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吧 关注:46,702贴子:336,271
  • 9回复贴,共1

【历史杂谈】晋末胡患严重,为何张氏能迅速稳定河西,建立前凉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西晋末期凉州胡患严重,但为何张氏能迅速稳定河西,建立前凉呢?
  前凉政权,其实大家都很熟悉,但作为十六国政权当中较早建立,并且经历前、后赵等胡族政权攻伐,而依旧稳固占据河西数十年的前凉政权,经常让人忽略掉一件事情——
  在西晋末期,凉州等地最早发生胡族叛乱,甚至撼动了晋室在西北的统治根基。但为何张氏父子能够迅速平定河西,最终在胡族大力侵扰中原之际,建立了稳固存续数十年的前凉政权呢?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11-30 08:53回复
      从几个方面来探析
    一、张轨的出身西北士族,能获得凉州士族支持
      张轨作为前凉政权的开创者,经常被人忽视掉其士族子弟的出身。张轨出身安定张氏,祖上是秦国相国张仪,西汉常山景王张耳是其十七代祖,祖父张烈任曹魏外黄县令,父亲张温在曹魏时任太官令。
      魏晋时期采用九品中正制选官,让士族门阀得到很大发展。而河西作为富饶之地,当地士族当然也得到了重用,张轨就是通过安定郡中正官平定品级之后,入朝继承了叔父恩荫的五品官。
      后来,张轨入朝,才能得到了当时中书监张华的认可,认为中正给他定级太低,张轨应该在二品当中都是十分优秀的。并且,张轨之后获得太傅杨骏之弟卫将军杨珧的赏识,征兆为掾属,并且授予太子舍人的官职,之后又迁官散骑常侍、征西军司。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11-30 08:53
    回复
        这足以看出张轨士族子弟的出身,起码不会受到当时西晋朝中主流势力的冷落。甚至连其母亲也出身陇西狄道辛氏,比之安定张氏更加兴盛,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狄道辛氏子弟出仕频繁。
        有士族背景张轨,又兼备才能名望,因此在西晋乱世将起之时,西北刚遭遇胡族祸乱不久,正是局势动荡贼道蜂起之时,张轨请求出镇凉州的请求很快就得到了答应。
        于时鲜卑反叛,寇盗从横,轨到官,即讨破之,斩首万余级,遂威著西州,化行河右。以宋配、阴充、氾瑗、阴澹为股肱谋主,征九郡胄子五百人,立学校……——《晋书·张轨传》
        而到达凉州之后的张轨,面对鲜卑反叛、贼寇强盗纵横的凉州局势,迅速率军讨平,斩首万余,在西北建立了威名。之后,张轨在河西施行教化,任用宋配、阴充、氾瑗、阴澹等人为谋臣,征召九郡贵族子弟五百人,建立学校等教化之时。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11-30 08:54
      回复
          这本是张轨教化一方的功绩,但其实也能够体现出当时张轨迅速平定河西乱局的依仗,那便是西北本土士族的帮助。宋配、阴充、氾瑗、阴澹这些谋臣,可并不仅仅是因为能力而被重用,他们皆是出身西北士族,这是张轨与西北本土士族联合的力证。并且,张轨征召九郡贵族子弟,也是同西北望族交好的措施,更加稳固了张轨在西北的统治。
          如此来看,张轨能够很快平定河西的主要原因,就十分清楚了,那便是张轨凭借其州镇长官和出身士族的身份,联合西北本土士族势力,一同平定了西北胡族叛乱,迅速稳定了张氏在河西的局面。
        二、晋室平定西北叛乱,导致西北胡族势力受损
          除了张轨联合西北士族势力,迅速稳定河西形势的主要原因之外,凉州等地胡族势力,经过西晋后期的叛乱和失败,实力受损严重也是张氏能迅速平定河西的重要原因。
          在张轨出镇凉州之前,西北发生过两次较大规模的胡族叛乱:一是由鲜卑秃发树机能发起的秦凉之变,持续九年才被讨平,西晋朝廷为了讨平叛乱,先后损失四名州刺史,地方兵力更是损失惨重;二是以氐人齐万年为首的齐万年之乱,同样持续数年,直到元康元年(299年)才被讨平,极大的撼动了晋室在西北的统治。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11-30 08:54
        回复
            经过这两场胡族叛乱之后,西晋王朝在西北的统治受到极大削弱,再加之西晋末期的杨骏、贾南风专政、八王之乱已起,晋室无心整饬西北局势,导致河西之地“寇盗从横”,百姓疾苦,局势动荡。
