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xyc吧 关注:18贴子:1,169
  • 14回复贴,共1

『我们的纪念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国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于 语文,拉分的应该就是文言文了。    其他的应该不难吧。
   有其他的不懂,再帖,
--------
-回顾展望,列表织网,知彼知己,死去活来,简练沉思。
回顾展望:对历年高考试卷作一回顾和梳理
首先是“回顾展望”。我们必须对高考5年、10年,甚至15年、20年的试卷作一个回顾和梳理。鉴往知来,看一看这些年高考到底是怎么走过来的,考了些什么,哪些内容是必考的,重复了几次,哪种题型只出现过一二次,哪些内容是课标中要求的可还没有考,从而推知将来可能会考些什么。这个梳理工作十分重要,在梳理的过程中你也会明白某一类题目该怎样回答。
这个梳理其实也花时不多,即使以二十年的试卷计,也只需要二十天时间就可以完成。完成了这一步,心中就有了底,这比零打碎敲做习题不知好多少!
列表织网:最有效、最明晰、最便于记忆的方法
在“回顾展望”的基础上,就可以根据课程标准,列出一张张表格,编织自己的知识网络。列表和织网是最有效、最明晰、最简易又是最便于记忆的方法。它可以使你头脑清晰,一目了然。既有宏观的把握又有微观的应对方法。这一步骤很重要,否则,只是把过去考卷做一遍,仍然会感到杂乱无章,答题时就没有把握。表,可以是有大有小,大表是总的框架,在总的框架下,再切分多个块面,每个块面上,再有更细致的要求和例题。
比如,现代文阅读有一个必考的内容,就是对文章主旨、要点、段意的把握与揭示。这就要熟练掌握文章句群中的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君臣关系”。在“表”中列出区别“君臣”的要点:“君(中心句)”往往是1、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型句子;2、记叙性文字中的议论性句子;3、“总分”句群中的“总”句;4、“举例说明”所要“说明”的道理,“比喻句”所要“喻”的内容;5、各种复句关系中所强调的分句,等等。“臣”则往往是相反,即引出话题的句子,议论性文章中“描写”、“抒情”、“说明”、“补充”的内容,形象化的阐释性文字,各种复句中非强调的分句,等等。在现代文一般要求的下面,又可列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散文、小说、戏剧、诗歌等。不同文体又有不同的要求与考点,每一项后可附上历年高考的例题和经典的题型


1楼2010-07-18 14:51回复

    成语辨析301例    
       
       1、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本词易误用为贬义。    
        2、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3、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易误用为贬义。    
        5、差强人意:差,稍微地。愿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6、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取舍同也。”弹冠,掸去帽子上灰尘准备做官。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7、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形容书籍极多。形容的对象仅指书。    
        8、明日黄花: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中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句。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也没什么好玩赏的了。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此成语易被想当然地误写成“昨日黄花”。    
        9、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意思是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易误用成“不负众望”。    
        10、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也可写作“重振旗鼓”。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11、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12、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用贬义。    
        13、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不能误解为“人们都集中在家里,故万巷皆为空之意。    
        14、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本词应与“不约而同”也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    
        15、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应与“无可厚非”区别开来,“无可厚非”意为不可过分指责。前者表示言行完全合乎情理,后者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    
        16、莫衷一是:指大家看法不同,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使用时要注意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    
        17、鞭辟人里:里,里头;辟,透彻。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使用时要注意语境,不要随便滥用。如:“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很全面,可谓鞭辟入里。”这一句就因误用成语犯了前后不一致的毛病。    
        18、刮目相看:《三国志•吕蒙传》记载,吴国大将吕蒙听从孙权劝告,在繁忙的军务中抽出时间读书,学问大进,取得令人惊奇的成绩。鲁肃说:“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说明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别人。注意本成语一般用来指看待别人取得的进步和成绩。    
        19、不足为训:训,准则。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如:“他这种做法实在不足为训。”注意不能将这里的“训”理解为“教训”。    
        20、莘莘学子:众多的学子。该词前面不能再加任何的数量词。    
        21、好整以暇:形容虽在百忙之中仍然从容不迫。不能误用作贬义。    
        22、仁者见仁:指对同一问题,各人观察的角度不同,见解也不相同。本词使用也要注意语境。如:“在要不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大是大非面前,大家要仁者见仁,以便达成协议共识。”这句中的成语属于误用,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当然不能“仁者见仁”,否则就不能“达成共识。”    
        23、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或不久以前。不能误解为不久的将来。    
        24、不稂不莠:稂,狼尾草。全词比喻人不成才,没有出息。不能望文生义误用作褒义。    
        25、附庸风雅:附庸,追随;风雅,多指才学。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不能误用作褒义。      
      
