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吧 关注:712,297贴子:15,130,054
  • 5回复贴,共1

为什么这么多人总断章取义天圆地方,庸人自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为什么不多读读古文,何必断章取义,闭门造车,庸人自扰
余伟问曰:《邪客篇》云:“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此言而今人议论,古人不知地球,以理推之之误,而不知今人不解其理而自误之,反为古人之误。古圣人之立言,岂有欺人之语,天高地广,其涯不可以量,圣人之所知也,然天地或匾,或长,或方圆,生固不知,而人头固知非圆也,足固知非方也,圣人之言方圆者,圆者全也,通也,广也,谓天之全通广大,盖于大地之义也。方者向也,敦方也,四方也,谓地之四方敦立之有方向也。人头圆者,能全通绕环四顾之广大,故以应天。足方者,足之立有方向,行有敦方,故以应地。孙真人曰,智欲圆,行欲方,此义耳。盖此言虽不甚关于医理,今人力言其误,生惜之,而悟此义,敢问是否?答曰:读书者不可以辞害意也。按《五运行大论》,帝曰:“地为下乎?”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帝曰:“冯乎?”岐伯曰:“大气举之也。”观此数语,即可知地非方矣。夫太虚者,天也,天犹蛋白,地犹蛋黄,故曰地在太虚之中、天圆而大,地圆而小,地何以能悬于空中而不落?惟天地皆圆,故大气始能环转,因有大气之环转以举之,始能不落,故曰大气举之也,然在天非在上,地非在下,盖天包乎地之左右上下,而上者为天,下者亦为天,地实居天之中也,故帝问地为下否?而岐伯答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也。,夫以地球而论地,实不在人之下,实地之上有人,地之下亦有人也,所谓人之下者,谓指人之足底而言耳。子试置数蚁于圆球之上,其在球上一方面之蚁足固履球,其在球下一方面之蚁足亦未尝不履球,但皆以为地在足之下耳,故曰地为人之下。今《邪客篇》所谓天圆地方者,亦指目所见、足所履而言耳。头圆者指四面凌空,足方者,指足底平而履地也,故邵子曰头圆象天,足方履地。经不言履地,而言象地者,盖言象足之履地耳。此正古文辞旨深奥,非若今文之辞浅而易明也。不然《五运行大论》与《邪客篇》同出一人之言,何以自相矛盾,抑至于此乎?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耳。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2-08 07:59回复
    这是中医对天圆地方解释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2-08 08:00
    收起回复
      大圜者,外天内地之总名也。水附地以成一球,凝奠居中,天为大圆,包其外,有气火充实其间,在天则有经纬,在地则有度数,以地合天,而太阳节气与五星凌犯,及各方之交食,可得而推矣。但天体地形古来俱以天圆地方立论,至释道两家,以天有三十三重之说,甚为妄诞,今我朝睿圣钦天监,擢用泰西南怀仁,极详天圜地圜之理。天圜者,天非可见其体,因众星出入于东西,旋转管辖两极,故见天体之圜也。地为圜者,以月蚀之形圜一端推之,则地体之本圜确矣。夫地谓方者,言其定静不移之德,非言其形体也。然天体如玻璃,星宿之在天,虽似木节之在板而德乃健乃能自运也,天既包地,则彼此相应,天有南北二极,地亦有之。天有三百六十度,地亦同之。天中为赤道,自赤道而南二十三度半为南道,赤道而北二十三度半为北道,中华在北道之北,周天之度纵横,皆三百六十。北极为天枢,与南极相对,相距一百八十度,赤道带天体之纮,距两极各九十度,黄道斜络于赤道,冬至日缠黄道,距北极一百十五度,在赤道外二十三度半,夏至日缠黄道,距北极六十七度,在赤道内二十三度,春秋二分,曰缠距两极,各九十度,乃黄赤二道相交之处也。天有十二重,第一月轮天,运二十七日三十一刻,行一周天;第二辰星天,其行随日先后,运岁一周天;第三太白星天,其行亦先后随日,运岁一周天;第四日轮天,运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三刻,行一周天;第五荧惑星天,运一年又二百二十一日九十三刻,行一周天;第六岁星天,运一十一年三百十三日七十刻,行一周天;第七镇星天,运二十九年一百五十五日二十五刻,行一周天;第八三垣二十八宿天,运二万五千四百年,行一周天;第九东西岁差天;第十南北岁差天;第十一宗动天;第十二永静天,定而不动也。然各天自有本动,迟速不一。若宗动天之运十二时,行一周天,从东而西亘古恒。然其下十重,皆自西而东,各举本动也。但宗动天运行最速,带转下十重天,如蚁行磨上,人目惟见自东而西也。然诸天层层承接,中间绝无一间,每重以上层含抱下层,而总一枢极,故上天之运,能摰下天而运也此皆有专书测算,若人不知天运地凝之本来,犹同梦,梦今述一端,明天休地形之本然云尔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2-08 08:05
      回复
        你知道上面的“泰西”什么意思吗。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2-08 08: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