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军吧 关注:847贴子:16,984

西路军问题资料选编 (叶心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8-07 07:45回复
    叶心瑜关于《西路军问题资料选编》的几点说明:
    一、本选编共分三部分,以当时党中央同红一、四方面军负责同志、同张国焘、同西路军负责人有关西路军问题的来往电文等作为选编之一,其他有关的回忆录等作为选编之二,张国焘的回忆等作为选编的附录。
    二、本选编收入的上述有关来往电文,按内容不同,分为六个问题:(一)关于在什么地方建立革命根据地的问题;(二)关于西征的问题;(三)关于打通国际路线的问题;(四)关于西路军的组建问题;(五)西路军过河后,向何处前进的问题;(六)关于西路军失败的原因。收入的资料基本上按时间先后的顺序编排。
    三、根据现有资料,关于西路军问题,我有如下几点看法:
    1.张国焘早在一九三五年就有向青海、宁夏、新疆等地退却的意图,党中央曾多次指出他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2.中央为了完成宁夏战役计划,曾提出由红一方面军一军团、十五军团、二十八军等部队进行西征的作战部署,但这与张国焘西渡黄河,退却到青海、新疆等地的主张有原则的不同。
    3.中央同意三十军西渡黄河并指定在靖远、中卫一带活动,是为了配合宁夏战役计划,而张国焘要三十军西渡黄河是向甘肃西北、新疆退却。
    4.张国焘在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命令四方面军西渡黄河是违背中央战略意图的。中央只是在张国焘已令三十军、九军、五军渡河西进造成既成事实的情况下,才同意组成西路军的。中央一再电令西路军不要西进,而要他们配合黄河东岸红军作战,直到西路军惨败,无法东进时,才令他们转移到新疆去。
    5.中央当时提出的打通国际路线的设想,是从宁夏北进,与外蒙、苏联接通,而不是西向新疆。共产国际当时批准的也是这条路线。
    6.西路军西渡黄河是继续执行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错误的结果,西路军的惨败宣告了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错误的最后破产。
    7.西路军广大指战员在西征过程中艰苦卓绝,英勇奋战的事迹是可歌可泣的,将永载史册。
    四、原件中的错漏字和标点符号不清处基本保持原貌,只在个别地方作了适当的改动,有的则加了编者注。
    五、因时间仓促,这本选编难免有不当之处,希望领导和同志们指正。
    1981年11月8日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8-07 07:47
    回复
      甲、往来电文等摘录
      一、关于在什么地方建立革命根据地的问题
      中央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在长征过程中,1934年12月曾提出在川黔边建立新根据地。后因张国焘没有积极配合而失去战机;1935年2月又提出在云贵川三省建立根据地。最后因政治形势起了变化,1935年6月又改在川陕甘三省建立根据地。中央始终反对张国焘企图在西南荒僻地区建立根据地的错误主张。
      1.1934年12月18日中央政治局关于在川黔边建立新根据地的决定指出:"政治局认为新的根据地区,应该是川黔边区地区在最初应以遵义为中心之地区......".
