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家楼吧 关注:4贴子:1,220
  • 11回复贴,共1

【莫家楼文集】3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王书声生死腾格里》(摘录)
1937年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赴新疆途中在河西走廊险关古浪峡遭马步芳骑兵围剿,受措祈连山,被迫分散行动找中央。副总指挥王树声单身一人劳累饥渴,昏倒在人迹罕至的腾格里沙漠,被拉骆驼的中卫宣和堡人俞学仁营救脱险,半夜扮成驼盐脚夫想混过黄河,不料又被马鸿魁搜捕军警捉住,因天色已晚,临时关在莫家楼盐务局的一间废弃伙房里,也是命不该绝,屋里有一天窗,旁边有一柱子,夜深人静二人用牙咬开绑绳,顺柱子爬上钻出天窗,又用绳子溜下高墙,待天亮军警发现追赶时,二人早已夜渡黄河,后来经同心在甘肃环县找到红军。
王树声在自传中写道:“路经宁夏中卫县境敌人驻军关卡时,有老人名俞学仁(系中卫县旋窝铺人)掩护并护送我到陕北固北县(老苏区)县委会”。
解放后,王树声曾多次派人到中卫寻找救命恩人俞兴仁,但是没有找到,这成为他的终生遗憾。因地名人名记错了,把“宣和堡人俞兴仁”记成了“旋窝堡人俞学仁”。
1998 年10 月29 日,为筹拍电影《生死腾格里》,杨琼程和李乐导演等3人,前往北京王树声将军的家中看望了将军夫人杨炬及将军长子王鲁光,受到热情接待。谈到俞学仁时,杨炬老人激动地说:“多少年了,我们一直在打听,寻找他老人家的下落,无奈杳无音信。你们回去务必再帮助找一找这家人。”
以后李乐杨琼程把《王书声生死腾格里》改编成电影《生死腾格里》,2005 年后谢滩村的教师看到了电影《生死腾格里》,才知道俞学仁叫俞兴仁,是宣和人。谢滩村的老人说小时侯见过俞兴仁,说他拉骆驼、有本事、会“牛马经”,能给牲畜看病,老年时在腾格里沙漠边一小庙守门,当饲养员,是“五保户”,没有儿女, 生前曾对人说过他救过红军的事,1970年后去世 。
王树声之女王宇红在人民网进行视频访谈:后来我的父亲一心要回延安,最后剩他一个人的时候,他越过腾格里沙漠,因为没有吃的,他就昏死在沙漠里了,这时候就有一个老乡把他给救了。到解放以后我父亲一直在找这个人,当时托兰州军区,托部队找这个人,一直没有找到。到我父亲1974 年去世以后,我母亲还在找这个人,也找不到,也找不到他的家人。有的人说,可能是神仙救的。


