边功,为西方最。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2-02 09:24
                  回复
                    司马光东山再起后奉行苟安求和政策,他斗败王安石废除新法后,把已被宋军收复的安疆、葭芦、浮图、米脂四寨割让给西夏,助长了西夏的嚣张气焰。1095—1096年,西夏小梁太后与夏崇宗李乾顺母子率大军进攻北宋,攻陷金明寨。
                    章惇为相后,废除司马光的苟安求和政策,坚决反击西夏。1097年他命章楶率军反击,攻克西夏洪州、宥州、会州等地。章惇还采纳章楶的建议,在好水川修筑平夏城,这个坚固的要塞就像一颗钉子扎在西夏国中。西夏立刻派40万大军攻打平夏城,在之后的13天里,小小的平夏城如同一战时的凡尔登要塞,成了名副其实的“战争搅肉机”,十多万西夏军队死在这座城下。西夏军队士气衰竭,主帅章楶抓住战机派折可适、郭成轻骑夜袭敌营,西夏军彻底崩溃,宋军大破西夏,俘虏西夏名将嵬名阿埋、妹勒都逋,史称平夏城之战。此战在宋夏战争史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从此西夏再也没有能力攻宋,只能臣服于宋朝。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2-02 09:29
                    回复
                      宋仁宗时名相范仲淹曾定下依托城防、步步为营、逐步蚕食、持久作战的“平夏功略”,但仁宗、英宗、神宗三朝都没有施行。章惇执行了范仲淹遗计,命宋军以平夏城为依托,占一地就建一城,步步为营、逐步蚕食西夏国土,占领横山大部分地区。西夏多次疯狂反扑,均被宋军击退,西夏已到亡国边缘。1098年,章惇命王愍用章楶“占一地建一城”方法进攻吐蕃,吐蕃国主陇拶出降,西北边患基本解除。
                      西夏为求自保,请求辽朝出兵,辽朝派人到宋朝劝和,要求宋朝归还攻占西夏的领土。宋朝上自哲宗下至大臣都同意,章惇坚决反对,他说:“夏国过未已,北方使者虽来劝和,亦需讨伐;若能服罪听命,虽北朝不来劝和,亦自当听许”。辽使劝和不成,辽朝便征集大军驻扎边境,恐吓宋朝接受劝和。章惇说:“边吏畏缩。若(辽)过界者,辄杀之,必不敢来。”辽军果然撤退,西夏只得和谈臣服于宋。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2-02 09:30
                      回复
                        两宋三百年出的进士总量比唐元明清四代加起来还要多。不是文道昌盛所致,而走裙带关系的太多(恩荫制)。
                        官员的后代可以直接入学,入仕。随着恩科管理的逐渐松懈,这些人连科举都有办法走后门,占据了大量的官职。
                        章惇的态度很明确,对于走裙带关系,走后门的人要严厉打击,大批的人因此被解除官职。所以,章惇刻薄地名声响彻宇内。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02-02 09:30
                        回复
                          至于记仇,则是真实的。
                          记仇乃至于报复没有什么不对,连孔子都告诉我们“以直报怨”。章惇对他的政敌,从不手软。
                          章惇为相后,一方面启用元丰党人继续推行新法,另一方面他以司马光之道还治司马光之身,追贬高太后、司马光、吕公著、王珪(秦桧妻王氏的祖父),废掉反对新法的哲宗孟皇后(即靖康之变后册立赵构为帝的元祐孟太后),大规模贬斥刘挚、范纯仁、李常、苏轼、苏辙、黄庭坚等元祐党人。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0-02-02 09:33
                          回复
                            像上面提到的宣仁太后,也就是主持元祐党争并支持旧党的高太后。章惇都被她贬到岭南去了,能不报复吗?当然,作为臣子想要废掉太后确实是不太合适。
                            元祐时期的旧党,着实是被他狠狠修理了一顿。曾经弹劾过他的人更是被格外照顾。贬官是基本操作,殃及家人屡见不鲜。已经去世的,也要被单独拎出来狠批一顿,剥夺、降低死后哀荣。司马光、吕公著、苏轼(苏辙弹劾过章惇)等人纷纷因此中枪。因为这些人都是当时名士、文人宗师,章惇大规模贬斥他们,自然招来历代文人的口诛笔伐,诽谤他小人得志、太过猖狂。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02-02 09:34
                            回复
                              政治上的斗争本来就是你死我活。打击政敌,无可厚非。章惇被贬的时候,又有谁去同情他呢?落尽下石恐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章惇为人耿直,即使面对神宗哲宗两任皇帝,面对垂帘听政的高太后及向太后,面对执掌朝纲的司马光,他多次当庭争辩、毫不退缩;面对西夏的侵略和辽国的军事讹诈,他坚决反击绝不屈膝求和,远比司马光这样的正人君子有骨气。章惇反对立赵佶为帝,说“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却被向太后否决。历史果然如他所料,宋徽宗赵佶断送了北宋王朝,给汉民族带来了最惨痛的“靖康之耻”。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0-02-02 09: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