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吧 关注:470,560贴子:7,260,966

职称论文发表要注意什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无论是晋升职称,还是业绩证明,发职称论文一直都是工作人士的刚性需求。在职称晋升过程中,有这样一种情况让人十分的沮丧。那便是,辛辛苦苦写作发表的职称论文竟然无法用于职称晋升。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情况呢?在职称论文发表又有什么要注意的呢?
目前有很多的作者,纠结于这个问题,怕文章提前发表了,等到评职称的时候过期用不上。其实,论文的有效期,主要取决于职称评职的年限。例如:论文是在拿到助工证后发表的,那拿助工证的时间与到评中级职称年限这中间的时间段为论文的有效期,中级评副高、副高评正高,依此类推。当您利用文章评完中级后,再评副高,此文章就不能再使用,需要发表新的论文。
一、明确职称论文发表时间
写作论文,发表论文前,一定要了解明确职称评定时间,早做准备,因为一般论文发表的时间为3个月左右,长的则半年甚至一年,而职称评定时,有的要求必须通过数据库检索到,论文发表出刊后,几个数据库一般 2个月后才能收录进去,因此,还有考虑2个月的收录时间。
因此,发表职称论文,一定要首先明确职称评定时间,早做准备。一般情况下,提前一年做准备才是合理的。同时在发表职称论文的时候需要注意期刊选择的问题。
二、期刊的正确选择
由于晋升和评定职称都有相应的规定和要求,故而许多单位都对职称论文投递的期刊有着一定的要求和规定,所以我们在选择职称论文期刊的时候应该注意:
1、发表论文的用途。发表论文是晋升职称?年底单位考核?还是学术交流及扬名?如果是晋升职称,期刊的品质毫无疑问是选择因素的重中之重,随便的发表一个品质一般的期刊,对晋升职称没有任何帮助,有时候还会起到反作用。
2、期刊的办刊方向。如果您写的是药学方面的文章,那当然不能发表在主打妇产科的杂志上。所以杂志的办刊方向、栏目内容等要与您的文章相符合才是完美的。
3、不能一味的追求版面费低的杂志。国内医学期刊8000多种,每个杂志的品质,受欢迎程度,晋升打分认可度都是不同的,版面费标准自然也有所不同,建议作者根据自己的发表用途及经济实力,综合考虑,选择最合适的杂志。而不要一味的追求便宜。
4、杂志的最新刊期。如果您晋升职称,必须赶在报材料之前拿到杂志,部分省份还要求晋升前一年就要发表见刊;如果您年底考核,自然要赶在年底之前见刊。还要考量杂志邮寄的时间以及快递邮寄过程的各种意外因素,因此,在投稿之前一定要询问杂志当前的刊期,确保有充裕的时间可以见刊。
5、因为地域及单位的不同,职称评定的要求也不同,所以评什么样的职称,需要在什么样的期刊上发表论文,不能一概而论。我们提醒作者,写作论文前一定要弄清楚本单位对于评职称的明文要求,选择期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医务人员平时忙于工作,对职称论文的具体要求并不是很熟悉。为了帮助广大医务工作人员,医晋通整理了以上有关评职论文的注意问题,如果你在SCI写作、润色修改翻译等遇到困难,可以找医晋通一个专注于科研学术服务的互助平台,探讨医学论文写作难题,让你掌握最新医学资讯,晋升更快!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2-12-21 17:38回复
    为什么要发sci(发表SCI的一些好处)
    1.随着经济全球化,科学研究也日益全球化,SCI论文是进行国际科学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使国际同行了解我们的主要渠道。
    2.发表SCI论文,可以向世界显示我国基础研究的实力,提高我国在世界科学界的地位。在世界著名刊物如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一篇重要文章,对于某一学科而言,其意义不亚于在国际体育比赛中取得一块金牌。
    3.发表SCI论文的多少和论文被引用率的高低,是国际上通用的评价基础研究成果水平的标准。是招聘、提升、考核、评奖的重要指标。
    4. 就基础研究而言,在什么样档次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便具有什么样档次的水平,一目了然,一般不再需要鉴定。成果不是在国际知名的SCI刊物上发表,便很难被认为是国际水平的。
    5. 发表SCI或SSCI论文是地理与资源所基础研究领域博士生取得博士学位的必要条。