            但是,需要明白的是,虽然经过两次规模极大的胡族叛乱,导致晋室在西北的统治受到撼动,但同时大规模的叛乱结束之后,起兵作乱的胡族势力也受到极大削弱。
            像鲜卑秃发部这样的胡族势力,在秃发树机能叛乱被杀后,秃发部受到沉重打击。直到其孙辈秃发思复鞬时,秃发部才重新兴盛起来,可此时,已经是十六国的中期。秃发乌孤建立南凉时,已经是十六国末期,河西鲜卑早已失去了图谋中原的机会。
            再如河西鲜卑贵族若罗拔能,当初跟随秃发树机能一起叛乱,曾经率军在武威斩杀当时的西晋凉州刺史杨欣,足见其势力之盛。但等到张轨出任凉州刺史之后,若罗拔能再次起兵叛乱,张轨甚至都未亲自率军讨伐,只是派遣司马宋配领兵,就迅速讨平了叛乱,斩杀了若罗拔能,俘虏十余万人。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11-30 08:55
          回复
              可见,经过晋室平定叛乱之后的西北胡族势力,遭受到了极大打击,至少在张轨出镇河西之时,没有强大的胡族势力。张轨这才能够在中原胡族祸乱已起之时,可以不用以河西鲜卑、氐、羌等胡族势力为忧患,进而迅速稳定河西局势。
            三、遭逢内乱之后的晋室,需要依仗河西张氏
              另外,在张轨出镇凉州之时,正值贾南风废杀愍怀太子,赵王司马伦、长沙王司马乂、河间王司马顒、成都司马颖等人,纷纷争夺朝中权柄,展开了激烈的交战。镇守关中的河间王司马颖,调动关中兵力参与争斗,将战火引至关中。
              时关中饥荒,百姓相啖,加以疾疠,盗贼公行。模力不能制,乃铸铜人钟鼎为釜器以易谷,议者非之。——《晋书·司马模传》
              等到司马顒在“八王之乱”中被杀,南阳王司马模代替司马顒镇守关中之时,关中已经是千疮百孔。因为饥荒导致百姓相食,盗贼横行关中。司马模无法控制局面,甚至还要将铜人、钟鼎铸成炊具来换粮食,受到世人的非议。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11-30 08:56
            回复
                永嘉初,会东羌校尉韩稚杀秦州刺史张辅……轨从焉,遣中督护氾瑗率众二万讨之。先遗稚书……稚得书而降。遣主簿令狐亚聘南阳王模,模甚悦,遗轨以帝所赐剑,谓轨曰:“自陇以西,征伐断割悉以相委,如此剑矣。”——《晋书·张轨传》
                由西晋末期关中之地的惨象,便能对当时西晋经“八王之乱”后各州镇的情况窥见一二。当永嘉初年(307年),东羌校尉韩稚杀掉秦州刺史张辅,张轨派军讨平韩稚后,将消息告诉名义上的长官,镇守关中军事的南阳王司马模。司马模当时羸弱,见到张轨的使者后十分高兴,将皇帝的天子剑送给张轨,并对张轨说:“自陇地以西的地方,征讨罚贼之时都委托给你了,这柄天子剑就是凭证。”
                由此可见,当时西晋因为“八王之乱”和胡族叛乱,导致各地州镇受创严重,如关中这样的要地都无法维持基本的军事和后备,可想而知,张轨在整顿完河西局势之后,根本不用担心晋室权贵对河西的觊觎。而且晋室还需要日渐强盛的张氏,来拱卫京师对抗胡族侵扰,更不会得罪已经在西北站稳脚跟的张氏。
                于是,张氏在稳定完西北局势之后,可以安心在河西发展壮大。等到中原晋室覆灭之后,张氏便能够割据西北建立前凉政权。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11-30 08:57
              回复
                简单梳理
                  张氏之所以能够在西北迅速平定祸乱,并且建立起前凉政权,原因有三:
                  一是张氏是西北士族,能够联合西北本土士族力量,迅速击溃胡族等祸乱,稳定河西局势;
                  二是河西鲜卑等胡族势力,在之前叛乱失败后,实力受损严重,无法抗衡势力强大的张氏;
                  三是当时晋室自保都难以为继,尚且需要借助张氏抗敌,给了张氏割据西北自立的机会。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11-30 08:57
                收起回复
                  离不开士家大族的支持。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12-01 11: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