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心学吧 关注:4贴子:32
  • 0回复贴,共1

7.逻辑心学.以心印心(2018.8.22修订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近段时间,在梳理过往理论时,翻阅到2016年7月写得此篇文章,发觉并不是太圆满。但仔细阅读内容,才发现这篇文章,是自己多年来,理论承前启后的关键,而本人理论的重点——“慧解脱次弟”,正是建立在此篇文章的架构之上的。今日之所以重新修订,是因其“以心印心”为禅宗印证他人的关键,如偏差过多,难免给人造成误导。因此,本人将借鉴原文的一些观点,重新梳理“以心印心”的步骤。
记得2013年,曾写过一篇《浅析参禅三境》,而文章的漏洞,如今看来不只一处,但却可以拿来借鉴、参考。下面就简单归纳“以心印心”的三个步骤。
一、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在早年所写《浅析参禅三境》时,把“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划为参禅的第一境,更以神秀大师所写之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为参禅之初的境界加以评论。当然,做为修行者,如能把参禅第一境与神秀之偈搞懂,已实属不易,所以五祖弘忍评价神秀之偈说:按此偈修行,必有所益。
神秀大师之偈,属于典型的次弟修行之法,指出我们的“身口意”,是有“贪嗔痴”等执著(尘埃)的,需要靠精进的修行,才能把“贪嗔痴”等执著清除,而清除贪嗔痴的唯一之法,就是以前经常提及的“止观双修”,此处不做探讨。
诚然,神秀大师看到的山与水,看到的身与心,是有“清净与尘埃”等二元对立的分别。有“我执”,是参禅第一境与神秀之偈未悟道的核心,所以只有破“我执”,才有可能悟道。
二、参禅有悟,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慧能大师所写之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不仅是顿悟法门的缘起,更是慧能大师获得禅宗衣钵的缘起,而参禅第二境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正符合慧能大师当时的境界。
慧能大师的“本来无一物”,是在逻辑思辨推演佛法的过程中,对佛法产生了错解。禅宗是顿悟之法,只要能以逻辑思辩推演,就能最终彻悟佛法核心,所以,五祖当时说慧能没有见性,但却对其另眼相看。
《坛经》在解释何为禅时,提出一句“外不着相即是禅”,所以只要能了悟“不着相”,即可彻悟佛法核心。着相,是因其对万物,还有贪嗔痴的执著(我执),而不着相,即对万物没有贪嗔痴等的执著。原本这个理解思路是正确的,但“无一物”与“不是山”的境界,明显执著在“无”与“不是”,同样是一种“我执”,并没有超越二元对立的分别心。因此,如何超越二元对立,才是突破“我执”的关键。
三、参禅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水
“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水”,是参禅彻悟的标准,本人曾以自己所作之偈:“身是菩提树,心本明镜台,动念无一物,清净亦尘埃。”用来总结,参禅第三种境界。当然,此境界作为参禅者开悟的标准,已经超越了二元对立的是非善恶,是永尽贪嗔痴的“无我”之境。
本人之偈的“身是菩提树,心本明镜台”,契合了“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水”,指出身与心本来存在,是本来“与道合一”的状态,只不过我们的执著,使之产生了分别。随后的“动念无一物,清净亦尘埃”,方是顿悟的关键。此两句的理解,在于对境心念依旧生灭,但心念里没有任何贪嗔痴等的执著,历缘对境时,看到的“清净与尘埃”本来存在。
无我见涅槃,是《慧解脱次弟》一文中,以逻辑思辨推演的最后一步,是已经超越二元对立,到达历缘对境时,如实观照万物从生到死的过程。万物从生到死的过程,是“诸行无常”法印;理悟超越二元对立之境,是“诸法无我”法印;如实观照,是“涅磐寂静”法印。
以上三步,是“以心印心”之法的重要步骤,但想要理解其中奥妙,必须依靠修行者的逻辑思辨能力。依靠思辨与实修顿悟的主要区别是:思辨之人,是从当下一念契入,接而彻悟法界万物的运行规律,如六祖慧能;实修之人,是通过深入禅定,在内心极为清静的状态下,从万物的运行规律契入,如释迦牟尼。诚然,如实修之人,能领悟禅宗法门的诀窍,从一念契入,就不必耗费大量时间修行禅定,也能快速开悟。
另外,上述探讨“以心印心”之法,是建立在普通修行者的角度,而非站在解脱者的角度。对解脱者来说,一切语言、文字等,都来自普通修行者的贪嗔痴,所以才有“佛陀拈花,迦叶微笑”的千古公案。在解脱者与解脱者之间,对真理实相的解读,无需任何语言、文字,因其本来存在,任何语言、文字都是二元对立的呈现。
“言语道断,一说即错”,对解脱者来讲,一切语言、文字,都是众生贪嗔痴的显现。因此,佛陀说,自己传法49年一字未讲,而六祖慧能,直接提出不立文字。
执智 2018.8.22


1楼2020-04-10 21:0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