1楼2021-02-28 04:47回复
    二人一路商量,一路唠嗑前行,赶了十几天的路程,终于来到了内蒙古阿拉善盐湖,俞学仁准备再盐,以向平凉驮盐为由头,送王树声过黄河到陕北。驮好盐后,二人又赶了一天多的路程,到7月中旬,王树声在九死一生中终于走出了“魔鬼城堡”腾格里大沙漠。算算与李新国等人在民勤分手的日子,已经过了一月有余。
    阿拉善盐湖距中卫县城并不是很远,但沿途的卡子盘查得却很紧。二人拉着骆驼不敢走官道,顺着沙漠一路向东,沿吊脖梁、买卖城、黑山嘴一线,避开中卫县城,来到县城东的莫家楼渡口,想从这里过黄河、爬香山、走海原、到陕北。快到莫家楼渡口时,俞学仁留了个心眼,把王树声安置在一个亲戚家,给王树声换了衣服让休息,自己则独自拉着骆驼到渡口探动静。
    莫家楼不仅自古就是一个南来北往的水陆交通码头,也因一句“半截子入到天里头”而出了名:相传银川、中卫、中宁的三位在外跑买卖的商人偶尔碰到了一块,相约住进同一家旅店后,彼此寒暄,热乎异常。话说多了,话头渐渐扯到了宁夏的人和事上,各自夸耀起了自己的家乡,都想抬高自己压别人一头。银川的客商首先抢着说:“银川有个海宝塔,离天只有一丈八。”中宁的商人一听要比高,赶忙接口说:“中宁有个牛首山,伸出胳臂摸着天。”剩下中卫的商人了,他实在想不出能超过二人的景致,便顺口吹嘘说:“中卫有个莫家楼,半截子■到天里头。”二人一听开口大笑,觉得虽然吹得离谱,但说得顺口,热爱家乡的感情诚挚,便甘拜下风。从此,“中卫有个莫家楼”的故事便广为流传。
    莫家楼紧傍黄河,是一个商贸十分活跃的集镇,南北公路在此交汇,来往的驼队、客商、行人络绎不绝,成为当时各种货物的集散地,尤其是盐业市场极其繁荣,青、白、黑、红盐应有尽有,每天进出的驼队达数千峰,参与盐业市场活动的人员过千人,“金盛魁”“鸿泰店”“春兴源”“中兴泰”等盐商店家生意兴隆,富甲一方。官方设立的盐警队队员达三十多人,缉私队人员达四十多人。
    来到莫家楼渡口,俞学仁才发现情况比想象的要糟糕得多,渡口岸边的莫家楼盐库里驻满了马家军,对来往客商、行人一个不漏地查验身份证件,没有证件插翅也甭想飞过去。俞学仁眼见拉驼带王树声过河已不现实,只好把盐交给莫家楼盐库,掉头折返了回来。
    听说渡口盘查严实无法渡河,王树声长时间沉默不语,俞学仁也坐在炕沿上吧嗒吧嗒闷头抽旱烟不说话。几锅烟下去,俞学仁仿佛下了大决心似的,将烟锅在鞋帮上磕了磕,说:“大兄弟,你甭担心,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走,豁出去了,虽说自古黄河不夜渡,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今天咱俩就闯闯鬼门关,破破老祖宗的规矩。”说完,拉起王树声离开莫家楼,乘夜色掩护,绕开巡逻队,一气向东跑到一个无军警看守的野渡口,拿出大把的银元,恳求老船工冒着翻船的危险,连夜将他们二人送过了黄河。
    过了黄河,王树声向老船工深深地鞠了一躬,转身与俞学仁一刻不停地钻进了香山,沿寺口子、校尉川一线,直达陕西固北县。至此,西路军副总指挥王树声在俞学仁、老船工的帮助下,终于脱离马家军的魔爪,顺利回到了党的怀抱。
    俞学仁要回去了,王树声紧紧攥着俞学仁的手,饱含热泪地说:“老哥哥,大恩不言谢。我王树声无以为报,革命成功了,我一定到中卫去看你。”
    二十年后,已是共和国大将的王树声多方派人到中卫寻找俞学仁,可俞学仁就像突然从人世间蒸发了一样,毫无音信,使得将军在有生之年再也未能见俞学仁一面,不得不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3楼2021-02-28 04:49
    回复

