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吧 关注:324,125贴子:1,069,795
  • 0回复贴,共1

六淫:风寒暑湿燥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古人虽无法观察到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更无从探知细菌、病毒对人体之侵害,但古人通过长期观察、世代经验积累,发现人体得病与外界感受之“邪气”、“淫邪”有关。人类所生存的自然界受地理位置、星体运行、节气变化等影响,环境的温度、湿度以及气流的强弱随之变化,环境中的生物(动植物、微生物等)亦随之变化,人体因受环境变化而得病,古人称之为“外感淫邪”。古人将正常人因处在不同温度、湿度及气流强度下所易出现的病证归结为六种外邪侵袭人体的结果。此六种外邪称为“六淫”、“六气”。“淫”即“淫邪”,泛指各种致病邪气,《灵枢·病传》:“正气横倾,淫邪泮衍。”
注:“淫邪”在《黄帝内经》中的其他含义:①淫乱邪说。《素问·上古天真论》:“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②指阴阳逆乱之气。《素问·八正神明论》:“阴阳相错,真邪不别,沉以留止,外虚内乱,淫邪乃起。”③过盛的病气。《灵枢·九针论》:“淫邪流溢于身,如风水之状。”
《黄帝内经》中有关外感“六淫”致病的论述:《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灵枢·五变》“余闻百疾之始也,必生于风雨寒暑,循毫毛而入腠理,或复还,或留止,或为风肿汗出,或为消瘅,或为寒热,或为留痹,或为积聚。奇邪淫溢,不可胜数。”;《素问·调经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灵枢·百病始生》“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
(一)风邪
正常人在温度、湿度适中的环境中,因长时间受强气流、大风吹袭所产生的各种病理症状,被认为是感受风邪而生病。反推之,正常人忽然生病,其表现出来的症状与感受风邪时的症状一致,则认为此人感受风邪而生病。
风邪致病具有:来去疾速、轻扬开泄、善动不居、游移不定、动摇不止、易袭阳位(向上、向外)等特性。《黄帝内经》中有关风邪的论述:《素问·太阴阳明论》“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风胜则动。”;《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素问·骨空论》“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风论》“风者,善行而数变。”“风者,百病之长也。”
风邪伤人常表现出的症状包括:头痛、汗出、恶风、游走性关节疼痛、风疹块(荨麻疹)、眩晕、震颤、抽搐、颈项强直、头面一身俱肿等,甚至角弓反张、两目上视、口眼歪斜、颜面肌肉抽掣颤动等。
(二)寒邪
正常人在弱气流、湿度适中的环境中,因长时间处于低温、寒冷环境中所产生的各种病理症状,被认为是感受寒邪而生病。反推之,正常人忽然生病,其表现出来的症状与感受寒邪时的症状一致,则认为此人感受寒邪而生病。
注:寒邪的“寒”是一种外邪,六淫之一,非八纲中代表能量状态的“寒”。
寒邪致病具有:寒冷喜暖、凝结阻滞、收缩牵引、易伤阳气等特性。《黄帝内经》中有关寒邪的论述:《素问·痹论》“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素问·举痛论》“寒则气收。”“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素问•离合真邪论》“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
寒邪伤人常表现出的症状包括: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清涕、头痛、身痛、脘腹冷痛、关节冷痛、阴部冷痛、呕吐、腹泻、手足厥冷、精神萎靡、筋脉拘急甚至挛急疼痛、小便清长、下利清谷等。
(三)火邪
正常人在弱气流、湿度适中的环境中,因长时间处于高温、炎热环境中所产生的各种病理症状,被认为是感受火邪而生病。反推之,正常人忽然生病,其表现出来的症状与感受火邪时的症状一致,则认为此人感受火邪而生病。
