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吧 关注:4,067贴子:1,193,508
  • 8回复贴,共1

从蒋琬辍东征之计到姜维迁凉州刺史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L


IP属地:辽宁1楼2022-06-20 22:39回复
    简单说一下我的想法,多了就不打字了。
    1、蒋琬东征的本质是什么?
    答案就两个字:集全。
    在蒋琬死后,《魏略》就总结过:“琬卒,禅乃自摄国事。”说明蒋琬是诸葛亮后的又一全臣。蒋琬和诸葛亮十分相似,蒋琬北屯汉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收拢魏延、吴懿等旧部的兵权(吴懿死后,蒋琬立刻北上)。
    蜀国自诸葛亮、魏延等人接连死去,国力锐减,人心惶惶,这在史书中多有体现。而大司马蒋琬征辟姜维入府为司马,本想利用他对西事的熟练,来建立功勋,稳固他的地位。结果发现:功劳虽有,但不够,至少没有开疆辟土、全歼敌人的大功。
    因此蒋琬面对现实和先前“昔诸葛亮数闚秦川,道险运艰,竟不能克”的教训,企图沿汉水东下,直“袭魏兴、上庸”东三郡。这学的是谁呢?当然是诸葛亮三伐取武都、阴平故事。


    IP属地:辽宁2楼2022-06-20 22:48
    回复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6-20 22:56
      回复
        2、蒋琬的东征战略的优劣
        史书说他“多作舟船”,甚至孙权那边的臣子还曾提出预警,认为蜀汉造船,一定是想要再一次伐吴。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吴国方面对于蒋琬的企图不甚明了,或可以说蒋琬也许有私下单独给孙权汇报他的想法,但孙权也没有公布于众——既没支持,也没反对。
        应该说东三郡想要攻打下来,大概还是不太困难的,至少魏军自消灭孟达后,没有再往三郡投放重兵驻防。而且三郡既连蜀汉,又接吴境,至少吴兵也可以来支援或者虚张声势一下,表面上看起来还是非常可观的。然而,如果从实际角度出发,打东三郡其实远不如打武都阴平划算。
        首先,武都、阴平作为汉中西面的门户,进可攻、退可守,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三郡虽也有独特的“三角区”优势,但远不及前者。
        其次,自汉末之后三郡便分离出汉中,也即二地之间相援不及,所以很多人反对蒋琬东征:“如不克捷,还路甚难,非长策也”。这便是说蜀军如果一旦遭遇变故,想从东三郡走水路溯流而上太困难了,想想还是算了吧。
        我不想轻易评价蒋琬这个战略是好是坏,但至少完全不得众心是真的,一方面是蜀国反对他的势力,另一方面是绝大多数人不认为以蒋琬的军事能力能实现进退自如。


        IP属地:辽宁4楼2022-06-20 23:06
        回复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06-20 23:07
          回复
            3、蒋琬东征的人事安排是什么?
            乍一看,“会旧疾连动,未时得行”,蒋琬一定是想要亲征三郡,而众人借着他的病也纷纷加以劝阻。然而我们不要忘记,蒋琬这辈子何曾打过仗?费祎曾经跟随诸葛亮北伐,还担任过相府司马,应该说经验远比蒋琬要丰富,单凭蒋琬东征,他哪里来的底气呢?再加上蒋琬身体一直不太好,他这个时候贸然要东征,只能是为了巩固全力而拼死一搏了。
            显然,蒋琬一定手里有王牌,这个王牌我认为便是姜维,姜维是蒋琬的司马,类似于魏延之于诸葛亮。蒋琬东征之计是不可能不对姜维说的,但是姜维一定也是不同意的。首先,姜维未必认为此计可行。其次,姜维更想打凉州。再从结果看,费祎和姜维一起谕旨给蒋琬,他们必然达成了内部同盟,不想让蒋琬东征。
            而蒋琬呢,他原本东征东三郡,就算打下来也不可能久居此处,必命一大将守之。这个大将除了姜维外,我想不到任何合适人选。首先还是因为姜维是蒋琬的司马,其次是姜维“甚敏军事”,非他莫属。
            可是,姜维本人都如此嫌弃三郡,还联合费祎一起对付自己,蒋琬拖着病躯更是无言以对,只能作罢。


