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象乾坤吧 关注:899贴子:5,380
  • 13回复贴,共1

《执象乾坤》原心卷 第三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继续讲原心卷
这几天的课大家听还明白吧
都不是特别难懂的内容


IP属地:山东1楼2023-02-11 18:33回复
    原文:知行合一,知善知恶即为善去恶。
    知善知恶是知,为善去恶是行
    原文:若格物拟之信息输入,则致知即信息识别,诚意即信息处理,正心即信息存储,修齐治平即信息输出。
    物至是信息输入。
    知应是信息识别,好哪些信息是有益的,哪些信息是有害的
    物至则有善有恶,知应则知善知恶
    诚意,即是去人欲,存天理,把有益有信息留下,把有害的信息格除
    正心是把有益的信息存储起来,也就是是存心养性
    修齐治平即信息输出,心中天理流行于外,无杂人欲
    正如前面所讲,格致诚正是引弓收敛,修齐治平是放矢发散


    IP属地:山东2楼2023-02-11 18:34
    回复
      原文:譬之种花,皆以花为善,以草为恶。若无问学工夫,焉知何者为花,何者为草?故师心自用非良知也。
      这是针对只向内求,不道问学的行为提出批判
      为学为道是一体两面,不可绝然对立
      师心自用就是自以为是,不向古人和智者学习
      原文:致知即辨花识草,诚意即培花除草,正心即有花无草,修齐治平即百花齐放。
      引用王阳明培花除草的譬喻


      IP属地:山东3楼2023-02-11 18:34
      回复
        原文:物知意心则一物,修齐治平则一事,悉谓吾心之全体大用也。
        这一句话是互文
        物知意心是一物,身家国天下也是一物
        修齐治平是一事,格致诚正也是一事
        物知意心是体,身家国天下是用
        格致诚正是收敛,修齐治下是发散,收敛与发散不过一动一静,一体一用
        王阳明这个提法是非常究竟的


        IP属地:山东4楼2023-02-11 18:35
        回复
          原文:阳明曰:“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未发之中
          有善有恶是意之动,七情六欲之发
          知善知恶是良知,心无体,以感知天地万物为体
          八卦无体,以类主天地万物之象为体
          两者道理是相同的
          为善去恶是格物,这里阳明把格训为正
          格物就是正物,就是成物
          这里的物已是广义的物,即物知意心身家国天下
          程颢训格为至,格物即物来,致知即顺应,物来而顺应,只是一个缘起,所以动吾之性


          IP属地:山东5楼2023-02-11 20:52
          回复
            原文 :家国天下,所谓物知也。修齐治平,所谓格致也。
            知为心之能,物为心之所
            把物知一并来讲
            修齐治平,所谓格致也。这里的格即是正,致即是达
            原文:贵身若彤弓,良知若金矢,家国天下若箭靶,诚正即引弓,致知即放矢,修齐治平即射侯。
            贵身和致良知就是尊德性
            这里以身为弓,以心之知为矢,以家国天下为的,譬喻大学的八目
            射侯,侯就是箭靶


            IP属地:山东6楼2023-02-11 20:53
            回复
              原文:是故将欲发散,必先收敛,将欲成物,必先成己,内外若一。
              这是讲先体后用,用生于体
              原文:天地一心,万物一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心外无物在佛家是世界观,在儒家是方法论
              儒家讲心外无物,意思是正心不离于物,亦不滞于物
              无人心不能识天理
              不离物以求理,不恶动以求静
              原文:象山曰:“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东南西北海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
              儒家的心性之学,始于子思子的《中庸》,继之以孟子的《尽心》,承之以程颢、陆九渊,至王阳明大成
              这是儒家心学的学脉


