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心学吧 关注:4贴子:32
  • 0回复贴,共1

2.逻辑心学.禅悟偈(2018.12.17)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禅悟偈
生住异灭皆一念,
善恶无明破我执。
因缘和合为核心,
知行合一得终始。
前段时间,在整理过往文章时,写了一首“禅悟诗”,以便修行者对禅宗顿悟法门,有一个系统的认识。顿悟法门,虽提倡探讨“一实相印”,即“言语道断,一说即错”,但到达此境界的前提,必须了悟“三法印”,不然就容易陷入狂禅。以一念契入三法印,是禅宗顿悟法门的特点,而以一念解释“因果律”,不仅能看到“本心”的前因后果,更能看到念头对修行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住异灭皆一念,善恶无明破我执。因缘和合为核心,知行合一得终始。”此四句偈子,是以实修、实证的方式,从当下一念契入,去探讨“三法印”与“因果律”。其中,第一句与第二句,探讨的是“诸行无常与诸法无我”法印,第三句探讨的是“因果律”,第四句探讨的是“涅磐寂静”法印。而接下来,对此四句偈子的剖析,可能过于繁杂,内容涉猎范围过广,但鉴于此篇文章只梳理核心,对一些细节描述不够,实属无奈,还望有缘者见谅。
1.生住异灭皆一念
以当下一念契入,了悟“三法印”,再反观世间万物,是禅宗顿悟法门的核心,而世间万物“生、住、异、灭”的运行规律,是“三法印”之中的“诸行无常”法印。“佛经有云:弹指四百念”,虽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要众多念头的促成,但只要搞懂当下一念的运行规律,其他念头的运行规律自然明了。
生住异灭皆一念,即世间万物生、住、异、灭的无常变化与当下一念的运行规律相同。因此,先剖析清楚自己心念的运行规律,如历缘对境时,我们念头从心而生(生),接而开始成长(住),然后产生分别、变化(异),最后当下一念消失(灭),这就是念头“生住异灭”的“无常”过程。随之,反观法界万物(如通过四念处的身受心法等),皆是有“生住异灭”的运行规律。在佛法里面,把山河大地的运行规律,详细划分为成、住、坏、空的“无常”规律,与“生住异灭”的意思相通。
念头,支配了万物各自的行为,从而产生了各自不同的运行模式。人与人之间,历缘对境时,产生念头的“贪嗔痴”不同,直接造成行为模式的不同。如一件古董,对不懂古董之人来讲,可能就是破铜烂铁,但行家得之却如获至宝。同理,人与动物、植物之间,产生念头的“贪嗔痴”不同,行为模式也是不同的。当然,山河大地有固定的运行规律,与人、动物是相同的,因此可以推论,山河大地是有念头的,我们不了解,不代表不存在。它们的运行模式,如同三果阿罗汉的修行者,对世间万物已经没有了“善与恶”的习性反应,但“无明”未破,尚没有入道。
2. 善恶无明破我执
从当下一念,不仅可以剖析“诸行无常”法印,更可以剖析“诸法无我”法印。“无我”的解释,自古千差万别,但绝大多数不是从“心”的角度探讨,而是直接从法界万物,此种方式是不符合顿悟法门的。诚然,南传佛法是从法界万物开始剖析“无我”,是因南传走的渐悟之路。如佛陀当年传法,已经经历四禅八定,可以对每一个念头了了觉知,且念头无“善与恶”的对立,而身边众多修行者,同样是此种状态,因此才直接宣讲法界实相,以破除“无明”开悟见法,这正是渐悟与顿悟的区别所在。
善恶无明破我执,即要从当下的善、恶、不善不恶之念破除“我执”,到达“无我”。普通人历缘对境时,随顺当下一念会产生善,接而产生贪爱;违逆当下一念会产生恶,接而产生嗔恨;不顺不逆当下一念会产生不善不恶,接而产生痴愚(无明)。在“贪嗔痴”三毒里面,痴愚(无明)是产生“善与恶”的根源。如我们看到一个人,刚开始有“不善不恶”的观点,但接触时间久,对其了解后,就产生“善与恶”的分别。“贪嗔痴”皆为念头的“我执”,只有了悟“无常”,用“止观双修”消除念头之中的“贪嗔痴”,方可见到“本心”,本心的状态就是“无我”。
