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梓吧 关注:171贴子:174
  • 1回复贴,共1

四十方识吴敬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四十方识吴敬梓
最初知道吴敬梓是上学的时候课文里学到的一篇文章“范进中举”,文章里对于范进、胡屠夫的描述绘声绘色,让人觉得身临其境。一直到现在都记忆犹新。后来也曾找到过儒林外史,把范进这一段读完了,但是其他章节印象倒不深刻。觉得平淡、里面的故事情节也很平淡,让当时尚是孩子的我提不起兴趣。这就形成了很有趣的现象:中国的绝大部分人都知道儒林外史,都读过范进中举,仅此而已。了解吴敬梓的和读过儒林外史其他章节的少之又少。
这次跟着孩子游学去参观吴敬梓在南京的故居,位于夫子庙的吴敬梓纪念馆。方才对吴敬梓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
吴敬梓的祖上令世人称羡:
祖上在明末清初兄弟五人四个进士,还有探花榜眼;多么成功的一家人。所以他们家的全椒的祖宅也被称为探花府。在这样诗书的环境下成长自然文学功底深厚,所以吴敬梓也被报以厚望,期待能够复兴祖上的荣光。那个时候读书人的目标无非是:
一: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读了书,做了官,然后一切都有了
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高自身素养,成为“文人”,或许也可以安邦定国
在明朝开始的八股文时代,绝大部分人读书的目的和出路都在做官上,读了书唯一的出路就是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了,就可以做人上人,高人一等,光宗耀祖。三年一次的科举既是一部分人实现了读书的终点—中举,同时也是绝大部分读书人心里的枷锁,很多人一生都被束缚在里面,无法自拔,蹉跎人生。难怪范进老了仍然一再去考场,读书的终极目标和唯一意义就是功名,否则就“白”读了。
当我今天回过头来看吴敬梓的时候,仍然多是替他悲切:一生坎坷、未中功名、徒有一书、穷困潦倒,甚为可惜! 对他了解越多,越觉得自己的可笑和他看透现实的触目惊心: 那就是人为什么活着,封建时代为什么要读书,读书除了功名之外还有什么出路和意义。
在经历了四十多年的人生之后,在了知祖上的富贵,在透彻的看到身边的人和事之后,吴敬梓是透彻了,因此他才能毅然决然的抛弃了捆绑住他心里的枷锁:科举。 找寻到了读书和文人的另外的出路。抛弃了枷锁,获得了自由,生活虽有困苦,真正懂他的人又怎么会为他惋惜呢,只能是为他高兴。为了博取功名而浪费一生,为了外物而戴上枷锁,即便得到了功名也不会自由。即便在吴敬梓生活的康熙盛世,也只是经济上的繁荣,而对人思想的桎梏从未松过。靠愚民牧民来维系自己的统治对于人们是巨大的戮害。看过乾隆盛世外国传教士对当时国人的描述,全然和“盛世”不符,人们愚昧木然。盛世只是他们的,于我则毫无关系,所不同的只是活着罢了。明清的八股科举之害可以想象。 因此胡适先生懂他: 不给你官做,便是专制政府困死人才的唯一妙法。要抵制这种恶毒的牢笼,只有一个法子,叫人知道举业的丑态,知道当官的丑,叫人觉得做人比做官更可贵。学问比八股更可贵,***富贵更可贵。
我们所知道的都是十年寒窗一朝得中的光鲜,忘却了读书的初衷应该是明明德。何为明明德,在于能够有学问,探索这个社会、这个世界这个宇宙的秘密,探知它的明德。 吴敬梓真正的了知了这一点,因此才能无视世俗的视为另类的眼光,写出儒林外史这样的奇书。他的祖上四位进士反倒要靠他才有人能记得。真是实实在在的讽刺,
书本身写的是康熙年前的人和事,然而看透枷锁,获得自由的精神力量确是如今依然适用的,只是科举的枷锁没有了,但是金钱的枷锁仍在。幸运的是在今天,我们获得精神自由的方式和可能性增加了很多,更有可能回到读书的初心,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并享受其中。这样才会做到即便可能生活会有困苦仍然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学习,热爱生活。
这些道理,当人生四十的时候才能真正理解,当然理解了也未必能做到,然而却有了机会来思考自己的人生。是蝇营狗苟还是仍然尽力的明明德,做对社会,对人类有价值的事情,不让外物束缚自己,做个真正自由的人。
吴敬梓的老家在安徽全椒、离的很近,很想去看看,再去参观得时候不知道是否会被“探花”府邸所迷惑,还是会感受到吴敬梓身上的真正精神力量?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1-12-17 12:21回复
    写的好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10-14 00: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