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吧 关注:46,702贴子:336,271
  • 6回复贴,共1

【文史杂谈】庄子:真正强大的人,是一半君子一半小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北人南相,南人北相者贵。
“一阴一阳之谓道”,世间万事万物都存在着正反两个面,达到了某种对立统一平衡,便衍生出了道。
老子有言:“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这是在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做人要刚柔并济,达到矛盾统一的局面,“雌雄同体”才是最佳。
《周易·泰卦》彖传讲:“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君子是阳的一面,小人是阴的一面。
真正强大的人,往往也是一半君子一半小人,同时具备君子和小人这两张面孔。
外小人内君子,才能战胜小人,当乃真君子。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12-01 22:27回复
    外浊内清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固然是一种做人境界,但在现实生活中,藏巧于拙,寓清于浊,有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各方面的资源,而成就一番事业。
    鲁迅先生讲:“北人南相,南人北相者贵。我看这并不是妄语。北人南相者,是厚重而又机灵,南人北相者,不消说是机灵而又能厚重。”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曾国藩就是这样一个内清外浊的非典型清官。
    从曾国藩一生的经济收入和支出可以看出。
    一方面,他确实是“清”得问心无愧,并没有把一分钱纳入自己的私囊。
    但另一方面,他的“清”和中国传统历史上的清官做法不一样,他不像海瑞这些清官,清可见底,严格遵守国家的规定,国家规定不能拿一分钱,一分钱都不拿;国家规定不能办的事儿,一点也不办。
    这样的清官是门面式的清官,做不了任何实事。如果一个官员清到这种程度,就会成为官场上的公敌,大家都不会认可。因为这种做法显然暗示了别人都不清廉,在官场上不可能有任何朋友和任何支持自己的力量。
    曾国藩有一句话,他说“尤不愿得清官之名”,就是说他不想让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清官,他这种和光同尘、遵循官场的明规则和潜规则的做法,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他自己和官场的冲突,有利于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各方面的资源,为社会办一些大的事情。
    所以表面上看,曾国藩和晚清其他官员没有什么两样,但实际上他内心的操守非常坚定。
    之所以要外浊,是因为他要在官场上做事,就不能与大环境处处格格不入,特立独行,否则就会遭受排挤。
    但外浊不影响内心的清明,达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是强者高级的策略,也是为人处世最高级的方式方法。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12-01 22:28
    回复
      外圆内方
      中国历来就讲求方圆之道,不管是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还是铜钱外圆内方的独特外形。
      清代乾隆年间的纪晓岚认为,做人要“处世圆滑,内心中正,不同流合污而为人谦和”,其实这就是对 “内方外圆”的解释。
      方是规矩,是准则,是框架。它规定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怎样做更规范。没有方,世界便没有秩序,便失去约束。
      圆是通融,是弧线,是润滑。它要求人能适应,会变通,左右逢源也可偶一为之。圆没有角,圆不伤人,当然也不易自伤。没有圆,世界的负荷太重,便不能自理。
      方是为人之道,圆为处事之本,外圆内方是中国传统的处世哲学。
      《菜根谭》云:“建功立业者,多虚圆之士;愤世失机者,必执拗之人。”
      这句话意思就是说:能够建立功勋成就大业的人,大多都是处事谦虚圆通的人。而那些丧失机会,导致失败的人,必定是固执任性的人。
      所谓的虚圆之士,就是谦虚圆融,在这里并不是说的耍小心眼,投机耍滑,而是一种真正的大智慧,是一种圆润变通,懂得改变的智慧。
      真正强大的人,巧藏方、外露圆。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12-01 22:28
      回复
        外柔内刚
        陈希夷的名作《心相篇》有言:
        “过刚者图谋易就,灾伤岂保全元;太柔者作事难成,平福亦能安受。”
        过于刚强的人,做事虽有成功,但容易伤人伤己,很难长寿;过于柔弱的人,做事不容易成功,福报平平但能安享。
        成大事的人,要学会中道,刚柔相济,外柔内刚。
        国学经典《菜根谭》之中有这样一句话:舌存常见齿亡,刚强终不胜柔弱;户朽未闻枢蠹,偏执岂能及圆融?
        这句话的含义是:人们柔软的舌头一直存在着,往往是坚硬的牙齿最先掉光了,所以刚强最终会败给柔弱。往往门板就早早坏掉了,可经常转动的门轴一直完好无损,并没有被虫子咬坏,所以偏执怎么胜得过圆融呢?
        无论是刚强的牙齿还是门板,往往都不如柔弱的舌头和转轴,因为用刚强的态度面对外在事物的时候,也必然会受到刚强的反馈,从而使自己受到伤害,自己必须承受一样的痛苦,所以寿命往往不会长久。而柔软的事物由于不易受到损伤,所以存在的时间更长久。
        “外柔内柔,人辱之;外刚内刚,人毁之;外刚内柔,人轻之;唯有外柔内刚,方成大器。”
        强大的人,以柔示人是顺随人情,是一种缓和的手段,也是为自己铺路,但内心却是刚强无比的。
        但等到时机来到之时,他们会以雷霆万钧之势,干净利落地解决问题。
        如张居正在《驭人经》中所说,“以利使奸。以智防奸。以忍容奸。以力除奸。”
        强者终将显示他的强大。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12-01 22:29
        收起回复
          人的两面性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12-02 12:06
          回复
            所谓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理财,善不为官也是这个道理。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12-02 19: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