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吧 关注:46,702贴子:336,276

【历史杂谈】秦国历史上,嬴驷团队、嬴稷团队和嬴政团队哪个更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秦国历史上,嬴驷团队、嬴稷团队和嬴政团队这三个团队确实对秦国走向强大和最终统一天下,在三个不同阶段分别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应该说这三个团队都是很强的,不过,如果说从秦国的崛起和逐渐走向强大来看,嬴驷团队的贡献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嬴驷团队,后面的嬴稷团队和嬴政团队就没有强秦的基础,要灭东周、灭六国、统一天下也就不太可能,所以,嬴驷团队对于秦国的强大起了关键性作用。
嬴驷是一个很厉害的君王,他是秦孝公之子,十九岁即位,自称秦王,成为秦国第一位君王。他继承秦孝公的改革成果,在他当政期间,朝中人才济济,文有张仪等,实施连横之计;武有公孙衍、樗里子、司马错等,四处征战。在赢驷主政期间,北伐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为秦国后来打败列国,统一天下打下坚实基础。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2-06 08:52回复
    赢驷带领他的团队所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赢驷继承孝公和商鞅的改革成就,除掉了商鞅,但却继续推行法治。
    秦孝公时代,商鞅推行改革,秦惠文王即位时,秦国的法治建设已基本完成,改革成果显著,但是,作为改革的设计者和推行者的商鞅,此时却成了秦国改革成果的最大威胁者。这是因为,其一,商鞅的改革大大地损害了贵族保守势力的利益,孝公在时,商鞅有孝公的支持,而孝公去世后,保守势力将对商鞅进行反扑,有可能会毁掉改革成果;其二,商鞅执掌了大权,在法治建设完成之后,掌大权并行霸术的人有可能是法治的最大危害者,而君主制下的法的象征只能是一个人,那就是君王,当商鞅的权力威胁到秦惠文王的君主权力时,商鞅便成了君王的对手,秦惠文王和商鞅只能有一个代表法,所以,即便是秦孝公没有暗示,秦惠文王即位后也必然要除掉商鞅,嬴驷是不可能让商鞅继续执掌大权的,而且,也不能让商鞅为他国所用,所以,商鞅是注定要被灭掉的。
    秦惠文王成功地除掉了商鞅,而且是依照商鞅所制定的法的规则除掉了商鞅的。秦惠文王在除掉商鞅后,便认为商鞅造反的事查无实证,而公子虔和公孙贾便犯有对商鞅的陷害之罪,因而,嬴驷顺势又将秦孝公的哥哥公子虔和秦国贵族、上大夫公孙贾两人及其大量党羽全都除掉了,如此一来,秦惠文王把秦孝公没有完成的事接着做,除掉了改革和法制的设计和推行者商鞅,又除掉:反对商鞅的有权势的人,同时,却又将秦国的法治继续推行下去。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2-06 08:57
    回复
      第二,重用张仪,以“连横”破“合纵”,继续重用外来人才。
      秦惠文王重用张仪是他政治生涯的一大亮点。秦惠文王继承他父亲孝公的敢于用外来人才的开明政策,对纵横学奇才张仪先是试探、考验,后来重用、信任,他大胆采用了张仪的“连横”之计,以破苏秦的“合纵”之策。可以说,张仪是赢驷团队中最为杰出的文臣、谋略家。在秦与列国极为复杂的邦交、角逐中,赢驷能重用和信任张仪,积极采用张仪的策略,使秦国多次逆转危势,转败为胜,从而击溃五国的攻秦之兵,这表现了赢驷很有雄心和胆识,很善于驾驭人才。继孝公用商鞅之后,赢驷重用张仪,君臣密切合作,携手共进,自此,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秦国用士“不唯秦人”成为一项极为重要的人才政策。当然,赢驷虽重用和信任张仪,但并非一味地接纳张仪的建议,当赢驷认为张仪计策不妥时,他也会按照自己的决策来行事,比如,在是否平定蜀国的问题上,张仪与司马错意见相异,激烈争辩,嬴驷接纳了司马错的建议,并命他领军去平蜀。嬴驷在采纳文臣武将的建议时,是根据他审时度势的远见来做出决策的。
      赢驷能慧眼识人,善于任贤用能,特别是敢于重要外来人才,他不仅重用嬴华、异母弟公子疾、司马错等秦人,同时也重用了大量的外籍能臣,除张仪之外,还有公孙衍、魏章等魏人,嬴驷不拘一格重用人才,方能使当时的赢驷团队人才济济,才能取得重大的政治成就。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02-06 08:58
      回复
        第三,东进攻魏,建立黄河东岸的前进基地。