在明了我们的念头是“无我”之后,反观其他人、动物、植物等,会发现念头皆是“无我”存在,而不同个体的本心是相同的。同理,山河大地等法界万物,其“念头”也是“无我”的存在,本心与人、动物的本心无区别。以前用“本心——心——念头”,代表法界万物“心”的运行规律,而念头支配了行为。当然,所有物质都是有原子构成(如山河大地、人类的肉体等),原子的运行规律,同样以此种方式运行。另外,解脱者“心”的运行规律,是“本心——正心——正念”,而正心与正念,是无“贪嗔痴”的“无我”状态,是本心的异名。
3. 因缘和合为核心
因缘和合的“因果律”,从当下一念之中剖析,才是了悟实相的根本,接而才能反观法界万物。“本心——心——念头”之间“生住异灭”的无常变化,是“六根接触六尘”产生的。以前用婴儿长大成人做比喻,婴儿的“贪嗔痴”极弱,代表“本心”;成人的“贪嗔痴”极强,代表“心”;长大的过程要众多人事物的促成,就是“本心与心”在“生住异灭”时的“因缘和合”。而心在历缘对境时(因),六根接触六尘的过程(缘),产生念头(果),这是“心与念头”在“生住异灭”时的“因缘和合”。当然,反观法界万物,会发现世间一切物质现象,同样是在这种“生住异灭”的“因缘和合”中相互存在,并不是单一的出现世间。
因缘和合为核心,即因缘和合的“因果律”,是“心”运行规律的核心。如“本心——心——念头”,是法界万物“心”的运行规律,结合“因果律”的大致分析是:人与人的“本心”相同,但人与人无始劫以来的业因不同,也就是宗教界所指的无数次轮回之中,此生带来的“贪嗔痴”不同,而这些“贪嗔痴”的种子就隐藏在“本心”之中,等待遇缘成为“心”。心,是“贪嗔痴”所包裹的本心,更是念头的源头。当“心”再遇缘产生“念头”后,“贪嗔痴”彻底显现出来,此时,就是拔除无始劫以来“贪嗔痴”的最好时机。只有永尽贪嗔痴,方能不入轮回,不再造因,跳出“因果律”。
世间万物皆有因缘和合组成,小到一株草,大到山河大地。现在科学界已经证实,所有物质都有原子构成,不同原子在“心”的运行规律之下因缘和合,构成了人、动物、植物、山河大地等。因此,站在“本心”此生带来“贪嗔痴”种子的观点,看待我们每天遇到的人、事、物等,都是无始劫以来的因缘所致,所以不论对方善待或压迫我们,是前世之“因”产生的今世之“果”,而当下又造了“因”,此为“因果循环”之理。因果律,从心而生,从行为显现。如我们每天心中有善,行为是善,那么必将引来善的果报,即便前世之因,使得当下身心受创,但也可得世人的美誉,引发善果,此理,是真实不虚的。
在传统文化的诸子百家中,只要涉及到谋略、政治、军事等部分,都是在“因果律”的框架之下,因时、因事、因势的“无常”变化推演出来的。如谋略家,他们能剖析出对方,历缘对境时,本心产生的贪嗔痴,然后设置障碍,借助时间、事件、大势等外缘,从而设计谋略;如军事家,他们能剖析出对方军队的主帅,历缘对境时,本心产生的贪嗔痴,然后借助时间、事件、大势等外缘,对双方战略部署做出合理预判;如政治家(儒家思想),他们能剖析出一个国家,历缘对境时,群体本心产生的贪嗔痴,然后因时间、事件、大势等外缘,规划出一个国家的政治走向。虽诸子百家没有“三世因果”的思想,去探讨本心“贪嗔痴”的由来,但思想体系也是在“因果律”的架构之上。
4.知行合一得终始
从当下一念剖析无常、无我、因果律,再去反观法界,就理解超越二元对立、万物一体与解脱生死苦海等一系列问题,接而在历缘对境时“知行合一”,对每一念了了觉知且无“贪嗔痴”,即可与万物一体,彻底脱离苦海。知行合一,已经跳出“因果律”,是解脱者的境界,“心”的运行规律是“本心——正心——正念”,并从行为体现出来,也就进入三法印的“涅磐寂静”。超越二元对立,就是“诸道非道”之境。如《金刚经》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又如《道德经》的“道,可道,非常道”,皆是描述的此境界。
知行合一得终始,即理悟无常、无我、因果律之后,并在历缘对境中,从行为体现出来,使理悟与行为融为一体,获得最终圆满。如“本心——正心——正念”的运行规律,是无“贪嗔痴”的解脱者状态,而“本心——妄心——妄念”的运行规律,是有“贪嗔痴”的世间万物(包括普通人)状态。进入无“贪嗔痴”的“知行合一”之境,有两条路线。一条是南传的渐悟法门,先出世间修四禅八定,对每一念了了觉知,接而了悟“三法印”,即可永尽“贪嗔痴”;一条是北传的顿悟法门,先了悟“三法印”,接而在历缘对境时,逐步觉知每一念的产生,消磨“贪嗔痴”的习性,直至永尽“贪嗔痴”。
