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吧 关注:2,592贴子:34,311
  • 11回复贴,共1

齐威王先败后胜的徐州战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先贴史料
1、齐太公闻之,举兵伐魏,壤地两分,国家大危。梁王身抱质执璧,请为陈侯臣,天下乃释梁。郢威王闻之,寝不寐,食不饱,帅天下百姓,以与申缚遇于泗水之上,而大败申缚。(《战国策·秦四》)
2、于是齐王忿然,乃更使眄子将,楚悉发四封之内,王自出将,田忌从,相国上将军为左右司马,益王车属九乘,仅得免耳。(《说苑·尊贤》)
3、赵人闻之至枝桑,燕人闻之至之格道。格道不通,平际绝。齐战败不胜,谋则不得,使陈毛释剑,委南听罪,西说赵,北说燕,内喻其百姓,而天下乃齐释。(《战国策·秦四》)
4、楚威王战胜于徐州,欲逐婴子于齐。婴子恐,张丑谓楚王曰:“王战胜于徐州也,盼子不用也。盼子有功于国,百姓为之用。婴子不善,而用申缚。申缚者,大臣与百姓弗为用,故王胜之也。今婴子逐,盼子必用,复整其士卒以与王遇,必不便于王也。”楚王因弗逐。(《战国策·齐一》)


IP属地:浙江1楼2020-06-04 20:11回复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徐州之战打败齐国,有燕赵等多国之助,《战国策·秦四》称楚威王【帅天下百姓】,《魏二》:“赵氏丑之。楚王怒,自将而伐齐,赵应之,大败齐于徐州。”
    接着“齐王忿然,乃更使眄子(朌子)将”,“益王车属九乘,仅得免耳。”尽管齐军在战役的后半场取胜,把楚王打得灰头土脸,但始终无法改善由魏王入朝事件给齐国带来的多国伐齐的不利局面。为缓解压力,走出困局,齐威王不得不在对楚作战取得优胜的情况下对楚表示妥协,“使阵旄释剑,委南听罪”,摆出一副失败者的姿态,向“胜利者”楚国表示屈服。事实证明这么做果然很奏效,诸侯们很快就把攻击的矛头转移到了楚国,“郢为强,临天下诸侯,故天下乐伐之也。”
    紧接着就是楚威王不识好歹,蹬鼻子上脸,以“胜利者”的身份向齐国发号施令,“欲齐必逐田婴”。张丑搬出朌子(眄子)来“劝退”楚王:“王前战胜于徐州也,以朌子不用故也。朌子有功于国,百姓为之用。婴子不善,而用申缚。申缚者,大臣与百姓弗为用,故王胜之也;今婴子逐,朌子必用,复整其士卒以与王遇,必有不便于王也。”楚王因弗逐。(《战国策·齐一》)
    张丑:你确定要逐田婴?齐国接下来可是会用田朌为将哦!
    楚威王缄口结舌(嗯…不了),“逐田婴”之事遂不了了之。


    IP属地:浙江2楼2020-06-04 20:14
    回复
      徐州之战过后,那些参与伐齐的诸侯国逐个遭到了齐国的报复。
      魏国继续向齐国称臣,而徐州之战楚国的主要帮凶赵国则被齐国持续吊打:
      赵肃侯十八年(前332)齐魏伐我,我决河水灌之,兵去。(《史记·赵世家》)
      梁惠成王后元五年(前330),田公子居思伐邯郸,围平邑。(《水经·河水注》引《竹书纪年》。杨宽案:田公子居思,即田居子,齐威王时为西河守,是年伐赵围平邑,未能攻克。)
      赵肃侯二十四年(前326)肃侯卒,秦、楚、燕、齐、魏出锐师各万人来会葬。(《史记·赵世家》)
      赵武灵侯元年(前325),魏败我赵护。(《史记·六国表》)
      梁惠成王后元十年(前325),齐田肹及邯郸韩举战于平邑。邯郸之师败逋,获韩举,取平邑、新城。 (《水经·河水注》引《竹书纪年》)
      犀首、田朌欲得齐、魏之兵以伐赵,梁君与田侯不欲。犀首曰:“请国出五万人,不过五月而赵破。”田朌曰:“夫轻用其兵者,其国易危;易用其计者,其身易穷。公今言破赵大易,恐有后咎。”犀首曰:“公之不慧也。夫二君者,固已不欲矣,今公又言有难以惧之,是赵不伐,而二士之谋困也。且公直言易,而事已去矣。夫难构而兵结,田侯、梁君见其危,又安敢释卒不我予乎?”田朌曰:“善。”遂劝两君听犀首。犀首、田朌遂得齐、魏之兵。兵未出境,梁君、田侯恐其至而战败也,悉起兵从之,大败赵氏。(《战国策·魏二》)
      到齐威王晚年,“燕、赵、韩、魏之君皆朝于齐”。(《战国策·齐一》)


      IP属地:浙江3楼2020-06-04 20:20
      收起回复
        徐州之战楚威王暴打申孺,随后又被田朌给暴打了。但由于事后齐威王迫于多国讨齐的外在舆论压力(当时伐齐的不是楚国一家),不得不向战败的楚求和。这就给一些学者产生一种错觉,即徐州之战的后半场不存在,齐国是战败求和。事实上,在战胜的情况下齐国也是可以议和滴