      宁夏中卫市:中卫文化使她如此美丽(下)
      2005-07-22 19:46 宁夏商务信息中心
        周泥水匠与陈木匠
        古代庙宇是建筑成就的最高体现,它不但体现了匠人的高超建筑技艺,还留有大量诗文、楹联、绘画、雕刻等,是当地艺术水平的综合体现。在中卫,分布在各乡各堡的庙、观达92座。这些庙观大都是中卫人自己修建的。
        周兴礼,中卫柔远乡砖塔村人;陈铭,中卫城关镇黄湾村人,两人均生于工匠世家,县上有“周泥水匠陈木匠”之说。中卫人引为自豪的高庙,具体修筑年代已不可考,有文字记载的是在明永乐年间已初具规模,就是从这时算起,也有600年的历史。高庙曾遇过两场大火,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的一场大火中使得主体建筑几乎全毁,我们现在见到高庙是后来重新修复的,历时四年,就出自周陈二人之手。
        周兴礼成名还有个故事: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县城要拆除东西两个瓮城,但有一个5米高的木牌坊挡住了路,又不能拆毁它。周兴礼利用杠杆原理,将木牌坊从原来的位置迁移到10米远的路南,给施工腾开了道路,而牌坊完好无损。此一举,周兴礼的名声响遍了宁夏。我们现在媒体报道的某地大楼平移工程,和周兴礼比起来,晚了近七八十年。
        民国二十八年,周兴礼和陈铭两人被请去主修平罗玉皇阁。一些本地的工匠不服气,他们怎么也不想让外人在自己的地盘上逞能。所以,他们提出,要让周陈二人和本县的工匠进行设计比赛,看看谁的图纸出得快,结构又合理,并且造型最新颖,就用谁的。周陈两人在比赛中一举夺魁。结果,平罗玉皇阁至今仍是该县的标志性建筑。此外,灵武高庙、同心县河草沟清真寺等,都是这二位的作品。
        码头文化
        中卫人爱讲这么一句话:“阿们中卫有个莫家楼,半截子入在天里头。”这话用中卫方言说出来,非常生动有趣。
        现代中卫人认为,中卫的文化是码头文化。以上中卫人夸口的莫家楼码头,就是古代中卫四大码头之首。较大的码头还有新墩、南长滩、下河沿等。上世纪初到上世纪中叶,中卫的交通枢纽作用不但在宁夏地位特殊,也让外国人远道而来大把投资。民国初期,比利时人就在莫家楼码头做起了盐运转销的生意,一度成为宁夏规模最大的盐市。最兴旺的时候,中卫县城有6家洋行、货栈,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已经在做国际贸易了。交通的四通八达,南来北往的商贾车船,不仅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也必然带来各路思潮的碰撞,新思想新风尚随之而来,这就是文化的兴盛。据说中卫当时办学之盛,吸引了周边各县的学子前来,有金积的,广武的,中宁的,还有银川的,俨然是一个教育与文化的中心。
        十五岁以前,我的家还住在黄河南边的宣和镇,每到假期可以到城里的姥姥家玩,莫家楼码头是惟一过河的通道。一条大船突突地叫着,把人和车一起载过去,一来一往要四十多分钟。而且晚上是要停渡的。十二岁那年,有一次我病得很重,乡卫生院的医生说,赶快往城里送。父母怕到了河边赶不上渡河,等不及坐那一天一趟的班车,就拦了一辆运石头的拖拉机把我拉到了黄河边。可是这车到了河边就不走了,我只好躺在河滩的石子堆上喘气……后来还是母亲求遍了河边等着摆渡的司机,才搭上了一辆车,赶到了城里,救了我一条小命。记得姥姥那些年最痛恨的事情就是母亲嫁到了河的那边,她老说:“隔山不算远,隔河万里长”。
        码头的衰落
        此次采访,我们又来到莫家楼码头,昔日的辉煌哪里还有半点影子,只留下几块石桩,诉说着无尽的寂寞。黄河大桥修成后,码头已经被废弃了,连旧时的路也被疯长的荒草湮没了。剩下的另外几个码头,也逃不脱被抛弃的命运。码头文化的真义在于它的兼容并蓄,这种开放宽容的姿态使得中卫在那个时代走在了潮头,为她带来了几十年的荣耀与辉煌。但是,随着码头的衰落,交通枢纽地位的不再,地理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吴忠借升市的机会加快了城市发展的步伐;青铜峡、中宁搭上了高速公路的快捷,大大缩短了到银川的距离;而灵武则依托银川市代管的机会借力发展。中卫在新一轮的竞争排序中,有些力不从心了,就连最古老的品牌——文化,似乎也被西海固崛起的作家群夺去了光芒。