    2楼2022-12-21 17:41
    回复
      写SCI论文会不会查重?用什么数据库查重?
      英文论文查重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Turnitini,主要对象是学校,进行包括毕业论文、课程论文的重复率检查。分国际版和 UK版,中国用户主要使用国际版进行查重;其二是Thenticate,全名为Cross Check by iThenticate,主要对象是各大SCI论文出版商,对投稿稿件进行重复率检测。对于英文水平不是那么好的学者,在无法独立撰写出书面英文语句正确表达实验或者理论的含义时,或多或少都会借鉴别人的表达方式。经过Cross Check查重后的文章几乎都会被检测到一定的相似性,但不意味着文章一定会被怀疑抄袭。


      3楼2022-12-21 17:42
      回复
        发sci真的很难吗?
        不是很难的。
        从审稿人的角度看,一篇文章的命运往往在审稿人打开它的一瞬间就决定了。一个熟练的审稿人会在接到文章后用几分钟的时间通读一遍,从而对作者和文章的情况有一个初步的判断。在这里,审稿人最喜欢两个极端:一是通篇充满了细节上的小错误,可以直接reject的那种,再就是所谓的well written,提几条不痛不痒的意见就可以放过的那种。为什么呢?因为这两种最节省审稿人的时间,编辑那也能交待的过去。当然审稿人不会直接告诉你拒稿的原因是这些小细节,他会告诉你文章创新性不够,研究没有意义,方法老旧,更不要说那些他都懒得一一指出的小错误了。从这个意义上讲,为了躲过审稿人的这头一板斧,我们即使做不到well written,也要尽可能的减少文章里的细小错误,从而给自己的文章增加机会。
        另外,有时poor writting,不代表真正的语言有问题。实际上许多文章语言经过润色过了,基本没有问题(当然任何文章挑毛病,总有一两处),但是由于其它一些问题,给编辑一个不好的印象,如cover letter中写得不规范,或图表的标注不确切,编辑一旦印象不好,马上就会给你下一个“poor writting”!所以我们经常见到同一篇文章,一个reviewer对语言表扬,说well written,另一个reviewer则痛骂。