        IP属地:浙江4楼2020-06-04 20:28
        回复
          “今婴子逐,朌子【必】用,复整其士卒以与王遇,【必】不便于王也。”楚王因弗逐。
          注意两个【必】 字,倘若没有事实依据,张丑何以如此笃信?而面对如此贬低自己军事能力的言论,楚威王居然不置一驳,这不是默认张丑所言为实?
          张丑的话透露了两个重要的信息:一个是在徐州之战楚威王大败申孺之后,齐国已经在开始启用朌子为将了,即所谓“朌子必用”。再有就是,朌子的实力,楚王也已经见识过了,楚威王必有吃过苦头的经历,所以张丑才敢在楚王面前如此吹嘘:“必有以不便于王也”。《战国策》的这段话与《说苑》串联起来,两相印证,足以证明《说苑》所载为实。。


          IP属地:浙江5楼2020-06-04 20:29
          回复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在徐州之战中打败了申缚,张丑却表示楚威王的胜利根本不值一提。既未动齐国元气,而且齐国仍存在能够跟楚国叫板的军事资本,可以同楚国一战,甚至是可以摧毁楚军的巨大能力,“朌子用,复整其士卒以与王遇,必有以不便于王也。”如果是你,听了这话,你能服气?换了一般人早就出离地怒了,“好家伙,你居然敢贬谪本王,随便抬出个军事水货就想吓退我楚国的赫赫雄师”但是楚威王就很服气,对张丑的话深表赞同,“楚王因弗逐也”


            IP属地:浙江6楼2020-06-04 20:30
            回复
              《说苑·尊贤》提到的田居
              司马迁承秦焚书之馀,记事多有疏略。刘向作为汉时人,也不会凭空捏造战国时期的人物对话。《说苑》的记载和《战国策》互有出入,可以互相补正。《战国策·齐一》中张丑与楚威王的一番对话,张丑仅对申缚、朌子二人的军事能力展开评论,《说苑·尊贤》则成了田忌与楚威王论齐三将优劣。《说苑·尊贤》提到的田居,应该就是《竹书纪年》所载的田居思,随后与田朌一块参加了伐赵战役,而二人在战役中的表现,似乎也印证了田忌说的二人在军事能力上有高下之别的评论。若非当时人叙当时事,是编造不出这段对话的。


              IP属地:浙江7楼2020-06-04 20:48
              回复
                《说苑》的记载可以与《战国策》《竹书纪年》互相印证。若无田朌打败楚威王的事迹,张丑岂能在徐州之战后搬出田朌的名头来吓退楚王?
                「朌子必用,必不便于楚王」十分肯定的语气。田朌名气再大,张丑也不大可能在徐州战败之后替齐国放此大话,随便抬举一个战败之国的大将就妄想能说动楚王。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张丑说的是一件已经经过检验的事实,只是张丑顾及楚王面子,知情识趣地以假设的形式道出,故楚王极买账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6-20 04:31
                回复
                  齐闵王能轻易被淖齿所杀,很大程度上是其失去宗族民心支持的结果。
                  1.齐王之多不忠也,杀妻逐子,不以其罪。——《战国纵横家书》
                  齐闵王所逐之子,疑即太子法章。
                  2.齐负郭之民有孤狐咺者,正议闵王,斮之檀街,百姓不附。齐孙室子陈举直言,杀之东闾,宗族离心。司马穰苴为政者也,杀之,大臣不亲。——《战国策·齐策六》
                  3.谓周最曰:「魏王以国与先生,贵合于秦以伐齐。薛公故主,轻忘其薛,不顾其先君之丘墓,而公独帽虚信为茂行,明群臣据故主,不与伐齐者,产以忿强秦,不可……」——《战国策·东周策》
                  连齐最重要的宗室大臣孟尝君都「不顾先君之丘墓」,参与了连横伐齐战争,企图利用外部强大的军事力量推翻国内齐闵王政权,可见齐闵王令宗室不满,大失宗族之心到了何种地步。
                  4.昌国君将五国之兵以攻齐。齐使触子将,以迎天下之兵于济上。齐王欲战,使人赴触子,耻而訾之曰:「不战,必刬若类,掘若垄。」触子苦之,欲齐军之败。于是以天下兵战,战合,击金而却之,卒北,天下兵乘之,触子因以一乘去,莫知其所,不闻其声。达子又帅其余卒,以军于秦周,无以赏,使人请金于齐王。齐王怒曰:「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与燕人战,大败,达子死,齐王走莒。
                  齐闵王在作战前对齐军将领的骄暴辱骂激怒其心,导致触子在战场上故意鸣金,招致齐军惨败;达子也随之战死。齐国的霸业就这样以极其戏剧性的方式落下了帷幕。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6-22 17:32
                  回复
                    如果不考虑《说苑》的记载,而单就张丑谓楚王一事来看,楚之胜齐,齐国并未尽全力,仍有后劲足以打败楚国,抑或者楚威王之胜齐亦属险胜,齐并非无能力挫败楚。如果加上《战国策·秦策四》的记载就更清楚了,齐之所以求和并非楚威王战胜申缚之功,而是由于燕赵的参战,齐力有不逮,唯有求和方能解除困境。
                    接着齐国启用田朌挫败了燕赵的图谋,楚威王反败死魏将犀首之手……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10-08 00:15
                    回复
                      所以徐州之战,楚国其实是没什么好吹的。所谓楚不能在伐齐一战中获利所以放过齐国纯属一派胡言,史书的记载是楚围齐于徐州,这是什么概念?就是说楚国如果能在此战中打败齐国,是有很大几率可以获得土地的。且不论楚威王为田朌所败一事是真是假,单从张丑谓楚王一事上来看,要么是齐国未拼全力,要么就是楚王打败申缚的本身就很吃力,楚王已经吃不消了,也不想再同齐国打下去,这才是双方罢兵的真实原因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1-10-08 00: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