      6楼2021-02-28 04:54
      回复

        《成吉思汗摆兵中卫黄河九渡》周兴华2007.9. 发布:俞辉
        《元史·太祖本纪》载:蒙古太祖二十一年(公元1226年)秋天,成吉思汗“遂逾沙陀,至黄河九渡,取应里等县”。
        成吉思汗所至的“黄河九渡”在什么地方?“黄河九渡”指哪些渡口?
        从成吉思汗进军西夏的路线看,他是沿着河西走廊自西向东进发的。蒙古大军翻越沙陀(今中卫沙坡头)后,便到达黄河九渡,攻取了应理(今中卫、中宁)等县。由此看来,黄河九渡在今中卫、中宁的黄河两岸。
        查阅历史文献,宋夏至明清时期,古代中卫境内黄河两岸建置有很多渡口:
        古本《范文正公文集》所附《西夏地形图》和前苏联所藏《西夏地图集》在西夏雄州黄河北岸边标绘出来的黄河渡口有“郭家渡”,成书于明初的《宣德宁夏志》记载的中卫黄河渡口有“应理州渡”。黄河穿流西夏国境约2000公里,古《西夏地形图》上标绘出的黄河渡口仅有今宁夏中卫黄河段的“郭家渡”和银川黄河段的“吕渡”。这种标绘方式一是说明宋夏蒙元时期中卫黄河两岸的渡口是水陆交通要津,二是说明西夏雄州、鸣沙县(今中卫、中宁)、元应理州(今中卫市)境内的黄河渡口闻名于世。《西夏地形图》、《宣德宁夏志》上标绘、记载的“郭家渡”、“应理州渡”应是泛指,不是单指一个渡口,以下历史文献记载的中卫黄河两岸渡口可以证明之。
        《嘉靖宁夏新志》上记载的黄河渡口有:常乐渡,在城西南约5公里处。 永康渡,在城东南10公里处。李安子渡口。
        《乾隆中卫县志》上记载的黄河渡口有:永康渡、常乐渡、老鼠嘴渡、张义渡、青铜峡渡、冰沟渡口。《乾隆宁夏府志》上记载的黄河津渡有6个:常乐(旧志亦有)、永康(旧志亦有)、张义、冰沟、老鼠嘴、青铜峡。《乾隆宁夏府志》采自《乾隆中卫县志》。《乾隆中卫县志》是以元《应理志草》为底本的,上述许多渡口名称当从元明渡口延续而来。
        《甘肃新通志》上记载的黄河渡口有11个:
        冰沟渡:为古水渡河至长流水道。周按:冰沟渡在今中卫长流水沟于孟家湾东入黄河处,对岸即是冰沟门。冰沟古称古水,从长流水沟口渡河至冰沟门,沿冰沟等黄河南岸的山水沟向东即可进入黄河南岸的今中卫、中宁、靖远、海原、灵武、固原等地区。
        常乐渡:在县城西南约5公里处。
        新墩南渡口:在马路滩。
        永康渡:在县东南约10公里处,即莫家楼房渡。
        泉眼山渡:在宁安堡,嘉庆七年设。东距县城30公里。
        宁安堡渡:在石空堡南,距县城40多公里。
        南渡口:在田家滩,亦通平固路。在泉眼山东,与泉眼山渡同地。
        张义渡:渡河至宁安堡。东距县城55公里。
        老鼠嘴渡:在铁桶堡东,为宁夏通兰州、平凉必由之道。在县东75公里。
        广武渡:在广武东二十里,即峡口通宁灵一带。东北距县城100多公里。
        青铜峡渡:渡河至灵州界。青铜峡渡两岸石壁劈立,黄河行其中,对山交错,紧束洪流,乃中邑一大关键也。东北距县城110多公里。
        以上历史文献记载证明,宋夏至明清时期,中卫境内黄河两岸见于史籍记载的古渡就有14个,除泉眼山渡系清代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新增置外,其余13个渡口史籍均未载其建置年代,说明古已有之。渡口名称与位置随着时代的推移和河床的变化可能改名改置,但众多渡口古已有之,延续存在是一贯的。在上述13个古渡口中,其中“郭家渡”、“应理州渡”系泛指;田家滩南渡口与泉眼山渡为一渡;新墩南渡口与常乐渡一南一北,距离靠近,是为对渡。除去以上泛指、新增和对渡的5个渡口(郭家渡、应理州渡、泉眼山渡、南渡口、新墩南渡口)外,剩余的冰沟渡、常乐渡、永康渡、宁安堡渡、张义渡、老鼠嘴渡、广武渡、李安子渡、青铜峡渡9个渡口均系宋夏蒙元时期“郭家渡”、“应理州渡”范围内的黄河九渡,亦即成吉思汗所至的“黄河九渡”。(作者周兴华系国际岩画委员会委员、宁夏博物馆原馆长)