        4楼2022-12-21 17:42
        回复
          发sci需要注意的细节
          1、一定要有吸引力的题目,思路清晰的摘要,和漂亮的图。这三者是决定文章命运的关键。实际上大部分reviewer,审稿的方法是快速看一下文章题目,摘要和图,如果这三者不满意,这篇文章基本就Over了。至于意见太容易了,诸如说你文章语言有问题呀,不符合杂志要求呀,或质量低呀。实际上,这些意见有时审稿人根据没有认真看。如果题目,摘要,和图三者过关了,一般来说,只要是内容质量不是太差,基本都会给出较好的意见的。我们知道,一定要让reviewer心情愉快!不要挑战他的心情!因为这些reviewer大多是大忙人,没有心情给你慢慢看的。
          2、标题尽量不要出现novel, new等字眼,也不要太长,简洁明确,有力。从逻辑的角度讲,写科技文章的目的就是报道新的进展,如果不新的话那也没有发表的必要了。从审稿人的角度讲,他首先不会因为你写了个new就会觉得你的文章非常有新意,有时候还会适得其反,让审稿人觉得你在挑战他的经验以及智商,于是乎千方百计找你文章里不new的地方……。另外,许多题目喜欢用effect on...这类含糊的话,应该改为XXX促进或抑制XXX,这样更为明确的词语。中文杂志中经常会出现“初探”“初步研究”,这些都不能在SCI文章中出现。
          3、Abstract里不要充斥大量数字,但是最好有必要的数据。我们知道,人对数字是最不敏感的,abstract需要的是清晰的逻辑思路,引着编辑思路。切记,做实验的一些朋友有时候可能非常得意自己测出的某些最新数据,于是乎恨不得都塞到Abstract中以示强调,殊不知在审稿人眼中这些仅仅是一串串毫无意义的阿拉伯数字而已。
          4、图与表的选择,能用图尽量用图表示,包括各种统计图。图更直观一些,表都是数字,很难理解的。如果一篇文章让reviewer看起来“难受”的话,结果不言而喻了。另外,近年来主张图尽量组合在一起,这样也容易理解一些。
          5、参考文献和引用一定要规范。最好用文献管理软件(如endnote)来编辑,不要手工制作,费力且不讨好。软件来做,这样不会出错。我们***,对于所有的投稿文章,参考文献全部重新查找,并用软件生成,确保不犯各种小错误。
          6、节标题的拼写一定要准确。另外小节,不建议用一个单词,而建议用一个短语或句子。经常看见的错误就是Conclusions,Acknowledgments不带s。这两个标题估计99%的人都要用到,而且孤零零就那么一个词,字号比一般的字还要大那么几倍,写错了话还真是着实扎眼。如实验结果一段,如western blot,有人在小标题就用western blot,让人不知道什么意思,这不是方法学一段。在结果中应该是XXX expression by western blot。这样会更清晰。
          7、切忌超长段落。一般一个段落以3到5个句子为宜,千万不要追求一气呵成的感觉而堆在一起,那种动辄一页纸的大段落任谁看了都眼晕。如果要表达的内容确实多,可以适当的使用enumerate和itemize,可以让文章看起来简洁清爽。
          8、图表切忌模糊不清。
          在审稿阶段图表和正文一般是分开的,图和表都是一页一个,图还会被放大到A4纸的大小。这就要求图的质量要高,如果是矢量图那问题还不大,如果不是的话那分辨率一定要高,最好自己先放大打印出来看看。***在图表制作时,都会做很多处理,包括像素处理,排版等,甚至重新做图。
          9、科技写作常识。科技写作是有着自己的一套规则的,不讲规则只能是让审稿人觉得你是个新手或者杂牌军,这样拒起稿来几乎毫无心理负担。因此大家在写作的时候还是要稍微注意一下,比如名词缩写第一次出现注明,阿拉伯数字1到12出现在文中的时候要用text,数字不能做为一个句子的开头,等等。
          10、文章的格式要符合规则。一般来讲通篇双倍行距,段落之间留出空行,正文跟参考文献字体要区分开。


          6楼2022-12-21 17:43
          回复
            SCI接收后还能修改吗?
            一般来说,SCI只要没有见刊就还能修改,但建议作者尽量避免在SCI接收后再修改的情况出现,虽然还能修改,但毕竟是不严谨的事情,比较容易给期刊编辑留下不好的印象。
            SCI含金量比较高,杂志社为了向读者输送高质量的文章,保持或提高期刊的影响力,对SCI发表非常严谨,尽力做到见刊后的SCI是零错误的。但SCI论文发表,少不了要提交相关方面的书面资料,尤其是多个作者或多个单位合作时,要考虑的细节更多,更麻烦。在人操作的过程中,难免会“打盹”,导致SCI接收后发现某内容要修改很难百分百避免。所以,SCI规定在见刊前文章还能修改,但不等于随意修改,要有理有据的修改。
            SCI接收虽然非常不容易,但不代表零错误,不等于成功见刊。只要没见刊,SCI就有被拒稿的可能性,虽然很低,但作者必须慎重,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不要让很低的可能性成为事实。同时也要时刻关注SCI内容数据、结论、作者等信息,让可能存在的错误,被及时发现,及时修改,尽量不要拖延至Proof之后,否则修改起来更麻烦,还容易错过还能修改的最晚时间。若真的是SCI见刊后,才发现某处错误需要修改,此时不能再修改,只能发“勘误”。
            SCI接收后,不管是还能修改,还是只能发勘误,都会给期刊以及读者留下不严谨的印象。建议作者在提交SCI相关材料之前,对各方面的信息再三核实确认,降低接收后要修改的可能性。


