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朝吧 关注:3,417贴子:39,552
  • 18回复贴,共1

卧如院碑记笺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们来讨论辽代京城文献卧如院碑记。
卧如院碑记,这是辽代的文献。
明确记载着辽朝义丰县的地址。
义丰县地址是确定辽代永州的重要标志。
辽代永州是确定辽临潢府的重要地标。


IP属地:广东1楼2021-03-24 11:12回复
    二楼留给研究者发表意见。


    IP属地:广东2楼2021-03-24 11:13
    收起回复
      标题:卧如院碑记笺证稿


      IP属地:广东3楼2021-03-24 11:14
      收起回复
        卧如院碑记,是辽代滦南的文学家,禅学家李守民的作品。李守民,法号行阐。河北省滦南县李庄户人。先世居西堡,现曾家湾。初道李家寺,现扒港镇李寺村,入禅后,博学名长,成为寺道院主持。生卒准确年代不可考。只知他是辽道宗时人,《卧如院碑记》撰写于辽大康七年(1081年)。
        卧如院,其旧址是现在的河北省滦南县扒港镇寺道院村。李守民撰写《卧如院碑记》时,这里只是寺院道所,李寺也只是一座寺庙。因为辽代皇帝在滦南捺钵的原因,这里香火鼎盛,佛道禅老,各派并兴,是佛学北上的必经之地。而榆子林是辽代捺钵的东校场。确定榆子林是东校场的依据是门庄。门庄,寓山门之庄。这个庄的门树,群树,在这一带民俗传说中记忆尤在。


        IP属地:广东4楼2021-03-24 11:15
        回复
          一 碑记原文


          IP属地:广东5楼2021-03-24 11:15
          回复
            伏以金容殄影,权方终于天竺;玉偈流芳,适化被于支那。自明帝之梦神人,洎摩腾之赉梵筴。諦信者,证无生而超三界,偈依者,获不退而淨六根。实可谓登觉山之梯墱 运苦海之舟航。福国佑民,其来尚矣。伏唯今皇帝,璿衡御极,玉斗乘时,程文选入彀之英,恤孤颁省刑之诏。礼乐交举,车书混同,行大圣之遗风,锺兴宗之正体。东韩西夏,贡土产而输诚。南宋北辽,交星轺而继好。位符十号,名契千轮,销剑归农,率土有仓箱之咏。藳弓弃武,边防无烽燧之虞。百代之间,一人而已。然则,妙像遗迹,本资于胜因;福祉精蓝,用恢于善果。所谓正觉可以敷鸿化,睿谋可以集盛缘,斯院也。创建清宁癸卯之年,特兴大康辛酉之岁。南临巨海,北觇连峰,西临种玉之乡,东俯清滦之郡。閭阎綺合,道路环周;集四众以投诚,顺一同而布政。爰有清信弟子守民等,特营淨刹,可植福田;虔修六度之因,共结千人之邑。肇从昔構,迄至今成;聚僧徒二十余春,闢法席十五余夏。度木也,取橡樟之良;择匠焉,得鲁班之妙。丹梁画栋,烁螮蝀之辉空;缥瓦朱檐,状鸳鸯之接翼。萃之以日力,鸠之以岁功;斤斧挥风,筌绳楑景;右壁降生说法之相;左龛降魔入灭之仪。图地藏之十王;备炽盛之九曜。经营有日,煒烨增华。壮製锦之名乡,变雨花之腾境。其为供也,繒蓋幢幡;其为奉也,歌舞妓乐。灵踪圣概,不可殚记。但行阐才非敏锐,辞愧芻蕘,屡请讬而弗遑,数推让而增惕。滥随部伍,竭伸庸鄙之情;虔发諦诚,聊述赞扬之颂。谨为铭曰:觉皇西灭,像泽东传。身化百亿,威震大千。应现不测,微妙难诠。爰有清信,能兴胜缘,特营香刹,大树福田。访奇採异,极巧穷妍。经营有渐,轮奂增鲜。殿安宝相,廊秘金编。沈檀香馥,钟梵声眹 。信解无愧,贞珉常镌。历劫非坠,永世弥坚。神功不朽,亿万斯年。