      2.1935年1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又指出:过乌江以后,"立刻准备在川黔边广大地区内转入反攻"。
      3.1935年1月20日,《中央军委关于强渡长江的作战计划》指出:野战军基本方针是"由黔北地域,经过川南,渡江后转入新的地域,协同四方面军由四川西北方面实行总的反攻。……并争取四川赤化"。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8-07 11:08
      回复
        4.1935年1月22日,《中央政治局及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为红军主力入川给四方面军电》,提出渡江北上与四方面军会合,赤化全川的战略方针。电报说:"这一战略方针的实现,与你们的行动有密切关系。……故你们宜迅速集结部队,完成进攻准备,于最近时期实行向嘉陵江以西进攻。"但张国焘接电后反而北进,于1月24日发动"陕南战役"。这样,使川敌乘机封锁长江,破坏了中央红军的渡江计划。
        5.1935年2月16日《党中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告全体红色战士书》指出:由于敌人"集中全力利用长江天险在长江布防拦阻我们,更由于党中央与中革军委不愿因为地区问题牺牲我们红军的有生力量,所以决计停止向川北发展,而最后决定在云贵川三省地区中建立根据地"。
        6.1935年6月16日,由朱德、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签署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为建立川陕甘三省苏维埃政权给四方面军的电报说:"为着把苏维埃运动之发展放在更巩固更有力的基础之上,今后我一、四方面军总的方针应是占领陕甘川三省,建立三省苏维埃政权。并于适当时期,以一部组织远征军,占领新疆……目前计划则兄方全部及我野战军主力,均宜在岷江以东,对于即将到来的敌人新的大举进攻,给以坚决的打击。向着岷、嘉两江之间发展。"在这一电文中,虽提出以一部组织远征军占领新疆,但中心思想即北上路线是很明确的。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8-07 11:09
        回复
          7.张国焘、陈昌浩于1935年6月17日复电党中央,反对北上路线,电报说:"北川地区,地势、给养条件不利,敌已有准备。"不宜过岷江向东,主张"组织远征军,占领青海、新疆,首先集中主力打"。
          8.党中央不同意张国焘的主张,于1935年6月18日由"张周朱毛"联名给"国焘、昌浩、向前"的电报说:"目前形势须集中火力首先突破平武,以为向北转移枢纽。……否则兄我(指一、四方面军﹣﹣原编者注)如此大部队经阿坝与草原游牧区域入甘、青,将感绝大困难,甚至不可能。向雅、名、邛、大南出,即一时得手,亦少继进前途。因此力攻平武、松潘,是此时主要一着,望即下决心为要。"
          9.1935年6月24日4时,张、朱、毛、周又给张国焘电。提出"从整个战略形势着想,如从胡宗南或田颂尧防线突破任何一点,均较西移作战为有利……兄亦宜立即赶来懋功,以便商决一切。"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8-08 07:50
          回复
            10.1935年6月26日中央政治局在两河口召开会议。张国焘在会上又提出向川、康、新退却的错误主张。会议经过说理斗争,张国焘才在表面上放弃了他的这一错误主张。6月28日,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战略方针的决定》,提出:"我们的战略方针是集中主力向北进攻,在运动战中大量消灭敌人,首先取得甘肃南部,以创造川陕甘苏区根据地……以争取中国西北各省以至全中国的胜利。"为此"必须派出一个支队,向洮河、夏河活动,控制这一地带,使我们能够背靠于甘、青、新、宁四省的广大地区,有利的向东发展。"针对张国焘退却逃跑的错误,会议还强调:"必须坚决反对避免战争,退却逃跑。以及保守偷安停止不动的倾向。"为了贯彻两河口会议的决定,粉碎张国焘挑拨一、四方面军关系的阴谋,党中央派出王稼祥、刘伯承、李富春、李维汉等同志组成慰问团,到四方面军进行慰问,并协助四方面军执行两河口会议的决定(一说中央派陈云等同志到四方面军传达两河口会议的决定)。
            11.1935年6月29日,党中央拟定《松潘战役计划》,提出:"北取甘南为根据地,以赤化川陕甘之目的……以利北向作战和发展。"但由于张国焘害怕同胡宗南作战,拒不执行,以致松潘计划未能实现。
            12.1935年7月21日党中央在芦花(今黑水城)召开会议,对张国焘的错误再次进行了批评,张国焘不得不同意红四方面军主力向毛儿盖地区集中。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08-08 07:52
            回复
