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之学吧 关注:5贴子:22
  • 2回复贴,共1

《伤寒论》“六病时位辨证”探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臧东来①先生说:“仲景把一天看作一年,创立了“六病时位”的辨证方法。这一发现从中华文字的发展中得到印证,即先有日月,后有阴阳。最初的“阴”、“阳”首先是一个时间上的概念,所以“三阴三阳”有大小先后之命名。如“太阳”又称“巨阳”,是专指中午前后的,……②”“《伤寒论》第3条中的“已”字当为“巳”字。“或巳发热,或未发热”都是发热开始的时辰,是说“伤寒”或从“巳”时开始发热或从“未”时开始发热,都算“太阳”发热,因为发热,才有了“必恶寒……”③
     “六病时位”的发现,对于深入学习研究仲景方证,揭开在《伤寒论》学习中的一系列谜团,从而更准确地应用仲景方证于临床,起到重大指导作用。
     《伤寒论》中辨各篇脉证并治共398条。其中辨太阳病篇178条,辨阳明病篇84条,辨少阳病篇10条,辨太阴病篇8条,辨少阴病篇45条,辨厥阴病篇66条,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篇7条。为什么辨太阳病篇会有这么多条呢?这是因为太阳病时辰的特殊性造成的。《周髀算经》说:“日加酉之时,西游所极,日加卯之时,东游所极,…冬至日出辰而入申,…夏至日出寅而入戍。”根据一年四季中昼夜时间长短不同的变化,列出六病的病发时辰简表如下:
节气 病名 病时 病名 病时 病名 病时
冬至 少阳病 辰 太阳病 巳午未 阳明病 申
冬至 厥阴病 卯 少阴病 寅 太阴病 丑
春分 少阳病 卯 太阳病 巳午未 阳明病 酉
春分 厥阴病 寅 少阴病 丑 太阴病 子
夏至 少阳病 寅 太阳病 巳午未 阳明病 戌
夏至 厥阴病 丑 少阴病 子 太阴病 亥
秋分 少阳病 卯 太阳病 巳午未 阳明病 酉
秋分 厥阴病 寅 少阴病 丑 太阴病 子
     从表中可以看出,六病在一年四季中,太阳病的病发时辰每天都有三个,而其它五病的病发时辰每天只有一个。这就决定了《伤寒论》中辨太阳病篇条文数量为最多。而更重要的,是印证了“太阳病,或巳发热,或未发热”的问题。因为其它五病,每天只有一个病发时辰,很明确,因而不用解释。唯独太阳病,每天都有三个病发时辰,所以伤寒论第3条“或已发热”当为“或巳发热”。
     辨析《伤寒论》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若定义此条之冠名“太阳病”为表部证,那么“或未(没有)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这样的论定,就与医理不符,与临床实际也不符。从医理来讲,没有发热,怎么能有恶寒(全身怕冷)、体痛(全身疼痛)、呕逆(气上冲)、脉阴阳俱紧(举按俱紧)的表证呢?从临床来讲,凡表证见“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的患者,体温必高。
     再辨其它条:第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第33条“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第36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葛根汤、葛根加半夏汤、麻黄汤等均没有阳明药,也不治阳明证,怎么能治疗太阳与阳明合病呢?且阳明病为里热实证,怎么能用汗法呢?
     第191条:“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第194条:“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此二条,其实质为太阴证,为何冠名为阳明病呢?
     第205:“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与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此二条病机是一致的。205条之“心下硬满”,是为里虚寒凝,水停心下,所以心下满而硬;273条之腹满而吐,也是胃中有寒饮。此二条病机、病性、病位均相同,同为里虚寒证。那么为什么205条冠名为阳明病,而273条却为太阴病呢?



IP属地:北京1楼2010-10-02 15:46回复
         此类谜团还有许多,如第235条:“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此条与36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病机相同,为何36条是太阳与阳明合病,而此条却是阳明病呢?
         第276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太阴病,其病在里,病位在腹,理应腹满时痛,依法应用桂枝加芍药汤。而此条宜桂枝汤,理应为桂枝汤证之病机,病位应在表部,那为什么冠名为太阴病呢?
         第321条:“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大承气汤证是里部阳明实热证,少阴病是半表半里部虚寒证。此条之大承气汤证,为何冠名为少阴病呢?
         第379条:“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小柴胡汤是调和少阳证方,此条为何列入厥阴篇。
         第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干呕吐涎沫”为太阴虚寒证,吴茱萸汤中“人参、吴茱萸、生姜、大枣”等也是太阴常用药,此条列入厥阴篇为何?
         第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此条少阴病,为何以吴茱萸汤为治?
         其它条还有,不一一列举。
         鉴于以上辨析,笔者认为《伤寒论》各篇中冠以某某病之条文,是记录了某某病的病发时辰。反应了在相同的病发时辰,病发的部位和性质因人而异;在不同的病发时辰,病发相同的病证,其病证表现也不尽相同的信息。人的体质类型不同,病发的时辰虽然相同,但是病发的部位和性质不尽相同。如在太阳的时辰中可以病发太阳寒实麻黄汤证、厥阴虚寒桂枝汤证、少阳实热白虎汤证;在太阴的时辰上可以病发厥阴虚寒桂枝汤证;在少阴的时辰上可以病发阳明实热大承气汤证……。在不同的病发时辰上病发相同的病证,其病证表现也不尽相同。如阳明病大承气汤证与少阴病大承气汤证;太阳病桂枝汤证与太阴病桂枝汤证;阳明病吴茱萸汤证与太阴病吴茱萸汤证及厥阴病吴茱萸汤证等的症状表现都不尽相同。
         《伤寒论》六病从时辰立论,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比如我们现在问病人的发病时间,不少人还是习惯于这样说:傍明时,半晌时,中午时,傍黑时,深夜时等等。古代没有钟表,以时辰记录病人病发的时间,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弄懂了《伤寒论》六病名的含义,才能弄清六证的部位和性质,才能运用《伤寒论》“三部六病时位辨证”法于临证,才能打破一千多年来学习《伤寒论》的桎梏,使《伤寒论》的治学精神得到良好地继承和发展,使中医药的疗效彰显于临床。
         安阳市中医院发热诊室:李国栋      电话:5117940
         注:①《三部六病》学说创始人刘绍武先生的弟子。
             ② 臧东来先生2001年7月13日与笔者的通信摘录。
             ③『再论“六病时位”是《伤寒论》的证治程序』臧东来作。


    IP属地:北京2楼2010-10-02 15:46
    回复


      3楼2010-10-02 17:17
      回复