    


    2楼2010-07-19 10:58
    回复
      26、含英咀华:咀,咀嚼;英、华,花朵。把花朵含在嘴里慢慢咀嚼。比喻欣赏、领会诗文的精华。使用时注意本词领会的对象。  
      27、拾人牙慧:拾取别人的片言只语作为自己的话来说,多用来形容一味重复别人而缺乏主见。多用作贬义。  
      28、无所不为:没有不做的事,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多用作贬义。  
      29、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或社会地位已经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达到了很高的境地。使用时不能只看其表层意思。  
      30、狗尾续貂:比喻用不好的东西续在好的东西的后面。后也用来比喻事物(多指文艺作品)的续作前后好坏不相称。本词一般用作贬义,用于自称含自谦义。  
      31、休戚与共:休,欢乐;戚,忧伤。彼此间忧喜和祸福共同承担,指同甘共苦。注意不能将本词与“息息相关”混淆,后者只比喻关系密切面无同甘共苦之义。  
      32、过犹不及:“犹,如同。事情做得过火了,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不要错误地理解为做得太不够了。  
      33、穷形尽相:形容尽致的意思,指文章的细腻生动。不要把它误解成原形毕露之义。  
      34、贻笑大方:大方,有见识的内行。让有见识的内行见笑。“大方”是理解本词的关键。  
      35、数典忘祖:典,典籍,指古代的礼制、历史。数典忘祖比喻忘本。现也用来比喻对本国历史无知。  
      36、鹿死谁手:鹿,原比喻政权,后亦比喻争逐的对象。鹿死谁手原指谁获得政权,后泛指谁获得胜利。  
      37、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形容建筑物的华丽。注意本词形容的对象。  
      38、炉火纯青:纯,纯粹。道家炼丹,炉中的火焰由红色转成青色时即为火候到家。比喻功夫达到纯熟、完美的境界。注意本词语用的对象。  
      39、洛阳纸贵: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以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都因此涨价了。比喻广泛流传,风行一时。不能将本词只理解成物价上涨。  
      40、天马行空:天马,神马。马的奔驰如同腾空飞行。多比喻诗文、书法等气垫豪放,不受拘束。  
      41、风声鹤唳:前秦苻坚领兵进攻东晋,大败而溃,溃兵听到风声鹤叫都疑为追兵。形容惊慌疑惧。不能只按字面意思理解。  
      42、馨竹难书:罄,尽,空;竹,指竹简。罄竹难书指即使把竹简写尽了也写不完累累罪恶。比喻罪恶很多,难以说完(贬义词)。例:“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真是罄竹难书。”  
      43、望穿秋水:秋水,比喻眼睛。形容盼望得非常急切。  
      44、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本词只用于自谦。  
      45、炙手可热:炙,烧,烤。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多含贬义。使用时要注意适用的对象。  
      46、屡试不爽:爽,差错。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注意不能将词义理解反了。  
      47、韦编三绝: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连起来;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多次断绝。形容读书勤奋。  
      48、捉襟见肘:见,同“现”。原指衣服破烂,生活穷困。后来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49、粉墨登场:妆扮好了,登场演戏。今多用于贬义,比喻坏人登上政治舞台。  
      50、饮鸩止渴:鸩,一种毒酒。用毒酒解渴。比喻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计后果。使用时注意这是个贬义词。  
      51、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贬义词)  
      52、管中窥豹:通过竹管子的小孔来看豹,只看到豹身上一块斑纹。比喻只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有时同“可见一斑”连用,比喻从观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测全貌。  
      53、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删去。)  
      54、道路以目:形容百姓慑于暴政,在路上相见,不敢交谈,敢怒不敢言,只能以目示意。  
      55、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3楼2010-07-19 10:59
      回复
        快速辨识病句十法!
        http://tieba.baidu.com/f?kz=679761968
        这个帖子没有插楼的 。 就直接贴了


        7楼2010-07-22 10:32
        回复
          高考语文黄金答题模式
          http://tieba.baidu.com/f?kz=692948646


          8楼2010-07-22 10:33
          回复
            作文 平常多积累点素材
            语文这个 需要语感。
            如果不是很好 那你需要抓语文知识点
            很多很繁琐 特别是文言文 。
            慢慢来 。


            9楼2010-07-22 10:34
            回复
                  平常没事 多练习 下写作 。 文章一定要有内涵 不能太空洞。


