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的未来日记吧 关注:3贴子:200
  • 2回复贴,共1

生活原本沉闷但跑起来就有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2-01-05 21:37回复
    教育以育人为本。教育要育什么样的人?我们先来描摹一个优秀的人的样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心目中优秀的人,其核心素养是能够“心、脑、手”合一做事:用心做事的人需要坚定的理想,其核心是信念;用脑做事的人需要科学的方法,其核心是思维;用手做事的人需要积极的行动,其核心是习惯。《如何寻找核心素养的落点》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2-01-05 21:38
    回复
      “进大脑的语言”和“进心灵的语言”】
      读与思(1月10日)
      我认为,语言里有知识和信息这些“进大脑的语言”,还有编织感情的“进心灵的语言”。“进心灵的语言”培养人的感觉。人如果没有感觉的力量,就看不清自己;看不清自己,就看不清人本身。——(日)松居直著,唐亚明译,《绘本是亲子感情的脐带》,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P42
      一般而言,知识和信息是通过文字或者声音进入大脑的,而伴随着文字或声音的感情是进入心灵的。入脑与入心有什么不同呢?入脑,一般指记住了;入心,一般指不仅记住了,而且感动了。入心的东西,往往更能够长久地记忆,更能够让人拥有“感觉的力量”。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松居直先生如此重视编织感情的“进心灵的语言”的原因所在。这也与他对于语言的理解有关。松居直认为,人类从数万年前开始使用语言,最初只有“说”和“听”,这是语言的基本原型。文字发明之后才开始有了“读”和“写”的文化,声音的文化发展到文字的文化只有几千年的时间,所以,“说”和“听”才是语言的真正的本质属性。在现代社会,由于学校教育的考试评价偏重的是纸笔测验,所以“读”和“写”逐步取代了“说”和“听”,语文教育的整体性功能也开始窄化为“读”和“写”。其实,无论是语言的本质属性,还是从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来看,“说”和“听”的意义也绝不亚于“读”和“写”。只有前者,才能更多地用于人与***常生活与交往。人是通过别人的评价、别人的表情来审视自己的,看清自己的。所以,我们的教育,应该好好重视“说”和“写”,重视这些带着感情的“进心灵的语言”。我多年前写过一篇文章,讲述听说读写在语文教育中不可偏废,其理论的根据也在于此。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2-01-10 13: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