              IP属地:山东7楼2023-02-11 21:01
              回复
                原文:是故正心,率此性也。诚意,定此性也。致知,复此性也。格物,动此性也。
                格物,物至知应,所以是动吾心、动吾性
                物格只是一个缘起,没有工夫在其间
                致知,复此性也。平复吾性,使吾心不失不放
                诚意,定此性也。向静中求
                正心,率此性也。向动中求
                原文:何谓诚意耶?易云:“成性存存。”儒曰:“主一无适。”道曰:“其中有精,其精甚真。”佛曰:“制心一处。”故天所以为天者,即人也。人所以为人者,即天也。
                诚意即是天人一道
                诚者,天之道也,诚意,以人合天
                主一无适出于二程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出于《遗教经》
                类似儒家讲的至诚之道可以通神


                IP属地:山东8楼2023-02-11 21:01
                回复
                  原文:视听言动思虑皆天,则诚矣。
                  语出大程
                  原文:天人异用,非诚也。天人异知,非明也。
                  语出张载
                  原文:云何圣门心印?所谓诚而明也。
                  诚而明,即是人而天,即是无妄
                  明以诚则是工夫
                  诚而明是主意,目的是天人合一
                  明以诚是实现天人合一的工夫


                  IP属地:山东9楼2023-02-11 21:02
                  回复
                    原文:何以复吾性?曰:致知。心同此物,物同此理,心能理物。
                    为什么直接讲复性,不讲动性呢?因为动性也是一个缘起,没有工夫在其中
                    致知是复性的工夫
                    原文:物格则知致,知致则欲遣,欲遣则情澄,情澄则性复,性复则心正,心正则性率。
                    人欲去则情归于真,情归于真则性复
                    情分为真情和人欲
                    把人欲格除,剩下的就是真情,真情即性


                    IP属地:山东10楼2023-02-11 21:03
                    回复
                      原文:故心物一而理气同,其所不能同者,谓始终本末也。性教一而道器同,其所不能同者,谓先后体用也。
                      言心即言理,言气即言物
                      心为始动,心动所接即是物,心先物后,心本物末,这个思想出于大学
                      心物、理气、性教、道器,本体和现象,本质是相同的,区别是或先或后,或本或末
                      原文:格致诚正,自明而诚,静则摄用归体,和而不流。修齐治平,自诚而明,动则自体起用,中而不倚。
                      中是体,和是用,和而不流,用不离体
                      中而不倚,体不离用


                      IP属地:山东11楼2023-02-11 21:04
                      回复
                        原文:出世明体,入世达用,出入以度,人不远道。
                        原文:何以定吾性?曰:诚意。
                        诚意是定性的工夫
                        夫诚,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语出《中庸》,心物一体
                        原文:君子之心廓然大公,公而后能明,明而后能应,应而后能复,复而后能定,定而后能率。是故圣人不离物以求静,不避世以恶动,灵台光明,体物不遗,无物不照,随物克应。
                        这个讲的就是心外无物
                        体物不遗,体认天地万物,无所遗逸
                        随物克应,物来而顺应
                        克,能


                        IP属地:山东12楼2023-02-11 21:06
                        回复
                          原文:何以率吾性?曰:正心。
                          正心即道心,率性之谓道,正心是率性的工夫
                          原文:正心正己,正己正人,若心能正,则物无不正。诗云:“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所谓率性也
                          正心然后身正,身正然人正
                          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出自《皇矣》
                          不识不知,顺帝之则,不以人心害道心
                          原文:易云:“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日月代明,四时迭运,顺循天地教化,君子所以修道也。
                          修道之谓教,修道即是宣教


                          IP属地:山东13楼2023-02-11 21:12
                          回复
                            原文:天人合一,性即是理,率性而动,天理流行。
                            在人谓性,在天谓理
                            正心之后的修齐治平,即是率性而动,即是修道,即是布教
                            原文:心无他图,正心在中,万物得度。
                            这是讲布教
                            原文:道满天下,普在民所,民不能知。故我心治,则官乃治。我心安,则官乃安。出自《管子》内业篇
                            所治者,情也。所安者,性也。这是我的注解
                            今天就讲到这里吧


                            IP属地:山东14楼2023-02-11 21: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