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鹏山吧 关注:2,232贴子:23,705
  • 0回复贴,共1

孔子该对奴隶人格负责吗》孔子对于君子人格的建构,特别体现在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孔子该对奴隶人格负责吗》
孔子对于君子人格的建构,特别体现在他对“士”和“儒”的人格重构中。在孔子之前和之时,“士”只是上层社会中的底层,由于其缺乏稳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他们总是处在“患得患失”的心理状态中,这样的阶层,是很难有独立的人格追求的。其中的落魄者,完全失去向上可能的“士”,则沦落为“儒”。儒的形象当时非常糟糕,孔子适齐,景公欲重用之,而晏婴不可。晏婴对孔子的不良印象,其实多出于对儒的历史偏见以及现实中儒的整体社会形象:
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
晏婴说:儒么,能言善辩,这种人不是法律能管得住的。他们傲慢、自大,这也不是一个做下属的好人选;他们讲究厚葬,靡费钱财,这也不能成为齐国的风俗;他们周游列国,追求做官,这样的人也不大靠得住。儒者的这种整体生态、气质和社会形象,甚至在孔子以后很久,都很难改变,《墨子》有《非儒》,其中有曰:
繁饰礼乐以淫人,久丧伪哀以谩亲,立命缓贫而高浩居,倍本弃事而安怠傲,贪于饮食,惰于作务,陷于饥寒,危于冻馁,无以违之。是若人气,鼸鼠藏,而羝羊视,贲彘起。君子笑之,怒曰:“散人焉知良儒!”夫夏乞麦禾,五谷既收,大丧是随,子姓皆从,得厌饮食。毕治数丧,足以至矣。因人之家翠以为,恃人之野以为尊,富人有丧,乃大说喜,曰:“此衣食之端也!”
说:儒用繁杂的礼乐去迷乱人,长期服丧假装哀伤以欺骗死去的双亲,造出“命”的说法,安于贫困以傲世,背本弃事而安于懈怠傲慢,贪于饮食,懒于劳作,陷于饥寒,有冻馁的危险,没法逃避。就像乞丐,像田鼠偷藏食物,像公羊一样贪婪地看着,像阉猪一样跃起。君子嘲笑他们,他们就说:“庸人怎能知道良儒呢!”夏天乞食麦子和稻子,五谷收齐了,跟着就有人大举丧事,子孙都跟着去,吃饱喝足。办完了几次丧事,就足够了。依仗人家而尊贵,依仗人家田野的收入而富足。富人有丧,就非常欢喜,说:“这是衣食的来源啊!”
这一段对儒者的痛訾确实严厉,但也是一般人对儒者的印象。这样的儒者,是没有人格的。章太炎《国故论衡·原儒》中对儒者有如是分类:
儒有三科,达名、类名、私名。所谓达名,殆公族术士之意。儒士即术士。所谓类名,殆知礼乐射御书数之人,皆为国家桢干。所谓私名,与今人所云甚近。即《七略》所谓“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
所谓达名,即算命打卦、风水巫医……晏子、墨子所指斥者。所谓类名,即各级官员、公务员。所谓私名,即知识分子,道义承担者。钱穆先生曾说:
惟自孔子以后,而儒业始大变。孔子告子夏:“汝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可见儒业已先有。惟孔子欲其弟子为道义儒,勿仅为职业儒,其告子夏者即此意。
我们再来看看《孔子家语·儒行解》中,孔子塑造的儒者形象:
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而仁义以为土地;不求多积,多文以为富。难得而易禄也,易禄而难畜也。非时不见,不亦难得乎?非义不合,不亦难畜乎?先劳而后禄,不亦易禄乎?其近人情,有如此者。
儒者不以金玉为宝,而以忠实诚信为宝;不求土地,而将仁义当作土地;不求多积财物,而以学识广博作为富有。这种人难以求得,却不在乎俸禄多少;容易支付俸禄,却又很难蓄养。不到一定的时机,他不会出来效力,不是难得吗?不符合正义他就不会合作,不是难以蓄养吗?要求自己先有功劳而后享受俸禄,这不就是容易付酬吗?他们就是这样合情合理地与人相处。
儒有委之以财货而不贪,淹之以乐好而不淫,劫之以众而不惧,阻之以兵而不慑。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儒有可亲而不可劫,可近而不可迫,可杀而不可辱……
儒者接受别人的财物但并不贪求,有爱好却不会邪淫,被人多势众胁迫不会畏惧,被兵器威吓也不会动摇。见到利不会损害义;宁愿死也不改变自己的操守……儒者可以亲善而不能被要挟,可以和他接近而不能受逼迫,可以接受死亡而不会接受侮辱……