              10楼2010-07-22 11:03
              回复
                模式三   由此及彼式
                  
                例1 著名作家孙犁的作品素以清新、淡雅、飘逸著称。《菜花》这篇散文也不例外。作家以娴熟之笔,由花及人,借花明理,为我们揭示出深邃的人生哲理,读来令人深思。《<菜花>主题思想赏析》
                  
                例2 优秀的散文讲究“形散神不散”,尤其注重于“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艺术构想中的“聚焦”。《在爱的站台上送别》就是这样的范例。《<在爱的站台上送别>艺术构思赏析》
                  
                如果烘云托月式,是以前衬后,而由此及彼式则是通过伏笔铺垫,顺理成章的谈及赏析短文的观点,而铺垫部分多为文章以外却与文章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知识内容。例1首先对孙犁作品的整体风格加以品评,然后由“《菜花》这篇散文也不例外”自然过渡到对《菜花》的赏析,可谓水到渠成;例2则先对“聚焦”艺术作了一番阐释,再不露痕迹的点明“《在爱的站台上送别》就是这样的范例”,使“聚焦”艺术与《在爱的站台上送别》这篇文章巧妙结合在一起。不管例1还是例2,都展示了写作者开阔的视野和良好的知识素养,使赏析短文的文学韵味更显浓厚。
                


                12楼2010-07-22 11:11
                回复

                  模式一   定点评述式
                    
                  例:(正文)在《爱的站台上送别》的主题是鲜明的。文章精心勾勒了一幅幅送别的画面,通过具体的场景,尤其是细节描写,真切自然的表现了人们在离别之际流露出来的亲情、人情,使人类之爱得到鲜活的呈现。
                    
                  在《爱的站台上送别》的主题是立体的。无论是依依惜别的分手场景,还是人们不同的思想感情;无论是坚固的站台、延伸的铁轨,还是缠绵的人情:无论是记叙,还是议论抒情,都围绕中心,从各个侧面表达爱的意旨。
                    
                  在《爱的站台上送别》的主题是“站立”的。为了突出人类之情、诚挚之爱,作品运用了衬托手法,用流动的生活和人生,来比衬穿越时空、超越平庸的具有永久性和坚固性的人类之爱,从而深深的拨弄着人们的心弦,意味无穷。
                    
                  定点评述式,就是抓住赏析对象的两三个点来细细品评。如果说,沿波逐源式是动态的赏析,那定点评述式则是静止的。它要求赏析者在掌握大量材料后,进行分类归纳,整理成不同的评述角度。如赏析一篇文章的语言特色,就应该了解不同句子的语言特点,有些句子采用了修辞,使得形象鲜明,有些句子是长短结合,灵巧自然,有些句子用词精当,刻画细致,所以在具体成文时,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赏析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巧用修辞,形象鲜明;长短结合,灵巧自然;用词精当,刻画细致。上面的例文就是抓住了“主题是鲜明的”“主题是立体”“主题是‘站立’”这三个点的来评述,可谓层次清晰,分析透彻,这是对大量材料共性的提炼的结果。这种模式适合各种内容的赏析,不过有几点是需要注意的:(1)紧扣一到三点,不能面面俱到;(2)点与点之间不能存在包容关系;(3)每个点评述的篇幅大致相当,不能出现第一点占用大量篇幅,而第二点只有短短两行的现象。
                  


                  13楼2010-07-22 11:11
                  回复
                    模式二   沿波逐源式
                      
                    例:(《匆匆》篇幅短小,构思新颖,作者匠心独运地以发问句式为纽带连结全文,一步紧似一步地展露内心情绪。)起头就透过自然现象,不断追问。设问灵巧,一句一锤,扣人心弦,逼人思索。接着又以来去的日子“又怎样的匆匆”这一发问句别开生面,引出太阳这一具体形象。那作为诗人感情附丽物的太阳,既是诗人主观抒情的渊薮,又是通篇结构的枢纽,它把前面提出的问题形象化了,又为以下的情感抒发另辟蹊径。最后,作者又以“我能做些什么呢”这一反问句式把感情进一步发挥,以一连串的发问,追踪生命痕迹,反省“过去的日子”,以“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呼应开头。这些发问句在整个结构中,巧妙地起了牵引情感的作用,通过它一层紧扣一层地点显了主题,深化了主旨。
                    