        嬴驷即位之后,清除了朝中的权臣,并打击了贵族保守势力,使自己的君权得到了巩固,接着,他继承孝公遗志,开始东进攻魏。秦惠王八年(公元前330年),赢驷派大良造公孙衍破魏军于雕阴(今陕西省甘泉县南),魏国只好将河西之地割让给秦国。秦惠王九年(公元前329年),秦军继续攻魏,夺取了河东的汾阳(今山西万荣县西南)、皮氏(今山西河津县)及焦(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南),还有曲沃(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南)等地。次年,秦军又夺取了魏之蒲阳(今山西隰县),魏国无法阻挡秦军的强大攻势,于是,魏国又被迫割让给秦国上郡15县(今陕西东北部地区)。自此,魏国不仅失去了黄河以西的全部国土,而且,连黄河东岸的土地也开始丢了,秦国占领了魏国黄河以西的全部地盘,并挥师过黄河至东岸,在东边建立了秦军的前进基地。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02-06 08:58
        回复
          第四,灭蜀败楚,北伐义渠。
          秦惠文王十三年(公元前325年),嬴驷权力增大了,他多次打赢了战争,雄心也更大了,他仿照山东六国的做法,自称为王,成了秦国历史上第一个称秦王的君主,他改元为更元元年。七年之后,魏、赵、韩、燕、楚五国联合攻秦,赢驷派庶长樗里疾率兵迎敌,秦军于修鱼大破魏、赵、韩三国联军,斩敌首达八万之多。成功地阻止了东方各国联军对秦国的进攻。
          可是,就在秦国抗击东方联军时,西北方匈奴的一个强有力的部落义渠趁机发兵侵李帛,袭击秦军于,秦军面临着东西两面的夹击之势。此时,赢驷及时改变策略,他感到东方联军有三国刚被击败,该是不敢马上深入攻秦,于是,他采用司马错之策,于更元十年(公元前316年),突然攻蜀,大败蜀军于葭萌关,打得蜀军没有还手之力。
          击败蜀军之后,赢驷开始腾出手来对付义渠。义渠是当时秦国在西北部所面对的最强大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义渠凭借骑兵的机动性对秦国的边境屡次进行劫掠,有时还侵犯了秦国的洛河流域,义渠骑兵的危害性很大。公孙衍劝说秦惠文王,建议暂停攻魏国等东方联军,先讨伐义渠。赢驷采纳了建议,率兵北伐。秦军采用大面积烧荒的方式来对付义渠骑兵,大面积烧荒之后,义渠骑兵不敢深入,生怕靠近后因牧草被烧光而牛马羊饿死,怕远侵时兵力难以为继。
          秦惠文王七年,义渠发生内乱,赢驷趁机派庶长操趁义渠军自相残杀之时,攻入敌营,极大地打击了义渠的力量,秦惠王十一年(公元前327年),秦国在义渠设县,义渠无力抵抗,只好称臣。秦惠文王更元十年(公元前315年),秦军又取义渠二十五城,至此,秦国不仅消除了来自西北方向的军事威胁,而且,还占有了大片的优良牧场,这对于蓄养战马羊群是非常有利的。
          显然,赢驷在即位之后,自称为秦王,他率领着他的团队,不仅占领了魏国东岸的土地,粉碎了五国的联合进攻,而且,他还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北扫义渠,扩疆拓土,壮大秦国的实力。这为秦国继续征服列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02-06 08:58
          回复
            当然,嬴稷团队和嬴政团队也是很不错的,嬴稷在赢驷所奠定的实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战果,而嬴政在嬴稷使秦国实力领先的基础上灭了列国,统一天下。
            秦昭王嬴稷(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51年)是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他在位五十六年间,是在位时间很长的君王。
            起先,嬴稷要当上君王也是不容易的,他早年在燕国为人质,秦武王去世后,他才在赵燕两国武士的护送下回到秦国,并在右相樗里疾、大臣魏冉以及宣太后等的拥立下继承王位,成了秦昭襄王。在即位初期,他并没有权力,他的母亲宣太后当权,他的舅舅魏冉为咸阳将军,掌兵权,他的王叔樗里疾为相。直到公元前304年,秦昭襄王二十二岁时行冠礼,才开始亲政。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02-06 08:59
            回复
              秦昭襄王最英明的决策之一是重用魏国人范雎,他采用范睢的计策,巧妙地收回宣太后的权力,并驱逐朝中“四贵”,即穰侯魏冉、华阳君芈戎、泾阳君公子芾、高陵君公子悝,阻止他们擅权,接着,嬴稷拜范雎为相,并采用他的“远交近攻”策略,重点攻击韩、赵,暂时不理会齐、燕暂,稳住楚、魏,从而,他成功地破解了东方诸侯国的“合纵”策略,奠定了秦统一战争的胜利基础。
