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4,088贴子:9,982,171

结合所推断的后40回结局来分析脂批的“《仙缘》伏甄宝玉送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脂批点明了元春省亲时点的四出戏所对应的80回后的情节,并且特别指出这是全书的“大关节”。其他三出戏对应的情节不难理解,惟独“《仙缘》伏甄宝玉送玉”不太好分析,因为80回后的缺失,我们只能从《邯郸梦》这出戏中来分析,这有可能是说宝玉的大彻大悟,最终出家的事情。
我在我的帖子《分析《红楼梦》后40回的真正结局》里推断过80回后的真正结局,那么在反复阅读《红楼梦》中相关伏笔,再结合自己推断的真正结局,我对“甄宝玉送玉”这一点有了一个大致合理的推测。
那么我们先来看几个前提:
1. 根据“石呆子的扇子”、“大观园放风筝”和“群芳开夜宴”等等众多伏笔,可以推断,黛玉的结局是被逼跟探春一起和亲远嫁,作为“人参养荣丸”救了宝玉和贾府。
2. 根据“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可以推断,贾雨村叛投贾家政敌之后,通过陷害宝玉作为投名状打击贾家,并且逼迫黛玉接受和亲远嫁的要求。
3. 第2回里,贾雨村提到他曾经当过甄宝玉的老师。
4. 贾雨村来贾府时,宝玉经常被贾政喊去作陪
5. 第75回,甄家被抄家,甄家人来贾府藏东西。
6. 前80回提到曾有人偷通灵宝玉。
那么根据以上几点,我们大致可以分析出贾雨村的阴谋。既然他要给投名状,那么就必须要够分量,第75回甄家被抄,这是在老太妃薨了之后,结合文中伏笔,甄家的后台很可能就是这个老太妃,而书中贾母也提到了甄家二姑娘,结合种种迹象,这位二姑娘有可能是北静王妃。北静王素有不臣之志,结党营私,皇帝自然不会容忍。但是对于四王八公这样的勋贵,没有一个正当的理由,很难直接拿下,因为勋贵都是祖上有功的,与国同戚,不是那么好处理的,那么皇帝就先拿不是勋贵的甄家开刀,依次警告北静王和贾家。注意,这里皇帝只是警告,并非要直接下手,所以贾雨村的目光就先瞄准了宝玉,因为宝玉在贾家的分量够重,而且也是北静王所拉拢的对象。
那么他如何下手呢?第75回说了,甄家被抄,甄家人来贾家藏东西,这个罪过可不小。而前80回曾经提到有仆人偷通灵宝玉,那么我们可以推测,此时恰好宝玉的玉被偷了,这自然在贾府是泼天大事,不可能瞒得住。而甄宝玉和贾宝玉又非常的相像,那么如果在抄甄家时,发现甄宝玉不见了,那么贾雨村很可能借此诬陷贾家藏匿罪人甄宝玉。而通灵宝玉的被偷,导致贾宝玉有口难辩,自然就被冤枉入罪,这就引出了贾家被迫让探春和黛玉和亲来救回宝玉。此事贾家必然动用朝中的关系来转圜,但政治香火情都是一次性的,这次用完了,等到皇帝真正抄贾家的时候,就没人会替贾家求情了。
通灵宝玉被偷之后,可能被当掉,然后被脱罪后的甄宝玉发现赎了回来,并送还贾家,通灵宝玉历经了贾家从富贵到落败,便有如作了一场《邯郸梦》。所以才会有脂批“《仙缘》伏甄宝玉送玉”这个说法。
这是我的个人理解和分析,不敢说完全就是80回后的情节,因为脂批还有“《一捧雪》伏贾家之败”,而《一捧雪》中有莫怀古的仆人李代桃僵的情节,不知道是否暗示甄宝玉替贾宝玉挡灾(个人觉得可能性比较低)。但我觉得我的推断还是比较合情合理的。


IP属地:山东1楼2022-09-04 23:55回复
    贾雨村是雍正的分身之一(其他还有薛蟠、贾敬、贾瑞、贾赦、贾珍……),甄宝玉送玉,按脂砚斋说“看反面”就是乾隆篡位!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9-05 04:04
    收起回复
      前八十回已经死了两个皇帝、两个贾政(假正)共是三个人。石头二十九岁时死了一个皇帝【属马】;三十一岁时死了自己的父亲贾政;四十二岁时又死了一个皇帝(贾政寓意篡位皇帝)是第一个皇帝二十五岁所生之子,贾蓉继承皇帝位。这是宝玉石头在四十二岁的【兔年】遭遇在属【兔】的贾蓉手里。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09-05 04:10
      收起回复
        《石头记》(红楼梦)女主的儿子弘曕合法皇位被乾隆夺走。女主以皇太后身份出家(妙玉那段)在香山广慧庵,协助曹雪芹作书《石头记》。8年后为曹雪芹生一子(自从两地地生孤木)。被曹雪芹正室(史湘云原型)逼死,“皇太后”身份暴露,全家完蛋——实际隐写满清朝快完蛋(末世)。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09-05 04:27
        收起回复
          林黛玉和北静王应该还有瓜葛。甄宝玉送玉 到底是送贾宝玉这个人还是通灵宝玉 这个现在没有定论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2-09-05 05:55
          收起回复
            红楼梦是残书,才有那么多人靠这个吃饭😊,黛玉早死宝钗孤老都是有确切记录的,虽然见过后四十回的人不多,他们还是留下了文字记录提到了他们结局。红楼梦是以曹家兴衰为原型的,四大家族就是内务府四大包衣曹李孙马为原型,曹雪芹母亲马氏,祖母李氏,曾祖母孙氏,等曹雪芹自己长大成人家族早败落了,他到底取了谁没有记载,家庭贫困他并不幸福,四十多就英年早逝以至于红楼未完成为遗憾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2-09-05 18:24
            收起回复
              黛探两人去和亲?我无法理解。不想讨论伏笔,只论事理。
              中原一次赔两女过去,一妻一妾?国家尊严何在?
              从对方来说,不过以此加强关系,有一门亲事足矣,再来一个目的何在?
              历史上可曾有此先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2-09-06 02:04
              收起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2-09-07 10:23
                收起回复
                  失玉,无法解释真假宝玉这个思路有意思,不错


                  IP属地:重庆来自iPhone客户端31楼2022-09-09 02:26
                  收起回复
                    没有找到曹雪芹其人为立论,这是不懂逻辑思维的逻辑错误,名字曹雪芹怎么来的?是个伪命题。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22-09-09 10:47
                    收起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22-09-10 09:22
                      收起回复
                        有道理吗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49楼2022-09-12 04:35
                        收起回复
                          黛玉还想和亲。作者给探春的各种铺垫,是和亲、王妃。给林黛玉一直铺垫,不断铺垫是死、不死掉进污水淖泥中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0楼2022-09-12 06:31
                          收起回复
                            没有道理


                            IP属地:河北70楼2022-09-24 23:3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