            IP属地:广东6楼2021-03-24 11:16
            回复
              二 碑记浅释


              IP属地:广东7楼2021-03-24 11:17
              回复
                用现在的白话解读,可大体理解成如下的意思:
                我们说如来佛尊贵的塑像,似乎闪着金光一样的容貌,安详地静卧在这个寺院里。这真是一件空前绝后的大事。释迦牟尼虽然是在印度去世的,然而他的学说象美玉一样精美,万古流芳。适应当时的历史环境,也传播到了我们广大汉文化中的东方。自从英明的辽太宗耶律德光从潞州返回驻在这里,他那个时期,这个寺院还是一所大慈悲的“大悲阁”,神人就给英明的德光皇帝托梦,这里真是一块神灵的宝地。只要真诚地信奉,修炼正果到了超脱的仙界,才能挣脱今生、来世和前生的苦难,皈依佛教,就会清除邪念,获得永远不退的纯洁的六根。真可以说是蹬上觉悟高山的阶梯和石磴。走出苦海运行的舰船。可以保佑人民,使国家强盛。人人幸福,真是非常高尚的事业啊。
                现在的道宗皇帝,以他的睿智蹬上了皇权的位置,像灿烂的北斗一样,及时地指导着我们。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国家有用的英才,把这些人才都聚居在皇家的麾下。为国家效力。同时颁布抚恤孤寡的政策,减少刑罚的使用,万民高兴,管理百姓的制度,让人们容易接受。天下载歌载舞地庆祝。同时又施行了契丹大小字和有史以来的汉字通用。车轴的间距执行统一的标准。辽圣宗时期遗留下来的胡汉一体的各种制度和风俗,现在还影响着我们。继续沿着辽兴宗时期的正确体制往前走,将来还会更强大。
                我们契丹,东边有朝鲜,西边有大夏,每年不仅给我们进贡土特产,更重要的是表示了对我们契丹的忠诚。南边有大宋王朝,北边是我们的故土大辽。在这里,各国使节的小马车互相交错行驶,是很繁华的。这种景象表示了我们将和这些权力继续友好下去。过去战争年代,用来调兵遣将的位符,就有十号之多,很久没有使用了。有名的契丹黑车子战车就有上千辆停着不用。把战时用于打仗的武器剑戟都销毁制造了农具,用于发展农业生产。在契丹管理的领土上,能耕种的土地,都得到了大丰收。装粮食的仓箱都是满的,百姓也给于了咏颂。用于战争的箭囊和弓矢都没有用处,边防也没有报警的烽烟。战争的工事也不要化费人力去修筑。百年的辽朝历史,只有道宗这一位伟人了。


