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吧 关注:173,056贴子:1,241,983
  • 34回复贴,共1

靖康稗史是晚清文人编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重新整理了一下:看了下开封府状萧修媛名金奴、任婉容名金奴、狄才人名金奴。居然有3个嫔妃名字和荣德帝姬一样,还有曹美人名串珠和宁福帝姬重名,还有邢贵人名小金和恭福帝姬一样、还有席充媛名珠珠又和惠福帝姬重名,邱婕妤名巧云和显德帝姬重名,康平王夫人、叶夫人名金姑和庆福帝姬同名。总共6个嫔妃和帝姬重名。还有嫔妃之间的重名:徽宗南阳王夫人名猫儿和他儿子的老婆卫使令卫猫儿同名、鲁国徐夫人名春罗和康王妾田氏重名,王婉容名月宫和钦宗郑夫人重名,徽宗陈留吴夫人和刘夫人都叫阿奴,钦宗吕使令和郓王石郡君都叫吉祥,徽宗王夫人和钦宗褚使令都叫月奴。嫔妃的名字离不开“金”“花”“春”“奴”“月”“宝”“香”“姑”这几个字开封府状篡改公主年龄,把几个公主集中往小改,安德、茂德26改成22,成德21改成18,保福、仁福、贤福几个早已逝世的公主改活并改成16岁,永福、惠福有强行改大年龄,以及20的赵构居然有5个女儿,还有21个公主总共就132个侍女平均下来一个人才6个,皇子23个随从67个,一个皇子3个随从……😯哦还有济王长子叫金罗和安德帝姬一个名(姑姑和侄子一个名),济王四子名金男和徽宗沈夫人又重名了,小老婆和孙子叫一个名字[喜极而泣]徽宗给女儿取封号都要有字辈(最开始叫❌庆公主,后来改成❌福,出嫁帝姬改成❌德)名字居然乱取。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3-11-26 11:51回复
    正史唯一记载皇室被姦光屠光的是漢间卖國唐李家,史蠢们以后应该把公元880年称为“广明之耻”,看见唐国的史蠢粉丝就来一句“广明之耻”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11-26 13:33
    回复
      金国皇族是一群渴望学习先进文化的一群,十几年的功夫,这些当初的战将的后代都会作诗了,那些被俘的宋辽文人官员都得到了很好的礼遇,金熙宗的师傅就是辽国的状元,那些个公主王妃拥有最好的教养资源,无论是姿色还是气质及文化程度都是很好的,成为争抢的对象很正常。
      少数民族抢亲也是风俗,战败一方的女人成为胜利一方的妻妾,也不是只有女真有。
      金世宗的妈妈就是下令亡辽京城的美女送到金国京城,分到他爹府中而生的他,他外公就是辽国大臣。
      对于宋俘也很正常,宋史里也说“”柔福在五国城,适徐还而薨。静善遂伏诛。柔福薨在绍兴十一年,从梓宫来者以其骨至,葬之,追封和国长公主。榮德帝姬至燕京,駙馬曹晟卒,改適習古國王。的字样


      IP属地:天津4楼2023-11-26 20:08
      收起回复
        还有关于茂德帝姬的记载是“福金是皇子夫人位号,应送皇子寨中,以符名谶”意为茂德名字是皇妃位号所以把她送给完颜宗望也就是原来就叫这个名字了,可是宋仁宗时期还能取名“懿安”“幼悟”的公主怎么到徽宗这个大文人这名字就取的这么奇怪了?🤔还有坠马堕胎不会把人摔死吗?毕竟是马背上飞出去,那个速度和力度大概率半身不遂吧?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3-11-26 21:40
        收起回复
          本书自南宋咸淳丁卯(即咸淳三年、公元一二六七年)编定之后,似没有刻本、流传甚少,至自宋以后诸家书目皆未著录。但本书却很快传到了高丽 [2]。辛巳三月(即明惠帝建文三年、公元一四0一年)朝鲜李朝国王遗德在本书上写有一个题跋,跋云:中土祸患,至宋徽、钦而极,子息蕃衍,耻辱亦大,前史未有也。是编久存大藏,朕微时见转钞本于同年家,差脱不可句读。践祚后,检诸故府,得此,有先「忠烈王」图印,是百年前传写来。披览事变,终始咸悉。宋金所为,皆有国者金鉴。正史隔越两朝,卷帙繁博,无此融会贯通。暇当考征芟补,命儒臣泐为一书,为万世子孙戒。辛巳三月上巳,遗德笔。考高丽史卷二八忠烈王世家:「忠烈王讳昛,古讳谌(按元史作「愖」)、又賰,元宗长子,母曰顺敬太后金氏。高宗二十三年丙午二月癸丑生。四十六年,高宗薨,元宗以太子入觐于元,王时为太孙,受遗诏,权监国事。元宗元年八月,册为太子。十三年入元,十五年,尚元世祖女忽都鲁揭里迷失公主。六月癸亥,元宗薨。甲子,百官会于本阙,遥尊为王。秋七月,元遣同知上都留守事张焕册为王。」元史卷八世祖纪亦云:至元十一年秋七月「癸巳,高丽国王王植薨,遣使以遗表来上,且言世子愖孝谨,可付后事。敕同知上京留守司事张焕册愖为高丽国王。」与高丽史所记完全吻合。这就是说,忠烈王于至元十一年(即宋咸淳十年、公元一二七四年)即位。又据高丽史卷三二忠烈王世家,其人死于戊申三十四年秋七月己巳,即元武宗至大元年(公元一三0八年)。即然朝鲜李朝内府所藏靖康稗史有「忠烈王」图印,那么就可以肯定,这本书至晚在公元一三0八年之前,就已传到了高丽。又考东藩记事,遗德即芳远,于明惠帝建文二年(公元一四00年)嗣位,第二年,他便写了这个书跋,其云「当是百年前传写来」,亦与史完全吻合。由于朝鲜国王如此重视这本书,把它视为「有国者金鉴」,故其书在朝鲜一直保存并流传。我国最先得到这个朝鲜传钞本的是苏州学人谢家福(绥之),时间是在清光绪十八年(公元一八九二年)。随即,他又请人过录了个副本,送给他的朋友——著名藏书家丁丙,藏在南京图书馆的钞本靖康稗史,就是这个本子。靖康稗史最通行的本子是民国二十八年(公元一九三九年)王大隆刊印的己卯丛编本,这个本子是丁炳恒在江南图书馆(按即后来的南京图书馆)据丁丙藏本钞出的。可惜,丁秉衡先生的钞本除一两篇外,大多数都有不同程度的脱漏,而王大隆在刊印时,又没有去复校一次,致使这个本子一直流传至今


          IP属地:天津6楼2023-11-27 09:0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