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在线吧 关注:14,335贴子:462,038
  • 7回复贴,共1

烽烟滚滚唱英雄 回族儿女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动人故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宗融艺文馆丨综合摘编
从渤海回支到铁道兵二师:
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由于回族儿女的踊跃参与,抗美援朝志愿军中曾出现回民辎重营,徐州曾出现回民班,等等。在寇玉英、金荣贵等人的文章中,已有讲述。这里,我们要讲述的是铁道兵二师的故事。
在抗美援朝期间,美国人评价他们是“世界上最坚强的建筑铁路的人”。叶剑英元帅在庆祝铁道兵成立三十周年写下了:“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淋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
在抗美援朝战场,铁道兵第二师是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一支,是中国军队同美国军队较量时间最长的一支部队,总计长达近十年间;也是铁道兵在和平时期兵牺牲比例最大的部队。
有人或许不知道,铁道兵第二师的前身是渤海回民支队。1940年8月1日,河北省沧县孟镇一座清真寺里,只有20多支枪,30多人的回民抗日游击队成立了,这就是冀鲁边区回民支队,成立后不到一年时间里,这支部队迅速发展壮大,成为一支拥有4个大队,400多人的队伍,后改为“渤海回民支队”。英雄的回民武装在渤海地区与日伪军英勇作战100余次,克敌大小据点40多个,歼灭日伪军2300多人,发展壮大为2320人的民族武装。
抗战胜利后,渤海回民支队奉命开赴东北,组建东北回民支队。“不但要唤醒黑土地上回族群众参加革命,而且也吸引了很多汉族、朝鲜族人民参加到队伍中来。”1948年7月5日,东北回民支队扩编为铁道纵队二支队,后改为铁道兵二师。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11-02 22:35回复
    抗战胜利后,渤海回民支队奉命开赴东北,组建东北回民支队。“不但要唤醒黑土地上回族群众参加革命,而且也吸引了很多汉族、朝鲜族人民参加到队伍中来。”1948年7月5日,东北回民支队扩编为铁道纵队二支队,后改为铁道兵二师。
    1951年5月21日,刘震寰带领着这支由渤海回民支队发展起来的一支5000多人的队伍,跨过鸭绿江,奔赴抗美援朝前线。这支队伍,不断修复被美军炸断的铁路,保证前线的物资运输。回族战士所在的22团担任修复的京义铁路317路段被誉为“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11-02 22:36
    回复
      相声名家王本林:义捐“鲁迅号”飞机
      常香玉为抗美援朝捐飞机的事迹广为人知,但很少有人知道,曾有一位回族爱国艺人也有同样的义举。
      2019年6月8日,西安青曲社班主、知名青年相声演员、中国曲协相声艺术委员会委员苗阜通过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发文:“我师爷五零年在西安创办红星相声社,同年给国家捐赠‘鲁迅号’号飞机,赴朝鲜战场慰问志愿军战士。一辈子低调,好多人都不知道这位为曲艺贡献一辈子的爱国艺人。今年一百周年了,后辈晚生们给您好好办办!”
      苗阜的师父郑小山1937年出生,是目前青曲社资格最老的艺人之一,从艺已经70多年,曾获得过全国传统相声大赛特别贡献奖。1984年,他赴沈阳参加全国首届相声大赛,受到侯宝林、马三立等的好评。而郑小山的师父,就是我们苗阜所说的爱国艺人、回族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王本林。
      在战乱时期和解放初期,很多京津地区的相声演员由于逃亡、谋生等不同的原因来到西安,并在此地停留,有些人干脆就把家安在了这里。其中就包括来自河北沧州的王本林。
      王本林,出生于1919年。家境贫寒,很小的时候在天津卖药糖时,就用太平歌词的韵调叫卖,曾与鼓界大王白云鹏同台献艺。他曾跟连秀泉、马三立先生学习相声。
      1950年,王本林在西安创建红星相声社,并举办了回民文化馆相声班。他嗓音洪亮,吐字清楚,台风潇洒,表演生动,以学唱戏剧、曲艺及模仿方言见长,主要作品有《八大改行》《学吃喝》《学评戏》以及太平歌词《单刀赴会》《火烧绵山》等。王本林收徒郑小山、王小生、连小林等,都是陕西相声代表人物。
      作为相声演员,王本林曾创造过一次壮举——抗美援朝相声募捐义演,他将演出收入购买“鲁迅号”飞机一架,捐献给了国家,被政府盛赞为“爱国艺人”。王本林1983年去世。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11-02 22:40
      回复
