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歼20吧 关注:31,586贴子:622,020

转贴对雄猫的一种看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部分节选:
……而在大后掠角状态下,超声速飞行的激波阻力较低,所以在高速飞行的时候,战机后掠角会调到最大,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超人在背着手飞行。它的最大飞行速度可达到2.34马赫,在试飞中多次达到了2.5马赫,这都是和它的大后掠角可变机翼分不开的。而在进行空战机动的时候,它的变后掠翼后掠角度,可以根据当时的飞行状态进行无级调节。所以变后掠翼战斗机、攻击机很多,但飞行性能能达到F-14这样的,不多。苏联米格-23系列、苏-24系列,虽然也是变后掠翼战斗机,但都做不到根据飞行姿态自动无极调节。这也体现出当时双方的航空技术差距。
F-14的变后掠翼和F-111的变后掠翼相比,也有改进。F-111的可调角度的外翼段比较大,转动轴靠内,这样改变后掠角升力中心会发生较大变化,导致配平阻力增加。而相较于F-111,F-14把变后掠翼的转动轴向外推了将近3英尺,由于可变的总升力面积较少,大大降低了改变机翼后掠角带来的升力中心的变化,降低了高速飞行的配平阻力
F-14的机翼还有一个小设计。也就是在变后掠翼前部固定端的护套中,有一对三角形小翼,或者叫叶片。根据设计,当飞机俯冲时他会伸出来,并在重心前方产生升力,可产生抬头力矩,以减少水平尾翼上用于配平的负升力,并且降低后机身的结构载荷。它是一种作用巨大的载荷减轻装置。这个设计也可用于超声速转弯和亚声速战斗。飞机以 1.4 马赫以上的速度飞行时,它们也能自动展开。有了这个小叶片,F-14可以在2马赫速度下拉出7.5G的最大过载,四代机做到这一点可不容易。不过,也因为它带来了额外的重量和复杂性,权衡利弊之后还是被取消了。
除了无极调节带来的优势,F-14还在气动设计上还有一大优势,就是使用了所谓升力体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到,F-14的两台发动机距离很远,这属于发动机宽间距设计。两个进气道中间有较大的空隙。这个空隙,可以前后安装两组4枚不死鸟远程空空导弹。而且这部分中间的机体也能产生升力。
如果不算升力体,按照常规方式计算,F-14的翼面积是565平方英尺,也就是52.5平方米,对于这个体量的战斗机不算大,但是若算上实际升力体数据,翼面积达到了1008平方英尺,也就是93.6平方米,增加了近一倍。这带来翼载荷大大降低,在机动时翼载荷相当于每平方英尺44到48磅,或者说每平方米214.8公斤。这是一个比轻型战斗机还小的翼载荷值,30吨级的重型战机实际上是个“灵活的胖子”
由于飞机的机身对整体升力贡献很大,因此“雄猫”的实际机翼载荷比理论数据要低。当然,在发动机之间携带四枚“凤凰”导弹或其他大型挂载物时,这种升力优势就会减弱甚至丧失,并且在这种配置下机动性也 会降低。
F-14是各国首次在战斗机中将这种理念付诸实施。当然,后来的F-16等飞机的使用的翼身融合体也可以被视为另外一种升力体。而苏联的米格-29和苏-27则是借鉴了F-14的这种升力体理念。当然,苏联人之前也曾对这种构型研究过,不然也不会看到F-14就知道其中的 密。……
我最大的疑惑是“F-14可以在2马赫速度下拉出7.5G的最大过载”,这岂不是比17+3还牛很多?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8-20 14:00回复
    其实我一直很欣赏大猫。以前是因为它漂亮威猛,现在看它确实是个优秀设计,尤其是超音速,试飞时就有数名试飞员说它能轻松飞到M2.3左右。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8-20 14:27
    收起回复
      双大推重型机就是好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8-20 15:00
      收起回复
        应该是瞬盘,稳盘的话太过逆天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8-20 15:38
        收起回复
          美帝拍的《大枪》确实让熊猫圈粉无数呀,其退役多年仍然令人怀念呀。不过可变后掠翼为什么退出历史舞台?为什么鹰隼侧卫猛禽肥电威龙都没采用这一构型?因为设计师们高度专业,高度现实,不会受一部商业片的蛊惑,在他们眼里,咱们的熊猫情怀多半是很可笑的。
          当年能量空战理论开始走红,该理论说白了就是要求飞机尽可能地轻。博伊德等人就认为你那个可变后掠翼要增加一套转动机翼的结构,复杂不说,还增加死重,你那点减阻的红利早被死重吃得干干净净。所以后来的15和16都抛弃了可变后掠翼。国内的研究也认为,转动机翼的机构重量很大,大飞机采用可变后掠翼尚可接受,因为飞机大,增重一点影响不大,但对于小飞机(战斗机都是小飞机)来说,增加的重量就难以承受了。
          光阴荏苒,时过境迁,回过头看熊猫仍然不失为一次积极探索,他雄辩地证明战斗机要兼顾高低速需要付出代价。估计军迷的熊猫情结也永不衰竭,这是电影艺术的力量和文化的力量。谈到下一代战斗机时,伟哥认为变体技术既有新意也没有新意,无疑他高度肯定了熊猫的创始之功,变体技术继承了可变后掠翼的基本思想呀。那么可变后掠翼的技术基因会通过变体技术发扬光大吗?


          IP属地:广东5楼2023-08-20 15:46
          收起回复
            我一直觉得,可变后掠翼就像是腹鳍翼刀这种东西,有时候运用得早,后来用的少或者不用了,但不代表就一定是落后的毫无用处的,将来也可能在其他领域或者在新技术的衬托下继续发光发热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08-20 16:57
            收起回复
              回5楼:
              我只是觉得可以看看顺便转贴。对于轻/中型机,看法一致没必要搞变后掠翼。五代机没人用变后掠翼,主要是隐身解决困难,并且我认为变后掠结构会占据机身一些体积,降低内油量,甚至影响主弹舱设计。
              14作为舰载机是完全成功的,它如果结构减重、换发增推,减座成单座陆基版,F15C综合空战指标未必能占优,也就是推重比可能还有点优势。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08-20 17:00
              收起回复
                F14是四代?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08-20 20:26
                收起回复
                  变后掠翼使大猫获得了优秀的高速和低速性能,变后掠翼最大的问题除了增加死重外,最大的问题是其复杂的液压机械系统维护保养困难,其维修保养时间是虫的三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3-08-20 20:51
                  收起回复
                    其实楼主第三张图里的f111a更有意思,f111b甚至都能在中图岛号上起降,却还是被米畜一等人以超重为由毙了,主要原因竟然还是f111a的二等人血统[表情]当然50000磅这么个强加于人的降落重量封顶除了米畜一等人,至今仍然流毒于中国互联网的某些人群中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08-20 22:53
                    回复
                      好贴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3-08-20 23:01
                      回复
                        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有,中国熊猫!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3-08-20 23:16
                        收起回复
                          当年要是买了就好了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3-08-21 02:05
                          收起回复
                            复杂的结构也导致了故障率是三代机之最,坠毁率比f16还高。23%的坠毁率,f16傲视群雄的15%的坠毁率都难以媲美。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3-08-21 07:56
                            收起回复
                              “大大降低了改变机翼后掠角带来的升力中心变化,降低了高速飞行的配平阻力”
                              这句话是矛盾的,后掠角影响升力变化少,那不用问就是升力中心后移量少,我按你的话改就是“高速飞行时所降低的配平阻力少”。实际就是重心后移造成的后尾翼的相对力臂变短了,处于静稳定状态。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3-08-21 09:4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