                IP属地:广东8楼2021-03-24 11:18
                回复
                  然而,只有在这种盛世的年代,才有条件修建如此宏伟神妙的遗像圣迹。才有充足的资金和本钱来完成土木建设,盛世财源是根本原因,我们福气不小啊。这正是信服于佛教所得到的善果回报。还是那句话,通过学习,不断提高佛事的觉悟,可以造就再衍生出更伟大的事业,是理智和谋略可以集中繁盛的缘由。这就是现在的卧如院,始建于辽道宗清宁三年(1062年)建成于大康七年(1081年)。在这个寺院的南面是碧波荡漾的大海,北边是捺钵行动可以作为标定的山峰。西面玉田县的种玉之乡是我们的近邻。站在高处,向东可以俯瞰到清潋的滦河。这里胡同与民巷纵横交织,经纬横平,竖直交合。就像织出来的罗绮锦缎。环周的道路相连,进出非常方便,所以从四面八方真心实意来这里学习的僧人很多,和我们一同广布施政。
                  现在有诚信的弟子李守民为代表的众僧,来经营这个宝刹,立足于自己的劳动,自食其力,靠耕种土地养活自己。虔心地探求前后、上下、左右六度空间宇宙的成因。各路人才来到这里,形成了数千人的小城镇。靠这些人的力量,在拆除旧有寺庙的基础上,又参考和沿续了原有的建筑结构,到今天总算是完工了。卧如院的建设过程中,这里聚集的僧徒前后用去了二十多年的劳作。在繁忙的施工期间,我们为僧徒坚持开辟法事活动和经学讲座。累集起来至少也有十五个年头。
                  为了建设这个寺院,选用的木材都是上等的橡木和樟木。选择土木工匠,都是鲁班师傅正传弟子的能工巧匠。室内的栋梁,都有彩色的绘画,象是雨后阳光下闪烁着的彩虹在空中辉映。屋顶缥缈的青瓦,映衬着红色的椽檐,就像两只墨绿红嘴的鸳鸯相互拾戳着羽毛。如此出类拔萃的建筑,是天天努力完成的,积日成年,逐年增岁,才取得如此的建筑成就。建筑工程应该粗糙的地方,就像板斧砍过,精细的地方是用网线规直过的。
                  除了大堂正面是如来佛的卧像,右边的墙壁上画的是来到世间讲法论经的生相,左边供奉的是天王降魔消灭鬼怪的威仪。并且画上释迦牟尼佛十个最有成就的弟子为菩萨,让日月北斗光芒辉照,每天都能得到恩泽。让光明象火焰一样越来越旺盛。光耀壮大织锦之乡的盛名,因为这里历来是织布和制锦很有名的地方,织出来的工艺就像变化的雨花在腾飞,这么好的织锦,都是当地人民供给我们寺院的。高高悬挂着的幢幡,那是皇家恩赐的。当时那种歌舞演技和乐曲,艺术升华的盛况,没有办法全部都记录下来。但是我李守民因为不才,理解的不是很深,文字写作也不是很好,写出的文章就像乱草一样。卧如院碑文的撰写,几次推托都没有达到目的,数次推让反倒成为我执笔的理由。只能滥笔充行家,竭尽我平庸和鄙下的才情,虔诚认真地完成这个碑文的写作。简单地表示我的赞扬和歌颂,仅以下文作为这所寺院的铭文:
                  觉悟很高的圣人在西方去世了,他的形象和恩泽传到东方,化身影响百亿的僧众。威仪和能量真是太大了。这种现象并没有预测到,其中的奥妙很难诠释,只要没有任何杂念,坚决相信,是达到目的的根本原因。我们管理这所寺院,是得到福气的沃土,还会发扬光大。寻找各处奇特的建筑经验,采选构思不一样的地方。达到及其上好的巧工,竭尽当代美艳设计,今后在经营中逐渐维修,不断地增加新鲜内容,使这个佛家大殿安全宝相永驻,回廊画栋永远常新。就如同多年的檀香木散发着香气,庙堂的钟声和梵语经声尤在。我们相信无愧于不懈的努力,一定镌刻在人们的心中。今后如果有劫难,也不会堕毁。真是永世的坚固。是神的功力不朽,亿万年常存。


                  IP属地:广东9楼2021-03-24 11:19
                  回复
                    三 有关几个问题的笺注


                    IP属地:广东11楼2021-03-24 11:22
                    收起回复
                      (一)关于卧如院的地址。
                      这篇《卧如院碑记》我选自北京大学乐亭学者陈述编撰的《全辽文》,全辽文这篇碑文又选自滦县志。光绪《永平府志》四一,参民国《滦县志》卷四,都有记载。光绪《永平府志》四一,“寺观”滦州卧如寺。辽大康七年《卧如寺碑记》云:“大辽义丰县榆子林”。大辽义丰县,就是现在的滦县,可参见《辽史》地理志。而古滦州的“榆子林”只有一处,而且是唯一的一处。这就是现在滦南县扒港镇的榆子林。辽代建卧如院时,还没有现在的寺道院村,寺道院村是在卧如院千年兴废中建成的。所以才把卧如院记在了榆子林的名下。
                      (二)是卧如院还是卧如寺。
                      院、寺之争,非同小可。本地前贤史梦兰、张凤翔所纂大志都记作“寺”,通读李守民所撰全文,全部记作“院”,概不知前贤的“寺”字出自何文。我们还是尊重作者本人的意愿,统作卧如院。如果写作卧如寺,其地址必然产生歧意。卧如寺的地址也可能是李寺村,寺道院和李寺虽然相隔很近,也不得不考,勘定历史上卧如院的准确地点,就是现在寺道院村的药王庙故址。
                      (三) 这是一所皇家寺院
                      通观《卧如院碑记》全文,不可讳言,这是一所标准的皇家寺院,该院主持必定是皇家人选,其水平应在国学之上。这就提出了皇家的宫庭在哪里?耶律阿保机牛酒会盐池以后,登上了契丹皇位。他登基的地点是“龙眉宫”,先有龙眉宫,后有龙眉城。龙眉城就是现在滦南县胡各庄镇的独莫城。公元918年该城迁到现在的倴城。东韩西夏,北辽南宋,“交星轺而继好”,这一带各国史节的小马车互相交错,是一个很繁华的捺钵都市了。从“閭阎绮合,道路环周”的记载来看,其建筑规模已经很不小了。可惜因为战争和历代皇家的更替,再加上这一带多地震,历史建筑荡然无存。先人留下的《卧如院碑记》,是我们研究这一地区历史的最好史料。