火邪致病具有:燔灼恶热、炎上扰神、耗气伤津、生风动血、易阳亢等特性。《黄帝内经》中有关火邪的论述:《素问•至真要大论》“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壮火食气。”
火邪伤人常表现出的症状包括:头痛、面红、咽喉红肿、牙龈肿痛、口腔糜烂、咽干、舌燥、口渴喜饮、高热、恶热、面赤、心烦、失眠、体倦乏力、少气、多汗、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脉洪数等,甚则神昏、谵语、狂躁不安、四肢抽搐、两目上视、角弓反张、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皮肤发斑、疮疡痈肿红肿热痛、崩漏等。
(四)湿邪
正常人在弱气流、温度适中的环境中,因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中所产生的各种病理症状,被认为是感受湿邪而生病。反推之,正常人忽然生病,其表现出来的症状与感受湿邪时的症状一致,则认为此人感受湿邪而生病。
湿邪致病具有:沉重浑浊、粘腻停滞、趋下、易伤阳气等特性。《黄帝内经》中有关湿邪的论述:《素问·六元政纪大论》“湿盛则濡泻,甚则水闭浮肿。”;《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项强直,皆属于湿。”;《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緛短为拘,弛长为痿。”;《素问·太阴阳明论》“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灵枢·百病始生》说:“清湿袭虚,病起于下。”
湿邪伤人常表现出的症状包括:面垢油腻、头身困重、四肢酸楚沉重、关节疼痛重着、肌肤不仁、湿疹、胸膈满闷、脘痞腹胀、食欲减退、口粘腻、水肿、尿少、小便淋涩不畅、小便浑浊、大便粘腻、大便溏泄、下痢脓血、妇女带下过多等。
(五)燥邪
正常人在弱气流、温度适中的环境中,因长时间处于干燥环境中所产生的各种病理症状,被认为是感受燥邪而生病。反推之,正常人忽然生病,其表现出来的症状与感受燥邪时的症状一致,则认为此人感受燥邪而生病。
燥邪致病具有:干燥、干涩、收敛、易伤肺等特性。《黄帝内经》中有关燥邪的论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燥胜则干。”;《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主病》“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
燥邪伤人常表现出的症状包括:鼻干、咽干、口干、口渴、干咳、少痰、痰黏难咯、痰中带血、甚则喘息胸痛、皮肤干涩甚则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
(六)暑邪
正常人在弱气流的环境中,因长时间处于高温炎热、潮湿环境中所产生的各种病理症状,被认为是感受暑邪而生病。反推之,正常人忽然生病,其表现出来的症状与感受暑邪时的症状一致,则认为此人感受暑邪而生病。
暑邪致病具有:炎热、升散、扰神、伤津、耗气、兼湿邪特性。《黄帝内经》中有关暑邪的论述:《素问·热论》“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素问·刺志论》“气虚身热,得之伤暑。”;《素问·疟论》“夏伤于暑,热气盛。”;《素问•离合真邪论》“夫邪之入于脉也,…,暑则气淖泽。”;《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暑邪伤人常表现出的症状包括:高热、身热不扬、面赤、心烦、胸闷、呕恶、头昏、目眩、多汗、汗出不畅、气短、乏力、四肢困倦、口渴喜饮、尿赤短少、大便溏泄、脉洪大等,甚至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等。
(七)其他
古人未单独讨论:寒冷潮湿环境下的寒湿邪、寒冷干燥环境下的寒燥邪、炎热干燥环境下的火燥邪、寒冷大风环境下的风寒邪、炎热大风环境下的风热邪、潮湿大风环境下的风湿邪、干燥大风环境下的风燥邪等,是因为这些外邪所导致的病理症状可以由以上两种外邪症状的简单叠加,比如:感受寒湿邪的病理症状是感受寒邪与湿邪病理症状的简单叠加。唯独感受暑邪的病理症状不是感受火邪与湿邪病理症状的简单叠加,因此古人将暑邪单独列出讨论。


IP属地:湖南1楼2022-06-24 13:1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