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4,088贴子:9,982,171

分析《红楼梦》后40回的真正结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从来都不认可《红楼梦》后40回的续书,在我看来,那连狗尾续貂都算不上,理由太多了:行文和诗词的水准简直幼稚,贾母帮着设计掉包计,元春40多岁善终(合着皇帝选秀女连30多岁的老女人都要?),宝玉的儿子不是草字头,而是木子旁。。。。。。一句话,后40回看了一次我都觉得恶心!
《红楼梦》的作者究竟是否写完了后40回?后面是否就是40回,还是20回?这些不在我们今天的讨论之内,今天我要做的是通过前80回的大量伏笔,探讨后40回中大多数人的真正结局。
在此之前,首先要说明一下:《红楼梦》绝不是史书!任何作品都不可能脱离现实,《红楼梦》是架空历史小说,所以作者糅合了不少历史事件。比如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的行酒令,湘云“双悬日月”这一点就是借用了“宣武门之变”之后太上皇和皇帝二者并存的政治态势;贾敬修道则是借用了明朝皇帝的荒唐行径,等等。但是《红楼梦》绝不是史书,不少索隐派把这本书跟明史挂钩,提出的证据太过牵强;而跟清朝皇族秘史挂钩则更是荒唐,作者真敢这么写,不怕文字监狱吗?索隐派对红学是有贡献的,但是很多索隐派太过魔怔,提出的证据牵强附会。
那么我们现在来试分析后40回主要人物的结局:
1. 黛玉之影:要分析黛玉的结局,就需要从其影子里找证据。共有三人:晴雯、香菱、妙玉,她们的经历和结局都隐隐暗示黛玉的命运。晴雯暗示的是黛玉的结局,最终被“赶出”贾家,悲惨死去。香菱则是暗示了黛玉祸起的根源——贾雨村。我们着重来分析下这一点,这是全书的大关节。
香菱家对贾雨村有大恩,资助其科举入仕,老实说,贾雨村第一次当官,对甄士隐家还是不错的,得知甄士隐家败落后,资助其银两,此时他还是有良心的。而第二次当官,他的恩人是林如海和贾政,但此时他的心态已经改变,彻底变成了不择手段往上爬,所以,他不但忘记了甄士隐对他的再造之恩,还把香菱推进火坑,而这就暗示了他在后40回里对黛玉的所作所为!这里就要提到他后来做的另一件事情。第48回,他为了巴结贾赦,诬陷石呆子下狱,强夺其扇子,注意,这件事虽然从平儿嘴里说了出来,却是一个大关节。黛玉曾调侃宝玉是只“呆雁”,而宝玉又占了“木石前缘”中的“石”字,所以,石呆子这件事是暗指宝玉会在后40回里遭贾雨村陷害。原因很简单,前80回中已经提到贾雨村被降职,所以贾雨村马上就猜测很可能是贾家要完,那么他自然要提早上岸,撇清关系,所以他很大可能叛变贾家,投靠贾家政敌(基本上是忠顺亲王)。既然转换阵营,他自然要给出投名状,那这个投名状必然是要打击贾家,逼迫贾家接受一些本来无法接受的条件,那么下手的目标自然是宝玉,只有宝玉出事,贾家才会不顾一切。我们再看看石呆子的扇子都有哪些?“据二爷说,原是不能再有的,全是湘妃、棕竹、麋鹿、玉竹的,皆是古人写画真迹”,看见了吗?“湘妃”指的是黛玉,“麋鹿”指的是探春。结合南安太妃做客贾府一事,很明显是挑选和亲的代替者,按照贾母对黛玉和探春的喜爱,自然不会同意,那么贾雨村就借着陷害宝玉,逼贾府同意,导致最终黛玉和探春和亲远嫁,黛玉完成了她“人参养荣丸”的使命,为了贾府牺牲,泪尽而亡,对于这一点,我们下面再仔细讨论。接下来是妙玉,妙玉的经历影射的就是黛玉为救宝玉而被迫接受和亲,这一点可以从脂批中找到证据,脂批中提到妙玉“日后瓜州渡口,红颜屈从于枯骨”,这一点可以推断,抄家之后,或者是在贾家被流放时,或者是宝玉遇赦南归时,在瓜洲渡口被贾家政敌阻拦(有可能依然是忠顺亲王),而此时妙玉为救贾家或宝玉,被迫屈从于老年权贵,被逼当了其小妾,在这一点上,跟黛玉和亲是可以相映照的。
未完待续