        7楼2021-02-28 04:56
        回复

          《码头文化构筑中卫经济新坐标》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贺民 朱冰尧 高煜荣2007年10月18日
             莫家楼下好粮仓
            《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在中卫市采访时发现,这里位于宁夏中西部宁、蒙、甘交界地带,东与吴忠市接壤,南与固原市及甘肃省靖远县相连,西与甘肃省景泰县交界,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毗邻。“天下黄河富宁夏,首富中卫”。黄河温柔地从其城中穿过,因黄河诞生的码头文化给这一片土地提供了繁衍生息的营养。
            中卫人爱讲这么一句话:“阿们中卫有个莫家楼,半截子入在天里头”。中卫人夸口的莫家楼码头,就是古代中卫四大码头之首。
            “浮沙高拥隐边城,渺渺烟云接大荒。山引贺兰峰积翠,河通星宿水流黄。羽书绝塞驰飞檄,烽火何时靖虏疆。万亩即今生计重,省农还与课耕桑。”早在乾隆二十一年,中卫的父母官黄恩锡就在“子丑春日登中卫城”为中卫做下如此一首诗。
            中卫市卫宁灌区光热、气候、土质条件好,又享黄河自流灌溉之利,土地肥沃、沟渠纵横、排灌畅通,是全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和畜禽养殖基地。同时,中卫自然资源丰富。山地矿产资源种类多,开发历史悠久。是宁夏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利用如此天然的自然资源和农业条件,中卫市盛产的中卫大米粒圆、色白、油润、味香、且营养丰富。被誉为“珍珠米”,相传清朝时曾列为贡米。还有目前作为中卫头号发展产业的“香山硒砂瓜”,成为了当地农民的致富法宝。
          财富的“码头”
          上个世纪初,中卫就被誉为交通枢纽。解放前,比利时人就在莫家楼码头做起了盐运转销的生意,一度成为宁夏规模最大的盐市。
          如今,包兰、甘武、宝中和即将建设的中太铁路在中卫相会,是西北地区继兰州、宝鸡之后的第三大铁路枢纽。中卫是全国铁路交通大动脉的西部“桥头堡”,是欧亚大通道“西进东出”的必经之地,是人流、物流、信息流集散地,具有承东启西、北拓南展的区位优势。
            码头文化
            中卫人爱讲这么一句话:“阿们中卫有个莫家楼,半截子入在天里头。”这话用中卫方言说出来,非常生动有趣。
          现代中卫人认为,中卫的文化是码头文化。以上中卫人夸口的莫家楼码头,就是古代中卫四大码头之首。较大的码头还有新墩、南长滩、下河沿等。上世纪初到上世纪中叶,中卫的交通枢纽作用不但在宁夏地位特殊,也让外国人远道而来大把投资。民国初期,比利时人就在莫家楼码头做起了盐运转销的生意,一度成为宁夏规模最大的盐市。
          十五岁以前,我的家还住在黄河南边的宣和镇,每到假期可以到城里的姥姥家玩,莫家楼码头是惟一过河的通道。一条大船突突地叫着,把人和车一起载过去,一来一往要四十多分钟。而且晚上是要停渡的。
          码头的衰落
          此次采访,我们又来到莫家楼码头,昔日的辉煌哪里还有半点影子,只留下几块石桩,诉说着无尽的寂寞。黄河大桥修成后,码头已经被废弃了,连旧时的路也被疯长的荒草湮没了。剩下的另外几个码头,也逃不脱被抛弃的命运。码头文化的真义在于它的兼容并蓄,这种开放宽容的姿态使得中卫在那个时代走在了潮头,为她带来了几十年的荣耀与辉煌。但是,随着码头的衰落,交通枢纽地位的不再,地理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