            IP属地:辽宁6楼2022-06-20 23:15
            回复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06-20 23:17
              回复
                4、蒋琬东征的托词是什么?
                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会感到疑惑,东征需要什么托词?可事实上,必须要有。就好比说,你打仗的目标是什么,近期的和短期的,还有收益呢?——譬如诸葛亮打凉州是为了据陇结羌,与蜀中互为唇齿;魏延攻长安是蛇打七寸,以震关右。蒋琬近期是要打下三郡,可是长期呢,收益呢?不明所以。
                只能说,这是史书没有透露的部分,值得我们思考。蒋琬再掌握兵柄,也不会胡乱提出一个目标——起码这个目标在表面上要比较诱人,让人愿意去冒险。
                我认为蒋琬的长期目标和收益便是打长安、吞并关中。是的,蒋琬原本只是固守汉中的下策之人,他为什么会提出打长安?原因很简单,因为东三郡往东是南阳,往北就是关中,从东三郡可以避免“数闚秦川,道险运艰”之苦,从武关入长安。
                大概魏延也没想到,在他之后居然有一个文人会想到差不多的概念,而且是反向思维。魏延是想和诸葛亮从秦岭异道会于关中,而蒋琬是想派兵夺东三郡,联合吴兵从南阳西上长安。二者虽然目的地是殊途同归,但是情形就差远了。首先,魏延是绝潼关以阻魏军,但是蒋琬是要先取武关再入关中。其次,魏延的计策讲究速战速决,蒋琬的规划却是遥遥无期的。这就是他们的区别。
                怎么说,魏延都更高明,但或许蒋琬就因为认为魏延计策更高明,至少比吞陇右凉州更好。然而他又觉得自己没能力北伐秦川,还不如换一种思路,顺便立下功勋巩固位置,总之名义和实际都有了,何乐不为?


                IP属地:辽宁8楼2022-06-20 23:26
                收起回复
                  5、姜维的地位转型
                  上面提到过,蒋琬很可能想着攻下三郡,便留下姜维当主将据守。然而姜维应该升迁为什么?
                  我认为,蒋琬很可能早就考虑好答案了,甚至提前告诉过姜维要表他为刺史。只不过不是凉州刺史,而是雍州刺史。我们都知道,蜀国只有一任雍州刺史,便是吴懿。现在吴懿死了,姜维就可以继续当雍州刺史了。为什么蒋琬要让姜维当雍州刺史呢?
                  首先,雍州和凉州在意义上不完全等同,凉州是陇山以西的大部分地区,而雍州在一定程度来说是可以包括长安在内的。但是凉州却不可能包含长安,蒋琬打三郡的一个远大托词就是打关中,雍州刺史姜维打关中不是很合理吗?
                  其次,雍州并不属于蜀国和吴国划分的区域,或者说不属于汉朝旧制,只是随机设置的,蒋琬原本也只是想给姜维一个临时刺史,以便于自己管理,而不想给魏延曾经担任过的凉州刺史。因为凉州和益州太近了,全力也仅亚于益州。
                  然而,由于各种情况突发,蒋琬被迫放弃东征。还对姜维妥协了——姜维可以当凉州刺史。故而,《蒋琬传》记载下文字颇长的总结,其中说明了蒋琬和费祎反复商量,最终以为北伐凉州是“算其长短,以为事首”的重要大事。即是说,东征不是“事首”,西征才是。姜维在东三郡当什么雍州刺史,窥视着什么故都长安,根本都是没影的事情。倒是发挥姜维的长处,让他循魏延之前的入羌中之策,才是比较现实的。
                  总之,升凉州刺史是姜维最满意的结果,也是蒋琬束手无策的妥协,更是费祎“黄雀在后”的得意。姜维以为自己能大显身手的时候,才猛然发现费祎不过是蒋琬的另一个翻版。


                  IP属地:辽宁9楼2022-06-20 23:4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