IP属地:山东1楼2022-08-23 00:02回复
    2. 黛玉和亲。这一点好多人可能觉得不解,但前80回中的暗示实在太多了,不容不信。
    我们先来看一些小的暗示:
    黛玉号“潇湘妃子”,这是娥皇女英的典故,预示着黛玉的因缘是跟别人一起共嫁一夫;上面提到的石呆子的扇子中包含了“湘妃”,可以预测黛玉被贾雨村设计陷害,被逼和亲;黛玉的《葬花吟》中“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暗示黛玉最终是离开贾府之后死去;第23回宝黛同读《西厢记》,宝玉给黛玉陪情时说道:“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暗示黛玉最终是一品之尊;黛玉70回做“唐多令”,里面有“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暗示其和亲远嫁。。。。。。
    看过上面的小证据,我们再来看最关键的两个证据:
    1. 大观园放风筝:第70回,众人在大观园里放风筝,宝玉的美人风筝怎么都放不起来,暗示宝玉跟黛玉有缘无分;而黛玉放风筝是这样写的:“黛玉笑道:‘这一放,虽有趣,只是不忍。’李纨道:‘放风筝图的是这一乐,所以又说放晦气,你更该多放些,把你这病根儿都带了去就好了。’紫鹃笑道:‘我们姑娘越发小气了。哪一年不放几个子?今忽然又心疼了。姑娘不放,等我放。’说着,向雪雁手中接过一把西洋小银剪子来,齐籰子根下寸丝不留,‘咯登’一声铰断,笑道:‘这一去把病根儿可都带了去了!’那风筝飘飘飖飖,只管往后退了去,一时只有鸡蛋大小,展眼只剩了一点黑星儿,再展眼便不见了”。大家看,黛玉不忍把风筝放跑,暗示她并不想离开贾府,但最终却是放走了,紫鹃剪的绳子,暗示她会随黛玉一起远嫁。
    而后面的描写更有意思:“探春正要剪自己的凤凰,见天上也有一个凤凰,因道:‘这也不知是谁家的?’众人皆笑说:‘且别剪你的,看他倒像要来绞的样儿。’说着,只见那凤凰渐逼近来,遂与这凤凰绞在一处。众人方要往下收线,那一家也要收线,正不开交,又见一个门扇大的玲珑“喜”字儿带响鞭,在半天如钟鸣一般,也逼近来。众人笑道:‘这一个也来绞了。且别收,让它三个绞在一处,倒有趣呢!’说着,那“喜”字果然与这两个凤凰绞在一处。三下齐收乱顿,谁知线都断了,那三个风筝,飘飘飖飖都去了”。大家可以看到,探春的风筝是与另一个凤凰,连同一个“喜”字纠缠在一起飞走的,说明探春并非单独出嫁和亲,而是与人一起同嫁,而且大家注意,书中提到的把风筝放跑了的人只有探春和黛玉,这就是二人一起和亲远嫁的证据。
    2. 群芳开夜宴:第63回的“群芳开夜宴”算是全书最大的关节,这里面暗示了绝大多数女儿的结局。探春的自不必说,暗示其和亲远嫁,成为王妃的结局。而黛玉抽的签是“莫怨东风当自嗟”,这一句出自宋代欧阳修《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诗,写的是“昭君出塞”,这就不用多解释了吧?还有谁有疑问吗?
    那么黛玉和探春和亲的起点是哪里呢?从前面包括装饰用的西洋木船以及其他来自西洋的物品,以及屡次提到的“西海沿子”,可以大致推断,二人和亲地点应该是东南亚一带,特别是第25回,凤姐提到暹罗国的茶:“凤姐道:“那是暹罗进贡来的。我尝着也没什么趣儿,还不如我每日吃的呢。’黛玉道:‘我吃着好’‘”,这有可能暗示黛玉探春和亲的地点是暹罗国,也就是现在的泰国柬埔寨一带。
    未完待续


    IP属地:山东2楼2022-08-23 00:44
    收起回复
      后40回剧情大框架是一定的,就是鞑虏入侵,家国崩溃,贾宝玉林黛玉作为男女主没有屈身事贼,悲惨的立刻死或缓期死,其余人或死或降不一而足。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08-23 06:48
      收起回复
        不错,后四十回我唯一喜欢的只有四局诗而已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08-23 07:07
        收起回复
          后四十回把宝钗写成了一个只会哭哭啼啼的小妇人,灵性没了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08-23 07:18
          收起回复
            有道理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2-08-23 07:48
            回复
              有点意思,厉害了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2-08-23 08:11
              回复
                晴雯香菱和黛玉一样都是三册之首可以映射,为什么还要连带着妙玉?有什么证据表明妙玉也是映射黛玉的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2-08-23 08:22
                收起回复
                  前面说的有点道理,但是黛玉的结局我觉得还有待商讨。后四十回我唯一喜欢的就是黛玉焚诗那一段,感觉黛玉不可能去和亲,有没有可能是在前一夜在树上上吊了?当然这个只是我看了判词猜的,虽然有不少人也这么想,但是反对的声音也很多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2-08-23 08:31
                  收起回复
                    不过楼主推理的头头是道,一定看了很多遍红楼梦了,佩服佩服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2-08-23 08:32
                    回复
                      贾雨村怎么被贬官的?忘记了?别人只是顺应官场的规则。而且香菱为什么在薛家贾家这么快乐?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你想想有没有可能是贾雨村在后面勒。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2-08-23 08:57
                      收起回复
                        看过一个说法,贾家的政敌告贾府的一个罪名是强占石呆子的古玩,我就有些纳闷,这事不是贾雨村做的吗?即使贾雨村反口说是贾家逼迫他做的,但他也难逃罪业吧?还是说贾家的政敌有办法帮贾雨村从这件事中脱身,让他不用担任何责任。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2-08-23 09:18
                        收起回复
                          明人不可能瞧得起唐朝,日月双悬就是大明。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2-08-23 09:23
                          收起回复
                            有好几位吧友的回复,我在帖子里看不到,所以没法回复你们,烦请大家都看一下“反馈”,查查是不是你们的回帖被系统删除了,多谢哈。


                            IP属地:山东15楼2022-08-23 09:42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2-08-23 11:0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