儒有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慎静尚宽,底厉廉隅。强毅以与人,博学以知服。虽以分国,视之如锱铢,弗肯臣仕。其规为有如此者。
儒者有时候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谨慎安静,崇尚阔大,磨炼品行,廉洁方正。刚强坚定却又善与人交,涉猎广博却又知道认取正道。即使封他做诸侯,也视同锱铢,不肯称臣也不去做官。他们就是这样相以正道来约束自己的。
孔子以后,正由于孔子对士和儒的人格进行重新塑造,对其社会身份、社会功能的重新定义,知识分子因此才不再是专家,不再是专业技术人员,职责也不再是从事某些专业技术性的工作,而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担当天下,担当道义,这样的任重道远的君子儒,是有大人格的: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有人曾经问孟子:“士何事?”
孟子曰:“尚志”。曰:“何谓尚志?”曰:“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这样的儒者,是独立不倚,内心自足的。
有人说,孔子“从未为中国人的内心提供一个可以对抗世俗权力的价值体系,提供的是一切围绕权力转”,这是对孔子人生实践和孔子思想情怀的无视。从人生实践上讲,孔子自己一生固然不拒绝和诸侯及其权势合作(这是推行道义的途经),但孔子本人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原则,从来没有辱没自己的良知!这也是人们常说他终生不得志的原因。他对学生的教诲,更从来没有主张“围绕权力转”,他的学生冉求为季氏聚敛,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孔子,估计是为此向孔子疏通,孔子对他们严加斥责。
《论语·先进》: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哪里是什么围绕权力转?!荀子讲“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也正是孔子的主张。其实,除了“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还有一个“从仁不从师”,《论语·卫灵公》: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天地君亲师——除了天地,人间的君亲师,都不足以牢笼我们!这是何等伟岸高峻不可奴蓄的人格!
与某些论者的信口胡说相反,孔子恰恰是“为中国人的内心提供一个可以对抗世俗权力的价值体系”的人: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首先,孔子为我们开出的内心依赖中,是道、德、仁、艺、诗、礼、乐,没有世俗权力,没有体制依附。其次,此道、德、仁、艺、诗、礼、乐,是一个完满的生命支撑,可以给我们的生命提供完美的形态;给我们的生活提供完备的依据;给我们的人生提供完满的价值。从形上之道,到体道之艺,真善美俱备,据此,我们完全有能力抵制世俗权力的利诱、威逼,以及生活的贫寒,所以: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可见,在孔子那里,支撑着“人”的,不是权势及其兑现给我们的富贵,而是“仁”,除此之外,无以成就君子的人生。
孔子为我们的人格,找到了一个坚实的支撑,那就是:“仁”。在这样的思想体系下,才有孟子的“大丈夫”人格,而孟子的“大丈夫”人格,恰恰是建立在对权势反抗的前提之下,是对“以顺为正”的“妾妇之道”的扬弃: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有意思的是,孟子并不否定“妾妇之道”,妾妇之道是妾妇必须遵守的道,而大丈夫,则是另外的道,这个“道”的最关键内涵,恰恰是妾妇之道的反面,不是“顺”,是独立不倚。
孔子讲,一个人要做君子;孟子讲,一个人要做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孔子讲“杀身成仁”;孟子讲“舍生取义”,这样的人格,怎么可能是奴隶人格!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7-13 08:4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