            9楼2022-12-21 17:45
            回复
              【干货】好多人不知道怎样回复审稿人,使用技巧送给大家作参考
              首先,我们要明白审稿人从何而来?目前国际同行评审采用方法是作者向期刊投稿,然后期刊会找 3 到 5 位甚至更多的同行专家对稿件进行审核评价,这些同行专家就是审稿人。
              有投稿经验的伙伴应该了解在初次向期刊投稿时,绝大多数期刊会让作者自己推荐几位审稿人,当然期刊编辑可能不会选择作者推荐的审稿人,因为期刊一般会有自己的审阅专家团,特别是一些顶刊,甚至会有「御用」审稿人,可是即便如此,在某些研究领域依然无法保证所有的投稿论文都能恰如其分的找到适合的审稿人,因此,作者推荐审稿人是必须的。
              首先,要端正态度,千万不要以为随便推荐几个审稿人,想着反正编辑也不认识,于是随便写几个审稿人甚至编造杜撰审稿邮箱,这是学术大忌,论文都要投稿了,这最后一步推荐审稿人当然也要严谨。
              下面给大家推荐几个小技巧:
              1)如果你是科研老兵,推荐审稿人相对简单容易,在自己研究领域相对知名学者甚至大牛都可以作为推荐审稿人;
              2)如果你是科研小白,可以利用 Web of Science, ISTP,Researchgate 等工具检索和你研究相关的学者或科学家作为推荐审稿人;
              3)另外可以选择自己研究方向的某些参考文献中的主要作者,当然第一作者和通讯更佳,找到姓名和单位,再按图索骥去搜索这些作者的相关信息和邮箱;
              4)也可以利用自己参加学术会议的知名嘉宾、受邀演讲者或相关领域的学术会议邀请人;
              5)当然也可以咨询自己的师兄师姐或者同领域的同学同事等,根据他们建议选择审稿人。
              最后,在提交推荐审稿人时,尽可能列出该审稿人的相应专业领域,总之推荐的审稿人,一正在或曾经从事你自己相关领域研究,二审稿人在过去的研究中有相应的产出,最好有研究领域顶刊的经验,确保自己即使所投文章被拒,也有宝贵的经验可获得。


              10楼2022-12-21 17:47
              回复
                Reject 或者reject & resubmit后的对策和处理。
                审稿人直接给出意见,或者几位审稿人意见不统一,编辑可能直接拒稿rject,或者处理为拒稿可重投(Reject and resubmit)。
                总结提示语:如果是reject了,那么就只能改投别的杂志了。当然也不能盲目投稿,如果还期待投个IF比较合意的杂志,那么还是要认真考虑审稿人的拒稿意见,针对修改。而如果是reject & resubmit,相当于是给了次机会再修改投稿,务必珍惜。一定要充分考虑是否能达到全部审稿人的所有要求,尤其是对待那个别持反对、尖锐意见的审稿人。
                要根据意见逐一修改所有问题,否则此番再投,审稿人还是会觉得没有达到其期望值和满意度,文章必然凶多吉少。我先前投过shock(五年来IF在2.87~3.5之间),经历有些坎坷,是重投后三位审稿人通过两位(有位审稿人纠缠初投时提出的两点意见不放,认为我的回答和修改不满意),编辑拒掉了。当然,如果觉得难度较大,初投被拒可重投时就果断地另外考虑其他杂志投算了。


                11楼2022-12-21 17:47
                回复
                  流体力学:
                  流体力学是力学的一门分支,是研究流体(包含气体、液体及等离子体)现象以及相关力学行为的科学。流体力学可以按照研究对象的运动方式分为流体静力学和流体动力学,前者研究处于静止状态的流体,后者研究力对于流体运动的影响。流体力学按照应用范围,分为水力学及空气动力学等等。流体力学是连续介质力学的一门分支,是以宏观的角度来考虑系统特性,而不是微观的考虑系统中每一个粒子的特性。流体力学(尤甚是流体动力学)是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其中有许多尚未解决或部分解决的问题。流体动力学在数学上非常复杂,最佳的处理方式是利用电脑进行数值分析。


