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吧 关注:12,740贴子:105,747

理性认识人类社会文明的起源发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近来贴吧有些言论太伤眼睛。
确实感到匪夷所思。
如果人傻到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傻的情况下,理性交流已经失去意义。
在地理中国,早就已经认为文化文明的发展是多元一体,傻13的中原中心论早就丢进了垃圾桶。
但还是有那样的二五零,以为自己掌握着宇宙的真理。
语言还特别低俗、恶心,像还没有进化过来。
我建议,以后对不是认真理性讨论问题的帖子,根本不需要再去关心回复。
在它药都不能断的情况下, 任何人都不是华佗。
贴吧里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定义历史。
我们是基于业余爱好,在此认真学习讨论。
还是保持我们每个人的理性吧,为是华文明的探源做出自己的努力。


IP属地:四川1楼2021-12-21 22:38回复
    对某类傻1 3 ,建议大家根本不要回它任何信息,也不要跟它的任何贴 子。理都不要理。让它自己玩去,它就是想挑逗大家都去回贴,大家不要上当。关键是根本没法与这类东西正常交流讨论。发的水贴又没有任何资料价值和讨论意义。


    IP属地:四川2楼2021-12-22 20:54
    回复
      必须赞,国公的帖子我必赞


      IP属地:安徽3楼2021-12-23 15:50
      收起回复
        那个文盲竟然不会区分铜与青铜,
        甚至连经驯服栽培稻与正在驯化野生稻都搞不清楚,
        考古基础知识极为贫缺,
        经常性自打耳光、不知所谓....


        IP属地:广西4楼2021-12-23 16:03
        收起回复
          那就是脑壳里有包的一个人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1-12-23 19:23
          收起回复
            你贴吧时间还是少了,贴吧两多脑残偏执的病人多,无脸水经验的多,要学会分辨,要放平心态,这两种都不要理会。


            IP属地:四川6楼2021-12-25 11:10
            收起回复
              所谓多元一体也是和稀泥的态度,应该坚持华夏唯源,而且这个源不是他们认为的中原。虽然中国文化多元,但历史上形成华夏,只有一个源头,目前看不到任何多元的证据。现在的问题是很多人错误的观点反复发,真正有建设性东西少


              IP属地:北京7楼2022-02-08 17:57
              收起回复
                从已确证的历史来看,狭义中原(特指现今河南范围)的政权主体创立者,几乎没有来源于这一范围本地。就连早期著名的贾湖遗址,是掌握稻作技术的社会族群所创建;而三门峡的仰韶文化,它既不是最早的彩陶文化,也不是彩陶文化的核心区域。
                那么我们似可推论,其实无确认的历史中,建立夏、商政权的族群,也很大可能不是发源于狭义中原。
                比如说二里头,被有些人认为是夏文化的晚期都城,那么会不会存在它的早中期都城呢?在什么地方呢?这早中期的都城有没有表现出二里所具有的高端文化呢?这在河南范围能找到这样的遗址吗?答案是否定的。
                至于商,就更不用说了,我早就著文引用了很多考古学家的观点和最新的人骨科学检测分析,商的发源地可能来源于赤峰包括以北,甚至远至白山黑水之间。


                IP属地:四川8楼2022-02-09 00:59
                收起回复
                  那个胎神还不依不饶的,通篇说不出一点有论有据的东西,跟个泼妇一样,没必要搭理了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2-02-09 14:24
                  收起回复
                    手动点赞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2-02-09 17:28
                    回复
                       邛崃原为穷崃,指穷山与崃山之间,临邛县临的这个邛就是宝墩古城,穷山附近就是文献记载的黄帝都邑“穷桑”。又有“五城十二楼”、“昆仑玄圃增城九重”、“西王母国”、西海之滨,穷山之际的“轩辕丘、西射之地”,后稷在“邰”,融降于崇等记载。所以宝墩古城也是颛顼、少昊登基称帝的那个“穷桑”。
                      今四川盆地为什么叫“西海”?先要知道四川为什么叫四川,不是因为川峡四路,而是因为《华阳国志》记载的“华阳国”分巴、汉中、蜀、南中四个行政区。古代称为“海内四海”,“海”是行政区名称。蜀是这四个行政区中西边那个,所以叫西海。“拾遗记》:“穷桑者,西海之滨。”穷山和崃山在《山海经》里都有记载。
                      现在各位知道:“西海之滨的蓬莱仙岛”是哪里了吧?
                      “岛”的古文字写法就是“凤鸟+山”,即凤凰山。
                      《帝王世纪》:“黄帝由穷桑登帝位,后徙曲阜。”“颛顼始都穷桑,徙商丘。“少昊邑于穷桑,以(穷桑)登帝位,都曲阜,故或谓之穷桑帝。”与《华阳国志》同时提及黄帝、颛顼、少昊相符,因黄帝之子青阳和玄嚣出生在不同地区,那么三个人出现在同一个地方,那个地方一定叫“穷桑”。
                      宝墩是货真价实的黄帝都邑,无论考古证实的城市群、年代、规模,还是文献记载的方位、事件都非常符合。