                    14楼2010-07-22 11:12
                    回复
                      沿波逐源式,是把赏析对象的行文线索,当作赏析思路以构建短文。一篇文章从结构上而言,有开篇、正文和结尾,从情节发展而言,有开端、发展、高潮和尾声,这也使得主题思想、表达技巧和语言特色在不同的段落和环节中有着不同的表现。所以依据作者的行文来构建赏析短文,既可以立体直观的展示赏析对象的全貌,又能随文意的发展适时评点,使赏析短文全面而又脉络清晰。例文中就用“起头”“接着”“最后”来构建短文,将《匆匆》一文的整体框架展示出来,并有侧重的把不同段落的不同特点,以及所起到的作用做了深入的剖析,如“起头”的特点是“设问灵巧”,作用是“扣人心弦,逼人思索”。像这种沿波逐源式,比较适合分析文艺作品的写作思路和主题思想,有环环相扣,层层剖析之妙。
                      


                      15楼2010-07-22 11:12
                      回复
                        模式一   首尾呼应式
                          
                        例1 (首段:文章语言艺术质朴、简洁而不乏精彩,有些语句颇有韵致。)就是这样的语言,引领读者进入充满苦难的高原,起到了震撼读者心灵的效果。《<渴望苦难>语言特色赏析》
                          
                        例2 (首段:作家马丽华的名作《渴望苦难》,构思巧妙,的确是一篇佳作,很值得细细品味。)文章从入笔到结尾,结构缜密,将苦难的内涵步步阐述,构思如此之巧妙,让人回味无穷。《<渴望苦难>艺术构思赏析》
                          
                        首尾呼应,可以使赏析短文结构缜密,浑然一体。起于斯,终于斯,对评述的内容进行强调总结,可谓是最常见的结尾方式。例1首段指出了文章语言的特色,末段则写明语言所起到的效果,遥相呼应,相映成趣;例2首段认为《渴望苦难》构思巧妙,结尾则进一步强调“构思如此之巧妙,让人回味无穷”,为全文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不过,采用这种模式,必须避免开篇和结尾的简单重复。两者意思可以差不多,但表达一定要富于变化,前后雷同,不但不能起到强调总结的作用,反而使赏析短文失去灵动婀娜之美。
                        


                        16楼2010-07-22 11:12
                        回复
                          模式二   补充说明式
                            
                          例1 本文结构之严谨与顺畅使之成为一篇不可多得的叙事性散文。此外,文章独特的构思以及行文的风格也很耐人寻味,给作者以心灵的触动。《<美食情缘>的构思技巧赏析》
                            
                          例2 文章的精巧构思除此之外,还有句间安排,过渡照应等,一篇好的文章,其好的表现在全方面。《<废墟>艺术手法赏析》
                            
                          补充说明式,就是在篇尾对正文未曾涉及的内容加以补充的方式。众所周知,300字的短文不能面面俱到,但文章仅局限于一两个方面,又多少会给人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感。所以简略的提及其他内容,可以适当弥补这种缺陷,使赏析短文更显全面。如例1在谈到结构之余,又提到构思和行文的风格,例2除了写构思,还补充了句间安排和过渡照应等,这虽然只是小小的细节,但能使点面有机的融合,立体的展示赏析对象。
                          


                          17楼2010-07-22 11:12
                          回复
                            模式三   拓展升华式
                              
                            例1 总之,读余秋雨的散文,你随时可以感受那飞扬的思绪,那份举重若轻、信手拈来的潇洒。《<废墟>构思技巧赏析》
                              
                            例2 这篇文章强调了水质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从而提出了环境保护、治理大气和水污染的主题。这对于大力发展工业、污染日益严重的我国而言,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水吧之遐想>主题思想及其表现赏析》。
                              
                            拓展升华式,即以赏析对象为基础,却不停留在赏析对象上,充许赏析者有简短而合理的发挥。这样的模式,可以融想象、感触、自我的见解为一体,可以抒情、议论,亦可说明、叙述,能够很好的展示赏析者驾驭文字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如例1由《废墟》上升到余秋雨的散文,从局部到整体,给人豁然开朗之感;例2分析文章的主题,从而谈及我国的实际情况,把笔触伸向社会现实,见解深刻,发人深省。
                            上面,分别介绍了三种开篇模式、两种正文模式和三种结尾模式,这几种模式是从大量赏析短文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大家可以在平常的练习与考试中借鉴选用。但是,任何赏析都是建立在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之上的,单有模式,而不能做出准确到位的分析评价,势必导致方向性的错误,因而,在平时的阅读中,有意识的培养的自己赏析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赏析标准尤为重要。
                            


                            18楼2010-07-22 11:13
                            回复


                              19楼2010-08-18 14: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