                  12楼2022-12-21 18:06
                  回复
                    北大核心和Sci哪个更权威
                    1、北大核心和SCI认可范围不同。北大核心是中国的,在国内与SCI都有比较高的地位。但SCI是世界的,没有SCI,在国际学术交流上很难被重视。北大核心的含金量在国内可以说很不错,但拿在国际上来说,北大核心还是够不到天花板。
                    2、北大核心收录的是中文期刊,而SCI收录的期刊包括英文和中文,但英文期刊占比很高。在发表论文时,北大核心不担心语言习惯和表达结构上有大问题。而发表SCI会有语言上的天生弱势,表达不清楚,逻辑混乱,容易降低论文的学术价值,不被审稿人认可。
                    3、北大核心在发表难度上不一定就比发SCI难度小。北大核心对文章要求高,对作者学历、单位也有严格要求。而SCI,只要文章质量足够好,当然这个好往往要比北大核心的要求更高,但对于作者学历等没有硬性要求。
                    4、北大核心和SCI都是科研水平评价标准,至于认可度,要看具体的单位规定的衡量标准。虽然很多高校,对于SCI的认可度比北大核心高,很多时候只发北大核心是没有竞争力的。但还是存在一些单位只认可国内核心,不认可SCI的情况。


                    13楼2022-12-21 18:07
                    回复
                      如何提高CPCI检索率?
                      关于CPCI检索成功率我想告诉大家:现在所有机构没有包100%检索的,那我们如何提高检索率呢?1.保证自己的论文不存在学术不端的行为,查重保证在百分之二十五以内。2.要找有权威且经常和CPCI合作的出版社,例如英国的弗朗西斯出版社,加拿大的克劳修斯,这些出版社发表的文章含金量高,声誉好,资质很不错,CPCI检索跟这些出版社是合作关系,被收录的概率很高很高。我们也是跟出版社合作很多年,检索也是很稳定。3.论文内容不能有触犯法律、影响政治言论。4.论文格式要严格按着专家要求来编辑。其实还有很多不稳定因素,比如运气等,抛开这所谓的不稳定因素,只要做到以上四点,论文被收录的可能还是很高的。


                      16楼2022-12-21 18:08
                      回复
                        阅读文献时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点:
                        学会利用SCI文章最后的参考文献,有用信息很多。每篇文章的参考文献可能包含不少你感兴趣的相关文献,从中筛选一些高影响因子的文献做延伸阅读。
                        关注相关领域近五年的SCI文献。无论是你的开题报告还是期刊投稿文都对于近五年的相关文献比例有一定要求,广泛阅读这部分科研成果对于科研人把握学科发展趋势、确定科研选题来说至关重要。
                        关注核心期刊和那些学科大牛。学科大牛课题组和核心期刊的相关文献千万不要错过。


                        18楼2022-12-21 18:09
                        回复
                          如何拟定吸引人注意力的论文标题
                          1、标题应该简练地概括SCI论文的研究主旨或想法。
                          在追求工作效率的科研环境中,如果标题太长,包含了太多不必要的词语,例如:"A Study to...”, “Investigate on the....",科学研究者往往缺乏耐心阅读下去。因而,一个好的标题应包含尽可能少的词语,尽可能充分地描述研究论文的内容和/或目的。
                          2、论文标题需要大小适宜,不可题目过大而表达不充分,或题目过小而论述有余。
                          论文题目要简洁、醒目,既能概括论文的中心内容,又能引人注意,为了更好地揭示论点,也常常用副标题,作为对正题的补充。
                          标题中的所有词语都应谨慎选择,应恰如其分地表述议题的新颖程度和研究内容的深度;
                          避免用繁琐、冗长的形容词和不必要的虚词;
                          要选用学科领域中最易概括、词义单一、通俗易懂、便于记忆和引用的规范术语。不
                          得使用非公知公用和同行不熟悉的外来语、缩写词、符号、代号等;为便于数据库收录,尽可能不出现数学式和化学式。