一旦修行者到达“知行合一”之境,内心已经超越“二元对立”,对世间万物再无是非对错的评判,明了一切是“因缘和合”的产物,由各自的“贪嗔痴”引起,并且彻底脱离苦海。如每天遇见的人、事、物,不论是善是恶的行为,皆是自己“贪嗔痴”的习性,引起的运行规律。当然,我们不能改变别人,唯一能改变的只有自己,即清除自己内心“贪嗔痴”,然后“随遇而安”的面对万事万物。随遇而安,并不是一般人认为的忍辱负重,而是明了“无常”,做到“无我”,自然而然散发出的看淡、放下。永尽“贪嗔痴”的状态,已经清除念头之中一切感受,不会有“苦”受产生,就是俗称的“天堂”,而修行者在红尘中,永尽“贪嗔痴”之时,即可“与道合一”,进入“天堂即人间”之境。
“道为体,善为用”,进入“知行合一”之境,不仅依靠“止观双修”,更要“善念”为辅助。进入涅磐之境,已经没有“善、恶、不善不恶”的评判,此时的状态,是无我无私的大爱,所以《道德经》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指出“水德”接近“道”,而水德有“不争、处下、至善至柔”的特性。因此,修行者想要进入“知行合一”之境,把每一念代入“水德”的品质,是有必要性的。以“止观法门”的观点,善念,可以平息妄念、执着,加快“修止入定”的速度。
上述对“禅悟偈”的解释,可以看出,先以“一念”契入,明了“三法印”,再反观法界万物,是顿悟的步骤。当然,只要明了“一念”的运行规律,所有念头的运行规律全部明了,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运用“止观法门”,明觉到每一念,且把“贪嗔痴”清除,到达“念起不住、不停留”之境。一实相印,是建立在三法印之上的,即指世间万物的实相,是本来存在的,是不能用语言描述的,只要用语言描述出来,说明“心”已经有了“二元对立”的分别,就已经错误了。
另外,“知行合一”出自一代圣贤王阳明的“心学”,“心学”把知与行分开,偏重讲述“以道德规范(良知)作为实践的指导思想”,而此偈所述的“知行合一”,是把“理论与行为”融为一体,进入“诸道非道”之境。心学,偏重于“用”,对道家与佛家的“体”,即“诸道非道”没有涉猎。诸道非道,道家以“道可道,非常道”为总结,佛家以“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为总结。
其次,经常提及的“身心合一,天人合一,与道合一”,其实是渐修的过程。如修行是修我们的一颗心,而身体是载体,“载体”能够传送给“心”,“贪嗔痴”引起的“苦”,只有明觉到“由身传达到心的所有苦的感受”(感受由念头所生,念头由心所生),即“身心合一”。倘若“心”的“贪嗔痴”永尽,即可脱离苦海,与道合一。“与道合一”与“道法自然”相通,皆是永尽“贪嗔痴”的状态。“天人合一”与“与道合一”之境,唯一的差别是,进入“天人合一”之境的修行者,“心”已经没有“善与恶”引起的“贪爱与嗔恨”之苦,但痴愚未破,也就是俗称的“无明”,尚有产生“苦”的因,而南传佛教的“三果阿罗汉”,等同此种境界。
再者,自古大德入世传法,是以“根本智”为依托的。根本智,是了悟“三法印”与“一实相印”。只有了悟“三法印”,才能帮助修行者彻悟法界实相;只有了悟“一实相印”,才能鉴定修行者证悟的境界。当然,“根本智”是体,“后得智”是用。后得智,是修习世间法到达一定程度后,对众生根性的了解,以便因材施教,运用不同方法使其悟道的能力。因此,佛教的“般若”智慧,根本智占三分,而后得智占七分。一位不懂根本智的传法者,传法容易误导众生;一位不懂后得智的传法者,传法无疑度众有限。
最后,以电视剧版《佛陀传》,里面的一句话结尾: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事物,即便是我说过的话,直到你运用学识与智慧,加以思辨,确信不疑。
执智 2018.12.17


1楼2020-04-09 21:5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