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化验吧 关注:1,414贴子:15,599
  • 0回复贴,共1

分享碳氢元素分析前期准备和过程仪器要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分享原煤中的碳和氢的含量测定
煤中的碳和氢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国家标准GB\T 476-2001采用吸收法测定二氧化碳和水,从而间接求得碳和氢的含量。本实验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
碳氢分析仪构造


1.掌握三节炉法测定煤中碳、氢含量的基本方法。
2.了解三节炉的结构和燃烧的填充方法,并学会实验操作。
一、碳氢实验原理
一定量的煤样在氧气流中燃烧,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分别用吸水剂和二氧化碳吸收剂吸收,即用碱石棉或碱石灰吸收水,用无水氯化钙或无水高氯酸镁吸收二氧化碳,由吸收剂的增量计算煤中碳氢的含量。煤样中硫和氯对碳的测定干扰在三节炉中用铬酸铅和银丝卷消除,氮对碳测定的干扰用粒状二氧化锰消除。
二、测碳与请需要实验试剂和材料
1.碱石棉:化学纯,粒度1-2mm;或碱石棉;化学纯,粒度0.5-2mm。
2.无水氯化钙:化学纯,粒度2-5mm ;或无水高氯酸镁:化学纯,粒度1-3 。
3.氧化铜:化学纯,线状(长约5mm)。
4.铬酸铅:分析纯,粒度1-4mm。
5.银丝卷:丝直径约0.25mm。
6.铜丝卷:丝直径约0.5mm。
7.氧气:99.9%,不含氢。氧气钢瓶需配有可调节流量的带减压阀的压力表(可使用医用氧气吸入器)。
8.三氧化钨:分析纯。
9.粒状二氧化锰:化学纯,市售或用硫酸锰和高锰酸钾制备。
10.制法:称取25g硫酸锰,溶于500ml蒸馏水中,另称取16.4g高锰酸钾,溶于300ml蒸馏水中。两溶液分别加热到50-60℃。在不断搅拌下将高锰酸钾溶液慢慢注入硫酸锰溶液中,并加入剧烈搅拌。然后加入10ml(1+1)硫酸。将溶液加热到70-80℃并继续搅拌5min,停止加热,静止2-3h。用热蒸馏水以倾泻法洗至中性。将沉淀移至漏斗过滤,出去水分,然后放入干燥箱中,在150℃左右干燥2-3h,得到褐色、疏松状的二氧化锰,小心破碎和过筛,取粒度0.5-2mm的备用。
11.真空硅脂。
12.硫酸:化学纯。
13.带磨口塞的玻璃管或小型干燥器(不放干燥剂)。
三、碳氢实验普通工具和配件
1.分析天平
感量0.1mg
2.碳氢测定仪
包括净化系统、燃烧装置和吸收系统三个主要部分。
1.净化系统 用来脱除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包括以下部件。
气体干燥塔:容量500ml,2个,一个上部(约2/3)装无水氯化钙(或无水高氯酸镁),下部(约1/3)装碱石棉(或碱石灰);另一个装无水氯化钙(或无水高氯酸镁)。
流量计:测量范围0-150ml/min。
2.燃烧装置 包括三节炉及其控温系统,用以将煤样完全燃烧使其中碳氢分别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脱除测定干扰的硫氧化物和氯。主要有以下部件。
三节炉(双管炉或单管炉):炉膛直径约35mm,每节炉装有热电偶,测温和控温装置。第一节长约230mm,可加热到(850±10)℃,并可沿水平方向移动;第二节长330-350mm,可加热到(800±10)℃;第三节长130-150mm,可加热到(600±10)℃。
