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3,915贴子:9,977,372

空前绝后的怀古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红楼梦》的艺术风格古今独步,怀古诗的遣词技巧更是空前绝后,将古老的中华文字挥洒到了极致。因其与书中其它情节关系不大,是一种独立的文字游戏,是利用中华文字的一字多意,一词多解的灵活性,让大家开心。所以解怀古诗谜,熟不熟悉《红楼梦》的人都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这是薛宝琴特意为贾母奉献的开心果,是我们日常生活身边的俗物。对典故知道个大概就够用了,能否破解?学问的多少并非先决条件,而那些喜爱观察身边事物的人才占优势。所以贾母比宝玉、宝钗、黛玉要占优势。我们普通人也不会处于那些大咖们的下风。
正如宝钗要求的那样:“浅近”。谜面浅,通俗易懂,不含辟典。所涉内容,皆是些遐迩闻名的历史名胜,和名噪千古的风流人物。是旧时代说书、唱戏和街头巷尾的常谈料。谜底近,是些普通百姓衣食住行的必须品,以及娱乐、观赏的常见物,人们睁开眼即可接触或见到的东西。但要揭开谜底,却又不是那么简单。本来一个初中学生便已具备了揭开谜底的知识与能力,一个文科的大学教授,却又未必解得开。如果墨守成规,即便是学富五车,也同样会一筹莫展。解此谜不是仅凭学识渊博,而是靠思路开阔和锲而不舍的精神,还有一丝不苟的持学态度。严格的说,揭怀古诗谜,不能是猜,而是解,没有大概和可能,只有是与不是。因为必须把谜面上的所有遣词都做出合理解释,若有一个字落实不了,便不是真正的谜底。所以说,那些仅看过以脂本为底本的版本的红迷,不管你是何等聪明,都不可能知道全部的谜底。因为脂本中的怀古诗有若干错字。若连真正的谜面都没见着,如何揭谜?此事,笔者《论红楼梦脂本与程本中的错误一》一文已叙明。
解怀古诗谜,每个字必须合理落实,这毋庸置疑。但落实的方式,却需要读者审字酌句随机应变,因为其虚虚实实千变万化。一些字、辞,诗解一意,谜解一意,其意截然不同,有些又完全一致。举几个例说:如“振纪纲”,诗意振字是振兴,谜意是振动。诗意纪纲是国家法令,谜意纪纲是绳子。“出凡尘”,诗意出是来到,谜意是离开,诗意凡尘是闹市,谜意是泥土。“死也知”,诗意是他知别人,谜意是别人知它。“六朝梁栋”,诗意谜意的六朝两字完全一致,梁栋两字却又不一样。诗意梁栋是人才,谜意是木材。再如“曲中愁”,诗意曲是乐曲,谜意曲是弯曲。诗意“汉家”是汉朝,谜意汉家是汉族人。诗意“脂痕”的脂是红色,谜意却是白色。一些句子的单词诗意谜意都一样,整句的意思又不一样。如“莫怨他人嘲笑频”,诗意是:怨不得别人频繁的嘲笑他,谜意则是:怨不得别人嘲笑他太频繁。“不在梅边在柳边”,诗意是:不在梅花旁边?便在柳树旁边,是疑问句。谜意则是:不是在梅花边上,而是在浓郁的柳荫下面,是肯定句。如此种种,例不胜举,需待解谜的过程中细细体会,灵活取舍。凡是以脂本为底本的版本,十首怀古诗有八处错讹,所以造成了谜语的无解。因此,笔者据《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前的版本摘录十首怀古诗,揭示谜底,供网友们批评。
赤壁怀古: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谜底是锅。谜解的大意是:锅的周围用土埋住,锅内倒上水。数不清的饭菜种类,都盖在锅盖下面。锅底下风助柴火呼呼的燃烧,水蒸气便在锅内旋转。
赤壁:谜意是光溜溜的峭壁。名姓载空舟:诗意是空船上装载着若干先人的名字。谜意是无数名称的饭菜将船托在了空中。
交趾怀古:铜柱金城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
谜底是胡琴。谜解大意是:琴弦连接琴钮与琴筒振动生声,这种海外知名的乐器是来自胡人的传播。能发出优美的声音离不开马尾弓弦的帮助,演奏前,需按上琴码,转动琴杆上的琴钮定调。