          8楼2021-02-28 04:58
          回复

            《著名的黄河渡口,著名的桥渡》[url]http://直击黄河[/url]2002年12月16日
            著名的黄河渡口,著名的桥渡
            著名的黄河渡口
            跨越黄河天险,沟通两岸交通,古代桥梁较少,主要依靠船只摆渡,20世纪以来逐渐增建桥梁,铁路、公路可直接跨过黄河。在黄河干流上,古代就有修造临时性或季节性浮桥的记载,近代随着铁路、公路的修建,桥梁逐渐增多。1949年以来,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黄河桥梁日益增多,80年代以来发展更为迅猛,截至1989年底,干流上已建成桥梁73座,其中71座是1955年以后修建的。黄河上中下游各河段都已建有桥梁,天堑变通途,交通大为方便。随着桥梁的增多,不少渡口已失去交通作用。
            历史上黄河干流渡口很多,其中较著名的黄河渡口在黄河上游河段内有
            莫家楼渡口 位于宁夏中卫县境。从明代开始,一直是宁夏河段重要渡口,90年代设有机动渡船载渡行人和车辆。
            横城渡口 位于宁夏银川东15公里的黄河东岸,西夏时称顺化渡。由西夏兴庆府通往辽国首都的“直道”及通宋都汴梁的夏(州)绥(德)驿道,都经过这个渡口。东有明长城遗址,附近建有戍台,称“宁河台”。民国以前,是包头经银川、灵武去陕北、固原、平凉的渡河点。90年代设有机动渡船,连接银川与灵武、陶乐。
            石嘴山渡口 位于宁夏石嘴山市。始建于北魏时期,连接宁夏与内蒙古。清代雍正初年设“市口”,是蒙汉交易的市场,清末驻天津的英、德商人在石嘴山开设洋行,利用该渡口转运西北地区的皮毛。附近建有包兰公路桥。
            包头渡口 位于内蒙古包头市南大树湾和画匠营子一带,为“秦直道”的终点。是历史悠久的塞外黄河古渡之一。民国时期包头河段有5处渡河点,为多船渡。70年代架设浮桥,限量通行汽车。1983年建成黄河公路桥。


            9楼2021-02-28 05:01
            回复

              1944年宁夏最大的船主是中卫的王老板(绰号叫王瞎子)家住中卫莫家楼,他有大船五艘,小船和筏子的数量我不知,每年的收入是同行最多的。他从小是个孤儿八岁时船主收养了他,一直在船上长大,水性和行船技术都很好。此人身高在一米八左右,声若宏钟,面色赤红,身体健壮,膀大腰园,一看就知道是个在日光下长期劳动的汉子。为人忠厚,能吃苦耐劳,酷爱学习。他虽然没上过正规学校,但是能记帐,算帐,管理一个行业是很不容易的。十岁开始行船工作了四十年,水上经验丰富,人送外号“王瞎子”(闭上眼能行船)。我问他:你真能闭上眼开船吗?他说:那里有这种事,那是同行恭维我的话,不过我和他们不同的是,他们行船只靠力气和眼睛,我是:
              “用眼看”:是看水情,山形,天气,船形(是否平稳,正常)看舵工的操作技巧,时机,如若不行我马上接着干,保证安全航行。
              “用心记”:来往行船时要把沿河的山山水水,一石一木记在心里,那里是明礁石,那里有暗礁石,那里有漩涡,那里水深浅……全记在脑子里,要记的滚瓜烂熟,紧急情况才能得心应手处之恰当。
              “用耳听”:风声、雨声、雷声、波涛声,船上是否有漏水声。有时天黑浪大眼睛看不见,有时狂风暴雨看不清前面,凭这些声音也可知道所在位置,航道情况,船的情况,以便应对……
              “用手动”:我的体壮力猛,紧急情况下一个能顶他们两三个人划浆,掌舵,检查船是否有毛病,这一切在紧急情况下,我不但指挥别人,而且能亲自动手。这就叫“会说的不如会做的”……
              所以我在险情发生前有准备,发生时能及时抢救,发生后对策适当,几十年来避免了许多事故。同行的朋友为了高抬我,让我高兴才叫我“王瞎子”,实际那有闭着眼睛开船的这会事呀!
              原来的船老板没有儿子,他二十五岁时便把他招了女婿,把家业交给了他当了船主。他讲的从青海、兰州到包头险滩、隘口有很多处,惊心动魂的事让人记忆犹新,现我选几个重要的记述于下。