              秦昭襄王的另一英明决策是任用白起为大将军。白起在嬴稷的支持下,屡立战功,伊阙之战,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嬴稷让白起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而白起在他的军事生涯中,攻下了敌城70余座,攻陷东周王都洛邑,俘虏周赧王,迁九鼎于咸阳,结束了周朝八百年统治。
              可见,嬴稷的团队也是非常强的,但是,若是没有赢驷打好基础,嬴稷也很难让白起有那么大的军事成就。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02-06 09:00
              收起回复
                秦始皇嬴政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他是秦庄襄王之子,是秦惠文王赢驷的玄孙,嬴政于始皇帝九年(前238年)举行冠礼,在举行冠礼的前一年,便参与了平定其王弟长安君成蟜攻赵国时的谋反;举行冠礼的当年,嬴政亲自率兵平定了长信侯嫪毐的叛乱。之后,嬴政又免除了吕不韦的相职,把吕不韦放逐到巴蜀,吕不韦知自己与秦王政的关系已无法挽回,便饮毒酒自杀。嬴政自此独揽大政。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02-06 09:01
                回复
                  不久,嬴政听从秦国贵族所言,下了《逐客书》,想逐出六国食客,但是,他被李斯的《谏逐客书》说服,继承了赢驷、嬴稷的人才政策,重用尉缭、李斯等人。 嬴政执政时,文臣方面重用李斯等人,武将方面重用王翦等人,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嬴政指挥他的团队,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把秦国的事业推向了高峰,建立秦王朝。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1-02-06 09:02
                  回复
                    嬴政统一六国之后,他认为自己功能盖过“三皇五帝”,于是,便称为“皇帝”,他成了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亦称“始皇帝”。嬴政在秦朝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在地方上废除周以来的“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同时,他推行书同文、车同轨,并统一度量衡。在军事上,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长城,开挖灵渠,有了一系列的创造性成果。可是,嬴政晚年求仙幻想长生不老,并苛政虐民,动摇了统治根基,致使秦朝二世而亡。
                    应该说,嬴政能统一六国并成了“始皇帝”,他的团队也是很强的,但是,如果没有赢驷、嬴稷在他前面打好基础,嬴政绝对无法灭六国统一天下。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1-02-06 09:03
                    收起回复
                      最重要的是孝公团队,其次是嬴驷,嬴稷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02-06 11:35
                      回复
                        也可以说孝公和嬴驷团队一样重要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1-02-06 11:36
                        回复
                          没有秦献公嬴师隰 开启明君模式,哪有秦国六世的余烈实现秦始皇的大业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1-02-07 07:23
                          回复
                            都重要,缺一不可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1-02-08 15:16
                            回复
                              没有嬴驷估计新法难坚持下去。老氏族复辟秦国变法失败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1-02-08 19: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