此诗句中的“说”字,是个通假字,与悦字音意同。“铁笛无烦说子房”的诗意是:马援平乱成功,天上的张良也高兴的不厌其烦的吹起了铁笛。谜解的全意是:像笛子样的琴杆不厌烦琴钮在其身上转动,小房子似的琴码也因被派上了用场而高兴。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对铁笛句的注释是:“援门生爰寄生善吹笛,援作歌以和之。······这句紧连上句,意思说,以吹笛之事论功劳,马援本已很大,毋须再提张良了。”笔者认为,这个注释太牵强,站不住脚。爰寄生 吹笛不产生军事或政治作用,与张良吹笛没有可比性。张良垓下吹笛瓦解了楚军,使项羽彻底败亡,帮刘邦兴建了汉帝国。马援平定了征氏姊妹叛乱,在交趾立铜柱,震慑了反汉武装,稳固了汉统治。铁笛与铜柱,张良与马援,无论是物还是人,都有相提并论的资格。像梅兰芳、侯宝林他们,是不能与彭德怀、陈毅元帅他们相提并论的。
钟山怀古:名利何曾伴女身,无端被诏出凡尘。牵连大抵难休绝,莫怨他人嘲笑频。
谜底是插花。谜解大意是:人世间的荣绿与鲜花不沾边,却被无辜的折断使其离开了泥土。与根枝相连不会这么快枯萎,怨不得别人嘲笑折花人更换的太频。
“女”字通汝,其意有三。一是提醒读者,怀古诗中用了通假字,若解诗和解谜遇到困难时,应考虑有这种因素,如“说子房”。二,古语说男子汉大丈夫,一言九鼎。还有句俗话是婆娘嘴,不着准。按诗意,周颙扬言厌恶仕途,要隐居。得到诏书时,便迫不及待的走马上任了,此处是嘲讽周颙说话如女人。三,人们常把美女喻鲜花,女字隐花意。
淮阴怀古: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位定盖棺。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
谜底是蚕。谜解大意是:蚕的生长期要严防天敌的伤害,几次退皮后便会吐丝做茧。它的用处很大,可别瞧不上眼,看到茧时,便能知道蚕吃得是槡叶还是柞叶。
广陵怀古:蝉噪鸦栖转眼过,隋堤风景近如何。只缘占尽风流号,惹得纷纷口舌多。
谜底是笛子。谜解大意是:手指在笛眼上起起落落,看其便体是洞,像是溃坏的隋堤。正是因为有了这满身的通风孔,才引起了口舌不停的忙碌。
桃叶渡怀古: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谜底是粮斗。谜解大意是:将碎谷草与面制的花鸟装进粮斗。建房时与栋木一同吊上屋顶,由匠人将碎谷草和面制花鸟撒向四周围观的人群。古时候上梁起栋差不多都这样。平日里,便把空粮斗挂在额头以上的墙壁上。
现在有些地区的农村,依然还保留了这种风俗。
青冢怀古: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汉家制度诚堪笑,樗栎应惭万古羞。
谜底是墨斗。谜解大意是:墨斗内注墨汁,拉动墨线时会有呜呜的响声。墨线扯直后,一些弯曲的木料令人烦愁。汉族人的迷信规矩虽然可笑,但樗树、栎树这样的木料实在是用不上。
汉族人用木材有若干忌讳,因地区不同 ,各有所异。我家乡的祖辈们有句俗话,头不顶榆,脚不踩槐。因榆与愚,槐与坏谐音。
马嵬怀古:寂寞脂痕积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裳尚有香。
谜底是昙花。谜解大意是:夜深人静,脂玉般的昙花上积满了闪光的露珠。一到天亮,其妩媚的温柔便消失了。因萎花还在。这天的花辨依然散发着芳香。
蒲东寺怀古:小红骨贱一身轻,私掖偷携强撮成。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被同行。
谜底是灯笼。谜解大意是:轻便的灯笼,是用不值什么钱的竹篾做骨架,将竹篾捆扎结实,糊上纸,把闪着红光的蜡烛放在里面。竹竿前端系个钩,勾起灯笼来走夜路。
夫人指竹竿。苏轼《送竹几与谢秀才》诗有“赠君无语竹夫人”句。
梅花观怀古: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谜底是团扇。谜解大意是:不是在梅花旁边,是在浓郁的柳荫下面。是谁在哪儿画了个月亮?看到了这圆圆的东西,不要又想到是春香。一到了秋风凉时,便没有人再用它了。
我们不妨用这最后一首再重申一下怀古诗的基本规律。“不在梅边在柳边,”点明此物的性能和作用。因为人们使用扇子时,不会停在梅花旁边爆嗮,而是会躲到柳荫下乘凉。“个中谁拾话婵娟。”表明了此物的大致形状。婵娟的释意有两种,一种是美女,一种是月亮。“团圆莫忆春香到,”这是个补充句,肯定了此物是一个像月亮那样的圆形物,并且是女人用的东西。“一别西风又一年。”表明此物特点,秋扇见捐点出了谜底。
江渚叟 2023·06·08


