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吧 关注:20,793贴子:176,220

《促织》中的小蟋蟀的确是成名儿子附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理由如下:
成名共捉过三个蟋蟀。
第一个是按照巫婆的指引捉到的那个大蟋蟀,被儿子拍死了。
第二个蟋蟀,通常被忽视,书中的描写:
【东曦既驾,僵卧长愁。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急趁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往。】
紧接着就出现了第三个蟋蟀:
【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
这第三个蟋蟀就是那个无敌小蟋蟀。
关键是第二个蟋蟀。这个蟋蟀应该和第一个蟋蟀一模一样,因为书中用了“虫宛然尚在”,而第三个蟋蟀和它相比则是“顿非前物”。然而,当他用手扑住这个蟋蟀的时候,掌中却是“虚若无物”。要说是他看花了眼,可又有“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急趁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往”。花眼也不能花得这么有鼻子有眼啊。
这说明,这个蟋蟀仅仅是个眼见有形,手触无物的一个魂魄。而这个魂魄最有可能就是他儿子的魂魄,他儿子因蟋蟀而死,虽然苏醒了,但冤魂出窍变成了蟋蟀。如果否认成名儿子魂魄变蟋蟀这件事,那这第二个有形无物的大蟋蟀作何解释呢?
进一步推测:有形无物的魂魄蟋蟀是不能进贡和打斗的,于是这个魂魄就找了一个小蟋蟀附体,这就是第三个小蟋蟀。
因此,成名儿子化身蟋蟀,应该是真有其事。《手稿本》采用的是暗写手法,《青柯亭本》把它挑明了。


IP属地:山东1楼2020-02-02 22:45回复
    知错就改。


    IP属地:山东2楼2020-02-02 22:47
    收起回复
      辛苦!赞同。


      IP属地:河南3楼2020-02-03 09:23
      收起回复
        前来拜读!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2-05 15:52
        回复
          “文似看山不喜平”!《促织》这篇小说便是典型代表!(记得很小的时候,我看《促织》的儿童版,白话改编的,当时只是觉得有趣;现在看原著,才慢慢理解蒲松龄爷爷的写作技巧和构思!)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2-05 16:18
          回复
            你看得很仔细,分析的也有一定道理!我没有你看的那么仔细!惭愧!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2-05 16:22
            收起回复
              受教了


              IP属地:江苏8楼2020-02-05 23:51
              收起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2-06 01:23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2-06 01:23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2-06 01:23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2-06 01:23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02-07 01:19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0-02-07 01:19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02-07 01:19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0-02-07 01: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