                      IP属地:四川11楼2022-02-09 20:25
                      回复
                        首先纠正一下,中原人并不是真正的汉族,中原人是因为汉朝“混”了个汉人称呼,到民国时期因政治需要定义了一个汉族概念,中原人才“混”成了汉族。真正的“汉族”是先秦时期,地理名称中带有“汉”字地区的居民。比如汉源、汉中、汉口等等,这些带有“汉”字的地区就分布在西南官话区,就是说西南官话区才是真正的汉族。

                        从上面几张图可以看出,汉语能够上溯到9000年前的西南官话区,而中原只能上溯到距今4000~6000年。大家知道,地球上的水是由氢氧元素构成的,而氢氧离子在太阳风暴的作用下不断逃离地球,导致地球的水在不断减少。水的减少导致海平面下降,所以古代的陆地面积比现在小。借用一张海水上升了几十米的图,来比较汉语的分布区:

                        比较这两张图,可以看出高海拔地区(没被海水淹没的地区)保留了原始的方言,而低海拔地区被海水淹没时期是无人区。当海平面下降,低海拔地区露出海平面形成陆地以后,填充过去的是西南官话区的人口,因为北方低海拔的几个方言区跟西南官话最接近。中原一带如果再上溯到6000年以上,就是跟汉语无关的古晋语了。

                        所以西南官话区才是人类文明的源头。《华阳国志》记载:“《洛书》曰:人皇始出,继地皇之后,兄弟九人分理九州,为九囿,人皇居中州,制八辅。华阳之壤,梁岷之域,是其一囿,囿中之国则巴、蜀矣。”整个西南官话区即“中囿”,人皇时期称为“中州”,即古蜀国的首都。地皇时期称为“中土”,天皇时期称为“中天”,即“青”。三皇合称为蚕丛。三皇时期还没有年历,所以按《三皇本纪》记载,把计数单位换算一下,第一个蚕丛天皇太嗥距今约9500年,第二个蚕丛地皇燧人氏距今约8000年,第三个蚕丛人皇伏羲距今约6500年。鱼凫王黄帝距今4400年左右。


                        IP属地:四川12楼2022-02-09 21:16
                        回复
                          蚕丛是三个人,三星堆出土的纵目青铜像也是三个,但是那帮考古的不会让大家同时看到三个,也没有合影,总是误导各位蚕丛是一个人的观点。

                          这是一张白描图,各位记住这三个不同的特点。这三个就是三皇。即天皇氏太嗥、地皇燧人氏、人皇伏羲。


                          IP属地:四川13楼2022-02-09 22:15
                          回复
                            司马迁的《封禅书》:“二年,东击项籍而还入关,问:“故秦时上帝祠何帝也?”对曰:“四帝,有白、青、黄、赤帝之祠。””《华阳国志》记载:“故其庙称青、赤、黑、黄、白帝也。”
                            为什么司马迁的记载少了“黑帝”?因为黑帝的宗庙在敦煌,煌=火皇,火皇就是地皇燧人氏,宗庙就是黑水国。燧人氏又称“青羊”,就是成都青羊区的这个青羊。

                            妇好墓出土这个蟠龙盘就是“四帝”盘。四帝同族,也就是巴蜀族。
                            青帝,也就是天皇氏太嗥,人首蛇身(后来演变成图中的纵目蛇身,省略蛇身的曾被叫饕餮纹),演变成文字“巴”。
                            白帝,即人皇伏羲,图腾是凤鸟(也就是鸡),纵目的青龙+凤鸟就是第一个“蜀”字,也可以叫“龙凤”。
                            赤帝,是三皇的蛇身、羊角、凤爪的三合一(后来为了区分青羊,羊角换成鹿角),同样是纵目的青龙+小龙=第二个“蜀”字。
                            黄帝,图腾是鱼。纵目青龙+鱼=第三个“蜀”字。
                            最后形成的文字“蜀”,凤鸟、小龙、鱼统一演化成蜀字中的“虫”。

                            图中符号没“虫”的是“巴”字,有“虫”的是“蜀”字。巴和蜀是混用的,因为巴蜀同族,只是年代不同。


                            IP属地:四川16楼2022-02-10 10:27
                            回复
                              看了楼上的内容,大家知道了司马迁《五帝本纪》所记的“五帝”是伪史了吧。
                              司马迁的“五帝”只是太山封禅七十二家里其中的五个,所以封禅成功的大禹成了多余,于是记入《夏本纪》。误导大家认为大禹建立了夏朝,但正是情况是夏启至桀都没有封禅,《山海经》称夏后启的封地为“夏州”,今陕西一带,并不在河南。夏后启的管辖范围应该是“大九州”的“咸州”,即黄河流域至朝鲜之间。
                              “蜀都之地,古曰梁州,禹治其江”。大禹是帝王,国号还是“蜀”。


                              IP属地:四川17楼2022-02-10 10: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