IP属地:山东1楼2023-06-09 10:01回复
    赤壁怀古那首好像是走马灯。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6-09 11:55
    收起回复
      上世纪6070年代见过的走马灯还是赭黄色油纸蒙着的,喻”赤壁”,很古朴,没今天这么花里胡俏,灯里蜡烛油喻”水不流”。如果明清走马灯都是这样制作,谜底有点像。当然,你说是锅更有道理,但锅一俗物,似乎进不得文人法眼。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6-09 19:38
      收起回复
        南京是六国首都。满清不允许称南京,只许叫江宁。但南方老百姓还是叫南京。脂砚斋批语,在苏州后面批:是金陵。,东吴收复交趾。曹魏收复乌恒,诸葛亮收服孟获。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6-10 00:54
        收起回复
          我早解开了,全是红书里的物件,不愿多说。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7-19 02:13
          收起回复
            我是小学生,我只取“怀古”二字就行了!


            IP属地:辽宁来自手机贴吧6楼2023-10-04 07:44
            收起回复
              与书中其它情节关系不大——我表示不同意。
              十首诗分为三层:第一层是怀古诗;第二层是谜语;第三层是伤今诗。


              IP属地:广西7楼2024-05-11 11:44
              收起回复
                @玫瑰色的晚餐 回7楼
                欢迎玫瑰姐的光临,谢谢您的参入讨论。作者开篇时强调:更于篇中间用梦幻等字,却是此书本旨,兼寓提醒阅者之意。因《红楼梦》八十回已是全壁,梦幻隐的是大结局的内容,为了让其更清晰明朗,所以又以谶语、偈语、伏笔加以辅助。但我们万不可草木皆兵,什么事都要强牵上寓意。《红楼梦》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有社会制度,风俗人情,有建筑、医学、膳食、绘画、文学等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怀古诗》是单纯的文字游戏。其将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挥洒到了极致。我认为其根本不存在伤今的成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单的问题又复杂化,也是探讨红学的大忌。


                IP属地:山东8楼2024-05-12 20:45
                回复
                  薛小妹新編懷古詩
                  =薛宝琴新编制春灯谜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5-13 07:20
                  收起回复
                    @曾广闲人 回2 楼
                    欢迎曾广兄的光临,感谢您的参入讨论。《红楼梦》遣词精湛,五回的词、曲,二十二回灯谜。五十、五十一的诗谜更是字字珠玑。五回词曲,二十二回灯谜,版本稍有差错。便会导致读者永远不知道大结局是咋回事?如脂本将“虎兔相逢”写成“虎兕相逢”,“幻情深”写成“幻情身”。照这种文字解读,即便是学富五车,再琢磨一千年,也不可能知道贾府究竟是如何败落的。二十二回,脂本将更香谜的“两无缘”写成“终无缘”,从谜面看,像是比原著更精彩了,但内蕴的寓意却不合理了。怀古诗同样如此,脂本与程本的八处不同。轻则不恰当,重则谜面不合理,并且也不可能有谜底。如“铜柱金城”写成“铜铸金庸”。
                    我们解谜,不应该凭遐想,无论是诗意还是谜意,都应该字字实实在在地合理落实才行。若有一个字不能落实,那就不是真正的谜底。“赤壁沉埋水不流”,赤壁、沉埋、水不流。谜底必须具备这些特质才行,不仅如此,其它句中的任何一个字。都必须在谜底中有个合理的解释才行。