        虎父无犬子。王本林的儿子王双福,是连笑昆的弟子。12岁时,父亲曾带他参加天津市首届曲艺汇演,获得过特等奖。现为武警文工团快板、相声演员,不但快板有一定造诣,而且也有其独特之处,特别是还有另一手“绝活”,那就是太平歌词。德云社总教习高峰曾用“父子英雄”评价王本林父子。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11-02 22:41
        回复
          纳西族勇士戴汝吉与回族妻子双双上战场
          在抗美援朝的50年代初期,十八勇士夜袭水原城的故事家喻户晓。云南丽江的纳西族汉子戴汝吉,就是十八勇士之一。
          1951年1月25日,时任三营副营长的戴汝吉,率十八勇士,夜袭水原城,捣毁敌指挥部,全歼美军宪兵一个排,毁敌车七辆,迫使美军撤出水原城,立下卓著战功,升任一营营长。继而率全营与敌殊死拼搏,在战斗中负重伤,被送回锦州治疗。同年7月上旬,重返朝鲜前线。
          1951年3月3日,《人民日报》报道了十八勇士的事迹。1953年4月,抗美援朝胜利在即,上海印刷发行10万份《中国人民志愿军十八勇士》画报,向全国发行。1956年出版《志愿军一日》一书,书中收录《夜袭水原城》。出版发行《志愿军战斗英雄戴汝吉》连环画册。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先后为戴汝吉记大功一次、三等功一次,授予“人民功臣”“战斗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他“三级国旗勋章”一枚、“军功章”一枚。
          鲜为人知的是,在英雄戴汝吉的身后,还有一位美丽贤惠的回族妻子,也是志愿军战士。夫妻伉俪双双奔赴抗美援朝前线。
          他们是在东北认识的。由于妻子出身于传统的回民家庭,家人希望她嫁给本民族,深爱妻子的戴汝吉就告诉丈人说,纳西族也不吃猪肉。那时信息封闭,丈人也搞不清纳西族到底吃不吃猪肉,于是就相信了戴汝吉的话,把女儿嫁给了他。自从那以后,戴汝吉真的就再也没有吃过猪肉。“父亲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说得出就做得到。”若干年后,戴汝吉的儿子戴群智回忆起这段往事时说。
          戴汝吉对他的回民岳丈也十分尊敬。1975年,他在给儿子的一封家书中写道:“二月八日午后一点,你姥爷和我们永别了,终年八十五岁,我们把他送到回民义地,与你娘安葬在一起……你姥爷活着时我们都尊敬他、孝顺他,死了,用回民的传统习惯进行安葬……”
          儿子戴群智出生在1951年5月30日,正值戴汝吉第二次入朝期间。母亲生下他后就得了伤寒,生命危在旦夕。那时,回国休整的志愿军五十军正准备第二次入朝,父亲戴汝吉顾不得病中的母亲和刚出生的自己,匆匆踏上了征途。眼看戴群智的母亲奄奄一息,戴汝吉的团副政委便把刚出生的戴群智送给了辽宁当地一户农家抚养。谁知,经过医生的抢救治疗,戴群智的母亲渐渐痊愈,病好以后又把戴群智从那户农家要了回来。
          “好险啊,差一点我就再也无法和家人团聚了。”戴群智说。
          母亲痊愈后,便带着只有几个月大的戴群智入朝为志愿军服务。抗美援朝胜利后,戴汝吉凯旋归国,驻守辽宁丹东。1962年,戴汝吉响应国家号召,率领五十名军队干部转业支援北大荒,于是举家迁到黑龙江绥棱县,搬家成了家常便饭。
          小时候,戴群智只知道父亲是抗美援朝的英雄,但对于父亲的事迹却一点也不了解,因为父亲只会跟他们讲战场上的场面,却从不提自己。上小学时,有一次戴群智看到同学在看一本叫《血战白云山》的连环画,出于好奇就借过来看,谁知却在书里看到了父亲的名字:“上级交给三营副营长戴汝吉一个任务……”“戴汝吉带领着十七个战士在火光弹雨中冲进了水原城……”“戴汝吉用最后三颗子弹打倒两个敌人……”戴群智把这本连环画带回去给母亲看,母亲才跟他讲述了父亲的事迹。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11-02 22:43
          回复
            老家丹东的,当初抗美援朝的时候6个老回回住在我爷爷家里,临走的时候留下一些不必要的东西,说胜利了回来拿,结果最后就一个人回来拿走了全部,其他人都阵亡了,没阵亡这个也残疾了,唉。不过我爷的弟弟也参加了抗美援朝,没受伤的回来了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0-11-16 15:58
            回复
              都是英雄,致敬英雄!!


              IP属地:江苏12楼2020-12-17 21:56
              回复
                不朽的英雄
                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们都团结在红旗下,这才是 “ 六亿神州尽舜尧,遍地英雄下夕烟 ” 的伟大时代。


                IP属地:安徽18楼2022-02-09 17: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