              13.1935年8月6日,中央政治局在毛儿盖附近的沙窝召开会议。会议通过了《政治形势与任务的决议》,再次明确指出:"创造川陕甘的苏区根据地,是放在一、四方面军前面的历史任务。"会议向全党全军发出号召,把开展反对右倾机会主义和军阀习气的斗争,作为当前的中心任务。张国焘在会上表面上承认错误,同意北上,实际上继续坚持其右倾分裂主义错误。为此,1935年8月9日作出的《中央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政治形势与任务的决议》,再次肯定了6月28日政治局关于创造川陕甘苏区根据地的决定是正确的,提出加强党对红军领导和两军团结的重要性,并批评张国焘对中央"战略方针表现怀疑不敢大胆前进而企图远离敌人避免战斗"的错误,提出"开展反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是目前中心任务之一"。
              14.1935年8月15日党中央电示张国焘:"(甲)不论从地形、气候、敌情、粮食任何方面计算,均须即以主力从班佑向夏河急进……目前洮夏敌备尚薄,迟则堡线成,攻取困难气候日冷,速到甘南才能解决被服……(戌)目前应专力北向,万不宜抽兵回击抚边、理番之敌。"
              15.1935年8月20日,中央政治局再次在毛儿盖召开会议。会上,毛泽东同志作了关于夏洮战役计划的报告,通过了《关于目前战略方针之补充决定》。《决定》指出:"要求我们的主力迅速占取以岷州为中心之洮河流域(主要是洮河东岸)地区,并依据这个地区向东进攻,以便取得陕甘之广大地区。"《决定》从政治、敌情上、居民群众的条件上、物质上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央的战略计划,"依据我们现有的力量,是完全能够实现的"。针对张国焘惧敌、避敌的错误,《决定》指出:"政治局认为在目前将我们的主力西渡黄河,深入青、宁、新僻地,是不适当的,是极不利的(但政治局并不拒绝并认为必须派遣一个支队到这个地区去活动)。"《决定》分析了"西渡黄河深入青、宁、新僻地"的错误所在:"甲、非汉族的民族(回、蒙、番各民族)的民族解放斗争,是酝酿与发展着,但是汉族红军全部的与长期的深入这个地区,必然地会引起这些民族之误解、嫌隙,甚至敌视的态度﹣﹣这在粮食给养困难的条件下,更加容易尖锐。……乙、这个行动,客观上正适合敌人的要求,敌人正以全力压迫我们向着不利的地区,而他可以沿着黄河构筑重叠的封锁线与堡垒,阻止我们以后向中国本部之发展,切断我们与其他苏区与红军及全国革命运动之联系。……丙、自然与物质条件之不利,假如红军部队长时期在这个区域行动,将遭遇到极大的困难。"《决定》认为:"显然的,如果我们目前采取这种方针,将使苏维埃与红军遭受着损失,并限制其发展,所以政治局认为目前采取这种方针是错误的,是一个危险的退却方针。这个方针之政治的来源,是畏惧敌人夸大敌人力量失去对自己力量及胜利的信心的右倾机会主义。"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08-08 08:02
              回复
                16.1935年8月24日,中央政治局就《关于目前战略方针的补充决定》致张国焘电称:"(甲)我军到甘南后,应迅以主力出洮河东岸,占领岷州、天水间地区……有计划的大胆的向东进攻,以便取得甘陕两省广大地区,为中国苏维埃运动的有力根据地。另遣支队向黄河以西发展。这一方针是估计到政治、军事、经济、民众各种条件而决定的……(乙)若不如此而以主力向洮河以西,令(今)敌沿洮河封锁到我被迫向黄河以西,然后敌沿黄河东岸向我封锁,则我将处于地形上、经济上、居民条件上,比较的大不利之地位。"
                17.1935年9月9日,党中央为贯彻战略方针,电令张国焘速即北上,提出"目前方针只有向北是出路,向南则敌情、地形、居民、给养都对我极端不利……中央认为:北上方针绝对不应改变,左路军应速即北上,在东出不利时,可以西渡黄河占领甘、青交通(界)新地区,再行向东发展。"
                18.针对张国焘南逃的错误(见9月3日《张国焘为改变北上正确路线而南下致中央电》;9月9日张国焘向中央提出南下退却计划;9月15日张国焘发布大军南下命令……等),在9月间中央数次电示张国焘要他率军北上。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08-08 08:02
                回复
                  19.1935年9月10日,党中央发表《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提出北上方针是正确的,而南下是绝路,号召全军"迅速北上,创造川陕甘新苏区"。
                  20.徐向前于9月24日、9月31日电张国焘,力请左路军向右路军靠拢共同北上。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08-09 07:52
                  收起回复
                    21.1936年1月24日,林育英(张浩)代表共产国际致电张国焘说:"共产国际完全同意中国党中央的政治路线……共产国际认为中国红军的万里长征是胜利了"。
                    22.张国焘无视共产国际意见和党中央的指示,于1936年初在四方面军各机关活动分子会议上的报告中仍指出:"我们当前的任务是要创造西北抗日根据地,就是说我们要在四川、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西康的几省中建立广大革命与抗日的根据地。"(按:张国焘"报告"的题目是《中国苏维埃运动发展的前途和我们当前的任务》,刊载《干部必读》第10期上,出版时间为4月1日。-原编者)