                    IP属地:山东10楼2024-05-14 20:24
                    回复
                      紅樓夢的宗旨是(紅樓夢大破魘魔法)。
                      【紅樓夢大破魘魔法】
                      ◆五鬼魇魔法=《脂硯齋重評石頭記》。
                      宝玉被魇魔为石頭。
                      ◆破魇魔法只有靠吴玉峰《紅樓夢之程乙本》。
                      魔石頭被极品玉‘玉峰’拨乱反正。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5-16 06:48
                      收起回复
                        @晖煜明荷 回11楼
                        明荷姐,实在对不起,怨我才疏学浅,我误认为您例举的是些书名呢。我否定脂砚斋,却不否定脂本。认为后四十回是续书,但也不否定程本。而是认为探讨红学,脂本、程本缺一不可。脂批很少有故意的删改。但抄错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如五回的判词、红楼梦曲,二十二回灯谜,五十一回怀古诗这些关键处,凡是两种版本出现了异文字,可以说皆是脂本的错。程本这类的错很少,但高鹗为了迎合续书的合理。却对原著做了大量的删改。


                        IP属地:山东12楼2024-05-18 20:16
                        收起回复
                          @晖煜明荷:
                          恕我直言,您说程乙本就是原著是句外行话。难道程甲本不是原著?还是脂本不是原著?程甲本、程乙本及一些脂本都是原著,不过都要毛病而已。您迷信程乙本,说明您并没有对照过这些本子,不知道它们有那些不同。即便偶尔见到了,也没有去细推敲。程伟元、高鹗刚出版程甲本仅仅几个月,为何又重版程乙本?您关注过程乙本对程甲本又做了那些删改吗?
                          若将《红楼梦》比喻成一条龙的话。脂本因传抄中的过多失误,所以使这条巨龙遍体鳞伤,但双目炯炯,大有腾飞之状。程本看似表面光滑,但两眼无神,一副病态。像是落入了普通小说的俗套。


                          IP属地:山东13楼2024-05-19 21:02
                          收起回复
                            紅樓夢是【六维矩阵组書】
                            【 5代人· 6版書 】の优劣顺序:
                            (品质从优到劣:abcdef )
                            (时间从先到后:123455′)
                            f 1水旁辈…因空…《石頭記》………..俄藏本
                            b2代字辈…见色…《紅樓夢》…………程甲本手稿
                            e3反文旁…生情…《風月寳鑑》……..夢覺本
                            c4王玉旁…入色…《金陵十二釵》….夢稿本
                            d5草头辈…悟空…《情僧録=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甲戌己卯庚辰戚序
                            a5′桂字辈…正本歸真…《紅樓夢》…程乙本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5-20 08:47
                            收起回复
                              @晖煜明荷:回13楼
                              “: 程乙本才是画龙点睛之笔。最优本是程乙本.。”这真是一句外行话,事实恰恰相反。就与后四十回衔接看,程乙本确实是光滑合理的。但因删改画龙点睛之笔的彻底,糟蹋的《红楼梦》几乎没有灵气了。
                              其将二尤人品的删改,使二尤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作者的本意:二尤之死是天谴,是贾府败亡的导火索。经高鹗删改后,二尤之死成了无辜。删除了尤二姐梦的关键词,使尤二姐梦成了废话。又删除了贾琏为二姐报仇的誓言。将贾府败亡的真正原因清除的荡然无存。七十八回又删除了贾政父子人品才华的终评,使读者永远陷入了模糊。等等例不胜举。您却能说程乙本才是画龙点睛之笔,真不知您的根据是什么?


                              IP属地:山东15楼2024-05-20 20: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