                      IP属地:广东12楼2021-03-24 11:24
                      收起回复
                        (四) 作者李守民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和他同时代的宋朝文学家范仲淹做一个比较。范仲淹以《岳阳楼记》著称于世,“先天下之忧而忧”的高论,学子皆知。然而此论也有后人评价他是“趴在地上,吻着皇权政治的脚面而不齿”。已经被皇家政治“整”到了“居庙堂之远”了,还趴在地上喊着皇权政治的“万岁,万万岁”。简直是鲁迅笔下多个人物的历史缩影。李守民的这个碑记,对皇家也有谦恭之语,但他是站直了身子写的。如果把趴在地上的奴才也冠于伟人,中国知识分子独立的人格不知还要弯曲多少年。中国文人独立思考的头脑都长在皇权政治的肩膀上,正是中国文化落后的开始。
                        (五) 曾家湾三字是衍文。
                        西堡曾家湾都维社李守民,其中“曾家湾”三个字是衍文,不知衍自哪位前贤高手。曾家湾地名源自清人曾国藩训练水军的地方。而当地的“堡”则源自辽代,在滦南西部有东城西堡之说。“堡”不是行政单位,而是小于“城”的建制单位。其规模大于村,小于城。又平行于县之亭。现在的唐山南堡、北堡都是辽时遗名,“不能州者谓之军,不能县者谓之城,不能城者谓之堡”。《辽史》卷四十八。
                        (六) 碑书的字体。
                        此碑书是手写体,由武清县南张性所书。他也是卧如院的讲经业论沙门。如果能发现张性的书体,完全有可能恢复此碑的原状。假如这块碑还存世,在寺道院村周围十公里左右。
                        (七) 自明帝之梦神人。
                        此解歧义甚多。史称明帝多人,惟汉明帝为释教东传作出很大贡献,其梦也吻合,本签不取。明帝,只解作英明的皇帝。此书意指辽太宗耶律德光援晋自上党潞州归,驻在这里,梦神人细语。


                        IP属地:广东13楼2021-03-24 11:25
                        回复
                          (八)螮蝀。
                          螮蝀,是指天上的彩虹。现各家词典都注音为:di dong 。这里有许多探讨的余地。我认为螮蝀的“蝀”字应读作:dou 豆。螮蝀(di dou 第豆),是滦州老奤话很好的意思。如:这件事办的很第豆。这个词是从好看的彩虹“螮蝀”引申来的。“地道”说 ,则是讹之又讹。找不到地道一词的源原。也无法解释为“地上的道理”。 彩虹一词,早在唐朝的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李白的《秋登宣城谢朓北楼》就有“双桥落彩虹”的诗句。说明彩虹是唐言,而螮蝀是北语,即契丹话。滦州人给彩虹叫“虹”,读作(jiang 将),如“东虹日头西虹雨”。出虹了,就是雨后出彩虹了。


