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耳聋吧 关注:654贴子:34,345
  • 0回复贴,共1

广东六一儿童医院耳科 为什么很多听力损失从高频开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当我们出现听力下降时,医生总是拿着一张标有曲线的听力图跟我们解释:低频听力还可以,高频有些下降;全频段都有严重下降啊等等。
其实,听力损失因程度和类型而异,而高频听力损失则是最常见的听力损失之一,在听力图上表现为2000-8000Hz范围内的听力下降。
高频听力损失的一些表现
1)与别人交谈时,可能会漏听一些高频的辅音(比如s,sh,f)。
2)打电话、看电视、或在嘈杂的情况下,声音听起来很模糊,并且经常抱怨自己能听到声音,但不能理解语义。
3)对女性和儿童的声音不敏感,听不到鸟鸣声甚至门铃声。
引起高频下降的原因
一.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听觉器官开始衰老退化,双耳听力渐进性下降,也就是医学上所称的“老年性聋”,早期以高频下降为主。
科普小知识
不知大家是否玩过一款很火爆的小测试“听声音辨年龄”,播放一段包含不同频率的声音,直到某一频率听不见了,可简单预估你耳朵的年龄。其测试原理之一就是利用随年龄增长,原本能听到20Hz-20kHz声音,逐渐听不到超高频的声音,但不影响日常聆听(约125-8kHz)。
二.噪音
持续暴露在85dB以上的噪声中可能会造成噪声性聋,个体差异大,一般来说每天暴露于噪声中的时间越长,损伤越重。
早期为很典型的4kHz呈“v”型下降,后期影响到2k-8k Hz频率甚至全频段。
三.药物
耳毒性药物,包括氨基糖苷类药物(庆大霉素,链霉素等),抗肿瘤药物(顺铂),利尿剂呋塞米等等。早期为双侧高频听力损失,对低中频影响不大,听力图多为陡降型。
为何很多听力损失从高频开始?
01外耳道的自然共振效应
在频率为2kHz-4kHz范围内的,外耳道对声音的增益最大,可在鼓膜处放大10-15dB。
研究表明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失常常位于噪声频率之上的一倍频程处,外耳道自然共振峰为2kHz-4kHz,故最容易导致4kHz-6kHz频率范围内听力损失。
所以噪声性耳聋通常从4kHz左右开始,逐渐影响到周围频率。
02耳蜗解剖结构
我们知道,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经外耳→中耳→内耳,引起耳蜗基底膜上毛细胞的兴奋,产生神经冲动经听神经传入大脑听觉中枢,最终感受声音。
耳蜗的外形似蜗牛,呈螺旋状。耳蜗基底膜上不同区域感受不同频率的声音,蜗底感受高频,蜗顶感受低频,但是不论是高频声还是低频声,传播途径均需通过蜗底周基底膜的振动自下而上传播,故感受高频的基底膜相对容易疲劳。
此外耳蜗底周的基底膜毛细胞抗氧化酶含量比耳蜗顶部低,更容易受到耳毒性药物的侵害。
03听神经分布
外层由来自蜗底的神经组成,传送高频音;中心部由来自蜗顶,传送低频音的神经组成,外伤、缺血缺氧等理化环境的变化都会最先影响到来自高频的外层神经。
预防高频听力损失
高频听力损失通常是不可逆转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预防。
1. 65岁以上老年人、孕妇、婴儿、合并肝肾功能不全、家族中有过中毒史等慎/忌用耳毒性药物;
2. 对于耳毒性药物使用者,要定期复查听力,一旦病情许可,应立即停药;
3. 长期在噪声环境中工作时必须使用耳塞、耳罩、防护帽等防护用具,定期做听力检查;
4. 在地铁公交等背景噪声大的地方,尽量不要使用耳机,每次使用耳机遵循60-60原则(音量不超过60%,每次时间不超过60分钟);
5. 老年人保持身心愉快,多食富含钙磷的食品,不吸烟少饮酒,根据个人体力情况参加一些文娱体育活动。


IP属地:广东1楼2023-01-03 09:4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