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予谦就任郎中之后的第五天,是休沐日。但楚予谦并没有在家休息,而是提前两天向在家归养的萧鼎家递了名贴,得到了回复,约定今天去拜访。
一大早楚予谦便起身了,赶到萧家,报上名求见,很快便被带到一座院子里,萧家的下人,上了茶之后便退得远远的,院中仅有萧鼎一个人。
楚予谦深深的下拜:“萧大人,晚辈楚材,特来拜望,感谢大人的提携之恩。”
萧鼎受了他一礼,却又道:“楚大人不必多礼,且坐。我想,你今日到来,想必是心中有些疑惑吧?楚大人且说说,也许老夫能为你略解疑虑。”
“是。”大家都是心里明白的人,楚予谦便直接问:“楚材几次感觉到大人的善意,深表感激之余,也想来问一下大人,楚某人到底何德何能,得蒙大人青眼?”
萧鼎深深的看了他一眼:“非是我的青眼,是别人的青眼。我也很奇怪,你是如何能得到他的看重。”
“不知系何人?请大人告知,楚材一定去当面谢过。”楚予谦大为惊讶:萧鼎如此对他,居然是因为别人的看重。
萧鼎看着他,一双平时半睁半闭的眼睛,此刻却精光四射:“楚大人现在春风得意,不知可还记得当年的李相否?”
仿佛一阵惊雷从头上滚过,又仿佛一盆冰水从头上淋下,楚予谦惊得目瞪口呆,一时说不出话来。
李相,李祎德,有人再次提起了他。
但是,楚予谦毕竟也算是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十几年了,迅速稳定了心神,端起茶盏喝了一口水,借此掩饰自己的神情。当他放下茶盏的时候,神情已经恢复了正常。
“李相出事时,楚某远在巴州,不曾得知详情。不知萧大人何以有此一问?”
萧鼎用审视的目光看着楚予谦,良久,才缓缓的道:“当年,李相身陷牢狱,我救不了他,只能在最后时刻,想办法去狱中见他一面,问他可有什么后事要交待。我本以为,他会跟我交待一些家事,没想到他什么也没有交待我。待到我离开之时,他扶着我与我送别之时,才突然在我耳边提起了你的名字,再说了一句,拜托我有机会的话照看一下你。”
萧鼎用平缓的语调说出了这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楚予谦低下了头,感到了一阵的心痛。原来,李相不仅是送了他一份名单,还尽力的替他作出了安排。
看到楚予谦不语,萧鼎忍不住问了一句:“我不敢问你与李相是怎样的关系,毕竟从表面看来,你们就是普通的相识,并无甚私交。但是,我还是想问下你,对于李相的事,是如何想的?”
楚予谦斟酌了一下措辞,答道:“当时我官小职卑,远离京城,根本不知晓京城中发生的事。有一天,突然有一个李相身边的人来找到我,告诉我李相出事了,我才知晓此事。”
这番话,萧鼎并不相信:“李相派个人大老远的赶赴巴州,仅仅是为了说这句话?”
楚予谦摇了摇头:“那人说,李相是被冤枉的,希望我未来能想办法将他的情况查清,替他洗刷此冤情。”楚予谦挑了个最安全最不容易被人揪住小辫子的理由,来回答萧鼎。李相说自己受了冤枉,想让楚予谦帮他申冤,这个话到哪里都可以交待得过去。自然,别人信不信,又是另一回事了。
不用说别人,萧鼎便第一个不信。但是他并没有当面批驳楚予谦的话,而是问:“那么,你是如何打算的?”
楚予谦小心的道:“我暂时没用动。这件事当时亦是震动朝野,想要申冤必须得掌握确凿的证据。我并无查案之能,且从未看过当年的案卷,一时不知如何申冤。”他不动的原因,其实是:李相交待他的后事,让他把卫相弄倒才是最重要的,申冤反倒是次要的事。现在他才刚刚勉强具备了与卫相站一个平台的资格,还不敢跟卫相掐,更不敢让卫相察觉到自己的意图,所以他根本连李相的名字都不曾提起,更不曾主动关心过一句当年的那个案子。
萧鼎也是老于事故的,闻言微微皱起眉头:“你……根本没想过替他申冤?”
“不是没想过,而是感觉现在的我,还不具备这样的实力。”说到这里,他索性主动问起:“萧大人当时在京城吧?能不能给我描述一下这个案子?李相德高望重,又是帝师,怎么会被牵扯进这样的一个案子呢?”既然有了这样的机会,他就顺便了解一下当年的这个案子吧。
萧鼎看了楚予谦好一阵,才一边喝着茶一边开口了:“当年的事,发生得很突然。先是定州传出科场弊案,当时我们都没有在意。然后查了一阵,查到有人专门在贩卖考题,贩卖的方式十分特别:考生出的钱并不多,但需要考生出具一个告白书,以后高中了,愿意奉今日提供考题之人为主,听其号令行事。”
楚予谦眼睛都瞪大了:“有这等事?”