              11楼2021-03-03 06:03
              回复

                “狼舌头”:行到桑园子峡长60华里,两岸石壁屹立,河沟光线暗淡,河道曲折难行,在河的南岸有一红砂石岩穴,中间有一长条石突出,恰巧像张口伸舌的狼故称“狼舌头”。这是船工看水位的标志,如果河水接近了狼舌头则说明水势凶险,易出事故。歌谣:
                “ 狼舌头舔上水,
                船工遇见了鬼,
                货沉河底喂了鱼,
                妻离子散相见难。”另外这里还有“哈蟆石”,“米面舌头”等暗礁。
                2,“洋人摆手”:从靖远东下的“红山峡”出来的第一个险滩,历史上本来是没有名字,后来发生了一次事故因而得名。当时正是运输旺季从兰州出来一只船,在上面的旅客中有一位外国人(当时称洋人)是到河套地方的传教士。出发以来他为人谦虚谨慎,交游甚广,中国话也说的很流利得到大家好评。走到这里偶遇狂风暴雨,雷鸣闪电,河水咆哮,漩涡极深,视物不清。大浪把木船直向突起的一块樵石上推去,船工操作失当,结果木船粉碎乘客落入水中。他会游泳拼命乘浪头游到礁石顶上以为是得救了,其他旅客葬身鱼腹。
                这块礁石有十平方米大小,上面比较平坦,但四面象刀砍斧劈的一样,除了大水冲上去,人是无法爬上去的。谁知雨过天晴,风平浪静,滔滔河水逐步降低,后来象一头驯服的绵羊平静的向下流去。这块礁石也随之长高变大,兀立在黄河面上。偶有船筏飞驰而过这位“洋人”见船过来就向人招手大叫“救命”,但是谁敢去救呢?他看求生无望便以利刀刻字在石上,爬在石头上饿死了。
                过了几天来往船只闻到一股死尸的恶臭味,最后只剩一堆白骨在那里,从此便起名叫“洋人摆手”。是年冬天黄河结冰,宁夏教会才高价雇工,把他的骨头取回处理。
                过了“洋人摆手”之后便入“黑山峡”也是惊心动魄,只有进入宁夏后到新墩渡口和青铜峡以下河面较宽,可以顺流东下。总之兰州到包头全长2400多里的水路,其中有不少险滩。
                1956年我在甘肃省统计局主管交通运输,当年大旱黄河水位极低,不但水流速度很慢,水中的含沙量很小,群众说黄河的水变清了,下游的山东等地黄河断流,有的城市缺水。当时的水利部长傅作义和张治忠闻讯赶到兰州来察看,并笑着说:俗话说“跳到黄河洗不清”现在黄河的水变清了,河底都能看的清清楚楚。还有一首古诗云:
                昨日胜今日,
                今年老去年。
                黄河清有日,
                白发黑无缘,现在真地实现了。
                甘肃省航运局趁河水浅,泥沙少,清彻见底之机,组织技术力量堪察河床,摸清了境内的河道情况。如发现“洋人摆手”不是船工说的只有几平方米大的一块礁石,而是前宽约三米多,后宽四十多米,长约二百五十多米,像一只鸡状的大石岭,头高出河面七米多,尾部逐渐降低扩宽,身子纵卧河底与河底是一个整体。“洋人”所到之处是最高处。省上又请兰州军区派出工兵把暴露出的许多暗礁炸掉。我随工作组去看炸毁“洋人摆手”,“一窝猪”。真是炮声隆隆,巨石横飞,惊天动地,耳目一新。不但扫清了河床上的许多礁石,而且扩宽了河道,为河运事业立下了功劳。


                12楼2021-03-03 06:04
                回复

                  3,“一窝猪”:这一个险关河床全是石头的,靠西面略高,东面逐步降低。在中间有一巨大岩石,涨水时表面什么也看不见,降水时则能看见有一米宽的一块岩石,前窄后宽,顶部突出水面,有五十多米长,在它的周围还有许多略小的、略低的十多块礁石,船如撞上像被刀劈的一样,立即解体,四分五裂无法挽救。船工们只有靠自己的经验,提前控制方向才能安全度过。这也是一个事故多发区,船工到这里心惊胆也颤,老船工多年摸索了一套经验作歌谣一首,以教徒工:
                  来到“一窝猪”,
                  心里莫发怵,
                  眼看河面水,
                  盯死老母猪,
                  离它五十丈,
                  猛力左推舵,“鱼脊梁呀!真凶险,
                  远了两眼看不见,
                  近了船破人也完。
                  船工要用耳朵听,
                  分水之声舵向东,
                  竹竿三点脱险境。”
                  6,“鬼门关”:
                  黄河从青海、甘肃向宁夏都是居高临下落差很大,在两侧高山之间,以极快的流速奔腾向前。到了这里两侧的山突然靠陇,河道形成一个狭窄的豁口,地形是上宽下窄,吼声如雷。传说是大禹用“神斧”一斧劈开的。黄河在这里以雷霆万钧之势,摧枯拉朽之力奔腾而来,咆哮而去,船到这里十分危险。
                  首先,这里水位特别高。
                  其次,左右两则的水因山势在这里形成东西两个大激流在这里会合,掌握不好会使船只撞在崖上,木船解体人物喂鱼。有时在漩涡中船与船相撞同归于尽,只好留下娇妻爱子来世再见。
                  第三,由于河道突然变窄水位很高,一出峡口水位又突然下降,船象一支利箭从峡谷射出悬空飞翔,最后又象一块石头砸向水面,船身下沉浪花四溅,船和人命悬一线险象环生。这里常有触礁者,以至水底的山有“米堆”、“谷堆”、“尸骨”堆之称,人到这里总是提心吊胆,有的口念“啊弥陀佛,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等佛号求神保佑。有的喊“真主呀!求你保佑我家里还有八十老妈呀!”……场景惊心动魄。过去黄河