                          19楼2022-12-21 18:10
                          回复
                            怎么样的SCI文章吸引审稿人眼球?
                            一、首先,我们在选题上要做到创新。获得创新的选题,即idea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无论是应用还是基础科研,最关键的是idea,科研水平和档次主要靠idea来决定。高水平的科学家一听你的科研课题和方向,就能判断你科研水平。
                            1.优秀科学家要具备敏锐的科研嗅觉,而这种敏锐性是经过长期的思考和实践获得的。可以从以下方面培养科研的敏锐性,获得idea:
                            (1)大量地、仔细地阅读文献,多听学术报告、多与同行探讨,从中获得启示,不能急于求成。
                            (2)总结感兴趣领域内尚未探讨过但很有意义的课题;
                            (3)总结争论性很强的问题,反复比较研究方法和结论,从中发现切入点;
                            (4)善于抓住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难以解释的问题,往往会成为思维的闪光点;
                            (5)细致地拟定方案,论证可行性。
                            2.通常来说获得idea主要依靠传统和非传统两种途径:事先阅读大量科研论文,弄清目前的研究现状和要解决的问题等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传统途径;非传统的 途径是自己先冥思苦想一段时间,有了自己的idea后再去查文献。这样不会让以往的研究限制你的思维,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法。别人没作过的东西,也许不是 因为别人没想到,而是因为没有意义或者没有可能性。
                            3.获得良好idea的基础前提:
                            (1)在科研前必须弥补基础知识,这是看懂文献的基础。
                            (2)广泛阅读文献是支撑。硕士至少查阅600篇,粗看300篇,细看100篇,研读50篇。博士至少再多一倍,并始终关注国际动态。
                            (3) 学会阅读文献,读懂文章。建议先review再article,先中后英;看10-20篇review后看研究性论文。拿到一篇研究性论文,先看标题,立 即停住,问自己几个问题:A、可参考材料方法想想别人这文章是怎么做的,会做哪些内容来说明其标题 B、明白他为什么要做这个吗 C、如文章是近半年内发表的,该文章解决了什么问题,引出了什么问题(结合你看的综述)接下来仔细看摘要,就知道你的想法是否与别人吻合 D、看完实验结果,再思考有不完善地方、有没有深入或拓展到底。
                            4.长期作战持之以恒。做好上面所述要求过程艰辛,需长时间磨练,但做好后肯定会有所谓idea,也为科研工作者写出高质量的SCI论文,提供了可能。
                            二、从文章的内容体现新意。
                            1、从观点、题目到材料直至论证方法全是新的。这是在新的领域或者新的方向上得到突破,找到新的出路的一类论文。这类论文写好了,价值较高,社会影响也大,但写作难度大。选择这一类题目,作者须对某些问题有相当深入的研究,且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写作经验。由于论文的所有内容基本为新的,所以在撰写论文的时候需要的是详细而清晰的说明方式,让读者能够一目了然,理解你的新理念。
                            2、以新的材料论证旧的课题,从而提出新的或部分新的观点、新的看法。这类论文是通过新的内容去认证旧的课题,并从中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所以在撰写的时候,更应该以自己的新观念为主。
                            3、以新的角度或新的研究方法重做已有的课题,从而得出全部或部分新观点。这类论文的撰写十分考验作者对于已有的课题的了解程度,只有在十分熟悉课题的情况下,才能发现新的视角。
                            4、对已有的观点、材料、研究方法提出质疑。这类论文是以质疑已有的课题为主,虽然没有提出自己新的看法,但能够启发人们重新思考问题,以便人们继续对该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了解。
                            三、学会二次创新和联想。
                            什么是二次创新?例如最近三年有不同作者发了两篇文章,一篇报道因素A对提高玉米抗逆性有很大影响,第二篇报道因素B对小麦抗逆性有很大影响。那么你就可以参考以上两法,研究因素A和因素B对水稻抗逆性的影响。这样做出来的文章一般也能发在和以上两篇文章档次差不多的杂志。要保证数据的可靠,首先你要选用你的领域中普遍采用的方法,可以找几篇和你的研究类似的SCI文章,参考他们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是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需要你对某个领域的文献进行深入的阅读和分析。
                            作者寻找选题时不要局限于自身的学科领域,扩展知识面,跟其他学科领域相关联的研究话题可作出一个介入点。这样往往突破学科局限探索出新的选题。
                            四、并不一定要一味追求第一。
                            对于SCI来说,创新似乎是唯一灵魂!没有创新就不能发表。最起码要与其他文章有所不同吧。
                            但其实并非所有的SCI论文都具有创新这一特质,很多SCI论文都是重复其他的论文。这一点大家应该明白,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只有创新到世界第一的时候才能发表SCI论文!这个观点是不对的,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有太多的 SCI收录的杂志了,能否发表SCI论文主要的在于语言!只不过所发表的杂志不同而已。
                            创新的世界第一的论文能够发表在SCI 影响因子很高、读者群很大的杂志,比如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ATURE、SCIENCE等,没有创新的论文只能发表在小杂志上,那些影响因子很低的杂志,比如3分以下的杂志。对于有些专业来讲2-3分的杂志也是很受欢迎的。这些低分杂志稿源有限,只要你的论文有所不同,就能够得到发表。有些论文只是简单重复别人的研究、或临床报道研究,之所以能够发表,是因为他们能够找一个没有发表过类似论文的杂志,会对杂志加以选择。所以只要是以英语写好的文章,几乎没有发表不了的。好杂志不行,总有差的杂志会接受的。
                            这样说并不是鼓励非创新研究,因为要做研究就得是世界第一,做别人没有做过的,否则就没有研究的意义了。在研究时还是要创新的,只是有些人在研究时是世界第一,但等到研究完了,写好论文了,才发现有人已经或刚刚发表了相似的论文。这种情况下你的论文依然可以发表,因为类似论文很少,通过几篇类似论文可以发现这样的研究结果是有效的,可以互相得到论证!所以只要你有一些想法就可以写出来,找一个 SCI收录的杂志发表掉。