萧鼎苦笑了一下:“可不是。当时我等皆觉得匪夷所思,可是实情就是如此。先帝震怒,严令详查,结果查到那个卖题的人是京城来的,人早已经逃之夭夭。到这时我等才重视起来,不知会牵扯上何人。结果……没想到……唉……”
“那卖题的人,是李相的人?”楚予谦继续追问。
“不是。但是抓到之后他供认,给他提供考题的,是李府的一位下人。”
一大早楚予谦便起身了,赶到萧家,报上名求见,很快便被带到一座院子里,萧家的下人,上了茶之后便退得远远的,院中仅有萧鼎一个人。
楚予谦深深的下拜:“萧大人,晚辈楚材,特来拜望,感谢大人的提携之恩。”
萧鼎受了他一礼,却又道:“楚大人不必多礼,且坐。我想,你今日到来,想必是心中有些疑惑吧?楚大人且说说,也许老夫能为你略解疑虑。”
“是。”大家都是心里明白的人,楚予谦便直接问:“楚材几次感觉到大人的善意,深表感激之余,也想来问一下大人,楚某人到底何德何能,得蒙大人青眼?”
萧鼎深深的看了他一眼:“非是我的青眼,是别人的青眼。我也很奇怪,你是如何能得到他的看重。”
“不知系何人?请大人告知,楚材一定去当面谢过。”楚予谦大为惊讶:萧鼎如此对他,居然是因为别人的看重。
萧鼎看着他,一双平时半睁半闭的眼睛,此刻却精光四射:“楚大人现在春风得意,不知可还记得当年的李相否?”
仿佛一阵惊雷从头上滚过,又仿佛一盆冰水从头上淋下,楚予谦惊得目瞪口呆,一时说不出话来。
李相,李祎德,有人再次提起了他。
但是,楚予谦毕竟也算是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十几年了,迅速稳定了心神,端起茶盏喝了一口水,借此掩饰自己的神情。当他放下茶盏的时候,神情已经恢复了正常。
“李相出事时,楚某远在巴州,不曾得知详情。不知萧大人何以有此一问?”
萧鼎用审视的目光看着楚予谦,良久,才缓缓的道:“当年,李相身陷牢狱,我救不了他,只能在最后时刻,想办法去狱中见他一面,问他可有什么后事要交待。我本以为,他会跟我交待一些家事,没想到他什么也没有交待我。待到我离开之时,他扶着我与我送别之时,才突然在我耳边提起了你的名字,再说了一句,拜托我有机会的话照看一下你。”
萧鼎用平缓的语调说出了这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楚予谦低下了头,感到了一阵的心痛。原来,李相不仅是送了他一份名单,还尽力的替他作出了安排。
看到楚予谦不语,萧鼎忍不住问了一句:“我不敢问你与李相是怎样的关系,毕竟从表面看来,你们就是普通的相识,并无甚私交。但是,我还是想问下你,对于李相的事,是如何想的?”
楚予谦斟酌了一下措辞,答道:“当时我官小职卑,远离京城,根本不知晓京城中发生的事。有一天,突然有一个李相身边的人来找到我,告诉我李相出事了,我才知晓此事。”
这番话,萧鼎并不相信:“李相派个人大老远的赶赴巴州,仅仅是为了说这句话?”
楚予谦摇了摇头:“那人说,李相是被冤枉的,希望我未来能想办法将他的情况查清,替他洗刷此冤情。”楚予谦挑了个最安全最不容易被人揪住小辫子的理由,来回答萧鼎。李相说自己受了冤枉,想让楚予谦帮他申冤,这个话到哪里都可以交待得过去。自然,别人信不信,又是另一回事了。
不用说别人,萧鼎便第一个不信。但是他并没有当面批驳楚予谦的话,而是问:“那么,你是如何打算的?”
楚予谦小心的道:“我暂时没用动。这件事当时亦是震动朝野,想要申冤必须得掌握确凿的证据。我并无查案之能,且从未看过当年的案卷,一时不知如何申冤。”他不动的原因,其实是:李相交待他的后事,让他把卫相弄倒才是最重要的,申冤反倒是次要的事。现在他才刚刚勉强具备了与卫相站一个平台的资格,还不敢跟卫相掐,更不敢让卫相察觉到自己的意图,所以他根本连李相的名字都不曾提起,更不曾主动关心过一句当年的那个案子。
萧鼎也是老于事故的,闻言微微皱起眉头:“你……根本没想过替他申冤?”
“不是没想过,而是感觉现在的我,还不具备这样的实力。”说到这里,他索性主动问起:“萧大人当时在京城吧?能不能给我描述一下这个案子?李相德高望重,又是帝师,怎么会被牵扯进这样的一个案子呢?”既然有了这样的机会,他就顺便了解一下当年的这个案子吧。
萧鼎看了楚予谦好一阵,才一边喝着茶一边开口了:“当年的事,发生得很突然。先是定州传出科场弊案,当时我们都没有在意。然后查了一阵,查到有人专门在贩卖考题,贩卖的方式十分特别:考生出的钱并不多,但需要考生出具一个告白书,以后高中了,愿意奉今日提供考题之人为主,听其号令行事。”
楚予谦眼睛都瞪大了:“有这等事?”
萧鼎苦笑了一下:“可不是。当时我等皆觉得匪夷所思,可是实情就是如此。先帝震怒,严令详查,结果查到那个卖题的人是京城来的,人早已经逃之夭夭。到这时我等才重视起来,不知会牵扯上何人。结果……没想到……唉……”
“那卖题的人,是李相的人?”楚予谦继续追问。
“不是。但是抓到之后他供认,给他提供考题的,是李府的一位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