                          IP属地:广东14楼2021-03-24 19:23
                          回复
                            (八)螮蝀。
                            螮蝀,是指天上的彩虹。现各家词典都注音为:di dong 。这里有许多探讨的余地。我认为螮蝀的“蝀”字应读作:dou 豆。螮蝀(di dou 第豆),是滦州老奤话很好的意思。如:这件事办的很第豆。这个词是从好看的彩虹“螮蝀”引申来的。“地道”说 ,则是讹之又讹。找不到地道一词的源原。也无法解释为“地上的道理”。 彩虹一词,早在唐朝的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李白的《秋登宣城谢朓北楼》就有“双桥落彩虹”的诗句。说明彩虹是唐言,而螮蝀是北语,即契丹话。滦州人给彩虹叫“虹”,读作(jiang 将),如“东虹日头西虹雨”。出虹了,就是雨后出彩虹了。
                            (九)制锦之名乡。
                            滦南的产棉史悠久,制锦经布远远流长。这里给棉花叫“嫋货”,对应的是硬通货金属货币,“嫋货”制品在商品交换中,曾经起到过货币的流通媒介作用。诗经就有“氓之蚩蚩,抱布贸丝”的诗句。如果滦河地区的箕子说成立,棉花由宋朝传入朝鲜说则不能成立。《宋史》和《朝鲜通史》中有关棉花的记载,由北宋传入朝鲜说就是错误的。
                            (十) 可植福田。
                            “福田”一词,在禅学中可以解释为僧人穿的袈裟,福田衣是由多块布做成的,由化缘来的零碎布段而连接,就像田地畦畴之联袂。所以袈裟也叫福田。问题是“植”福田,并非是“制”福田。如果这个“植”字没有被人改动过,一个“植”字,反映的是南北寺院经济政策的不同。南方寺院很少土地,主要以化缘为生。北方寺院有自己的寺院土地,主要靠僧人自己的劳动为生。所以我解释成:“立足于自己的劳动,自食其力,靠耕种土地养活自己。”而不是靠化缘来养活自己。
                            (十一)梵荚。
                            也称贝叶,是佛学经典的泛称,不是所有的佛学都称梵荚。
                            (十二)三界。
                            三界,解释为今世、来生、和前生的三个世界。在同一个理念中,则无法解释禅学中的无生。无生,如同印度人发明的零,“零”用汉语很难解释,“零”不是没有。零就是零。例如:你只有一个1,再给10个0,就是十个亿。无生解释为任何界的生,都是有生。陷入典型的脖轮。在三生时间遂道的任意点上,都没有无生位置,无生与三生又同伴而行。
                            (十三)六根。
                            六根是苦海之根源。佛学中指眼、耳、鼻、舌、身、意六种罪恶之源。佛家主张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受苦的,只要修炼多做善事,佛就知道,来世就可成仙,摆脱苦海。佛家的轻生重善与道家的重生扬善,观点上形成鲜明的对比。
                            (十四)名契千轮。
                            黑车子是契丹的一个部族,因造车而得名,契丹有名的车是黑车子造的。黑车子部族因造车而扬名,这种车多用于战车,其次用于皇家捺钵。
                            (十五)地藏十王。
                            地藏王是菩萨。佛教有的把菩萨与如来混同,从这个碑记看,公元千年时菩萨和如来区分是很严格的。“地藏十王”是释迦牟尼最有名的十个第子。由此碑可以断定,菩萨是如来的下一级,而且都是男性。何时产生女性菩萨,是佛学的另一课题。
                            ( 十六)九曜。
                            碑文的九曜一词对应的是十王。史料文献很少有九曜的记载,七曜多见于金、木、水、火、土、日、月。把北斗七星加日月也可以理解为九曜。但和前文的睿衡、玉斗重复,这里“九曜”应该是日月星辰的广义。
                            佛教弘魁,博学深邃。任何翻译都是蹩脚的,有条件的还是认真阅读原文,那才是最精采的。怎样改写和诠释,都无法达到作者的原意,只是狗尾续貂,乱草一堆。因为不懂佛学,为续写此笺,要拜南怀瑾为长,求季羡林为师,阅任继愈之弘著。《卧如院碑记》是滦南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物,常读常新,妙笔横生,从中可以窥探滦南的历史宗源。近千年来,此碑记有多人结集,但无人探笔,余乃浅学才薄,几度命笔,终未成文。朽日渐积,时秒苦短,杂芜聚章,聊备浅意。如果此笺注有误,乃至对佛的不敬,并非本意。请佛家见谅,吾乃李氏后人,大为不孝,诠注者谨记。
                            2007年5月于北京天通苑


                            IP属地:广东15楼2021-03-26 06: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