燃烧管:素瓷、石英、刚玉或不锈钢制成,长1100-1200mm,内径20-22mm,壁厚约2mm。
燃烧舟:素瓷或石英制成,长约80mm。橡皮塞或橡皮帽(最好用耐热硅橡胶)或铜接头。
3. 吸收系统 用来吸收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并在二氧化碳吸收管前将氮氧化物脱除。包括以下部件。吸水U型管:装药部分高100-200mm,直径约15mm,入口端有一球型扩大部分,内装无水氯化钙或无水高氯酸镁。
吸收二氧化碳U型管:装药部分高100-120mm,直径约15mm,前2/3装碱石棉或碱石灰,后1/3装无水氯化钙或无水高氯酸镁。
除氮U型管:装药部分高100-120mm,直径约15mm,前2/3装粒状二氧化锰,后1/3装无水氯化钙或无水高氯酸镁。 气泡剂:容量约10ml,内装浓硫酸。
四、碳氢实验操作方法:
1. 将第一节炉炉温控制在(850±10)℃,第二节炉炉温控制在(800±10) ℃,第三节炉温控制在(600±10)℃,并使用第一节炉紧靠第二节炉。
2. 在预先灼烧的燃烧舟中称取粒度小于0.2的空气干燥煤样0.2g(称准至 0.002g),并均匀铺平。在煤样上铺一层三氧化钨。可将燃烧舟暂存入专用的磨口玻璃管或不加干燥剂的干燥器中。
3.接上已称量的吸收系统,并以120ml/min的流量通入氧气,打开橡皮塞,取出铜丝卷,迅速将燃烧舟放入燃烧管中,使其前端刚好在第一节炉炉口,再放入铜丝卷,塞上橡皮塞。保持氧气流量为120ml/min。1min后向净化的系统方向移动第一节炉,使燃烧舟的一半进入炉子;2min后移炉,使燃烧舟全部进入炉子;再2min后,使燃烧舟位于炉子中央。保温18min后把第一节炉移回原位。2min后,取下吸收系统,将磨口塞关闭(负氧供氧时,应先关闭靠近硫酸气泡剂的U型管磨口塞,再依次关闭其他U型管的磨口塞,然后依次取下吸收系统),用绒布擦净,在天平旁放置10min后称量,(除氮管不必称量)。如果第二个吸收二氧化碳U型管变化小于0.0005g,计算时忽略。
五、实验记录和结果计算
1.实验记录表
煤中碳和氢含量的测定
煤样名称烟煤煤样来源窑街煤矿
瓷舟编号瓷舟质量/g瓷舟+煤样质量/g煤样质量/g碳含量/%氢含量/%(由仪表读出)
111.219111.43790.2188
U形二氧化碳吸收管吸收前质量/g吸收后质量/g增量值/g(C)=29.89%(H)=6.09%
1号60.813660.99060.1770
2号59.031459.33370.3023
2.计算结果
空气干燥煤样的碳和氢的质量分数分别按下式计算
(C)=100%
式中 (C)──空气干燥煤样的碳的质量分数
(H)──空气中干燥煤样的氢的质量分数
m ──空气干燥煤样质量
m ──吸收二氧化碳U型管的增量
M──空气干燥煤样的煤样的水分质量分数,%;
0.2729──将二氧化碳折算成碳的化学因数;
0.1119──将水折算成氢的化学因数。
1.问答题:测定碳、氢元素的原理是什么?
答:原理是一定量的煤样在氧气流中燃烧,生成的水合二氧化碳分别用吸水剂和二氧化碳吸收剂吸收,即用五氧化二磷吸水,用无水氯化钙或无水高氯酸镁吸收二氧化碳,有吸收剂的增量计算煤中碳和氢的含量。煤样中的硫和氯对碳测定的干扰在三节炉中用铬酸铅和银丝卷消除,氮对碳测定的干扰用粒状的二氧化锰消除。
2.问答题:怎样进行气密性检查?
答:将推瓷舟玻璃管的入口用橡胶塞塞住,通入氧气观察气泡计内有无气泡产生,如果有则说明气密性良好,如果没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气密性不好。


IP属地:河南1楼2022-08-11 20:2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