                            20楼2022-12-21 18:10
                            回复
                              如何写好一篇sci?
                              1. 有一个明确的观点。一篇论文就是一个故事,能把这个故事讲好一篇论文也就大功告成了。故事的核心就是你要传达的观点,故事的全面素材都要围绕这个观点来准备和阐述。对于论文来说,首先要确定一个观点,比如说一篇材料的论文,你想突出这个材料与前人研究有什么不同点,然后就抓住这个不同点来进行论述。从题目到摘要,前言的引入以及结果与讨论等,都要以这个观点为切入点,按照这个逻辑结构:为什么做——怎么做——结果怎样——产生结果的原因 一篇论文就完成了,有了大框后面就是添油加醋了。
                              2. 要有逻辑性。第一条里已经大致说过了,逻辑性就是你从前到后为什么要做这篇论文的内容,要有前因后果,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结果如何,机理是什么等等。
                              3. 要有创新点。一篇论文重复前人的工作没有太大意义,也算不上一篇好的SCI论文。任何一篇SCI论文都需要有自己的创新点,这是审稿人最看重的。你做的东西比别人新在什么地方,是技术新,理论新还是材料新,总之要有一点是别人没有做过的,你做到了,发表以后对后人的工作有重要意义。创新点是必须要在论文中体现出来的。
                              4. 模仿和借鉴。第一次写论文还是英文论文,大部分人都无从下手,这时候可以借鉴领域内大牛的经典之作,看他们是如何布局论文结构,如何设计实验,如何验证的,借鉴他们的思路,然后多看自己研究领域的文献,遇到好的表达方式和英文句子摘抄下来,积累多了自然熟能生巧。文献看多了就会发现,有很多表达都是固定的,只不过换换单词或表达方法而已。
                              5. 敢于动笔。任何事都有第一次,不要觉得自己没做过或害怕做的不好就不敢动笔。只要敢动笔写,不管写的多烂都是一次经历和经验,下次再写就会顺畅很多,慢慢地也就不惧怕英文写作了。这是我的亲身体会。而且英文写作并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找一个切入点,使整个论文阐述更吸引人。
                              总之一句话:有观点,有逻辑,有创新,多读多写,事半功倍。这就是写好SCI论文的方法。也就是熟能生巧,任何技巧都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


                              22楼2022-12-21 18: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