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吧 关注:69贴子:280
  • 0回复贴,共1

谈“Hp”色变:该检测吗?怎样检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在过去的30年中,由于全球人口的增长、Hp根除失败、Hp重复感染等因素,Hp感染人数有增长的趋势[1]。研究结果表明[2],全球近一半人口感染了Hp,且不同地理区域、不同国家的人群Hp感染的现患率差异较大,现患率最高的三个区域分别为非洲(79.1%),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54.7%)以及亚洲(54.7%),最低的两个区域为北美洲(37.1%)和大洋洲(24.4%),该研究中显示我国的现患率为55.8%,这是做了Hp检测,显示为阳性的人群,实际的感染人群应该更大。
如此高的感染率,对实际工作中的Hp诊断的规范性提出了挑战,毕竟对人群进行大规模Hp普查并不现实,那么究竟哪些人群需要进行Hp检测?应该如何检测?
哪些人群需要进行Hp检测?
在我国最新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中[3],对Hp的根除指征进行了规范(表1),当考虑患者存在根除适应证时,需要积极地进行Hp检测。而且指南指出,在对Hp进行清除治疗后,应进行复查以明确Hp是否已经被根除[4]。
表1 幽门螺杆菌根除指征
幽门螺杆菌阳性 强烈推荐 推荐
消化性溃疡(无论是否活动和有无并发症史) ✔️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
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 ✔️
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糜烂 ✔️
早期胃肿瘤已行内镜下切除或胃次全切手术 ✔️
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 ✔️
胃癌家族史 ✔️
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 ✔️
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其他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淋巴细胞性胃炎、增生性胃息肉、Menetrier病) ✔️
证实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
如何选择Hp的检测方式?
Hp的检测包括了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两大类,每一类均有不同的检测方式(图1)。
图1 Hp检测方式
由上图可以看出Hp检测方式较多,所以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建立诊断思路,规范选择合适的检测方式[5](图2),对患者目前是否被Hp感染以及根除治疗后的Hp根除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估,避免诊断结果的偏差。
图1 诊断Hp感染流程图
总的来说,经过初步判断后认为患者需行Hp检测时,首先应判断该患者是否有行胃镜检查的指征。当患者存在胃镜检查指征时,就需要考虑采用侵入式检测方式。不同检测方式的选择同样是有要求的,如患者近期使用过PPI/铋剂/抗生素,在胃镜检查时发现活动性出血或者镜下表现提示需要活检时,则需要在胃镜检查时取活检进行组织学检查,否则的话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即可。Hp培养、PCR检测虽然特异性高,但是操作过程需要较高的试验条件,且操作复杂耗时、费用高,多用于药敏试验指导临床用药,亦可用于科研。侵入式检测一个较为明显的缺点是在活检时可能由于Hp在胃内分布不均,未取得Hp感染灶而出现一个假阴性结果。所以如图1所示,如果患者在活检后为Hp检测为阴性结果,应进一步采取非侵入的检测方式进一步确认。
如果患者没有胃镜指征,则考虑采用非侵入的检测方式。即同位素示踪法、粪便Hp抗原检测以及血清抗体检测。但这些检测方式并不适合所有的患者,在对患者进行检测时也是有选择性的。在同位素示踪法中,呼气试验与N排出试验相比,操作更为简便易行,患者接受程度更高。呼气试验和粪便抗原检测均可用于Hp的现症感染和清除效果的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呼气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超过了95%[6]。粪便抗原检测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超过了92%[6, 7]。在目前发表的指南中,部分指南并没有明确呼气试验和粪便抗原检测相比,哪个更应该优先被选择作为非侵入检测方式的首选[4, 8]。但是也有指南因为呼气试验的准确性更高而推荐了其作为非侵入检测方式的首选[9]。而对于血清Hp抗体检测而言,在Hp感染后,血清中的抗体会持续多年,研究结果表明,血清学检测对于Hp现症感染检测的敏感性已经<80%[6],所以与其他的非侵入式检测方式相比,血清学检测在评估Hp现症感染和清除效果两个方面,均不占优势。
由此可知,对于需要行Hp检测的患者,如果该患者有胃镜指征,则需要根据患者近期的服药史及镜下所见选择合适的检测方式来评估患者是否有Hp感染,而对于没有胃镜指征的患者来讲,采取呼气试验进行Hp现症感染及根除治疗后的评估是一种相对来说比较简便可靠的检测方式。
总结
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Hp感染率依然居高不下。由于Hp感染与多种疾病相关,所以临床医生在工作中应谨慎甄别需进行Hp检测的人群,并建立科学的诊断思路,做到根据患者的病情个性化的选择诊断方式。
参考文献:
1.Hu, Y., et al.,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 the global recurrence rat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17. 46(9): p. 773-779.
2.Hooi, J.K.Y., et al., Global Prevalenc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Gastroenterology, 2017. 153(2): p. 420-429.
3.刘文忠, et al.,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中华消化杂志, 2017. 37(06): p. 364-378.
4.Chey, W.D., et al., ACG Clinical Guideline: Treat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m J Gastroenterol, 2017. 112(2): p. 212-239.
5.J Thomas Lamont, M.F., Shilpa Grover. Indications and diagnostic tests for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2020; Available from: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image?topicKey=GAST%2F18&search=Helicobacter%20pylori&view=powerpoint&imageKey=GAST%2F112677&rank=2~150&source=see_link&sp=0.
6.Chey, W.D., B.C. Wong, and G. Practice Parameters 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American College of Gastroenterology guideline on the manage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m J Gastroenterol, 2007. 102(8): p. 1808-25.
7.Veijola, L., et al., Stool antigen tests in the diagnosi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before and after eradication therapy.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5. 11(46): p. 7340-4.
8.El-Serag, H.B., et al., Houston Consensus Conference on Testing for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8. 16(7): p. 992-1002 e6.
9.Malfertheiner, P., et al., Manage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the Maastricht V/Florence Consensus Report. Gut, 2017. 66(1): p. 6-30.


IP属地:广东1楼2023-08-10 22:2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