                  13楼2021-03-03 06:05
                  回复

                    7,“沙里站”:
                    温柔缠绵的宁、蒙河段----黄河在这里平静地流淌,地处平原,河面开阔,水流平缓,泥沙逐步沉淀下来,人们兴修了许多引黄水利工程,形成黄河灌区造福当地的人民。因而有“天下黄河富宁夏”,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宁夏附近的土地平坦,面积广阔,利用黄河水进行自流引灌,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这里物产丰富,有“鱼米之乡,塞北江南”之美称。内蒙古河套平原十分干旱,在其西部,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那里“无水是荒漠,有水成绿洲”。黄河水给这里的农业生产创造了极好的条件。民谣:
                    黄河滚滚波浪翻,牛皮筏子当轮船
                    九曲黄河十八湾,宁夏起身到潼关,
                    万里风光谁第一?还数碛口金银山。


                    14楼2021-03-03 06:06
                    回复

                      四、黄河航运的结束
                      这样功绩卓越号称“母亲河”的一条大河,为什么现在从运输事业中消声灭迹了呢?这不是黄河本身的过错和责任。解放后沿黄河一带兴建了许多水库,有名的就有:龙羊峡、盐锅峡、刘家峡、青铜峡等等不仅栏蓄大量洪水,增加了发电量,扩大了灌溉面积。但在大坝设计时只考虑蓄洪、发电而没想到航运,建成后由于未设计船闸,将黄河从青海、甘肃、到宁夏的航道切断几截。眼看着工兵炸平、扩宽、整修好的河道不能通航,不能发挥水上运输的优越性,运量大成本低,浪费大量物力和子弟兵的汗水。黄河水运事业也逐步衰落下去,变成了分段通航,如:青海到兰州有部分通航;兰州到宁夏的青铜峡以上部分通航;青铜峡以下部分通航。使我们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彻底结束了她光辉的航运事业。许多古代著名的渡口,变成了人们茶余酒后的谈话资料,失去了当年的光辉和实际经济价值。如:莫家楼、横城古渡……逐渐失去昔日的繁荣。但是她在我国西北特别是青海、甘肃、宁夏、内蒙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上是立下了不朽的功劳,将永载航运史册。
                      由于工作关系我只多次往返于中卫到横城这一段黄河;在甘肃省时炸毁黄河暗礁,跟着省厅同志去过几个现场,观察、验收排障工作。特别是“洋人摆手,一窝猪、鱼脊梁”的定向暴破,场面真是惊天动地,宏伟壮观,一声巨响从河底腾空而起的烟柱,夹杂着无数石块飞向指定的地方。等一切平静河道变宽了,礁石消除了,大家怀着激动的心情,盛赞工兵同志的技术精湛,为国家航运事业做出的贡献。工程技术人员说这样上游到青海,下游到内蒙一直整修下去,黄河不但可以通百吨的大泊船,而且会有更大的发展。
                      上述险滩在航运时我没有亲身去过,所以我不能生动的、完整的描写出来,只靠当时在行船时把老船工谈的情况记录下来,或者是在清理河道,炸毁暗礁时记的日记、现在略加摘录、整理,仅供参考。
                      *注解:狼舌头、洋人摆手、一窝猪、老龙宫,是“王瞎子”讲的,鱼脊梁、鬼门关、沙里站是洪大爷讲的。
                      作者:朱文华
                      时间: 2004年7月24日完稿
                      2008年5月1日重改(9481)


                      15楼2021-03-03 06:06
                      回复


                        IP属地:宁夏16楼2023-05-19 18: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