                    1935年10月张国焘制定的《康道炉战役补充计划》中提到:要"学习康、藏、青、新、甘、宁、陕情形(包括地形、气候、政治、经济等)"。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3-08-09 07:55
                    回复
                      二、关于西征问题
                      中央决定西征与张国焘渡黄河西进的主张有原则的区别,前者是为了执行宁夏战役计划而派一军团、十五军团、二十八军等部队西征,以配合东边战役,扩大陕甘宁苏区。而张国焘西进是为了逃避与敌人作战。
                      1.1936年5月18日,西北军委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周恩来、彭德怀提出《西征战役计划》:为着极力扩大西北抗日根据地,为着扩大抗日红军,"为着更加接近外蒙和苏联",为着一切抗日力量有核心的团聚,"西北军委决以红军之一部箱制蒋阎西渡部队,及陕北渭北敌人,以主力组织西北野战军活动于陕甘宁广大区域。另以有力支队,进出陕南,与我陈先瑞部会合,活动于陕鄂豫三省,调动并吸引蒋介石主力于该方面,使我主力易于在西方取得胜利……十五军团准备攻占安边定边、两县城。左聂率一军团相机攻占曲子及环县"。
                      2.1936年5月22日,彭德怀给"左、聂、宋、徐、程、王、郭并致毛、周、杨"电,提出:"立即解释西征任务,首先消灭扰乱抗日根据地的马鸿宾、马鸿逵,扩大陕甘苏区,巩固抗日后方,努力扩大抗日红军……"(按:这里指出了西征的任务是消灭二马,扩大陕甘苏区﹣﹣原编者)
                      3.1936年5月(月份是原编者判定的)24日8时,彭德怀给"徐、程"电,提出西征的范围,第一步分路占安边,安边得手后,即向定边攻击,以夺取定边、盐池。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08-09 07:57
                      回复
                        4.1936年5月29日,毛泽东给"彭并告刘晓聂宋邓徐程王"电称:"四方面军已接受我们方针,六月底北上,七月底到夏洮"。在西边创造新根据地(按:主要指在靖边、安边、定边等地﹣﹣原编者)"由野战军与陕甘宁省委集全力赴之"。
                        5.1936年6月12日,彭德怀给"左、聂、徐、程"电,指出"我两路军以坚决消灭马鸿宾全部,以便开展宁夏局面打通苏联。"
                        6.针对少数士兵因不明确西征任务而拖枪逃跑的现象,1936年6月13日毛泽东、周恩来给二十八军(按:该军担负西征的任务﹣﹣原编者)军长宋时轮、政委宋任穷“万急”的电报,指示要向战士解释西征任务及进行胜利前途的教育。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08-09 08:03
                        回复
                          7.1936年7月10日7时,彭德怀给"左、聂、徐、程"的"指译绝对秘密"电称"二十八军到七月底第一步向西迎接四方面军出来;第二步出河南配合陈先瑞响应两广西南与我方有联络。"
                          8.1936年7月27日"毛周杨"给"德怀同志并转左聂朱徐程王宋宋肖李刘晓"电称:"在西方是打破马、何进攻,猛力扩大红军,巩固根据地",同时"在沈克、马鸿逵、何柱国三个集团中进行统一战线,并把统一战线的任务,提到比较其他任务在政治比重上更加高的地位"。完成赤化扩红训练的任务,"就能使我们更有力量地迎接二、四方面军的北上,与完全会合,更有力量去造成西北大联合与打通苏联。使得我们有一切优良条件去准备打破蒋介石,在两广问题结束后可能增加兵力到西北的阴谋,与争取迅速对日作战"。
                          9.1936年8月1日10时,毛泽东给彭德怀电称,已令四方面军迅速北进。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08-10 07:58
                          回复
                            10.1936年8月1日10时30分,毛泽东给彭德怀电,提出野战军8月份以"休养生息为主",一面派员从陕甘宁全省扩红,"到九月份配合二、四方面军南北夹击夺取陕(甘)大道的战斗,就将更有力量的进行了"。
                            11.1936年8月11日13时,毛泽东给刘鼎电称:"二、四方面军即出岷州、陇西之线打毛炳文。"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08-10 08:01
                            回复
                              12.1936年8月12日10时,彭德怀给毛主席电,提出:"估计二、四方面军十五号可全部到达西岷大道,休息一星期后约二十号以前开始北进,八月底九月初可到隆德界石堡之线,我野战军亦宜在八月底出动夹击敌人,使三个方面军会合后得以一部北进。"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3-08-10 08: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